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6336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指一种适用于笔记本电脑,可容置电子卡的电子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业界最初所使用的电子记忆卡存在很多规格,多种不同规格的电子记忆卡分别为不同的厂商在不同的设备上使用,由于彼此并不兼容,因此在资料互换上存在很大问题。因此个人计算机存储卡国际协会(PCMCIA,PersonalComputer Memory Car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为了解决上述资料互换上的问题,将电子记忆卡的规格工业标准化,经过标准化的电子记忆卡简称为PC卡,PC卡最初大多用于服务器上,主要用于权限控制。后来,由于笔记本电脑的迅速发展促使信号传输装置向更小、更轻且更宜携带的方向发展。因此,PC卡开始广泛用于笔记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接口。到目前为止个人计算机存储卡国际协会所制定的PC卡已发展了三种不同型号以满足业界的不同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码设备的数据传输量大大提高,而同时又要保持相当快的传输速率,使得目前的PC卡在数据传输上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目前使用上的要求,因此个人计算机存储卡国际协会正在制定新型PC卡的标准以适应新的要求,新型PC卡相对于既有PC卡的主要优点在于其数据传输速率快及体积小。新型PC卡的传输速度可达到单向250百万字节/秒或双向共500百万字节/秒的尖峰数据传输。这比既有32位PC卡的尖峰性能高出4倍左右。请参阅图1所示,新型PC卡将以两种外型出现,该第一型新型PC卡50与第二型新型PC卡60的厚度一致,且该两种新型PC卡用于传输数据的对接部51、61的构形为一致。第一型新型PC卡的尺寸只有目前PC卡的一半左右。第二型新型PC卡为L构形与现有PC卡的构形也相差甚远。
由于PC卡必须要通过与其配接的电子卡连接器才能运用于上述各种设备中,因此PC卡技术的每次改进都必然相应的要求与其配接的电子卡连接器同时进行相应的改进。由上述可知,新型PC卡的构形已与现有的PC卡存在很大不同,故而现有的用于与现有PC卡配接的电子卡连接器并不能与新型PC卡配接。因此,业界需要研发两种新型电子卡连接器以分别与两种新型PC卡配接。
进一步地,由于两种新型PC卡是用于笔记本电脑上,而笔记本电脑在朝轻薄化及微型化方向发展,其内部空间有限,因此如何将分别用于与两种新型PC卡配接的电子卡连接器整合为一个以提高单一电子卡连接器的兼容性并同时提高笔记本电脑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已为业界研发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可用于与两种构形不同的电子卡配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有设有对接部的绝缘本体及收容于对接部内并沿前后向延伸的若干端子。所述绝缘本体上还组设有L形遮蔽壳体并于其内形成有可用于收容电子卡的L形收容空间,其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相对两侧延伸出的侧部,其中所述侧部上设有若干延伸入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凸起,且这些凸起共同形成用于导引电子卡插入的导引槽。所述遮蔽壳体内还配接有导轨,所述导轨上也设有导引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借由于其内设有的L形收容空间可与两种构形不同的电子卡配接,并借由其设于遮蔽壳体侧部上的导引槽与其设于导轨上的导引槽的配合,使得两种构形不同的电子卡可顺利插入于其内。

图1为与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配接的两种新型电子卡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为如图2所示的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如图2所示的电子卡连接器的遮蔽壳体的立体图。
图5为如图2所示的电子卡连接器的导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00包括有绝缘本体10、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10内的导电端子20、组设于绝缘本体10上的遮蔽壳体30及卡扣于遮蔽壳体30内的导轨40。
请参阅图3所示,绝缘本体10呈纵长构形,其包括向后延伸出用于与PC卡(未图示)对接的对接部12。对接部12包括两相对侧壁122及连接两相对侧壁122的底部124。于绝缘本体10的前端中部处还设有一向上凸起的卡块126。
