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电缆接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136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同轴电缆接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包括一套筒,该套筒包括一外螺纹、一第一连接端及一第二连接端,该外螺纹位于该第一连接端及该第二连接之间,该外螺纹适于接合一螺帽,一第一开孔位于该第一连接端上,一第二开孔位于该第二连接端上,该第一开孔与该第二开孔呈一偏轴关系。
【专利说明】
同轴电缆接头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头结构,尤其涉及一偏轴设置的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同轴电缆凭借旋转式F型连接器(Screw-on F-Type connectors)与有线电视解码器(CabIe TV decoders)、卡带录影机/数位影碟(VCR/DVD)的数位式硬碟记录器(harddisk digital recorders)、卫星接收器(satellite receivers)、视讯游戏(videogames)、电视信号分布式分离器(TV signal distribut1n splitters)及开关(switches)连结。
[0003]在目前同轴电缆的接头结构通常具有一信号连接端及一接合端,信号连接端可提供连接一同轴电缆连接器,例如是一 F型同轴电缆连接器,而接合端可用来接合固定在一电子装置上,在接合端设有一穿孔,此穿孔可提供一金属信号线电连接至电子装置,然而传统接头结构的穿孔轴心通常与接头结构的一主体结构为相同轴心,如此在将同轴电缆连接器装设至接头结构时,容易造成同轴旋转,造成施工上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头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便。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轴电缆接头结构,适于以螺纹锁固的方式连接一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套筒,包括一外螺纹,适于连接该同轴电缆连接器的一螺帽的一内螺纹,其中该套筒以一第一轴线为轴心并沿其轴向延伸,一第一开孔在该套筒内以该第一轴线为轴心并沿其轴向延伸,一第二开孔在该套筒内以一第二轴线为轴心并沿其轴向延伸,其中该第一轴线与该第二轴线呈偏轴关系。
[0007]所述的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其中:该套筒设有一垂直于该第一轴线的平面,且该套筒具有一沿该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轴向地突起于该平面的凸块。
[0008]所述的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其中:该凸块包括一沿该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轴向地突起于该平面的弧形凸块,该弧形凸块具有相对的一内弧形表面及一外弧形表面,该内弧形表面及外弧形表面均以该第一轴线为中心作弧形地延伸。
[0009]所述的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其中:该凸块具有一以该第二轴线为中心作弧形地延伸的弧形表面,该弧形表面连续地延伸至该第二开孔的一侧壁。
[0010]所述的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其中:该套筒设有一垂直于该第一轴线的平面,且该套筒具有沿该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轴向地突起于该平面的复数凸块。
[0011]所述的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其中:该同轴电缆接头结构适于接合至一电子装置的一侧壁上,该复数凸块以铆接方式固定在该侧壁上。
[0012]所述的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其中:该套筒设有垂直于该第一轴线的一第一平面及一第二平面,且该套筒设有一位于该第一平面与该第二平面之间的阶梯结构,该套筒具有一以该第一轴线为轴心并沿其轴向延伸的圆筒状外侧壁,该第一平面及该第二平面垂直地连接该圆筒状外侧壁,该阶梯结构具有一垂直地连接该第一平面及该第二平面的第三平面,且该第三平面的两个相对侧边还连接该圆筒状外侧壁。
