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2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扁平电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与连接器等的连接容易的扁平电缆。扁平电缆(1)具有:多个子单元(10),它们分别包含至少2根并排成平面状的第1矩形导体(11)、以及将第1矩形导体(11)一体化的绝缘体(12);以及一对屏蔽带(20),它们从并排成平面状的多个子单元(10)的并排面的上下进行粘贴。沿第1矩形导体(11)的并排方向的一对屏蔽带(20)的宽度与多个子单元(10)并排后的状态下的宽度方向的从一端侧的子单元(10A)至另一端侧的子单元(10B)为止的宽度相比要宽,在一对屏蔽带(2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处,一对屏蔽带(20)相互进行粘贴,在扁平电缆(1)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处,并排后的第1矩形导体(11)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露出,并粘贴有绝缘体(12)或不同于绝缘体(12)的其他膜。
【专利说明】扁平电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扁平电缆。

【背景技术】
[0002]当前,已知下述屏蔽电缆,其从多个由并排后的一对绝缘导体构成的单元(导体对)的并排面的上下,对多个电线对进行夹持,并粘贴有一对屏蔽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0
[0003]专利文献1:美国公开专利申请2012/0097421号公报
[0004]在专利文献I的屏蔽电缆中,由于多个单元由剖面圆形的绝缘导体构成,因此,为了将该屏蔽电缆与连接器等连接,需要进行在对各绝缘导体实施末端处理后与设置在连接器上的连接器部件连接的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0005]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连接器等的连接容易的扁平电缆。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扁平电缆具有:
[0007]多个子单元,它们分别包含至少2根并排成平面状的第I矩形导体、以及将所述第I矩形导体一体化的绝缘体;以及
[0008]一对屏蔽带,它们从并排成平面状的所述多个子单元的并排面的两侧进行粘贴,
[0009]沿所述矩形导体的并排方向的所述一对屏蔽带的宽度与所述多个子单元并排后的状态下的宽度方向的从一端侧的子单元至另一端侧的子单元为止的宽度相比要宽,
[0010]在所述一对屏蔽带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处,所述一对屏蔽带相互进行粘贴,
[0011]在所述扁平电缆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处,并排后的所述第I矩形导体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露出并粘贴有所述绝缘体或不同于所述绝缘体的其他膜。
[0012]实用新型的效果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与连接器等的连接容易的扁平电缆。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扁平电缆的横剖面图。
[0015]图2是表示图1的扁平电缆的端部的纵剖面图。
[0016]图3是表示图1的扁平电缆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0017]图4是表示图1的扁平电缆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0018]标号的说明
[0019]1:扁平电缆
[0020]10:子单元
[0021]11:矩形导体(第I矩形导体的一个例子)
[0022]IlA:矩形导体(第2矩形导体的一个例子)
[0023]12:绝缘膜(绝缘体的一个例子)
[0024]13:粘接层
[0025]14:长电缆
[0026]15:中间层
[0027]20:屏蔽带
[0028]21:金属带
[0029]22:粘接带
[0030]25:加强膜(其他膜的一个例子)
[0031]31:层压轧辊
[0032]32:卷绕辊
[0033]33:绝缘膜保持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34]【本申请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0035]首先,对本申请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内容进行列举说明。
[0036]本申请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扁平电缆,(I)具有:
[0037]多个子单元,它们分别包含至少2根并排成平面状的第I矩形导体、以及将所述第I矩形导体一体化的绝缘体;以及
[0038]一对屏蔽带,它们从并排成平面状的所述多个子单元的并排面的两侧进行粘贴,
[0039]沿所述第I矩形导体的并排方向的所述一对屏蔽带的宽度与所述多个子单元并排后的状态下的宽度方向的从一端侧的子单元至另一端侧的子单元为止的宽度相比要宽,
[0040]在所述一对屏蔽带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处,所述一对屏蔽带相互进行粘贴,