若干端子20于对接部12内沿前后向延伸且其前端凸伸于绝缘本体10前端外,每一端子20包括有接触部22、焊接部24及连接接触部22与焊接部24的固持部26,其中接触部22自固持部26向后延伸出并显露于对接部12内用于与插入的PC卡达成电性配接,焊接部24于固持部26向前延伸出并显露于绝缘本体10前端外。
请参阅图4并结合图2所示,遮蔽壳体30呈L构形,其包括一L形的主体部31,由于主体部31的不规则构形,其周边边缘由第一前端缘311、第一侧端缘312、第二前端缘313、第二侧端缘314、后端缘315、第三侧端缘316及第四侧端缘317相邻连接组成。其中第一前端缘311于其两端分别与第一侧端缘312的前端及第四侧端缘317的前端相接,第二前端缘313于其两端分别于第一侧端缘312的后端及第二侧端缘314的前端相接,后端缘315于其两端分别与第二侧端缘314的后端及第三侧端缘316的后端相接,第三侧端缘316与第四侧端缘317位于同一侧且相邻接。
于第一前端缘311向下延伸形成有用于抵靠于绝缘本体10前端外的前挡部32,且于第一前端缘311中部与前挡部32相接的部份形成有用于与绝缘本体10的卡块126配接的缺口321。于第一侧端缘312向下延伸形成有用于包覆于绝缘本体10一侧壁122外的第一侧壁33,其中于第一侧壁33后部处形成有卡扣孔331。于第二前端缘313向下延伸形成有收容部34,其中收容部34于其底端弯折延伸形成有收容槽341。于第二侧端缘314延伸形成有第一侧部35,其中第一侧部35包括自第二侧端缘314水平延伸出的第一水平部351,并于其上形成有若干间隔排列且向下延伸的凸起36。于第一水平部351向下竖直延伸形成有竖直部352。于竖直部352底端缘水平延伸形成有与第一水平部351上下相对的第二水平部353,于第二水平部353上也形成有若干间隔排列且向上延伸的凸起36。分别形成于第一水平部351与第二水平部353上的凸起36上下相对并共同于第一侧部35内形成导引槽354。该等凸起36为拱形构形,其下方内空。于第一水平部351后部处,并于两相邻凸起36间向下延伸形成有弹臂355。于第二水平部353后部位于两相邻凸起36间处反向第二水平部353延伸的方向延伸形成有定位部356,其中于定位部356内设有定位孔357。
于第四侧端缘317向下延伸形成有用于包覆于绝缘本体10另一侧壁122的纵长板状构形的第二侧壁37。于第三侧端缘316延伸形成有第二侧部38,其中第二侧部38与第二侧壁37相邻但不相接。第二侧部38包括自第三侧端缘316水平延伸出的第一水平部381,并于其上形成有若干间隔排列且向下延伸的凸起36。于第一水平部381向下竖直延伸形成有竖直部382。于竖直部382底端缘水平延伸形成有与第一水平部381上下相对的第二水平部383,于第二水平部383上也形成有若干间隔排列且向上延伸的凸起36。分别形成于第一水平部381与第二水平部383上的凸起36上下相对并共同于第二侧部38内形成导引槽384。该等凸起36为拱形构形,其下方内空。于第一水平部381后部处,并于两相邻凸起36间向下延伸形成有弹臂385。于第二水平部383后部位于两相邻凸起36间处反向第二水平部383延伸的方向延伸形成有定位部386,其中于定位部386内设有定位孔387。
遮蔽壳体30借由其主体部31、前挡部32、第一侧壁33、收容部34、第一侧部35、第二侧部38及第二侧壁37共同围绕形成有后端开口的用于收容新型PC卡的L形收容空间39。其中分别形成于第一侧部35及第二侧部38上的凸起36及弹臂355、385为朝向所述收容空间39内延伸。而定位部356、386则位于所述收容空间39外。
请参阅图5所示,导轨40位于所述收容空间39内并与遮蔽壳体30的第一侧壁33、收容部34及第一侧部35达成配接。其包括有用于与第一侧部35配接的三角状构形的本体部411,其中于本体部411的一侧端缘上形成有若干配接片412,配接片412用于收容于第一侧部35的对应凸起36的下方处。于另一侧端缘上向上竖直延伸形成有用于与遮蔽壳体30的收容部34配接的卡扣部413,其底端部份收容于设于收容部34上的收容槽341内。于卡扣部413一端以竖直于卡扣部413的方向向前延伸形成有用于抵靠于部份第一侧壁33上的导引部414,其中导引部414于朝向收容部413的一侧设有凸伸出的用于与第一侧壁33上的卡扣孔331配接的凸块415。于导引部414的背向卡扣部413的一侧形成有可用于导引PC卡插入的导引槽416。
请参阅图1与图4所示,由于两种构形不同的新型PC卡50、60的用于与电子卡连接器配接的前部51、61(PC卡50、60的前部51、61与后部52、62的相接处为图1中虚线位置处)的构形一致,而第二型新型PC卡60的构形相较于第一型新型PC卡50的构形的不同之处是在于其后部62的宽度大于第一型新型PC卡50后部52的宽度。因此若一收容空间可容纳第二型新型PC卡60,其必然可容纳第一型新型PC卡50。因此,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00将遮蔽壳体30内所界定的收容空间39的构形设计成与第二型PC卡60的构形一致,使得其可达成使用同一电子卡连接器即可分别与第一型新型PC卡50及第二型新型PC卡60配接的功效。
