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绑型针式线路柱式复合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53090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免绑型针式线路柱式复合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压输电线路上使用的免绑型针式线路柱式复合绝缘子。
背景技术
现有生产上用的传统型针式、线路柱式绝缘子,无论其材料是瓷质、玻璃还是有机材料的,它们固定导线的方式都是用小导线将高压线绑扎固定;现有生产的针式、线路柱式金属件与芯棒连接需用横销固定,易松动;金属件与芯棒连接处的密封为人工手封,芯棒易受潮,很容易使芯棒与橡胶界面因受潮而击穿损坏。
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使高压导线安装方便、安全可靠、不会击穿设计、防污性能好、轻便、不容易碎和断裂的免绑型针式线路柱式复合绝缘子,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这种免绑型针式线路柱式复合绝缘子,它有上附件、绝缘芯棒、伞体套和下附件,其特征在于上附件上有固定高压导线的压线夹。
上附件顶上有适合握住高压导线的弧形凹槽及螺孔、与压线板和压线螺栓构成压线夹。
上、下附件均有密封槽,紧密套接于其间的绝缘芯棒为有机玻璃钢芯棒。
包封上、下附件和绝缘芯棒的伞体是一个硅橡胶材料做成的塔状伞形套。
下附件上开有安装螺纹、螺栓及/或螺母、垫圈。
金属性上、下附件与绝缘芯棒的连接为机械辊压连接。
套在绝缘芯棒和上、下附件上的硅橡胶伞体套为整体硫化模压成型体。
发明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压线夹固定高压导线和金属件间紧密套接绝缘芯棒的方式,解决了现有瓷质和玻璃绝缘子易击穿、易断裂、重量大和安装不便的问题,简化了安装程序,提高了高压输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硅橡胶材料的伞体套作外绝缘,又增强了防污染的性能,使其抗击穿能力更强,使用寿命更长,适合于10-35KV的针式和线路柱式复绝缘子。
另外,本实用新型造形美观大方,机械强度高,几乎是不可击穿,免维修。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局部剖视)。
附图2是安装螺纹为外螺纹型的绝缘子主视图(局部剖视)。
附图3是相对于图1和图2的俯视图。
如图1-3所示,各零部件的标号如下1-压线板;2-压线螺栓;3-上附件;4-伞体套;5-绝缘芯棒;6-下附件;7-安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一如图1和3所示。这种形式适用于33KV线路使用,为支柱式。压线夹如上所述,压线板与凹槽构成的孔径为25MM,上附件柱体直径32MM,绝缘芯棒直径24MM,长318MM,伞体套的伞体部分直径106MM,伞间距40MM。下附件端头上开内螺纹作安装螺纹,尺寸与现安装标准相同。
实例二如图2和3所示。这种形式适用于11KV输电线路使用,为针式和线路柱式,线路柱式钢脚可配英美澳标准脚。压线板与凹槽构成的孔径为20MM,上附件柱体直径24MM,绝缘芯棒直径18MM,长100MM,伞体套的伞体设三个,两大一小,直径分别为100MM和70MM。下附件安装外螺纹至夹线孔心的距离为190MM,安装螺纹头长38MM,其余情况如图所示。
经试用,以上两种绝缘子安装方便、重量较之瓷质同类产品减轻了20%,防水防潮和防污染性能优越,长期使用未见松动和折弯现象,不需要维修,也未见击穿损坏,输电安全可靠。这种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即使出现激烈颠簸,也没有一个断裂或破碎。试用者十分满意。
权利要求1.一种免绑型针式线路柱式复合绝缘子,它有上附件、绝缘芯棒、伞体套和下附件,其特征在于上附件上有固定高压导线的压线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子,其特征在于上附件顶上有适合握住高压导线的弧形凹槽及螺孔、与压线板和压线螺栓构成压线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子,其特征在于上、下附件均有密封槽,紧密套接于其间的绝缘芯棒为有机玻璃钢芯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子,其特征在于包封上、下附件和绝缘芯棒的伞体是一个硅橡胶材料做成的塔状伞形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子,其特征在于下附件上开有安装螺纹、螺栓及/或螺母、垫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子,其特征在于金属性上、下附件与绝缘芯棒的连接为机械辊压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子,其特征在于套在绝缘芯棒和上、下附件上的硅胶伞体为整体硫化模压成型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免绑型针式线路柱式复合绝缘子,它有上附件、绝缘芯棒、伞体套和下附件,上附件上有固定高压导线的压线夹,上、下附件均有密封槽,紧密套接于其间的绝缘芯棒为有机玻璃钢芯棒,包封上、下附件和绝缘芯棒的伞体套是一个硅橡胶材料做成的塔状伞形套,下附件上开有安装螺纹或螺栓,伞体套为整体硫化模压成体。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瓷质和玻璃绝缘子易击穿、易断裂、重量大和安装不便的问题,简化安装,提高了高压输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防污性,使用寿命更长,适合于10-35KV的针式和线路柱式复绝缘子。
文档编号H01B17/04GK2634606SQ03234240
公开日2004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日
发明者戴守国, 陈兴稳 申请人:戴守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