[0041]在所述扁平电缆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处,并排后的所述第I矩形导体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露出并粘贴有所述绝缘体或不同于所述绝缘体的其他膜。
[0042]根据该结构,具有与现有具有剖面圆形的绝缘电线的扁平电缆同等优异的电气特性。另外,在扁平电缆的端部处矩形导体的一个面露出而并排地粘贴有绝缘体或其他膜,因此,能够仅通过向连接器插入扁平电缆端部,即可将各矩形导体与连接器的连接器部件进行连接。
[0043](2)优选在所述绝缘体和所述一对屏蔽带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抗调整的中间层。
[0044]根据该结构,由于通过中间层进行阻抗调整,因此能够防止传送信号的反射损耗,得到良好的传送特性。
[0045](3)优选在所述并排面上与所述多个子单元隔开间隔而设置至少一根第2矩形导体,
[0046]所述至少一根第2矩形导体从所述并排面的两侧被所述一对屏蔽带夹持。
[0047]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将作为接地线使用的第2矩形导体组装在扁平电缆内。
[0048](4)优选所述第I矩形导体并排在同一平面上。
[0049]根据该结构,在将各矩形导体与连接器等的连接器部件进行连接时,不会在线间产生阶差。
[0050](5)优选所述绝缘体由绝缘膜构成,
[0051]所述绝缘膜从所述第I矩形导体的并排面的两侧夹持所述第I矩形导体。
[0052]根据该结构,能够适用于矩形导体的根数不同等多种子单元的制造。
[0053](6)优选所述绝缘体由挤出包覆在所述第I矩形导体的周围的树脂构成。
[0054]根据该结构,适用于大量地制造同种子单元。
[0055](7)优选在所述第I矩形导体的露出部分和所述一对屏蔽带中的一个屏蔽带上粘贴有所述其他膜。
[0056]根据该结构,容易将扁平电缆的端部直接插入至连接部件,连接作业性良好。
[0057]【本申请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
[0058]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扁平电缆的实施方式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扁平电缆I的横剖面图。
[0059]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扁平电缆I是用于与仪器进行电气连接,或者用于仪器内配线的电缆。该扁平电缆I例如作为数据中心等所使用的、电缆标准为Min1- SAS(SerialAttached SCSI)的电缆而使用。
[0060]如图1所示,扁平电缆I具有多个子单元10、中间层15、一对屏蔽带20。
[0061]多个子单元10具有排列成平面状的多根(在此,为2根或4根)矩形导体11 (第I矩形导体的一个例子)、和对所排列的多根矩形导体进行覆盖的绝缘膜12 (绝缘体的一个例子)。
[0062]矩形导体11例如由镀锡铜导体构成。该矩形导体11形成为剖面是例如纵向0.1mm且横向0.6mm的大致扁平矩形状。矩形导体的截面积优选相当于AWG#30(0.05mm2左右)。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以差动传送为目的的2根一组的矩形导体11构成子单元10,但如图1中央的子单元10所示,也可以利用偶数根(例如,4根)的矩形导体11构成I个子单元10。
[0063]绝缘膜12由例如由聚酯树脂等形成。在绝缘膜12上,在其彼此相对的面上设置有由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或者紫外线固化树脂等构成的粘接层13。绝缘膜12例如宽度为1.8mm,厚度为50?10mm左右。
[0064]—对绝缘膜12在对排列成平面状的矩形导体11从该矩形导体11的排列面的两侧进行了夹持的状态下,隔着粘接层13而彼此粘贴。由此,多根矩形导体11由一对绝缘膜12覆盖。此外,粘接层13优选设定为粘接层13与绝缘膜12的粘接力比粘接层13与矩形导体11的粘接力大。例如,优选使用与构成绝缘膜12的树脂的粘接力比与构成矩形导体11的金属的粘接力大的粘接剂。
[0065]构成I个子单元10的矩形导体11之间的间隔G例如为0.2mm。从位于一个子单元10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矩形导体11的宽度方向端部至绝缘膜12的宽度方向端部为止的长度M设为0.2mm左右。矩形导体11之间的中心间距离P (并排间距)例如为0.8mm。
[0066]按照上述方式构成的多个子单元10在各子单元10的矩形导体11的并排面处在同一平面的状态下以规定的间隔并排。相邻的子单元10之间的间隔D例如为0.4mm。另夕卜,相邻的子单元10所包含的矩形导体11之间的间隔Q例如为0.8mm左右。
[0067]从按照上述方式并排后的多个子单元10的并排面的上下粘贴有一对屏蔽带20。在多个子单元10之间,上下的屏蔽带20相互进行了粘贴。一对屏蔽带20由金属层21和粘接层22构成。金属层21例如由Al构成,粘接层22由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或者紫外线固化树脂等构成。
[0068]如图1所示,粘贴后的一对屏蔽带20的宽度LI (沿矩形导体11的并排方向的宽度)与多个子单元10并排后的状态下的从一端侧的子单元10至另一端侧的子单元10为止的宽度L2相比要宽。因此,在一对屏蔽带2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S处,一对屏蔽带20相互进行了粘贴。
[0069]在子单元10的绝缘膜12与一对屏蔽带20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抗调整的中间层15。中间层15由聚乙烯(PE)等构成的树脂膜或者纤维层构成,其厚度例如为0.2mm左右。
[0070]扁平电缆I的阻抗优选为100 Ω左右。将多个子单元10和其两侧的中间层15合在一起的厚度例如为0.6mm或者大于或等于0.6mm。
