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永磁交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来接通、断开电路的永磁交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大量使用的交流接触器其工作原理是在电磁线圈中通以交流或直流电流使其产生磁场,磁场吸持衔铁带动触头进行工作。由于在吸持过程中需持续供电,因而其耗电量大、电磁噪声大,同时其衔铁结构复杂,线圈线材耗量大、使用寿命短。中国专利ZL90212790.0公开了一种永磁接触器,其下衔铁舌心部分为整块永磁体,它具有节电、无噪声等特点,但由于需要使用大尺寸的整块永磁材料,因而不仅耗费材料较多、并且加工的工艺性也较差;公开号为CN106798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极化式稀土永磁接触器,也具有节电和无噪声的特点,但其电子控制电路在欠压后会立刻发出分闸脉冲使接触器分闸,因而难以在国内电力系统相对不够稳定的运行环境下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耗电少、无噪音、结构紧凑、成本低、能够在波动较大的用户电网中可靠使用的永磁交流接触器。
本实用新型的永磁交流接触器包括有分别与动、静触头联接安装的动铁芯和静铁芯,还包括有通过骨架固定在静铁芯舌心外围的线圈绕组以及控制电路,动铁芯可通过弹簧与静铁芯保持分离,在静铁芯舌心的顶部嵌有稀土永磁体。
所述的控制电路中包括有两个555定时器芯片IC1和IC2;IC1的1脚接地,IC1的5脚经过电容C2接地,IC1的4脚和8脚直接与电源正极连接,IC1的2脚和6脚经过并联的电位器R2和电容C1与接地端连接,IC1的2脚和6脚还经过电阻R1与电源正极连接,IC1的3脚经过一个二极管D1与接地端连接,IC1的3脚还依次经过一个脉冲模块和分闸继电器K1与接地端连接;IC2的1脚接地,IC2的5脚经过电容C4接地,IC2的4脚和8脚直接与电源正极连接,IC2的2脚和6脚经过电容C3与接地端连接,IC2的2脚和6脚还经过电位器R4和电阻R 3与IC1的3脚连接,IC2的3脚经过一个二极管D2与接地端连接,IC2的3脚还依次经过另一个脉冲模块和合闸继电器K2与接地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静铁芯舌心部分嵌有永磁体,可以使接触器吸合时无需保持电流,大大降低了电耗和噪音;同时永磁体和铁磁材料相配合的舌心结构使电磁力和永磁力相互配合,可有效减小铁芯体积,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可根据用户需要调节延时分闸时间,为单线路瞬时故障重合或备用电源自投创造时限配合,因此在电网波动较大的工作条件下,可减少故障造成的生产损失。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铁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部分包括有动铁芯1和静铁芯2,线圈绕组3通过骨架5固定在静铁芯舌心外围,静铁芯舌心的顶部嵌有稀土永磁体4。
如图2所示,控制电路中,IC1和R1、R2、C1组成单稳延时电路,IC2和R3、R4、C3组成单稳延时电路,两者构成分段定时电路。当合闸使电子模块电源端得电时,C1充满,IC1的3脚成低电平。IC2置位,其3脚成高电平,K2瞬时吸合使绕组得到一正向电流吸合接触器动铁芯。脉冲模块在一定时间(即动铁芯吸合)后,自动使K2断开,线圈停止供电。此时永磁体吸持动铁芯使接触器保持吸合。当分闸或主回路欠压时,电子模块电源端失压或欠压,C1经R2放电,至1/3VDD时,IC1翻转,3脚呈高电平,K1瞬时吸合给绕组一反向电流斥开动铁芯,脉冲模块在一定时间(即动铁芯被斥开)后,自动使K1断开,线圈停止供电。调整C1和R2的阻值可调节C1的放电时间,此时间即为欠压延时时间。
权利要求1.一种永磁交流接触器,包括有动铁芯(1)、静铁芯(2)、线圈绕组(3)和控制电路,其特征是在静铁芯舌心的顶部嵌有稀土永磁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交流接触器,其特征是其控制电路中包括有两个555定时器芯片IC1和IC2;IC1的1脚接地,IC1的5脚经过电容C2接地,IC1的4脚和8脚直接与电源正极连接,IC1的2脚和6脚经过并联的电位器R2和电容C1与接地端连接,IC1的2脚和6脚还经过电阻R1与电源正极连接,IC1的3脚经过一个二极管D1与接地端连接,IC1的3脚还依次经过一个脉冲模块和分闸继电器K1与接地端连接;IC2的1脚接地,IC2的5脚经过电容C4接地,IC2的4脚和8脚直接与电源正极连接,IC2的2脚和6脚经过电容C3与接地端连接,IC2的2脚和6脚还经过电位器R4和电阻R3与IC1的3脚连接,IC2的3脚经过一个二极管D2与接地端连接,IC2的3脚还依次经过另一个脉冲模块和合闸继电器K2与接地端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来接通、断开电路的永磁交流接触器。该永磁交流接触器包括有分别与动、静触头联接安装的动铁芯和静铁芯,还包括有通过骨架固定在静铁芯舌心外围的线圈绕组以及控制电路,在静铁芯舌心的顶部嵌有稀土永磁体。本实用新型耗电少、无噪音、结构紧凑、成本低、能够在波动较大的用户电网中可靠使用。
文档编号H01H47/00GK2785122SQ20052006953
公开日2006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日
发明者陈晓菊, 喻洋, 蔡彬, 王立强 申请人:大全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