[0013]所述的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其中:该第一开孔的直径大于该第二开孔的直径。
[0014]所述的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其中:还包括一金属连接线,该金属连接线具有一在该第一开孔内以该第一轴线为轴心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一延伸段,且该金属连接线具有一在该第二开孔内以该第二轴线为轴心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二延伸段,其中该第一延伸段连接该第二延伸段。
[0015]所述的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其中:还包括一第一电性绝缘件,该第一电性绝缘件的一部份容置在该第二开孔中,且该第一电性绝缘件具有一第一穿孔,该第一穿孔以该第二轴线为轴心并沿其轴向延伸,用于容置该金属连接线的该第二延伸段。
[0016]所述的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其中:该第一电性绝缘件还具有一第二穿孔,该第二穿孔的孔径大于该第一穿孔的孔径,且该第二穿孔容置该金属连接线的该第一延伸段。
[0017]所述的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其中:还包括一金属连接件,其设在该第一开孔中并套设在该金属连接线的该第一延伸段上,该金属连接件具有一第三穿孔,该第三穿孔以该第一轴线为轴心并沿其轴向延伸,用于容置该金属连接线的该第一延伸段。
[0018]所述的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其中:该金属连接件具有一第四穿孔,该第四穿孔的孔径大于该第三穿孔的孔径,且该第四穿孔以该第一轴线为轴心并沿其轴向延伸,且第四穿孔连通该第三穿孔,该金属连接件还包括连接该金属连接件的一筒壁且由该筒壁向内凹折于该第四穿孔中的复数弹片。
[0019]所述的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其中:还包括一第二电性绝缘件,其设在该第一开孔中并套设在该金属连接件上,该第二电性绝缘件具有一第五穿孔,该第五穿孔以该第一轴线为轴心并沿其轴向延伸,用于容置该金属连接件,该第二电性绝缘件具有一内凸缘,该内凸缘沿垂直于该第一轴线的径向方向径向地向内突起于该第二穿孔内,并且该内凸缘沿该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轴向地抵靠该金属连接件。
[0020]所述的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其中:还包括一内套管,其设在该第一开孔中并套设在该第二电性绝缘件上,该内套管具有一透孔,该透孔以该第一轴线为轴心并沿其轴向延伸,用于容置该第二电性绝缘件,该内套管具有一内凸缘,该内套管的内凸缘沿垂直于该第一轴线的径向方向径向地向内突起于该第三穿孔内,该第二电性绝缘件具有一外凸缘,该外凸缘沿垂直于该第一轴线的径向方向径向地向外突起于该第二电性绝缘件的圆筒状外侧壁,该外凸缘还沿该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轴向地抵靠该内套管的该内凸缘。
[0021]所述的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其中:该第一轴线与该第二轴线相互平行且不相交。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利用接头结构的套筒二端开孔的偏轴设计,进一步的加强接头结构与框架的接合强度,使接头结构连接同轴电缆连接器的一螺帽时,更能限制及抵抗接头结构的转动时产的扭力。
【附图说明】
同轴电缆接头结构的制作方法附图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接头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头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接头结构的剖面分解示意图。
