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8147阅读:6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平衡信号转换成不平衡信号或反之亦然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更具体地说涉及具有简单结构并容易设计和制造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
背景技术
通常,“平衡-不平衡”是用于“平衡到不平衡”缩写,通常表示用于将平衡信号转换成不平衡信号或反之亦然的电路或结构。
例如,在无线通信领域中可能需要平衡-不平衡变换器来将包括平衡线的混频器、放大器等等与包括不平衡线的部件连接。
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可用传输线或集总常数电路的结合,或在将其应用到天线领域的情况下,以共振波导的形式实现。
图1是由Marchand提出的传统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等效电路图。如在该图中所示,传统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包括四条传输线11~14,每条线的波长为λ/4(在这里,λ为1/fc(fc为输入/输出信号的中心频率))。第一和第三线11和13以及第二和第四线12和14分别形成耦合器。第一线11其一端连接到用于输入或输出预定频率的不平衡信号的不平衡端口,以及其另一端连接到第二线12的一端,第二线12的另一端保持断开。分别与第一和第二线11和12耦合的第三和第四线13和14使它们的一端接地以及它们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用于输入和输出两个平衡信号的平衡端口16和17。
在上述结构中,如果将预定频率的信号应用到不平衡端口15中,则发生线间电磁耦合,从而导致平衡端口16和17分别输出电平相同且彼此异相180度的信号。
相反,如果分别将具有相同电平以及彼此间180°相关的信号应用到平衡端口16和17,则从不平衡端口15输出不平衡信号。
图2是另一传统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等效电路图。如该图中所示,传统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包括以与图1所示的相似的方式形成两个耦合器的第一至第四线21-24。图2的结构与图1不同之处在于第三线23使其一端连接到不平衡端口27以及其另一端接地,第一线21以及第二线22使它们的一端彼此连接以及它们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平衡端口25和26,以及第四线24使其两端均接地。如果这两个耦合器具有相同的结构,那么它们必须彼此处于对称关系。
然而,由于如图1和2所示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用四条线来实现,每条线的长度为λ/4,因此需要更简单的结构。另外,图2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很难制造,因为建议其两个耦合器具有对称的结构。
为克服上述问题,已经提出了具有更简单结构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该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由三条线形成,如图3所示。该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具有采用等效的、第二线32来代替图2的结构中的右耦合器的结构。在这里,左耦合器具有对称结构。
图4表示由三条线组成的另一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结构。如该图中所示,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包括平行排列以形成线间耦合的第一至第三线41~43。第一和第二线41和42使它们的一端共同连接到不平衡端口44,第一线41使其另一端连接到平衡端口45,以及第三线43使其一端连接到平衡端口46。中间或第二线42以及第三线43使它们的另一端接地。
上述平衡-不平衡变换器40在结构上比4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更简单,但其不利之处在于必须在不平衡端口44中形成分支点44a,导致高频信号的不必要的反射。

发明内容
因此,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具有简单的结构并容易设计和制造。
根据本发明,上述和其他的目的可通过提供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来实现,该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包括用于输入和输出不平衡信号的不平衡端口;用于分别输出或输入平衡信号的第一和第二平衡端口,平衡信号为电平相同且彼此异相180度;具有使其第一端连接到不平衡端口且其第二端接地的第一线;与第一线平行排列但与第一线分开预定距离的第二线,第二线使其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连接到第一平衡端口中;以及与第二线平衡排列但与第二线分开预定距离的第三线,第三线使其第一端连接到第二线的第一端并使其第二端连接到第二平衡端口。
优选地,第一、第二和第二线的每一线具有λ/4的长度(λ为输入/输出信号的中心频率的波长)。
另外,优选地,通过使用三线可微型化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
另外,优选地,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可满足由下述等式表示的阻抗条件1Z13-1Z12=1Z22-1Z33=±2Z0uZ0b]]>其中,Zmn(m,n=1,2,3)为第m线与第n线间的特性阻抗,Z0u为不平衡端口的端接阻抗,以及Z0b为第一和第二平衡端口的每一个的端接阻抗。
在本发明的特征中,三线间的所有耦合以及线与地间的所有耦合不需要存在,以便允许变换器操作为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可以找出使得变换器操作为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条件,即使在变换器的某些部分中没有耦合。在这种情况下,减少设计参数的数量,导致设计简化。
