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6351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与柔性电路板连接的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零插入力的柔性电路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柔性电路板广泛地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传真机等电子装置中,与柔性电路板连接的电连接器亦具有很多种类型。美国专利第5,842,883号揭示了一种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第一导电端子及第二导电端子及盖板。每一第一导电端子包括一个第一臂部,该臂部的末端设有枢轴部。盖板设有与第一导电端子枢轴部配合以将盖板枢接在绝缘本体上的弧形凹槽。但是,盖板与绝缘本体的这种配合方式不够稳定,盖板在旋转的过程中容易从绝缘本体上脱落,从而影响电连接器与柔性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
美国专利第6,099,346号揭示了另外一种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也包括有绝缘本体、若干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盖板。每一导电端子包括末端设有凹槽的枢轴部。盖板设有若干收容在导电端子凹槽内的凸轮轴。当柔性电路板的对接端插入电连接器内时,旋转盖板,借助旋转的凸轮轴向下抵压柔性电路板的对接端,以达成柔性电路板与导电端子之间的电性连接。但是,由于盖板是绕凸轮轴旋转,因此,其旋转中心不固定,盖板在旋转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滑动,从而影响柔性电路板的定位,进而影响电连接器与柔性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器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盖板可以稳固地枢接在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盖板。绝缘本体的相对两端设有一对开口向上的凹槽,盖板的两端设有一对收容于该对凹槽内的枢轴。每一导电端子均包括末端设有开口向下的枢接槽的支撑臂,盖板具有若干收容在导电端子案枢接槽内的枢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盖板的旋转轴及枢轴分别枢接在绝缘本体与导电端子开口方向相反的凹槽与枢接槽内,即可将盖板稳固地枢接在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上,从而可确保电连接器与柔性电路板之间可靠的电性连接。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前视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后视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前视组装图。
图4为图3沿A-A方向且盖板旋转至打开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5为图3沿B-B方向且盖板旋转至打开位置并插入柔性电路板时的剖视图。
图6为图3沿B-B方向且插入柔性电路板并将盖板旋转至闭合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7为图3沿A-A方向且插入柔性电路板并将盖板旋转至闭合位置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包括绝缘本体10、若干后导电端子20及前导电端子30、盖板40及一对定位件50。
继续参照图1、图2并结合图4及图5所示,绝缘本体10呈纵长形,其包括基体11及自基体11向前延伸的对接部12。基体11具有顶面110、与顶面110相对的底面111及后表面112。基体11的后表面112上设有若干沿绝缘本体纵长方向间隔排列的收容槽113,这些收容槽113贯穿基体11的顶面110并在该顶面110上形成若干开槽114。对接部12上设有若干沿绝缘本体10的纵长方向交错排列的沟槽120及槽道121,其中沟槽120向后延伸贯穿基体11并在基体11内形成若干与收容槽113相连通的通孔118,槽道121向后延伸贯穿基体11的后表面112并在基体11内形成有若干固持孔115,这些固持孔115与收容槽113以交错的方式沿绝缘本体10的纵长方向排列。基体11的相对两端向前延伸有一对与对接部12间隔开的支架116,每一支架116上设有一个开口向上的弧形凹槽117。对接部12的相对两端具有一对定位块122,每一定位块122上设有一个固持槽123。
每一后导电端子20包括收容于基体11的收容槽113内的主体部21、自主体部21的顶端向前延伸并收容于基体11顶面110开槽114内的平衡臂22、自主体部21底端向前延伸并收容于基体11的通孔118内的固持部23、自固持部23向前延伸并收容于对接部12的沟槽120内的弹性臂24、形成于弹性臂24的末端并向上凸身出对接部12的上表面的接触部25及自主体部21的底端向下并向后延伸的尾部26。主体部21的底端向下凸伸有抵靠于通孔118的底壁以防止后导电端子20向前移动的止挡部210。固持部23的上侧设有与通孔118的顶壁结合以将后导电端子20固持在绝缘本体10内的倒刺230。
