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卡用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卡用连接器,尤其涉及双推型带弹出机构的卡用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通过按压卡片本身来对弹出机构进行操作的双推型带弹出机构的卡用连接器上,为了防止卡片从连接器脱落这种异常跳出情形,设有防止卡片跳出机能。例如日本特开2001-291553号公开了如下结构在壳体的开口部附近设有与卡片的表面弹性接触的舌片,当卡片排出时会施加制动力以防止卡片跳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91553号可是在这种现有构造中,由于卡片与接点的接触部之间的接触压力作用于与舌片相反的方向,所以在卡片接触接点的接触部的状态与与不接触的状态下,压紧弹簧的荷重会产生差异,在不接触的状态下,舌片不能发挥充分的按压力,不能有效地防止跳出。而若舌片按压力过强,当卡片与接点接触时,卡片会倾斜、接触状态不稳定。并且,如果过度地按压卡片,甚至会导致卡片不能排出。而若是通过按压卡片本身来操作弹出机构的双推型弹出机构,则用来按压卡片的手指会成为卡片弹出时的制动部或挡块,虽然可防止卡片从连接器脱落,但如果卡片弹出时手指放掉或弹开,则在弹出器所积蓄的弹力会一气释放,用现有的舌片并不能完全地防止卡片跳出,会导致卡片从连接器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用连接器,能有效地防止卡片跳出。
本发明具有可收容卡片的壳体、在上述卡片收容于该壳体后可与上述卡片接触的端子、可沿着上述卡片的插拔方向在上述壳体内滑动的载置卡片用的弹出构件、以及对该弹出构件向上述卡片的抽出方向施力的弹簧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弹出构件或上述壳体中的一方设有弹性机构,在另一方设有容许上述弹性机构移位的退避空间,当上述卡片与上述端子处于接触状态时,通过上述退避空间将上述弹性机构的移位的至少一部分予以释放,当解除上述卡片与上述端子的接触状态时,利用上述弹性机构的移位所产生的弹力将上述弹出构件上推,上述弹出构件向着上述抽出方向而在上述壳体内滑动,当上述卡片与上述端子的接触状态解除时,通过使上述弹性机构从上述退避空间脱离,来抑制上述弹簧构件的弹力,以防止上述卡片从上述壳体跳出。
在上述连接器,上述退避空间可以在与上述弹出构件的滑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具有壁面。并且上述退避空间也可以是孔部或沟槽。
在上述连接器上,上述弹性机构可以是设置在上述弹出构件上的弹性片,上述退避空间也可以设置在上述壳体的底面。
在上述连接器上,上述弹性机构可以设置在上述壳体的底面,上述退避空间也可以设置在上述弹出构件上。
在上述连接器上,上述弹性机构与上述退避空间之间的卡止解除可以在上述弹出构件向上述抽出方向滑动的初期。
在上述连接器上,也可在上述卡片的抽出方向设置从上述退避空间起连续的倾斜部。
另外,本发明具有可收容卡片的壳体、在上述卡片收容于该壳体后可与上述卡片接触的端子、可沿着上述卡片的插拔方向在上述壳体内滑动的载置卡片用的弹出构件、以及对该弹出构件向上述卡片的抽出方向施力的弹簧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弹出构件或上述壳体中的一方设有弹性机构,在另一方设有容许上述弹性机构移位的退避空间,当上述卡片与上述端子处于接触状态时,通过上述退避空间将上述弹性机构的移位予以释放,当解除上述卡片与上述端子的接触状态时,利用上述弹性机构的移位所产生的弹力将上述弹出构件上推,以将上述卡片按压于上述壳体。
在上述连接器上,也可在上述壳体上设有突出部,该突出部与上述弹性机构互为相对地配置且与上述弹性机构之间保持上述弹出构件。另外,上述突出部也可以是弹性片。