例如,如果在第一线和第三线间以及第二线和第三线间没有耦合,则平衡-不平衡变换器满足由下述等式表示的特性阻抗条件1Z12=1Z33-1Z22=2Z0uZ0b]]>其中,Zmn(m,n=1,2,3)为第m线与第n线间的特性阻抗,Z0u为不平衡端口的端接阻抗,以及Z0b为第一和第二平衡端口的每一个的端接阻抗。
另外,可通过改变对平衡-不平衡状况无直接影响的参数来调整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带宽特性,即,第一线和地间的特性阻抗Z11或第二线和第三线间的特性阻抗Z23。


从下述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更容易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其他优点,其中图1是由Marchand提出的传统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等效电路图;图2是另一传统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等效电路图;图3是另一传统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等效电路图;图4仍然是另一传统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等效电路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等效电路图;图6a至6e是示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操作原理的视图;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模拟结果的图;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另一模拟结果的图;
图9是表示图8的模拟结果与具有来自图9的模拟中的不同特性阻抗条件的模拟结果间的比较的图;图10是表示图7的模拟结果与具有来自图7的模拟中的不同特性阻抗条件的模拟结果间的比较的图;以及图11是表示图7的模拟结果与具有来自图7的模拟中的不同特性阻抗条件的另一模拟结果间的比较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5是本发明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等效电路图,其用参考数字50表示。如该图中所示,平衡-不平衡变换器50包括第一至第三线51~53,每条线具有第一和第二端。以相互电磁耦合的方式排列第一至第三线51~53。将第一线51的第一端连接到用于用于输入或输出不平衡信号的不平衡端口54,以及将其第二端接地。将第二线52和第三线53的第一端彼此连接以及将它们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到用于分别输出或输入电平相同且彼此异相180度的信号的第一和第二平衡端口55和56。
平行排列第一至第三线51~53以产生相互电磁耦合。即,第一至第三线51~53形成线间耦合器。
如果将预定频率的不平衡信号应用于不平衡端口54,那么在第一至第三线51~53间出现电磁耦合和反射,从而导致第一和第二平衡端口55和56分别输出电平相同及彼此异相180度的信号。即,平衡-不平衡变换器50将不平衡信号转换成平衡信号。
相反,如果分别将具有相同电平并且彼此间相差为180°的信号应用于第一和第二平衡端口55和56,那么从不平衡端口54输出不平衡信号。即,平衡-不平衡变换器50将平衡信号转换成不平衡信号。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6a至6e从数字上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操作。
如果如图6a所示,在三条线L1、L2和L3间产生相互耦合,那么每条线的电压和电流可表示为位置Z的函数,如在下述等式中所示。在这里,电流的参考方向为+Z方向。
{VL(z)}=VL1(z)VL2(z)VL3(z)=A1B1A2B2A3B3e-jβzejβz]]>{IL(z)}=IL1(z)IL2(z)IL3(z)y11y12y13y21y22y23y31y32y33A1B1A2B2A3B3e-jβzejβz]]>在上述等式1中,A1、A2和A3,以及B1、B2和B3均是分别由线L1、L2和L3的长度和宽度边界条件而定的任意常数,以及j是具有属性j2=-1的虚数单位。β为由相对于波长λ的,按β=2π/λ定义的传播常数。
同样,在上述等式1中,VLi(z)(在这里,i=1,2,3)表示在位置z线Li的电压,以及ILi(z)(在这里,i=1,2,3)表示在位置z线Li的电流。
最后,在上述等式1中,如下给出y11、y12、y13、y21、y22、y23、y31、y32以及y33。
y11y12y13y21y22y23y31y32y33=1z11+1z12+1z13-1z12-1z13-1z121z12+1z22+1z23-1z23-1z13-1z231z13+1z23+1z33]]>
在上述等式中,Zmn(在这里,m,n=1,2,3,以及m≠n)是由两条线Lm和Ln间的耦合形成的特性阻抗,以及Zmn(在这里,m,n=1,2,3)是由线Lm和地间的耦合形成的特性阻抗。
如果在图6a所示的配置中,所有长度为中心频率的波长的1/4的所有线和端口均构造成如图6b所示,那么在它们在电平方面等于位置z=0的各条线的电压和电流的条件下,可分别将左端口Port1’、Port3’、Port5’的电压V1’、V3’以及V5’以及起动电流I1’、I3’以及I5’定义为如下述等式2和3[等式2]V1′V3′V5′=VL1(0)VL2(0)VL3(0)=A1B1A2B2A3B311]]>[等式3]I1′I3′I5′=IL1(0)IL2(0)IL3(0)y11y12y13y21y22y23y31y32y33A1B1A2B2A3B31-1]]>在右端口Port2’、Port4’、Port6’的电压V2’、V4’以及V6’在电平方面等于在位置z=λ/4处各条线的电压,在那里的起动电流I2’、I4’以及I6’在电平方面等于在位置z=λ/4处各条线的电流,但方向相反。安排这些,在右端口Port2’、Port4’、Port6’的电压V2’、V4’和V6’以及起动电流I2’、I4’以及I6’分别定义为如下述等式4和5[等式4]V2′V4′V6′=VL1(λ/4)VL2(λ/4)VL3(λ/4)=A1B1A2B2A3B3-jj]]> I2′I4′I6′=IL1(λ/4)IL2(λ/4)IL3(λ/4)y11y12y13y21y22y23y31y32y33A1B1A2B2A3B3jj]]>简化上述等式4,其结果为A1B1A2B2A3B31-1=jV2′V4′V6′.]]>将上述等式3代入该结果,其结果为[等式6]I1′I3′I5′=jy11y12y13y21y22y23y31y32y33V2′V4′V6′]]>用类似于上述方式变换上述等式5,结果为I2′I4′I6′=jy11y12y13y21y22y23y31y32y33A1B1A2B2A3B311.]]>将上述等式2代入那个结果,该结果为[等式7]I2′I4′I6′=jy11y12y13y21y22y23y31y32y33V1′V3′V5′]]>接着,如果在图6b的结构中,将线L1的右端口Port2’接地,以便使其短路,以及使另外的线L2和L3的左端口Port3’以及Port5’彼此连接,那么获得如6c所示的最终结构。