当电子卡连接器100与新型PC卡50、60配接时,第一型新型PC卡50借由遮蔽壳体30的第二侧部38的导引槽384及导轨40的导引槽416的导引可顺利插入所述收容空间39内并进而插入至绝缘本体10的对接部12上并与导电端子20达成良好配接。第二型新型PC卡60则借由遮蔽壳体30的第一侧部35上的导引槽354、第二侧部38上的导引槽384及导轨40的导引槽416的导引顺利插入所述收容空间39内并进而插入至绝缘本体10的对接部12上并与导电端子20达成良好配接。由于构成第一侧部35及第二侧部38上的导引槽354、384是由凸起36构成,而凸起36的拱形构形及由金属材料构成等特点,使得凸起36具有一定弹性,从而使得PC卡50、60可与遮蔽壳体30达成良好的接触。
由于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于其内设有L形收容空间,使得其可与两种构形不同的电子卡配接,且借由其设于遮蔽壳体侧部上的导引槽与其设于导轨上的导引槽的配合,使得两种构形不同的电子卡可顺利插入于其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于其上设有对接部的绝缘本体及若干收容于对接部内并沿前后向延伸的端子,每一端子包括有显露于所述对接部内的接触部及延伸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焊接部;所述绝缘本体上还组设有遮蔽壳体,其中所述遮蔽壳体包括有主体部及自主体部两侧延伸出的侧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内设有L形用于容纳电子卡的收容空间,于所述遮蔽壳体的侧部上设有若干延伸入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凸起,且这些凸起共同形成用于导引所述电子卡插入的导引槽;于所述收容空间内还收容有与所述遮蔽壳体配接的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用于导引所述电子卡插入的导引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包括上水平部、下水平部及连接所述上、下水平部的竖直部,其中上水平部自所述主体部侧端缘延伸出,所述下水平部与所述上水平部平行相对,所述凸起分别形成于所述上水平部与下水平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分别位于上、下水平部的所述这些凸起为间隔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侧部的上水平部上还设有延伸入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弹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臂位于两相邻所述凸起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上还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外并与所述侧部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上还设有缺口,所述绝缘本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缺口配接的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还包括有导引部,所述导轨的导引槽是位于所述导引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导引部上还设有凸块,所述遮蔽壳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凸块配接的卡扣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还包括有与所述导引部相接的卡扣部,所述遮蔽壳体包括有自所述主体部延伸出用于与所述卡扣部配接的收容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有内设对接部的绝缘本体及收容于对接部内的端子。绝缘本体上还组设有L形遮蔽壳体,其内界定有用于收容电子卡的L形收容空间,其包括有主体部及自主体部相对两侧延伸出的侧部,其中侧部上设有若干延伸入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凸起,这些凸起共同形成导引槽。该电子卡连接器还包括有导轨,所述导轨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与遮蔽壳体配接,所述导轨上也设有导引槽。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借由其内设有的L形收容空间可与两种构形不同的电子卡配接,并借由其设于遮蔽壳体侧部上的导引槽与其设于导轨上的导引槽的配合,使得两种构形不同的电子卡可顺利插入于其内。
文档编号H01R13/648GK2682673SQ200320119938
公开日2005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1日
发明者郭明伦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