[0026]图4为本实用新型接头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27]图5A及图5B为本实用新型接头结构装设至框架的侧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8]图5C为本实用新型接头结构装设至框架的侧板的剖面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100接头结构;10套筒;20内套管;30第一连接元件;40第二连接元件;50第三连接元件;60金属连接线;102外螺纹;104第一连接端;106第二连接端;104a开孔;108接合部;108a开孔;110第一平面;112第二平面;114第一凸块;116第二凸块;120环状沟槽;20a透孔;202凸块;204环状沟槽;206内凸缘;302连接凸块;30a第二穿孔;304卡合弹片;304a外凸缘;306内凸缘;40a第三穿孔;402夹合弹片;403第三开孔;404第四开孔;502底部;504凸部;505第五开孔;50a第三穿孔;60金属连接线;602第一连接部或延伸段;604第二连接部或延伸段;606凹折部;608凹折部;610电性连接部;70框架;72侧板;74孔洞;80同轴电缆;90同轴电缆连接器;92螺帽;94内套筒;Al第一轴线;A2第二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当以下描述连同随附图式一起阅读时,可更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态样,所述的这些随附图式的性质应视为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所述的这些图式未必按比例绘制,而是强调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0031]现描述说明性实施例。可另外或替代使用其他实施例。为节省空间或更有效地呈现,可省略显而易见或不必要的细节。相反,可实施一些实施例而不揭示所有细节。
[0032]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同轴电缆接头结构,此接头可装设在防止电磁波干扰的遮蔽装置的框架上,此接头的偏轴开口的设计,使接头二端的开口具有不同轴心,使装设在框架上接头结构更具较佳的接合性及强度。
[0033]如图1至图4所示,此接头结构100包括一套筒10、一内套管20、一第一连接元件30、一第二连接元件40、一第三连接元件50及一金属连接线60,其中使用者可先将内套管20、第一连接元件30、第二连接元件40、第三连接元件50及金属连接线60先行组装后,再装设至套筒10。
[0034]套筒10具有一外螺纹102,且套筒10以一第一轴线Al为轴心沿其轴向延伸。另外,套筒10包括一第一连接端104(定义为一后端)及一第二连接端106(定义为一前端),其中第一连接端104可用来连接一同轴电缆连接器(例如图5C所示的同轴电缆连接器90),而第二连接端106可装设至一遮蔽装置或电子装置的一框架(例如图5B所示的框架70)上。在第一连接端104具有一开孔104a,而在第二连接端106上具有一接合部108,此接合部108具有一开孔108a,此开孔104a与开孔108a相互连通,且开孔104a与开孔108a为一偏轴(offset)关系,也就是开孔104a系在套筒10内以第一轴线Al为轴心沿其轴向延伸,开孔108a系在套筒10内以一第二轴线A2为轴心沿其轴向延伸,而且第一轴线Al与第二轴线A2呈一偏轴关系(例如第一轴线Al与第二轴线A2相互平行但不相交)。另外,开孔104a的直径大于开孔108a的直径。在接合部108上具有呈阶梯状的一第一平面110及一第二平面112,且在第一平面110上具有复数第一凸块114及一第二凸块116;换句话说,套筒10设有垂直于第一轴线Al的两平面110、112以及设有位于平面110与平面112之间的一阶梯结构,且套筒10具有该复数凸块114、116沿第一轴线Al的延伸方向轴向地突起于平面110。另外,套筒10具有一圆筒状外侧壁以第一轴线Al为轴心沿其轴向延伸,且第一平面110及第二平面112系垂直地连接套筒10的圆筒状外侧壁;上述的阶梯结构具有一第三平面垂直地连接第一平面110及第二平面112,且第三平面的二相对侧边还连接套筒10的圆筒状外侧壁。该些第一凸块114以及该第二凸块116适于以铆接方式固定在上述遮蔽装置或电子装置的框架的一侧壁上。每一该些第一凸块114可以是一弧形凸块,该弧形凸块沿第一轴线Al的延伸方向轴向地突起于第一平面110,并且具有相对的一内弧形表面及一外弧形表面以第一轴线Al为中心作弧形地延伸。第二凸块116例如具有一弧形表面以第二轴线A2为中心作弧形地延伸,该弧形表面系连续地延伸至开孔108a的一侧壁。该些第一凸块114环绕设置在开孔108a的一侧,而第二凸块116的一侧边延着该开孔108a的内壁轴向地向前突出设置在第一平面110上。此外,在第一连接端104的开孔104a内的管壁上具有一环状沟槽120,可从套筒10后端将内套管20设置在此环状沟槽120上。