在如图6c所示的结构中,即在各个端口Port3’以及Port5’的电压和电流间建立边界条件V2’=0、V3’=V5’以及I3’+I5’=0。
将这些条件代入上述等式6和等式7,该结果为 I1′I3′-I3′=jy11y12y13y21y22y23y31y32y330V4′V6′,I2′I4′I6′=jy11y12y13y21y22y23y31y32y33V1′V3′V3′]]>如果在图6c的结构中,以分别将端口Port1’连接到不平衡端口54、端口Port4’连接到第一平衡端口55以及将端口Port6’连接到第二平衡端口56,以及去掉电流I3’和电压V3’的方式将各个端口重新排列为如图6d所示,那么将在各个端口的电流I1、I2和I3以及电压V1、V2和V3间的关系定义为等式9中所示[等式9]V1V2V3=[z]I1I2I3=0G12G13G1200G1300I1I3I3]]>在上述等式9中,G12=-j(y23+y33)y12(y23+y33)-y13(y22+y23),]]>以及G13=j(y22+y33)y12(y23+y33)-y13(y22+y23).]]>通常,可将在端口处表示电压/电流的阻抗参数矩阵[Z]变换成表示入射电流和反射功率间的关系的散射参数矩阵,如等式10中所示[S]=[Ztr]-1([Z]-[Zt])([Z]+[Zt])-1[Ztr][zt]=Z01000Z02000Z03]]>[ztr]=Z01000Z02000Z03]]>在上述等式中,Z01为不平衡端口54的端接阻抗,Z02为第一平衡端口55的端接阻抗,以及Z03为第二平衡端口56的端接阻抗。
因此,使Z01=Z0u以及Z02=Z03=Z0b,并利用等式10和等式9,可按如下获得[S][S]=S11S12S13S21S22S23S31S32S33=1D-Z0uZ0n-G122-G1322Z0uZ0bG122Z0uZ0bG132Z0uZ0bG12-Z0uZ0b-G122+G132-2Z0uZ0bG12G132Z0uZ0bG132Z0uZ0bG12G13-Z0uZ0b+G122-G132]]>D=Z0uZ0b-G122-G132]]>在上述等式中,变换器必须满足条件S11=0,以及S21=-S31,以便操作为平衡-不平衡变换器。
满足这些条件的条件为G12=-G13,以及G122+G122=-Z0inZ0out。
因此,从上述等式9获得上述满足条件,其结果为y22=y33y12-y13=±2Z0inZ0out]]>满足上述满足条件的特性阻抗条件可表示为下述等式11中所示[等式11]1Z13-1Z12=1Z22-1Z33=±2Z0uZ0b]]>即,仅当构造成如图6d中所示的三条线51~53的长度λ/4具有满足上述等式11的特性阻抗时,才能操作为平衡-不平衡变换器。
如由上述等式11所论证的,在设计平衡-不平衡变换器50中有许多可调整的参数,这表示在设计阶段,可用更多种方法设计变换器。
另外,并非三条线51~53间的所有耦合以及线51~53与地间的所有耦合需要存在,以便能使变换器操作为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可找出即使在变换器的某些部分中没有耦合,也能使变换器操作为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条件。
在上述描述中,存在耦合表示与其相应的特性阻抗是无限的。
例如,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中,可将第一线51和地间的特性阻抗Z11设置为无穷大,以致其间没有耦合。另外,可将第二线52和第三线53间的特性阻抗Z23设置为无穷大。或者,可将第一线51和地间的特性阻抗以及第二线52和第三线53间的特性阻抗均设置成无穷大,即,Z11→∞以及Z23→∞。在这种情况下,用于使变换器充当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阻抗条件与上述等式11相同,但给出了不同的通频带宽。
作为另一方案,可将第一线51和第二线52间的特性阻抗Z12设置成无穷大,以致其间没有耦合。另外,可同时将第一线51和第二线52间的特性阻抗以及第一线51和地间的特性阻抗设置成无穷大,即,Z12→∞以及Z11→∞,以致在第一线51和第二线52间以及第一线51和地间没有耦合。或者,可同时将第一线51和第二线52间的特性阻抗以及第二线52和第三线53间的特性阻抗设置为无穷大,即,Z12→∞以及Z23→∞。或者,可同时将第一线51和第二线52间的特性阻抗、第一线51和地间的特性阻抗以及第二线52和第三线53间的特性阻抗设置为无穷大,即,Z12→∞、Z11→∞以及Z23→∞。在这种情况下,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阻抗条件为1Z13=1Z22-1Z33=2ZouZob.]]>作为另一方案,可将第一线51和第三线53间的特性阻抗Z13、第一线51和地间的特性阻抗Z11以及第二线52和第三线53间的特性阻抗Z23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无穷大。在这种情况下,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阻抗条件为1Z23=1Z33-1Z22=2ZouZob.]]>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将第二线52和地间的特性阻抗Z22、第一线51和地间的特性阻抗Z11以及第二线52和第三线53间的特性阻抗Z23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无穷大。在这种情况下,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阻抗条件为1Z13-1Z12=-1Z33=-2ZouZob.]]>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将第三线53和地间的特性阻抗Z33、第一线51和地间的特性阻抗Z11以及第二线52和第三线53间的特性阻抗Z23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无穷大。