图1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显示从图1的连接器上卸下外壳后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显示记忆卡插入时的连接器内部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概略剖面图。
图6显示图5所示构造的现有技术。
图7是显示凸轮的周边机构的概略俯视图。
图8是与图7对应的概略侧视图。
图9显示图5的变形例。
符号说明1连接器 3卡片 10绝缘壳体 11孔部12贯穿孔13台阶部14端子固定孔15前侧内壁部16内侧突出面17后方侧面18内壁部19支承棒20端子22端子接点24端子沟槽25倾斜面26凹部30外壳31压入部32第一压紧弹簧33前端部34第二压紧弹簧36伸出部37前端部38导入部40压紧弹簧43防销栓脱落肋部48销栓固定孔50弹出器51侧壁部52防跳出弹簧53前端部54补强用切口部55后端面56卡片卡合部58弹簧抵接部59卡片抵接部60销栓61心形凸轮卡止部62弹出器固定部64心形凸轮机构66凸轮沟槽67心形岛部68倾斜部70弹簧72端部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4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卡用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通过按压卡片本体来操作弹出机构即能自由地插拔该卡片的所谓双推型的弹出机构。
图1是本发明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外壳从该连接器卸下后的立体图,图3是该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显示卡片插入时连接器内部状态的俯视图。卡片3例如能够用mini SD或micro SD卡,这里是使用micro SD卡。
连接器1主要是由以下部件构成以树脂等绝缘材料制造的壳体10、收容在该壳体10中的端子20、弹出器50、销栓60、弹簧70、以及覆盖壳体10的上部的金属制外壳30。在将所需零件组装于壳体10之后,通过以外壳30覆盖在上部,形成只有后方的卡片插入侧为实质性开放状态的连接器。壳体10与外壳30例如可以通过将设在外壳30的侧壁部的压入部31压入壳体10的孔部11来加以固定。
在壳体10的前面部并排设有多个用来排列端子20的端子固定孔14。端子20从壳体10的前侧装入,并在它们的各端部被压入固定于端子固定孔14。当卡片3插入连接器1后,端子20便在其前端部附近形成的弯曲端子接点22处分别与在卡片3的底面侧对应设置的端子部(未图示)接触。端子接点22对应于它们的接触状态而通过端子沟槽24向下方以预定量作弹性移位。
在壳体10的后方内部设有金属制的弹出器50。弹出器50可在卡片3载置于其上部的状态下沿着卡片的插拔方向而在壳体10内滑动。弹出器50例如在图4(a)所示的位置(抽出位置)与图4(b)所示的位置(锁定位置)之间循环。图4(a)表示卡片3只是载置于弹出器50上的状态、或卡片3即将从壳体10抽出之前的状态,此时卡片3与端子20的接触为解除状态。另一方面,图4(b)显示对卡片3施力以将其压入到壳体10内、然后放松施力以使之稍微回复以锁定到预定位置的状态,此时卡片3与端子20为接触状态。
弹出器50在与卡片3的插拔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为沿着壳体10的整个宽度方向延伸的板状。弹出器50与壳体10的至少一方的内壁部18抵接,以稍微从壳体10的底面21浮起的状态被支承着。在弹出器50的宽度方向两侧,形成相对于壳体10的底面21而朝垂直方向延伸的侧部、即卡片抵接部59与侧壁部51。卡片抵接部59设有从壳体10的底面21上的板状主体相对于滑动方向而倾斜垂立、前端侧折回而沿着滑动方向延伸的板壁部59’、在其端部朝侧方突出的弹簧抵接部58等。侧壁部51以越向连接器1的前方延伸宽度越窄的方式向卡片抵接部59侧移位,可在水平方向(宽度方向)作弹性变形。在该侧壁部51的内壁部18侧设有凸状的肋部,使弹出器50能顺畅地滑动。当卡片3载置于弹出器50时,卡片3被定位于卡片抵接部59及板壁部59’与侧壁部51之间,并通过侧壁部51的作用而被夹持在它们之间。该夹持构造能增强防止卡片跳出的效果。