[0035]该内套管20具有一透孔20a,且在内套管20外侧管壁表面上环设复数凸块202,该凸块202可让内套管20紧迫卡合在环状沟槽120上,且在内套管20内侧管壁上具有一环状沟槽204,用以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元件30的一端;该第一连接元件30为一管体,该第一连接元件30的一端具有一连接凸块302,且在第一连接元件30内具有一第二穿孔30a,此连接凸块302上具有复数卡合弹片304,该连接凸块302可经由该透孔20a插设在内套管20内,该连接凸块302上的卡合弹片304可卡设在内套管20的环状沟槽204上,使第一连接元件30与该内套管20接合固定,而连接凸块302则位于第一连接端104的开孔104a内,连接凸块302的后端表面几乎与内套管20的后端表面共平面。第二连接元件40可为一管体,第二连接元件40可插设在第一连接元件30的第二穿孔30a内;第一连接元件30具有一内凸缘306沿垂直于第一轴线Al的径向方向径向地向内突起于穿孔30a内并沿第一轴线Al的延伸方向轴向地抵靠第二连接元件40。第二连接元件40为一金属材质的连接元件,其材质包括铜、招、银、镍、锌或鐡其中之一或及其组成。第二连接元件40具有一第三穿孔40a,且在第二连接元件40上具有二夹合弹片402,此夹合弹片402分别为第二连接元件40的部分管壁径向地朝管内凹折所形成的,二夹合弹片402的一端连接管壁,而另一端则在第二连接元件40的管中相互抵触。在第二连接元件40的前后二端分别具有一第三开孔403及一第四开孔404,而且第四开孔404的直径大于第三开孔403的直径。另外,开孔403、404也是第三穿孔40a的前后两端的两开孔。
[0036]第三连接元件50包括一底部502及一凸部504,此凸部504为一圆柱形的凸块位于底部502上,凸部504表面的直径小于底部502的直径,凸部504与底部502为一阶梯形状。底部502上具有一第五开孔505,第二连接元件40的前端可插设在第五开孔505内,第三连接元件50具有一第三穿孔50a贯穿凸部504及底部502,此第三穿孔50a与第五开孔505径相的连接相通而形成一长形开口在底部502表面上,而凸部504可穿设在套筒10的开孔108a上并凸出于套筒10的第一平面110上,而第三穿孔50a可供金属连接线60设置;金属连接线60从底部502的第五开孔505插入。金属连接线60具有一第一连接部或延伸段602、一第二连接部或延伸段604及一凹折部606,凹折部606位于第一连接部或延伸段602与第二连接部或延伸段604之间,第一连接部或延伸段602及第二连接部或延伸段604分别延着二平行的轴线A1、A2延伸。换句话说,金属连接线60具有第一连接部或延伸段602在开孔104a内以第一轴线Al为轴心沿其轴向延伸,且金属连接线具有第二连接部或延伸段604在开孔108a内以第二轴线A2为轴心沿其轴向延伸,其中第一连接部或延伸段602连接第二连接部或延伸段604。金属连接线60的第一连接部或延伸段602插入穿过第三穿孔50a凸出于凸部504的表面,而第二连接部或延伸段604则位于底部502的第五开孔505内,第二连接部或延伸段604可插入第二连接元件40的第三开孔403内,当第一连接部或延伸段602凸出于凸部504的表面后,再将第一连接部或延伸段602再凹折形成另一凹折部608及一电性连接部610,此电性连接部610可连接至一遮蔽装置内主机板的接垫。
[0037]例如,第三连接元件50可以是一第一电性绝缘件,该第一电性绝缘件具有一部份(例如凸部504)容置在开孔108a中,且在该第一电性绝缘件中的一第一穿孔(例如穿孔50a)以第二轴线A2为轴心沿其轴向延伸并容置金属连接线60的第二连接部或延伸段604。另外,在该第一电性绝缘件中的一第二穿孔(例如开孔505)的孔径系大于该第一穿孔的孔径,且该第二穿孔容置金属连接线60的第一连接部或延伸段602及凹折部606。第二连接元件40可以是一金属连接件,该金属连接件设在开孔104a中并套设在金属连接线60的第一连接部或延伸段602上。在该金属连接件中的一第三穿孔(例如开孔404)以第一轴线Al为轴心沿其轴向延伸并容置金属连接线60的第一连接部或延伸段602;在该金属连接件中的一第四穿孔(例如开孔403)的孔径系大于该第三穿孔的孔径,且该第四穿孔以第一轴线Al为轴心沿其轴向延伸且连通该第三穿孔。该金属连接件更包括复数弹片(例如夹合弹片402)连接该金属连接件的一筒壁且由该筒壁向内凹折于该第四穿孔中。第一连接元件30可以是一第二电性绝缘件,该第二电性绝缘件设在开孔104a中并套设在该金属连接件上。在该第二电性绝缘件中的一第五穿孔(例如穿孔30a)以第一轴线Al为轴心沿其轴向延伸且容置该金属连接件。该第二电性绝缘件具有一内凸缘306沿垂直于第一轴线Al的径向方向径向地向内突起于该第五穿孔内并沿第一轴线Al的延伸方向轴向地抵靠该金属连接件。内套管20设在开孔104a中并套设在该第二电性绝缘件上。在内套管20中的透孔20a以第一轴线Al为轴心沿其轴向延伸且容置该第二电性绝缘件。内套管20具有一内凸缘206沿垂直于第一轴线Al的径向方向径向地向内突起于透孔20a内;该第二电性绝缘件具有一外凸缘(即卡合弹片304的外凸缘304a)沿垂直于第一轴线Al的径向方向径向地向外突起于该第二电性绝缘件的圆筒状外侧壁并沿第一轴线Al的延伸方向轴向地抵靠内套管20的内凸缘206。
