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脱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7157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矿用脱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选矿用的脱磁器。
背景技术
强磁性矿物在选别过程中受磁场作用被磁化,离开磁场后仍带有一定的剩磁。如果不把剩磁去掉,就会产生“磁团聚”现象,影响到后续作业或分选效率。为了消除剩磁,目前一般采用脉冲脱磁器对铁矿石进行消磁。其电路如

图1所示,其原理是控制电路控制单向可控硅SCR2’在电源正半周某时刻打开,电源经电阻R’限流后对电容C’充电到一定的电压关闭可控硅SCR2’,然后控制电路打开可控硅SCR1’,电容C’与脱磁线圈L’组成振幅衰减振荡放电电路,在脱磁线圈产生相应的衰减振荡磁场对铁矿石进行消磁。这种脱磁器使用了限流电阻,在充电时造成电阻的发热而产生电能损耗,而且如果采用的电阻太大,电容的充电电压达不到电源的峰值电压,影响脱磁效果;如果电阻太小,电容充电时产生的瞬间电流太大,对电网造成冲击,干扰电网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脱磁器,改进了电路的充电电路,不但节约电能而且减少对电网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矿用脱磁器,包括控制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连接的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其中放电电路由电容、带有反并联二极管的半控器件和脱磁线圈串联组成,其特征在于充电电路包括二极管和全控器件,二极管和全控器件串联后与电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脱磁器在电源正半周的开始时刻经二极管对电容充电,由于二极管内阻较小,不会发热导致电能损耗,而且充电初始时刻的电流可按需通过改变电容量作出调整,减少了对电网的影响;同时可根据需要调整脱磁功率,进一步节约电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是目前脱磁器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目前脱磁器的可控硅控制时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路原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全控器件控制时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电路原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全控器件控制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3,一种矿用脱磁器,包括控制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连接的充电电路1和放电电路2,其中放电电路2由电容C、带有反并联二极管D3的半控器件SCR1和脱磁线圈L串联组成,充电电路1包括二极管D1和带有反并联二极管D2的全控器件Q1,二极管D1和全控器件Q1串联后与电容C连接。所述全控器件Q1为绝缘栅晶体管IGBT或场效应管DMOS,半控器件SCR1为单向可控硅。
参照图5,实施例2的电路与实施例1的电路基本相同,只是二极管D1、D2和全控器件Q1反向连接于电源另一输入端。
下面比较目前使用的脱磁器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参照图1、图2,为目前使用的脱磁器的电路以及全控器件控制时序图。在t0’时刻,控制电路让可控硅SCR2’导通,经电阻R’限流后对电容C’充电,在t1’时刻可控硅SCR2’关闭,然后可控硅SCR1’打开,电容C’经SCR1’对L’放电,产生振荡磁场进行脱磁。由于t0’时刻电压为一定值u’,充电电流由电阻R’的阻值决定i≈u’/R,考虑到电容C的充电电压要与电源电压峰值umax接近、并选用的较小的电阻以提高脱磁效果,即i≈umax/R,因此电容C’充电时会产生很大的充电电流,不但在电阻R’上产生较大的热量,而且对电网产生较大的冲击。另外这种脱磁器所能提供的脱磁功率难以计算,不便于根据矿石量准确调整脱磁器的充电以及输出功率,造成电能的浪费。
参照图3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以及全控器件控制时序图。在t0时刻,控制电路让全控器件Q1导通,电源经二极管D1对电容进行充电,此时充电电压u=0V,充电电流的峰值i=imax=2πfCumax,其中f为电源频率,这样充电电流峰值完全由电容C决定。一般来说,所采用的电容容量C=300μF,如果采用380V、50HZ的电源,则充电电流峰值imax=50.6A,这是电网能够承受的充电电流。在t1时刻,达到所需要的充电电压u=uc和功率,控制电路让全控器件Q1关闭。此时,可计算获得脱磁器电容C的充电以及输出功率,其中充电电功W=∫0tuisin2ωtdt=-12Cu2cos(2ωt),]]>充电平均功率P充=W/t,t为充电时间。
根据上述数据,当充电时间t=0.005s,即充电电压u=uc=umax时,P充=8664W。一般来说,在电源下一个工频正弦周期开始时打开可控硅SCR1,电容C经SCR1对L放电,产生振荡磁场进行脱磁。当脱磁时间为一个工频正弦周期,再加上充电过程的一个工频正弦周期,矿用脱磁器总的平均功率P总=Wf/2=43.32×50/2=1083W。同理如果脱磁时间为两个个工频正弦周期P总=722W,如此类推。
由于电容C的充电过程可由全控器件Q1控制,充电终止电压可从零到电源峰值电压连续无级调节,从而实现输入输出功率可由零到最大功率的无级调节,这样脱磁器就可以根据工艺生产参数的需要相应作出调整。
权利要求1.一种矿用脱磁器,包括控制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连接的充电电路(1)和放电电路(2),其中放电电路(2)由电容(C)、带有反并联二极管(D3)的半控器件(SCR1)和脱磁线圈(L)串联组成,其特征在于充电电路(1)包括二极管(D1)和全控器件(Q1),二极管(D1)和全控器件(Q1)串联后与电容(C)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脱磁器,其特征在于全控器件(Q1)为绝缘栅晶体管IGBT或场效应管DMO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脱磁器,其特征在于全控器件(Q1)反向并联有二极管(D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脱磁器,其特征在于半控器件(SCR1)为单向可控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用脱磁器;包括控制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连接的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其中放电电路由电容、带有反并联二极管的半控器件和脱磁线圈串联组成,充电电路包括二极管和带有但并联二极管的全控器件,二极管和全控器件串联后与电容连接;脱磁器在电源正半周的开始时刻经二极管对电容充电,由于二极管内阻较小,不会发热导致电能损耗,而且充电初始过程的电流为零,减少了对电网的影响;同时可根据需要调整脱磁功率,进一步节约电能。
文档编号H01F13/00GK2874728SQ200620053889
公开日2007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3日
发明者胡春晖, 何健全, 陈小龙, 向发柱, 陈俊明, 郑成美, 朱远标, 廖锦, 周开勇 申请人:陈小龙, 周开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