弹出器50在壳体10内向后方的移动动作、或弹出器50从壳体10内的脱落因设于弹出器50宽度方向一侧的侧壁部的后端面55与壳体10宽度方向一侧的内侧突出面16间的相互抵接、以及销栓60与凸轮沟槽66的卡合而被限制。另一方面,弹出器50在壳体10内向前方的移动动作因在弹出器50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中央附近朝侧方突出的弹簧抵接部58与设于壳体10宽度方向另一侧的弹簧70的后面部间的相互抵接、以及销栓60与凸轮沟槽66的卡合而被限制。在将支承棒19插入弹簧70内部后,弹簧70的前面部与壳体10的前侧内壁部15抵接。通过以弹簧抵接部58来承受弹簧70所产生的弹力,在弹出器50上始终向壳体10的后方、即从连接器抽出卡片3的方向施力。
当将卡片3插入连接器1后,卡片3在其略中央处附近定位于弹出器50且与之卡合。为了进行定位,在卡片3的宽度方向一侧形成从前侧朝向后方宽度变宽的倾斜面25,与此对应,弹出器50的卡片抵接部59为倾斜面。为了在定位的同时进行卡合,在卡片3的较倾斜面25更靠近卡片插入侧处形成在宽度方向朝内侧凹入的凹部26,与此对应,在弹出器50上设有与该凹部26卡合的卡片卡合部56。卡片卡合部56通过例如使弹出器50的宽度方向一侧的底板垂直地翘起,且将其顶部弯折,从而形成从后方向前方具有较陡斜率的略垂直三角形状,且以可朝弹出器50的底面的下方拉入的状态弹性突出。
当将卡片3插入于连接器1时,卡片3的倾斜面25一边使卡片卡合部56朝下方弹性移位一边进入壳体10的内部,接着,一旦凹部26到达卡片卡合部56的位置,卡片卡合部56便回到弹性移位前的位置而与凹部26卡扣嵌合。此时,侧壁部51的弹性使卡片3的倾斜面25与卡片抵接部59处于抵接状态,于是,卡片3轻微地与弹出器50卡合并且被定位。卡片卡合部56对卡片3的卡合能够通过以一定的力将卡片3向连接器1的后方侧拉开而简单地予以解除。为了更有效地卡合,换言之,为了能更顺畅地使卡片卡合部56移位,也可在卡片卡合部56的横向侧沿着弹出器50的滑动方向设置补强用的切口部54,使卡片卡合部56连同其周边部分产生移位。
卡片卡合部56对卡片的卡合状态能有效防止在以平常的推动动作使卡片3从连接器1弹出时发生卡片跳出。以往,是通过设在外壳上的卡片压紧弹簧从单侧、即从上方位置将卡片向下方按压、即通过压紧弹簧40与卡片表面的摩擦来加以防止卡片跳出。连接器1上也设有与现有构造同样的压紧弹簧40。该压紧弹簧40例如可通过如下加工而形成将通过在外壳30的上板的一部分施加切口所形成的、沿着卡片3插入连接器1的方向延伸的自由端弯折成加工成向着连接器1的前方且朝下侧倾斜的状态。可是,例如当弹簧70的力量过强时,或按压卡片的手指滑脱而突然解除锁定时,利用压紧弹簧40或上述卡止机构并不能完全防止卡片跳出。为了更可靠地防止卡片跳出,需要调整力量。这里是以从弹出器50的底面突出的状态设有作为弹性片而形成的防跳出弹簧52,与此对应,在壳体10的底面21设有允许防跳出弹簧52的弹性部分、尤其是其前端部53附近移位且使之释放的退避空间12,由此可调整力量。
以下参照图5、图6来说明该防跳出弹簧52与退避空间12的作用。图5(a)为图4(a)的概略A-A线剖面图,图5(b)为图4(b)的概略B-B线剖面图。这些图中未显示卡片。图6的(a)、(b)是相当于图5(a)、(b)的构造的现有技术。
防跳出弹簧52例如也可设置成沿着弹出器50的宽度方向两个并排的状态,例如可通过如下加工形成将通过在弹出器50的底板的一部分施加切口而形成的、向卡片3插入连接器1的方向延伸的自由端弯折加工成向连接器1的前方且朝下侧倾斜的状态。结果,防跳出弹簧52可从弹出器50的底面突出。防跳出弹簧52的前端附近,为了强化其压入作用,也可以形成为宽度较宽,而为了避免其前端部53滑动时使弹出器50的底板部受损,也可以作成稍微朝上方倾斜。