在这种情况下,用于使变换器操作为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阻抗条件为1Z13-1Z12=1Z22=-2ZouZob.]]>另外,可同时将同时将第一线51和第二线52间的特性阻抗Z12以及第三线53和地间的特性阻抗Z33设置为无穷大以致在第一线51和第二线52以及第三线53和地间没有耦合。在这种情况下,用于使变换器操作为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阻抗条件为1Z13=1Z22=2ZouZob.]]>除该阻抗条件外,可同时将第一线51和地间的特性阻抗Z11以及第二线52和第三线53间的特性阻抗Z23设置为无穷大。在这种情况下,阻抗条件可以不变化,但给出了不同的通频带特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同时将第一线51和第三线53间的特性阻抗Z13以及第二线52和地间的特性阻抗Z22设置为无穷大,以致在第一线51和第三线53以及第二线52和地间没有耦合。在这种情况下,用于使变换器操作为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阻抗条件为-1Z12=-1Z33=-2ZouZob.]]>满足该阻抗条件,变换器能操作为平衡-不平衡变换器。此外,除该阻抗条件外,可同时将第一线51和地间的特性阻抗Z11以及第二线52和第三间53间的特性阻抗Z23设置为无穷大。在这种情况下,平衡-不平衡条件可以不受影响,但给出了调整后的通频带宽。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在变换器的某些部分中没有耦合,从而使得降低等式11的特性阻抗条件中的参数数量成为可能,从而便于设计变换器。
图6e表示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线51和第三线53间以及第二线52和第三线53间没有耦合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使用屏蔽来防止在第一和第二线51和52以及第三线53间发生耦合。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可以使用除屏幕外的其他任何方法来去除耦合。
图7是根据本发明,表示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模拟结果的图,其中图6d结构中的特性阻抗设置如下Z11=50Ω,Z22=50Ω,Z33=20.71Ω,Z12=20.71Ω,Z13=50Ω,以及Z23=50Ω。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另一模拟结果的图,其中将图6d的结构中的特性阻抗(即,第一线51和第三线53以及第二线52和第三线53间没有耦合)设置如下Z11=50Ω,Z22=50Ω,Z33=20.71Ω,以及Z12=35.36Ω。
从图7和8的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即使部分去除第一至第三线51~53的耦合,该变换器也满足期望的特性。
从上述特性阻抗条件,可以看出Z11=Z22,因此耦合器为对称关系。
图9是表示图8的模拟结果和在其他阻抗具有与图8中相同的值的条件下,第一线51和地间的特性阻抗Z11从图8中的50Ω改变到150Ω的情况下的模拟结果间的比较的图。如图9的比较可以看出,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中的耦合器处于不对称关系,不局限于对称关系的情况下,通过确定影响平衡-不平衡条件的参数Z22、Z33以及Z12并改变对其无直接影响的参数Z11来改善信号带宽特性。
图10是表示由于对平衡-不平衡条件没有影响的参数Z11的变化,平衡-不平衡特性变化,即具有Z11=50Ω,Z22=50Ω,Z33=20.71Ω,Z12=20.71Ω,Z13=50Ω,以及Z23=50Ω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以及具有Z11=50Ω,Z22=50Ω,Z33=20.71Ω,Z12=20.71Ω,Z13=50Ω,以及Z23=50Ω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S21|或|S31|的形状的图。
图11是表示由于第二线52和第三线53间的特性阻抗Z23的变化,平衡-不平衡特性变化,即具有Z11=50Ω,Z22=50Ω,Z33=20.71Ω,Z12=20.71Ω,Z13=50Ω,以及Z23=50Ω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以及具有Z11=50Ω,Z22=50Ω,Z33=20.71Ω,Z12=20.71Ω,Z13=50Ω,以及Z23=50Ω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S21|或|S31|的形状的图。
从图10的结果与图11的结果间的比较可以看出,可通过改变对平衡-不平衡条件没有影响的参数Z11或Z23来改变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通频带宽。
根据上述描述,很显然本发明提供用三线实现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每条线的长度为λ/4。在该平衡-不平衡变换器中,降低接地端口的数量,导致结构简化,反过来,有利于微型化。
另外,本平衡-不平衡变换器不具有在传统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中提供的用于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分支点,从而使整个结构更简单并且便于制造该变换器。