[0038]请参阅图5A至图5B所示,将此接头结构100装设至一防止电磁波干扰的遮蔽装置的一框架70上,此框架70内可设置一主机板,在框架70的一侧板72上具有复数孔洞74,该些孔洞74的形状及大小相对应于套筒10第一平面110上的第一凸块114及一第二凸块116形状及大小,将接头结构100的凸部504、第一凸块114及一第二凸块116对应插入该些孔洞74,并以铆接的方式将接头结构100固定接合在侧板72上,其中铆接的方式系将插入该些孔洞74的第一凸块114表面施加一压力(例如敲击的方式),使第一凸块114变形,变形后的第一凸块114的前缘部分大小(包括寛度或长度)会变大而大于孔洞74尺寸,进而使变形后的第一凸块114分别卡合在该些孔洞74上。
[0039]如图5C所示,使用者将接头结构100装设至框架70的侧板72后,使用者可将装有同轴电缆80的一同轴电缆连接器90以螺纹锁固的方式连接至接头结构100,其中同轴电缆连接器90例如是一旋转式F型连接器。同轴电缆连接器90的一螺帽92的一内螺纹旋转设置在套筒1的外螺纹1 2上,此螺帽9 2的内螺纹与套筒1的外螺纹1 2的接触为一接地电性连接。另外,同轴电缆80内的一金属信号线82穿过第二穿孔30a以及第三穿孔40a与夹合弹片402接触,其中夹合弹片402将金属信号线82夹住固定,金属信号线82经由第二连接元件40电连接至金属连接线60,而当螺帽92旋转至同轴电缆连接器90的内套筒94前缘抵触套筒10的第一连接端104后端表面时,螺帽92无法再转动,但使用者所旋转螺帽92的力量无法立即停止,此时凭借框架70上的第一凸块114卡合,使接头结构100不轻易受到使用者螺帽92转动扭力而破损脱落,并且同时凭借套筒10的开孔108a与开孔104a的偏轴设计,使设置在开孔108a上的凸部504的轴线与开孔104a的轴线不同,让接头结构100在螺帽92转动时,该凸部504更能卡住及限制接头结构100转动时产生的扭力,进一步的加强接头结构100与框架70的接合强度。
[0040]尽管已展示及描述了本新型的实施例,但对于一般熟习此项技术者而言,可理解,在不脱离本新型的原理及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此等实施例进行变化。本新型的适用范围由所附申请专利范围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所主张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为准。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他元件,措词“一”不排除多个。
[0041]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本说明书中(包括申请专利范围中)所阐述的所有量度、值、等级、位置、量值、尺寸及其他规格为近似而非精确的。上述者意欲具有与其相关功能且与其所属技术中惯用者相符的合理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同轴电缆接头结构,适于以螺纹锁固的方式连接一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套筒,包括一外螺纹,适于连接该同轴电缆连接器的一螺帽的一内螺纹,其中该套筒以一第一轴线为轴心并沿其轴向延伸,一第一开孔在该套筒内以该第一轴线为轴心并沿其轴向延伸,一第二开孔在该套筒内以一第二轴线为轴心并沿其轴向延伸,其中该第一轴线与该第二轴线呈偏轴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套筒设有一垂直于该第一轴线的平面,且该套筒具有一沿该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轴向地突起于该平面的凸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凸块包括一沿该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轴向地突起于该平面的弧形凸块,该弧形凸块具有相对的一内弧形表面及一外弧形表面,该内弧形表面及外弧形表面均以该第一轴线为中心作弧形地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凸块具有一以