通过将防跳出弹簧52的一部分、例如其前端部53做成从弹出器50的底面跳出,除了该前端部53附近的移位因退避空间12允许而成为释放状态的场合之外,防跳出弹簧52始终与壳体10的底面部21抵接而成为按压状态。例如,在弹出器50向着卡片的抽出方向而在壳体10内滑动、以使前端部53脱离上述退避空间时,即成为这种状态。结果,能适度地抑制弹出器50的滑动,能有效地防止异常的卡片跳出。需要注意的是,设有防跳出弹簧52的是弹出器50而不是外壳30,而防跳出弹簧52所按压的是壳体10的底面部21而不是卡片3。不过,防跳出弹簧52在退避空间12的释放状态也可以是不完全释放。
防跳出弹簧52的前端部53附近的移位的作用是使弹出器50成为整体地从壳体10的底面部21浮起的状态并向上方推压,从而将其上面所载置的卡片3向壳体10的上面部23按压。与这种防跳出弹簧52的作用相反,设在外壳30上的压紧弹簧40形成为与防跳出弹簧52互为相对而向弹出器50侧突出配置的弹性片,通过其弹力而将卡片朝下方位置压下,所以通过该防跳出弹簧52与压紧弹簧40的共同作用,可以在上下方向平衡地、以适度可靠的力量将卡片3保持在弹出器50与外壳30之间。从而能够更确实地防止卡片的跳出。
与防跳出弹簧52相对应,也可在卡片插拔方向的壳体10的底面部21的对应位置上设置能够使防跳出弹簧52的前端部退避的退避空间,例如图示的贯穿孔12或沟槽。由此能够更好地控制保持卡片时的荷重。也就是说,能够将使卡片与端子脱离接触的方向的力减少到不会造成问题的程度。为了将前端部53更顺畅地导引至贯穿孔12内,或使前端部53较顺畅地从贯穿孔12脱离,也可以设置台阶部13,该台阶部13在卡片的抽出方向具有从贯穿孔12起连续的倾斜面。倾斜面以贯穿孔12侧作为最低位置,沿着卡片的抽出方向渐渐升高。图6所示的现有例子只是从单侧、即上方施力,为了压紧卡片需要较大的力,并且壳体10内的卡片3’的倾斜程度比设有弹出器50的图5的卡片3更大,所以与端子20的接触状态等可能会给卡片3’带来不良影响。如图5所示,通过设有弹出器50,并在壳体10的底面21设置贯穿孔12以使弹出器50的防跳出弹簧52的一部分53退避,就能达到上下力量的平衡,能够防止嵌合时卡片的不适当的倾斜。
退避空间12有助于在使防止卡片3从连接器弹出时、尤其是突然解除锁定时卡片跳出。这是因为,例如在由于弹簧70的作用而从图4(b)或图5(b)所示的状态成为图4(a)或图5(a)所示的状态时,换言之,当载着卡片3的弹出器50沿着卡片3从连接器1抽出的方向滑动以从图7(d)的状态后退时,在弹出器50通过锁定位置之后的阶段(滑动初期),在卡片3与端子20的接触状态解除时,弹出器50的防跳出弹簧52、尤其是在其前端部53的后面侧,会与在与弹出器50的滑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具有壁面的贯穿孔12的后方侧面17碰撞,并发生弹性变形而越过该部分,或是登上台阶部13的倾斜部,因此即使突然解除锁定,也能大幅地减轻弹簧70所造成的初期较大的力。在该碰撞后,即使是在前端部53越过后方侧面17后,防跳出弹簧52也是始终被按压于壳体10的底面21,因此即使是在此之后,也能适度地抑制弹簧70所造成的力量。如上所述,卡片3在弹出器50上是通过侧壁部51或卡片抵接部59在其宽度方向被保持着,故利用退避空间等而与上下方向的保持相辅助,能更有效地防止卡片跳出。
在弹出器50的侧面前方,以向弹出器50的宽度方向一侧突出的状态设有销栓固定孔48。销栓60以钩挂其弹出器固定部62的状态与该销栓固定孔48轻微卡止。销栓60与弹出器50卡止,因此与弹出器50连动而在壳体10内前后移动,结果,使销栓60的前端部朝垂直相交方向延伸而成的心形凸轮卡止部61便在沿着卡片的插拔方向形成的心形凸轮机构64的凸轮沟槽66滑动。凸轮沟槽66是在中央的心形岛部67的周围形成于心部上。心形凸轮机构主体的构造与现有一般所使用的构造相同,所以在这里不详细说明。心形凸轮机构的详细情形例如在以上所列举的日本特开2001-291553中有说明。