另外,耦合器不局限于对称结构或不对称结构,导致有利于设计。具体来说,在耦合器具有不对称结构的情况下,可改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带宽特性,而不影响平衡-不平衡条件。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各种改变、添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而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公开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包括不平衡端口,用于输入或输出不平衡信号;第一和第二平衡端口,分别用于输出或输入平衡信号,所述平衡信号电平相同且彼此异相180度;第一线,具有连接到所述不平衡端口的第一端以及接地的第二端;第二线,与所述第一线平行排列且与所述第一线分开预定距离,所述第二线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平衡端口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第三线,与所述第二线平行排列且与所述第二线分开预定距离,所述第三线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二线的所述第一端的第一端以及连接到所述第二平衡端口的第二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线的每一条的长度为λ/4(λ为输入/输出信号的中心频率的波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变换器满足由下述等式表示的阻抗条件1Z13-1Z12=1Z22-1Z33±2Z0uZ0b]]>其中,Zmn(m,n=1,2,3)为第m线和第n线间的特性阻抗,Z0u为所述不平衡端口的端接阻抗,以及Z0b为所述第一和第二平衡端口的每一个的端接阻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一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11为无穷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二线和所述第三线间的特性阻抗Z23为无穷大。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一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11为无穷大,以及所述第二线和所述第三线间的特性阻抗Z23为无穷大。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间的特性阻抗Z12为无穷大。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间的特性阻抗Z12为无穷大,以及所述第一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11为无穷大。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间的特性阻抗Z12为无穷大,以及所述第二线和所述第三线间的特性阻抗Z23为无穷大。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间的特性阻抗Z12为无穷大、所述第一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11为无穷大,以及所述第二线和所述第三线间的特性阻抗Z23为无穷大。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三线间的特性阻抗Z13为无穷大。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三线间的特性阻抗Z13为无穷大,以及所述第一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11为无穷大。
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三线间的特性阻抗Z13为无穷大,以及所述第二线和所述第三线间的特性阻抗Z23为无穷大。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三线间的特性阻抗Z13为无穷大、所述第一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11为无穷大,以及所述第二线和所述第三线间的特性阻抗Z23为无穷大。
1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二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22为无穷大。
1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二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22为无穷大,以及所述第一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11为无穷大。
1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二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22为无穷大,以及所述第二线和所述第三线间的特性阻抗Z23为无穷大。
1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二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22为无穷大、所述第一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11为无穷大,以及所述第二线和所述第三线间的特性阻抗Z23为无穷大。
1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三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33为无穷大。
2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三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33为无穷大,以及所述第一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11为无穷大。
2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三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33为无穷大,以及所述第二线和所述第三线间的特性阻抗Z23为无穷大。
