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9542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改良接地结构的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间为了实现信号或电力的传输,通常会使用各种连接器来完成电子装置内部组件或电子装置与其它系统间的连接。随着技术的发展,集成化、小型化的要求使得电路板上相邻近的电连接器越来越多,电连接器传输信号的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必须在狭小的收容空间内增加端子的排布密度。然而,随着端子排布密度的不断增加,端子间接触将会很容易产生静电,而当这些静电通过传输信号的端子时将会严重影响信号传输的质量。
美国专利公告第5,356,300号揭示了一种能够提前将静电释放的电连接器组件,其中,公连接器的绝缘本体设有对接部及沿对接部延伸且超出对接部的两导引装置,若干导电端子收容于该对接部内,每一导引装置于靠近对接部一侧设有开槽,一接地端子沿导引装置延伸出对接面,所述接地端子固持于该开槽内且显露于开槽的侧壁外表面。当公连接器与母连接器配合时,所述接地端子先于收容在对接部内的端子与母电连接器电性接触,从而提前将产生于电连接器上的静电释放,有效保护收容于对接部的端子以避免受到静电的干扰。此结构称为“先接地”结构。但是,此实施方式需在公电连接器的导引装置内侧开槽,其工艺流程比较复杂。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4/0023537 A1号揭示了另外一种具有“先接地”结构的电连接器组件,其中,公连接器包括设有对接部的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收容在对接部内,一对遮蔽壳体安设于绝缘本体外侧面。于绝缘本体两端均设有延伸出对接部的导引装置,每一导引装置上设有延伸至末端的金属接地件。而母连接器设有收容槽,以收容所述导引装置,该收容槽侧壁也设有接地金属片。是以,当公母连接器对接时,导引装置上的金属接地件与收容槽侧壁的接地金属片先于该二连接器导电端子间的电性接触,从而提前将静电释放,以保护端子不受静电的影响。但是,该电连接器的导引装置是直接由绝缘本体延伸出来的刚性构件,当该二连接器对接时,导引装置会有部分突露于对接连接器绝缘本体的底表面,因此,必须在与对接连接器所焊接的印刷电路板上开设凹槽,以收容该突露部分,此实施方式将影响到印刷电路板线路的排布。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电连接器组件进行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前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结构简单,且能可靠的实现“先接地”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及印刷电路板。其中,第一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该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该绝缘本体上设有金属接地装置,该接地装置可与一接地路径相连接;第二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该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印刷电路板,该印刷电路板上设有导电垫,其中,第二连接器安装于该印刷电路板上,当第一、第二连接器对接时,第一连接器的金属接地装置与印刷电路板的导电垫电性接触。
其中,第一、第二连接器分别设有相互对接的对接面、且第二连接器还设有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安装面,而该金属接地装置为安装于第一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上的导引装置,所述导引装置突伸出第一连接器的对接面,第二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上设有可与导引装置导引配合且贯通该绝缘本体的对接面及安装面的导引通道,而前述导电垫位于该导引通道的尽头,当第一、第二连接器对接时,导引装置穿过该导引通道与前述导电垫电性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第一连接器上的金属接地装置直接与焊接在第二连接器上的印刷电路板的导电垫电性接触以达成“先接地”的功效,从而简化了该电连接器组件的接地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中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第一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为第一连接器上接地装置的分解图。
图4为第一连接器的局部分解剖视图。
图5为第一连接器的局部组合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中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7为第二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8为第二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图,其中该第二连接器已安装到印刷电路板上。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连接器组件,用以实现两电子装置间的信号传输。该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电连接器指一插头电连接器1,该第二连接器指一插座连接器2。该二连接器可分别与两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在实际生活中,该电连接器组件通常被用来连接一个人电脑及一扩充器。