为了防止在凸轮沟槽66上滑动的销栓60浮起而将销栓60保持于凸轮沟槽上,且为了控制其动作,通过将外壳30的一部分进行加工而形成第一压紧弹簧32、第二压紧弹簧34。该第一压紧弹簧32、第二压紧弹簧34例如分别如下形成将通过在外壳30的上板的一部分施加切口而形成的、向卡片3插入连接器1的方向延伸的自由端弯折加工成朝向连接器1的前方且朝下侧倾斜的状态。
以下参照图7、图8说明心形凸轮机构64的销栓60的动作与第一压紧弹簧32或第二压紧弹簧34的动作。图7(a)~(d)是显示凸轮的周边机构的概略俯视图,图8的(a)~(d)是与其对应的概略侧面图。
图7(a)或图8(a)与图4(a)对应,显示对卡片3施力以压入壳体10内之前的、卡片3单纯载于弹出器50上的状态,或解除心形凸轮机构64的锁定、将卡片3从壳体10抽出之前的状态(此时销栓60处于“抽出位置”)。另一方面,图7(b)或图8(b)显示为了使销栓60从图7(a)、图8(a)所示的状态成为图7(c)、图8(c)所示的状态而将销栓60压入到连接器1内时的状态。图7(c)或图8(c)与图4(b)对应,显示在对卡片3施力以压入壳体10内后将力量松开、且通过心形凸轮机构64将卡片3锁定的状态(此时,销栓60处于“锁定位置”),图7(d)或图8(d)显示为了使销栓60从图7(c)、图8(c)所示的状态成为图7(a)、图8(a)所示的状态以使之到达连接器1的外部而将销栓60压入到连接器1内的状态。
第一压紧弹簧32或第二压紧弹簧34在销栓60的上部沿着销栓60的移动方向,换言之,沿着卡片朝向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并排地配置。虽然是并排配置,但将第二压紧弹簧34定位在较第一压紧弹簧32更靠连接器1的前方处,且将第二压紧弹簧34的前端附近做成较宽,即,将第二压紧弹簧34的前端部的一部分36以接近第一压紧弹簧32的方式沿着与卡片的插拔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垂直相交的方向伸出以形成较宽,由此可将第一压紧弹簧32配置在销栓60的略正上方,并且将第二压紧弹簧34的一部分也配置在销栓60的略正上方,藉此,在销栓60的上部,沿着卡片的插拔方向且在销栓60的移动方向形成了第一压紧弹簧32与第二压紧弹簧34重叠的部分。通过这种配置方式,可以沿着卡片的插拔方向利用两个弹簧从上方在两处按压销栓60。通过在两处进行按压,即使在销栓60移动时,不用将销栓60的长度做成行程长度,即可以通过第一压紧弹簧32与第二压紧弹簧34其中之一或双方,始终稳定地朝下方按压销栓60的前端部附近,尤其是在重要的锁定状态与释放状态下,可以将销栓60的前端部附近朝向心形凸轮沟槽按压,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销栓60的心形凸轮卡止部61的朝上方浮起。如上所述,第二压紧弹簧34的前端由于伸出部36而形成较宽宽度,所以在与卡片的插拔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成为足以覆盖心形凸轮机构64的凸轮沟槽66的大小,结果,足以覆盖销栓60在宽度方向的移动。不过,为了便于导入销栓60,在设于第二压紧弹簧34前端的伸出部36,也可以通过将伸出部36的一部分向连接器1的后方分割成两股部分而形成导入部38。导入部38作为从伸出部36沿将卡片从连接器抽出的方向延伸的自由端。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第一压紧弹簧32、第二压紧弹簧34对销栓60的按压动作。
如图7(a)或图8(a)所示,在卡片3单纯载于弹出器50的状态下,或卡片3从壳体10抽出之前的状态下,第一压紧弹簧32、尤其是其前端部33,是配置在销栓60的前端部也就是心形凸轮卡止部61附近的上方。于是,心形凸轮卡止部61的浮起可被第一压紧弹簧32完全地防止。此时,心形凸轮卡止部61的端部72在凸轮沟槽66的倾斜部68上位于较低的位置。
