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器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0998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热器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路连接器,具体涉及一种电热器的电热丝与电源线之间相连接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炉,电暖器,电烤箱,电炒锅,电火锅,电灶乃至一些大功率的照明灯具等发热或发光元件与电源线之间由于温度、阻值等相差悬殊,伤害性氧化和较大的物理性变化使得电接点过热而常被烧坏。为解决这一问题,常见应对措施有以下几种方式1、加大接头或连接机构体积;2、强化紧固接点;3、采用银焊或铜焊方法连接接点;4、用发热元件同样的材料制作加大棒状接头。这些方法虽然都能减少材料差异矛盾,降低接触电阻,增强散热能力,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其耐用性依然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用的电热器电源连接器。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电热器电源连接器,包括中间有一个固定安装该连接器的孔和两个接线板固定螺钉孔的瓷座,在所述瓷座的中线两侧对称安装有两组接线板,所述接线板是由一个连接电热丝的接线板和一个连接电源线的接线板以及一个连接接线板和接线板的过渡连接板构成。所述连接电热丝的接线板是由铝、镍、银三块形状相同的金属薄片紧密重叠构成;所述的过渡接线板也是由铝、镍、银三块形状相同的金属薄片紧密重叠构成。
上述的过渡接线板中间部分的形状可以是弓形。
本实用新型电热器电源连接器由于其连接电热丝的接线板和连接电源线的接线板是彼此分开而又通过过渡接线板连接的,连接电热丝的接线板是由铝、镍、银三块形状相同的金属薄片紧密重叠构成,过渡接线板也是由铝、镍、银三块形状相同的金属薄片紧密重叠构成。因此,它具有平衡高温电热器电源进线接点两端悬殊温差和阻值差能力,以及有平衡高温对电源线头接点处的氧化伤害能力。当电阻丝的温度达到1200℃左右的高温与电热丝接线板接触时,电热丝的接线板能够迅速地散热,使此板上的温度下降到300℃左右,并且表面不会产生伤害性氧化,同时又可与过渡连接板保持良好的电气接触。当300℃左右的温度经过过渡连接板继续迅速地散热之后,在连接电源线的接线板处的温度已基本降至常温,此处的电接点自然不会受到伤害。因此该连接器耐用。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热器电源连接器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热器电源连接器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中1.电热丝接线板、2.电源线接线板、3.过渡连接板、4.瓷座、5.电热丝接点、6.电源线接点、7.接线板固定螺钉孔、8.固定安装孔如图所示,电热器电源连接器,包括中间有一个固定安装该连接器的孔8和两个接线板固定螺钉孔7的瓷座4,在瓷座4的中线两侧,也就是在接线板固定螺钉孔7的上方对称安装有两组接线板,这两组接线板分别由螺杆将其固定安装在瓷座4上。每组接线板都是由一个连接电热丝的接线板1和一个连接电源线的接线板2以及一个连接接线板和接线板的过渡连接板3构成。连接电热丝的接线板1是由铝、镍、银三块形状相同的金属薄片紧密重叠构成;过渡接线板3也是由铝、镍、银三块形状相同的金属薄片紧密重叠构成。
为了使该电热器电源连接器的结构紧凑,过渡接线板3中间部分的形状可以是弓形,如图2所示。
装配时,电热丝接线板1的铝质面向上,使该板的铝质面与电热丝相接触。
权利要求1.一种电热器电源连接器,包括中间有一个固定安装该连接器的孔和两个接线板固定螺钉孔的瓷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瓷座(4)的中线两侧对称安装有两组接线板,所述接线板是由一个连接电热丝的接线板(1)和一个连接电源线的接线板(2)以及一个连接接线板(1)和接线板(2)的过渡连接板(3)构成,所述连接电热丝的接线板(1)是由铝、镍、银三块形状相同的金属薄片紧密重叠构成;所述过渡接线板(3)也是由铝、镍、银三块形状相同的金属薄片紧密重叠构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器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接线板(3)中间部分的形状是弓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用的电热器电源连接器,它包括固定安装该连接器的瓷座(4),在瓷座(4)的中线两侧对称安装有两组接线板,接线板是由一个连接电热丝的接线板(1)和一个连接电源线的接线板(2)以及一个连接接线板(1)和接线板(2)的过渡连接板(3)构成,连接电热丝的接线板(1)是由银、铝、镍三块形状相同的金属薄片紧密重叠构成,过渡接线板(3)也是由银、铝、镍三块形状相同的金属薄片紧密重叠构成。为了使该连接器的结构紧凑,过渡接线板(3)中间部分的形状可以是弓形。该连接器具有平衡高温电热器电源进线接点两端悬殊温差和阻值差能力,以及有平衡高温对电源线头接点处的氧化伤害能力。
文档编号H01R9/00GK2742588SQ20042008619
公开日2005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5日
发明者李炳坤 申请人:李炳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