请参阅图1,该插头连接器1包括一绝缘本体11、覆盖于所述绝缘本体表面的金属遮蔽壳体12、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13及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两端的金属接地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用导引装置14来表示该金属接地装置。该遮蔽壳体12包括若干焊接脚以焊接到印刷电路板(未标号)的适当位置上。
请参阅图2,该绝缘本体还包括一定位板15,该定位板15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1的底部,以固持所述导电端子13及遮蔽壳体12的焊接脚(未标号)。该绝缘本体设有一对接部112,其顶面即为该连接器的对接面。在该对接部两端开设有通孔111,该通孔的侧壁设有凸块113。所述导引装置14穿过该通孔111组设在其中。所述导引装置14又包括一静止件、一弹性元件及一作动部143。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金属套筒141表示该静止件,以金属压缩弹簧142表示该弹性元件,作动部143为一金属柱体。该套筒141固定在所述通孔111内,而压缩弹簧142及作动部143均套设于该套筒141的空腔内。
请参阅图3,该作动部143的顶端161设有一受驱部,本实施方式中,该受驱部在该圆台状顶端对称的切割出两导引斜面162而形成。而该作动部143在靠底端附近对称的突伸出一对滑柱151,使得作动部在该滑柱151处的径向长度与套筒141的直径大致相等。而对应与该滑柱的套筒143两侧设有一开口152,该开口152用以收容通孔侧壁的凸块113,以防止该套筒143因使用者蓄意旋转而退出脱离。该套筒侧璧还设有连续的滑槽153,该滑槽153与侧壁的开口152相导通。该滑槽153包括有沿垂直于电连接器的对接方向延伸的水平部156、沿垂直于该水平部156方向延伸的垂直部157及连接所述水平部156及垂直部157的圆弧状连接部158。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该水平部156的上下壁作为挡止部。
请参阅图4及图5,在套筒141底部设有一凸台155,用以将弹簧142一端固持在套筒141内,而在所述作动部143的底部对应的设有收容孔154,用以将弹簧142另一端固持在作动部143上,前述套筒141的底部可与印刷电路板的接地路径相连接。
请参阅图6及图7,插座连接器2包括一纵长绝缘本体4、位于该绝缘本体4两侧的遮蔽壳体22、金属板状门形件21及收容于该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3。该绝缘本体4包括一纵长基体41、自基体41两端沿纵长方向延伸的颈部42及位于颈部42外侧的端部43,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三者是一体成型。该纵长基体41设有对接面411,其沿纵长方向开有凹槽以形成两侧壁412,且于凹槽内设有两平行舌板。若干导电端子23收容于舌板两侧的端子收容槽内,形成与对接连接器对接的对接部,上述第一端子23向下延伸穿过一定位板24而与印刷电路板500电性连接。侧壁412的外侧向外突出若干带有挡片的凸块414及带有贯穿其上下面的狭缝的凸块415,所述凸块414、415间隔排列。侧壁412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缝416及固定缺口417。颈部42中央设有一导引通道,当插头连接器1插入插座连接器2时,导引装置14将收容于该导引通道内。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导引通道用通孔421来表示。在颈部42与端部43之间还设有凹口422,用以容纳弹簧25。
门形件21具有由弹簧25相连接的两金属板21a、21b,且对称的布置在绝缘本体4的对接面411上。该门形件在于插头连接器作动部143接触的部位形成一凹陷的导引面212,而在两金属片21a、21b的弯折端部上设有扣持部213,其分别与弹簧25两端扣持,该弯折端部还设有枢孔217,以与枢轴218相配合。是以,当导引装置14插入插座连接器2的通孔421内时,作动部143挤压两金属片21a、21b上的导引面212,配合弹簧25的扣持作用,该二件金属片21a、21b将向两侧打开,从而使作动部143能轻易的插入到通孔421中,同时,由于弹簧25的回弹力,该二件金属片21a、21b会将作动部143卡持住,从而保证可靠的电性接触。
遮蔽壳体22为一纵长金属板,其下边缘向下延伸有若干固定片221及若干接地片222,上边缘向上弧形弯折出若干固定部223及弹性接触片224,所述固定部223与弹性接触片224互相间隔设置。当遮蔽壳体22安装于绝缘本体41时,所述固定片221插入凸块414、415间的空隙,而接地片222插入凸块415的狭缝,从而达到固持的效果。所述固定片221及接地片222还继续向下延伸与电路板的接地线路连接。