在随着销栓60的移动而从(a)状态成为(b)状态时,心形凸轮卡止部61的上方被向导入部38的前端部37下侧导入,并被向伸出部36下侧导引。因此,即使在这种场合,也能通过第二压紧弹簧34完全地防止心形凸轮卡止部61的浮起。此时,心形凸轮卡止部61的端部72会沿着凸轮沟槽66的倾斜部68而朝上方稍微移动。
之后,由于心形凸轮机构64的动作,销栓60会向连接器1的后方稍微移动,从(b)的状态成为(c)的状态,也就是成为心形凸轮机构64的锁定状态。此时,心形凸轮卡止部61的上方仍是配置于伸出部36的下侧,因此即使在这种场合,也能通过第二压紧弹簧34完全地防止心形凸轮卡止部61的浮起。此时,心形凸轮卡止部61的端部72会沿着凸轮沟槽66的倾斜部68而位于较低位置。
当解除心形凸轮机构64的锁定状态时,换言之,在从(c)所示的状态成为(d)所示的状态时,按压卡片的力经由弹出器50被传递,使销栓60再次向连接器的前方前进。此时,心形凸轮卡止部61附近仍是配置于伸出部36的下侧,因此即使在这种场合,也能利用第二压紧弹簧34完全地防止心形凸轮卡止部61的浮起。此时,心形凸轮卡止部61的端部72沿着凸轮沟槽66的倾斜部68而位于较低位置。
并且,当从(d)再回到(a)的状态时,心形凸轮卡止部61会从伸出部36的下侧被向第一压紧弹簧32的下侧导引。因此即使在这种场合,也能通过第一压紧弹簧32完全地防止心形凸轮卡止部61的浮起。不过,在心形凸轮卡止部61从伸出部36的下侧被向第一压紧弹簧32的下侧导引时,或相反,从第一压紧弹簧32的下侧被向伸出部36的下侧导引时,为了能确实地按压心形凸轮卡止部61,也可在第一压紧弹簧32的前端部33与第二压紧弹簧34的伸出部36之间,以向与卡片的插拔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伸出的方式设置例如通过将外壳30的一部分加工而形成的防销栓脱落肋部43。当从该(d)的状态回到(a)的状态时,通常的操作,也就是将按压的手指朝连接器的后方滑动,不沿着卡片的抽出方向拉回而将操作卡片的手指滑开,或故意放开,从而突然解除施加在卡片的按压力,会有很大的弹出力产生,即使是这样,防跳出弹簧52在弹出开始的较早的时间点(更准确地说,是当防跳出弹簧52的前端部53脱离贯穿孔12时)会使弹出力减少,且在与压紧弹簧40互为相对的位置上夹持卡片,所以可提高压紧弹簧40的摩擦制动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是将防跳出弹簧52设于弹出器50,将与该防跳出弹簧52的前端部53所对应的贯穿孔12设于壳体10的底面21上,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9所示,也可以将与防跳出弹簧的前端部53所对应的弹性机构53’设置在壳体侧,将与壳体10的贯穿孔12所对应的孔部12’或沟槽设置于弹出器侧。这里的图9(a)、(b)也可以看作分别与图5(a)、(b)对应的图。与图5同样的构件则附上同样的符号。虽然没有特别图示,防跳出弹簧并不限于底面侧,也可以在侧壁部侧。例如,如果将弹出器50的侧壁部51用作为与防跳出弹簧抵接的构件,则能够在预定位置的侧壁部51与开口部之间的内壁部18设置防跳出弹簧。在任何场合,使卡片卡止于预定位置的状态的防跳出弹簧,当朝向将卡片抽出的位置移动时,会与贯穿孔的壁面碰撞而弹性变形,藉此来吸收弹出的力量。
而与防跳出弹簧52组合的形状是孔部12或沟槽,而当然与防跳出弹簧52冲撞的壁面也可以是倾斜面,并且,当弹出器处于预定位置时,被按压于防跳出弹簧的前端部而充分地挠曲,当将卡片朝抽出位置移动时,也可以是具有至少一次提高弹性的状态的弹簧构件。
通过以上的构造,当被锁定于预定位置的弹出器50由于弹簧70的弹力而朝将卡片抽出的位置移动时,在弹出器50与壳体10之间所设置的防跳出弹簧会产生作用,有效地制动弹出器的移动动作,所以能防止卡片从弹出器的卡合脱离、以致卡片从连接器脱落的情形。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能够广泛地适用于具有弹出机构的记忆卡用连接器。