每一前导电端子30包括凸伸出对接部12前端的焊接部31、自焊接部31向后延伸并收容于槽道121内的连接部32、自连接部32向后延伸并收容于基体11的固持孔115内的固持部33、自固持部33向前延伸的弹性臂34及自固持部33向上并向前延伸的支撑臂35。焊接部31具有抵靠于槽道121的底壁以防止前导电端子30向后移动的挡块310,弹性臂34与连接部32之间具有间隙320,以提供弹性臂34向连接部32弹性变形的空间。弹性臂34的末端具有向上凸伸的接触部340。支撑臂35与弹性臂34之间具有供柔性电路板60的对接接端61插入的间隙350。支撑臂35的末端形成有开口向下的弧形枢接槽351。
请参照图1、图2并结合图3及图5所示,盖板40包括有一纵长板体41及一对形成于板体41相对两端的旋转轴42。板体41设有若干临近其后缘并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开口410,每一个开口410内具有一个枢轴411。旋转轴42与枢轴411分别收容于绝缘本体10的弧形凹槽117与前导电端子30的弧形枢接槽351内。由于弧形凹槽117与枢接槽351的开口方向相反,盖板40可以稳固地枢接在绝缘本体10及前导电端子30上,从而可以确保电连接器1与柔性电路板60之间可靠的电性连接。
每一定位件50包括固持在绝缘本体10的固持槽123内的固持部51及自固持部51延伸出固持槽123的焊接部52。当电接器1安装在电路板(未图示)上时,该对定位件50的焊接部52焊接在电路板上,以增加电连接器1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稳定性。
请参照图5至图7所示,当盖板40位于打开位置时,柔性电路板60的对接端61可以以零插入力的方式插入前导电端子30的间隙350内;当盖板40旋转至闭合位置时,其板体41向下抵压柔性电路板60,使前、后导电端子30、20的接触部340及25分别抵接于柔性电路板60上相应的接触垫62,以达成电连接器1与柔性电路板60之间稳定可靠的电性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第一导电端子及盖板;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的相对两端设有一对开口向上的凹槽,盖板的相对两端设有一对枢接在绝缘本体凹槽内的旋转轴,每一第一导电端子均包括末端设有开口向下的枢接槽的支撑臂,盖板具有若干枢接在第一导电端子枢接槽内的枢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设有若干槽道及与这些槽道相连通的相应数目的固持孔,每一第一导电端子包括凸伸出相应槽道前端的焊接部、自焊接部向后延伸并收容于槽道内的连接部、自连接部向后延伸并固持于固持孔内的固持部及自固持部向前延伸并与连接部之间具有间隙的弹性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电端子的支撑臂是自固持部向上并向前延伸且与弹性臂之间具有间隙,弹性臂的末端具有向支撑臂凸伸的接触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焊接部具有抵靠于槽道底壁以防止第一导电端子向后移动的挡块。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固持部的上侧设有与固持孔的顶壁相结合的倒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电连接器包括若干第二导电端子,这些第二导电端子以与第一导电端子交错的方式收容于绝缘本体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设有若干收容槽、与收容槽相连通的开槽及通孔及自通孔向前延伸的沟槽,每一第二导电端子包括收容于相应收容槽内的主体部、自主体部顶端延伸并收容于开槽内的平衡臂、自主体部底端向前延伸并固持在通孔内的固持部、自固持部向前延伸并收容于沟槽内的弹性臂及自主体部向后并向下延伸的尾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弹性臂的末端具有向上凸伸的接触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主体部具有向下凸伸并抵靠于通孔底壁以防止第二导电端子向前延伸的止挡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电连接器包括一对安装在绝缘本体相对两端的定位件,每一定位件包括有可以焊接在电路板上的焊接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与柔性电路板连接的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盖板。绝缘本体的相对两端设有一对开口向上的凹槽,每一导电端子均包括末端设有开口向下的枢接槽的支撑臂,盖板具有一对位于其两端的旋转轴及若干枢轴,借助盖板的旋转轴及枢轴分别枢接在绝缘本体的凹槽与导电端子的枢接槽内即可将盖板稳固地枢接在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上。
文档编号H01R12/08GK2682624SQ20032012009
公开日2005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8日
发明者大北正夫, 刘佳斌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