[0071]在多个子单元10的并排面上,与多个子单元10隔开间隔而配置有至少一个矩形导体IIA (第2矩形导体的一个例子)。该矩形导体IIA例如作为接地线使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扁平电缆I的宽度方向的端部S处分别配置有I根矩形导体11A。这些矩形导体IlA与多个子单元10相同地,从并排面的两侧被一对屏蔽带20夹持。
[007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子单元10内的矩形导体11相互的间隔、将多个矩形导体11 一体化的绝缘体12的长度、多个子单元10的间隔被设定为符合Min — SAS用连接器的尺寸标准的间距。
[0073]图2是表示扁平电缆I的端部的纵剖面图。
[0074]如图2所示,在扁平电缆I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处,绝缘膜12、中间层15以及屏蔽带20被去除规定长度,露出了矩形导体11、11A。以覆盖所露出的矩形导体IlUlA的露出部分、和一对屏蔽带20中的一个屏蔽带20(图2中的下侧的屏蔽带20)的方式,粘贴有不同于绝缘膜12的其他加强膜25 (其他膜的一个例子)。加强膜25由聚酯树脂等形成。
[0075]利用加强膜25加强后的扁平电缆I的端部直接插入至未图示的连接部件而进行连接。作为连接部件例如优选为Min1- SAS用连接器。
[0076]这样,通过在矩形导体IlUlA的露出部分和屏蔽带的一面上粘贴加强膜25,从而能够在维持矩形导体IlUlA的并排形状的状态下使扁平电缆I与连接部件连接。
[0077]下面,使用图3及图4,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扁平电缆I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0078]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扁平电缆I,首先作成长电缆14,然后将长电缆14切割成期望的长度而作成多个子单元10,进而在隔着中间层15的状态下,将一对屏蔽带20粘贴在多个子单元10上而作成。
[0079]首先,如图3所示,作成长电缆14。将多根矩形导体11以规定的间隔并排而供给至彼此相对地相互按压的一对层压轧辊31、31之间。各矩形导体11从未图示的辊轴抽出。然后,在一对层压轧辊31、31之间,将涂覆有粘接层13的绝缘膜12、12从一对绝缘膜保持辊33、33供给至矩形导体11的排列面的两侧。并且,利用一对层压轧辊31、31对夹持有矩形导体11的一对绝缘膜12、12进行按压,将绝缘膜12、12彼此粘贴,形成长电缆14。按照上述方式形成的长电缆14从一对层压轧辊31、31输送至下游,进而卷绕在卷绕辊32上。
[0080]然后,如图4(a)所示,切断长电缆14。得到具有期望宽度以及期望数量的矩形导体11的多个子单元10。在扁平电缆I的端部对绝缘膜12实施切割而将其去除,如图2所示露出矩形导体11。
[0081]然后,如图4(b)所示,以规定间隔将多个子单元10并排,并且,在其并排方向的两端分别配置矩形导体11A。此时,使得各子单元10与两端的矩形导体IlA的长度相同。并且,在子单元10的上下粘贴与各子单元10的绝缘体12长度相同的中间层15。
[0082]下面,如图1以及图4(b)所示,在对并排后的多个子单元10及中间层15、以及矩形导体IlA进行了夹持的状态下,从两侧粘贴一对屏蔽带20。以在各屏蔽带20与子单元10之间夹持中间层15的方式粘贴一对屏蔽带20。此外,在子单元10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在露出了矩形导体11的部分上既不粘贴中间层15,也不粘贴屏蔽带20。
[0083]最后,如图2所示,以覆盖矩形导体IlUlA的露出部分和一个屏蔽带20的方式粘贴加强膜25。这样,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扁平电缆I。
[0084]如以上说明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具有矩形导体11的多个子单元10以规定的间隔并排,通过利用与从一端侧的子单元1A至另一端侧的子单元1B为止的宽度相比更宽的一对屏蔽带20将多个子单元10 —体化,从而能够制造出符合例如Mini — SAS用连接器的形状标准的扁平电缆I。因此,能够提供与可进行例如1Gbps的高速数据传送的现有的具有剖面圆形状绝缘电线的扁平电缆同等的电气特性的扁平电缆I。另外,扁平电缆I由于具有剖面为大致扁平的矩形形状的矩形导体11、11A,因此,在沿着其长度方向的方向上容易弯曲,操作性优异。并且,与如现有技术这样为了与连接器等的连接部件进行连接,在对绝缘电线实施末端处理后对各圆线导体进行焊接等的作业相比,由于仅通过将在子单元10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处露出的矩形导体11插入至连接器等即可进行连接,因此,连接作业性优异。
[0085]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绝缘膜12与一对屏蔽带20之间设置中间层15,利用该中间层15进行阻抗调整,因此,能够防止传送信号的反射损耗,得到良好的传送特性。
[0086]另外,在一端侧的子单元10的外侧以及另一端侧的子单元的外侧分别配置的矩形导体IlA从两侧被一对屏蔽带20夹持。根据该结构,能够将作为接地线使用的矩形导体IlA容易地组装在扁平电缆I内。
[0087]另外,由于各子单元10的矩形导体11并排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在将各矩形导体11与连接器等的连接器部件连接时不在线间产生阶差。
[0088]另外,利用绝缘膜12从矩形导体11的并排面的两侧夹持矩形导体11而形成各子单元。根据该结构,适用于制造矩形导体11的根数不同等的多种子单元10。