权利要求
1.一种卡用连接器,具有可收容卡片的壳体、在上述卡片收容于该壳体后可与上述卡片接触的端子、可沿着上述卡片的插拔方向在上述壳体内滑动的载置卡片用的弹出构件、以及对该弹出构件向上述卡片的抽出方向施力的弹簧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弹出构件或上述壳体中的一方设有弹性机构,在另一方设有容许上述弹性机构移位的退避空间,当上述卡片与上述端子处于接触状态时,利用上述退避空间将上述弹性机构的移位的至少一部分予以释放,当解除上述卡片与上述端子的接触状态时,利用上述弹性机构的移位所产生的弹力将上述弹出构件上推,上述弹出构件向着上述抽出方向而在上述壳体内滑动,当上述卡片与上述端子的接触状态解除时,通过使上述弹性机构脱离上述退避空间,来抑制上述弹簧构件的弹力,以防止上述卡片从上述壳体跳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退避空间在与上述弹出构件的滑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具有壁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退避空间是孔部或沟槽。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机构是设在上述弹出构件上的弹性片,上述退避空间设在上述壳体的底面。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机构设在上述壳体的底面,上述退避空间设在上述弹出构件上。
6.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机构与上述退避空间之间的卡止解除是在上述弹出构件向上述抽出方向滑动的初期。
7.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卡片的抽出方向设置从上述退避空间起连续的倾斜部。
8.一种卡用连接器,具有可收容卡片的壳体、在上述卡片收容于该壳体后可与上述卡片接触的端子、可沿着上述卡片的插拔方向在上述壳体内滑动的载置卡片用的弹出构件、以及对该弹出构件向上述卡片的抽出方向施力的弹簧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弹出构件或上述壳体中的一方设有弹性机构,在另一方设有容许上述弹性机构移位的退避空间,当上述卡片与上述端子处于接触状态时,利用上述退避空间将上述弹性机构的移位予以释放,当解除上述卡片与上述端子的接触状态时,利用上述弹性机构的移位所产生的弹力将上述弹出构件上推,以将上述卡片按压于上述壳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上设有突出部,该突出部与上述弹性机构互为相对地配置且与上述弹性机构之间保持上述弹出构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突出部是弹性片。
全文摘要
一种卡用连接器,具有可收容卡片的壳体、当将卡片收容于壳体时可与卡片接触的端子、沿着卡片的插拔方向可滑动于壳体内所设置的弹出构件、以及用来弹压弹出构件的弹簧构件。在弹出构件或壳体的其中一方,设有弹性机构,在另一方,设有至少将弹性机构的弹力的一部分予以释放的退避空间。弹出构件是朝向抽出方向而滑动于壳体内,当解除卡片与端子的接触状态时,通过使弹性机构从退避空间脱离,来抑制弹簧构件所造成的力量,来防止卡片从壳体跳出的情形。本发明能有效地防止卡片的跳出情形。
文档编号H01R13/635GK1893194SQ200610100378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4日
发明者宫本修 申请人:广濑电机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