该第二轴线为中心作弧形地延伸的弧形表面,该弧形表面连续地延伸至该第二开孔的一侧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套筒设有一垂直于该第一轴线的平面,且该套筒具有沿该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轴向地突起于该平面的复数凸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同轴电缆接头结构适于接合至一电子装置的一侧壁上,该复数凸块以铆接方式固定在该侧壁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套筒设有垂直于该第一轴线的一第一平面及一第二平面,且该套筒设有一位于该第一平面与该第二平面之间的阶梯结构,该套筒具有一以该第一轴线为轴心并沿其轴向延伸的圆筒状外侧壁,该第一平面及该第二平面垂直地连接该圆筒状外侧壁,该阶梯结构具有一垂直地连接该第一平面及该第二平面的第三平面,且该第三平面的两个相对侧边还连接该圆筒状外侧壁。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开孔的直径大于该第二开孔的直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金属连接线,该金属连接线具有一在该第一开孔内以该第一轴线为轴心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一延伸段,且该金属连接线具有一在该第二开孔内以该第二轴线为轴心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二延伸段,其中该第一延伸段连接该第二延伸段。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电性绝缘件,该第一电性绝缘件的一部份容置在该第二开孔中,且该第一电性绝缘件具有一第一穿孔,该第一穿孔以该第二轴线为轴心并沿其轴向延伸,用于容置该金属连接线的该第二延伸段。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性绝缘件还具有一第二穿孔,该第二穿孔的孔径大于该第一穿孔的孔径,且该第二穿孔容置该金属连接线的该第一延伸段。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金属连接件,其设在该第一开孔中并套设在该金属连接线的该第一延伸段上,该金属连接件具有一第三穿孔,该第三穿孔以该第一轴线为轴心并沿其轴向延伸,用于容置该金属连接线的该第一延伸段。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金属连接件具有一第四穿孔,该第四穿孔的孔径大于该第三穿孔的孔径,且该第四穿孔以该第一轴线为轴心并沿其轴向延伸,且第四穿孔连通该第三穿孔,该金属连接件还包括连接该金属连接件的一筒壁且由该筒壁向内凹折于该第四穿孔中的复数弹片。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电性绝缘件,其设在该第一开孔中并套设在该金属连接件上,该第二电性绝缘件具有一第五穿孔,该第五穿孔以该第一轴线为轴心并沿其轴向延伸,用于容置该金属连接件,该第二电性绝缘件具有一内凸缘,该内凸缘沿垂直于该第一轴线的径向方向径向地向内突起于该第二穿孔内,并且该内凸缘沿该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轴向地抵靠该金属连接件。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内套管,其设在该第一开孔中并套设在该第二电性绝缘件上,该内套管具有一透孔,该透孔以该第一轴线为轴心并沿其轴向延伸,用于容置该第二电性绝缘件,该内套管具有一内凸缘,该内套管的内凸缘沿垂直于该第一轴线的径向方向径向地向内突起于该第三穿孔内,该第二电性绝缘件具有一外凸缘,该外凸缘沿垂直于该第一轴线的径向方向径向地向外突起于该第二电性绝缘件的圆筒状外侧壁,该外凸缘还沿该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轴向地抵靠该内套管的该内凸缘。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轴线与该第二轴线相互平行且不相交。
【文档编号】H01R13/40GK205723987SQ201620399975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5月5日
【发明人】曹昌杰
【申请人】光红建圣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