[0089]另外,在多个子单元10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处,以覆盖矩形导体IlUlA的露出部分、和一对屏蔽带20中的一个屏蔽带20的方式,粘贴有加强膜25。根据该结构,容易地将矩形导体IlUlA所露出的扁平电缆I的端部向以机械接触的方式实现导通的连接器等的连接部件直接插入,连接作业性良好。
[0090]以上,参照特定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增加各种变更、修正,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另外,上述所说明的结构部件的数量、位置、形状等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为了实施本实用新型而能够变更成优选的数量、位置、形状等。
[009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扁平电缆I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处,将绝缘膜12完全地去除而露出了矩形导体11,但也可以将粘贴在矩形导体11上的两片绝缘膜中的一者留下,在矩形导体11被一片绝缘膜粘贴在背面的状态下露出。在该情况下,加强膜25在粘贴于矩形导体11的背面的绝缘膜的下方进行粘贴。
[0092]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将多个矩形导体11一体化的绝缘体而使用绝缘膜12,但并不限定于该例。例如,也可以通过将树脂挤出包覆在矩形导体11的周围而构成绝缘体。根据该结构,适用于大量地制造同种的子单元。
[0093]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一端侧的子单元1A的外侧以及另一端侧的子单元1B的外侧分别配置有一根矩形导体11A,但并不限定于该例。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相邻的子单元10之间配置至少一根矩形导体IlA而作为接地线使用。
[0094]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屏蔽带20包含有金属层21和粘接层22,但也可以在金属层21的更外侧设置用于保护金属层21的树脂层。
【权利要求】
1.一种扁平电缆,其特征在于,具有: 多个子单元,它们分别包含至少2根并排成平面状的第I矩形导体、以及将所述第I矩形导体一体化的绝缘体;以及 一对屏蔽带,它们从并排成平面状的所述多个子单元的并排面的两侧进行粘贴, 沿所述第I矩形导体的并排方向的所述一对屏蔽带的宽度与所述多个子单元并排后的状态下的宽度方向的从一端侧的子单元至另一端侧的子单元为止的宽度相比要宽,在所述一对屏蔽带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处,所述一对屏蔽带相互进行粘贴, 在所述扁平电缆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处,并排后的所述第I矩形导体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露出,并粘贴有所述绝缘体或不同于所述绝缘体的其他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电缆,其中, 在所述并排面上,与所述多个子单元隔开间隔而设置至少一根第2矩形导体, 所述至少一根第2矩形导体从所述并排面的两侧被所述一对屏蔽带夹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扁平电缆,其中, 在所述绝缘体和所述一对屏蔽带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抗调整的中间层。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扁平电缆,其中, 所述第I矩形导体并排在同一平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扁平电缆,其中, 所述绝缘体由绝缘膜构成, 所述绝缘膜从所述第I矩形导体的并排面的两侧夹持所述第I矩形导体。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扁平电缆,其中, 所述绝缘体由绝缘膜构成, 所述绝缘膜从所述第I矩形导体的并排面的两侧夹持所述第I矩形导体。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扁平电缆,其中, 所述绝缘体由挤出包覆在所述第I矩形导体的周围的树脂构成。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扁平电缆,其中, 所述绝缘体由挤出包覆在所述第I矩形导体的周围的树脂构成。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扁平电缆,其中, 在所述第I矩形导体的露出部分和所述一对屏蔽带中的一个屏蔽带上粘贴有所述其他膜。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扁平电缆,其中, 在所述第I矩形导体的露出部分和所述一对屏蔽带中的一个屏蔽带上粘贴有所述其他膜。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扁平电缆,其中, 在所述第I矩形导体的露出部分和所述一对屏蔽带中的一个屏蔽带上粘贴有所述其他膜。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扁平电缆,其中, 在所述第I矩形导体的露出部分和所述一对屏蔽带中的一个屏蔽带上粘贴有所述其他膜。
【文档编号】H01B7-17GK204288856SQ201420450388
【发明者】平川刚, 小山惠司, 松田龙男 [申请人]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