请参阅图8,在所述通孔421的内侧壁还设有驱动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突设于该通孔内的驱动凸块425代表该驱动部。该驱动凸块具有如下功效当插头连接器1与插座连接器2对接时,作动部的滑柱151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滑槽153的挡止部156处,当作动部143接触门形件21时,作动部143处于刚性状态,能提供较大作用力,从而可靠的将门形件21顶开,当作动部143进入通孔421时,驱动凸块425触碰到该作动部143上的导引斜面162,并沿着该导引斜面162不断地挤压作动部143使其旋转,同时两对称滑柱151因旋转而进入到滑槽153的垂直部157内,此时,该作动部143与压缩弹簧142处于弹性连接的状态,从而使该滑柱151能弹性的在垂直部157内上下移动。即,当该插头连接器1与插座连接器2对接时,该作动部143与印刷电路板500产生挤压作用,使得该作动部143被弹性的压缩在插座连接器2的绝缘本体11内,从而实现该二电连接器1、2良好电性导通的功效,且有效的降低了整个连接器组件的高度。
请继续参阅图8,在将插座连接器2安装到印刷电路板500上时,于通孔421对应的位置,印刷电路板上预设有一导电垫426,当插头连接器1的作动部143顺利的进入到通孔421内,在插头连接器1的导电端子13与插座连接器的导电端子23电性接触前,该作动部143的顶端161已与印刷电路板上预留的导电垫426电性接触,从而达成“先接地”的功效,如此可有效防止电磁干扰,使该连接器组件达成可靠的信号传输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及与第二连接器电性连接的印刷电路板,其中第一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该绝缘本体上设有可与一接地路径相连的金属接地装置;第二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该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该印刷电路板上设有导电垫,当第一、第二连接器对接时,第一连接器的金属接地装置与印刷电路板的导电垫电性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中第一、第二连接器分别设有相互对接的对接面、且第二连接器还设有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安装面,而该金属接地装置为安装于第一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上的导引装置,所述导引装置突伸出第一连接器的对接面,第二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上设有可与导引装置导引配合且贯通该绝缘本体的对接面及安装面的导引通道,而前述导电垫位于该导引通道的尽头,当第一、第二连接器对接时,导引装置穿过该导引通道与前述导电垫电性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中该导引通道为设于第二连接器绝缘本体上的通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导引装置包括可与第二连接器的导引通道配合且可抵接于导电垫上的金属柱体及设于金属柱体与绝缘本体之间可使金属柱体沿第一、第二连接器的对接方向相对于绝缘本体运动的弹性元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中该弹性元件指弹簧,该静止件指套筒。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导引装置包括可与第二连接器的导引通道导引配合且抵接于该导电垫上的金属作动部、使金属作动部沿第一、第二连接器的对接方向相对于绝缘本体运动的弹性元件及将作动部保持于第二连接器上且可与接地路径电性连接的静止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中导引装置先顶开该门形件,再穿过所述导引通道与所述导电垫电性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中该门形件包括两长形金属片,其端部枢转配合于第二连接器绝缘本体的外侧壁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中第一、第二连接器还各自包括有金属遮蔽壳体,该遮蔽壳体覆盖于各自对应的绝缘本体的侧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中第二连接器还包括一门形件,该门形件用以遮蔽第二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对接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及印刷电路板。其中,第一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该绝缘本体上设有金属接地装置,该接地装置可与一接地路径相连接;第二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该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印刷电路板,该印刷电路板上设有导电垫,其中,第二连接器安装于该印刷电路板上。当第一、第二连接器对接时,第一连接器的金属接地装置与印刷电路板的导电垫电性接触,以达成可靠的“先接地”功效。
文档编号H01R13/648GK2728027SQ200420062958
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9日
发明者范家豪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