2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三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33为无穷大、所述第一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11为无穷大,以及所述第二线和所述第三线间的特性阻抗Z23为无穷大。
2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间的特性阻抗Z12为无穷大,以及所述第三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33为无穷大。
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间的特性阻抗Z12为无穷大、所述第三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33为无穷大,以及所述第一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11为无穷大。
2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间的特性阻抗Z12为无穷大、所述第三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33为无穷大,以及所述第二线和所述第三线间的特性阻抗Z23为无穷大。
2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间的特性阻抗Z12为无穷大、所述第三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33为无穷大、所述第一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11为无穷大,以及所述第二线和所述第三线间的特性阻抗Z23为无穷大。
2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三线间的特性阻抗Z13为无穷大,以及所述第二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22为无穷大。
2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三线间的特性阻抗Z13为无穷大、所述第二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22为无穷大,以及所述第一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11为无穷大。
2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三线间的特性阻抗Z13为无穷大、所述第二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22为无穷大,以及所述第二线和所述第三线间的特性阻抗Z23为无穷大。
3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三线间的特性阻抗Z13为无穷大、所述第二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22为无穷大、所述第一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11为无穷大,以及所述第二线和所述第三线间的特性阻抗Z23为无穷大。
3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可通过改变所述第一线和所述地间的特性阻抗Z11或所述第二线和所述第三线间的特性阻抗Z23来调整带宽特性。
32.一种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包括不平衡端口,用于输入或输出不平衡信号;第一和第二平衡端口,分别用于输出或输入平衡信号,所述平衡信号电平相同,并且彼此异相180度;以及以相互电磁耦合的方式排列第一、第二和第三线;所述第一线具有连接到所述不平衡端口的第一端以及接地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线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平衡端口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三线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二线的所述第一端的第一端以及连接到所述第二平衡端口的第二端。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线的每一条的长度为λ/4(λ为输入/输出信号的中心频率的波长)。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中所述变换器满足由下述等式表示的阻抗条件1Z13-1Z12=1Z22-1Z33=±2Z0uZ0b]]>其中,Zmn(m,n=1,2,3)为第m线和第n线间的特性阻抗,Z0u为所述不平衡端口的端接阻抗,以及Z0b为所述第一和第二平衡端口的每一个的端接阻抗。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简单结构并且容易设计和制造的3线平衡-不平衡转换器。该3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包括用于输入或输出不平衡信号的不平衡端口、分别用于输出或输入平衡信号的第一和第二平衡端口,平衡信号电平相同且彼此异相180度、具有连接到不平衡端口的第一端以及接地的第二端的第一线、与第一线平行排列且与第一线分开预定距离的第二线,第二线具有连接到第一平衡端口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与第二线平行排列且与第二线分开预定距离的第三线,第三线具有连接到第二线的第一端的第一端以及连接到第二平衡端口的第二端。
文档编号H01P5/10GK1485947SQ0314902
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7日
发明者朴东锡, 金南澈, 尹贞皓, 李炳华, 朴祥秀 申请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