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23587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设备,例如具有电池的移动通信设备。
技术背景对于当前的移动电话,如果电池中充的电量不足,那么可以从其 外壳中取出电池,由备用电池代替。附图7示出了一种示例性的公知移动终端设备。该移动电话包括 组成外壳的后壳1、容纳在后壳1背面的凹口 2内的电池3、以及从面 对凹口 2的一侧覆盖电池3且与后壳1啮合的盖子4。该公知的移动终端由于将凹口 2中用于将与后壳1啮合的前壳的 内部空间与电池3的容纳空间分开的间隔部省去,从而可以减小外壳 的厚度。发明内容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如果省略了移动电话后壳1的凹口2的间隔部,那么电池 3面对前壳所带操作键构件中设置于面向后壳1一侧的电路板的背面。 因此,电池3不能保持稳定。如果电路板背面和电池之间具有空隙,当电话使用者按压操作键 时,电路板会变形。当如此重复时,电路板上的焊接连接会松动,或 者电路板上的电路图案会损坏。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设备,用于 防止由于按压操作键构件导致的电路板的损坏以及用于减小外壳的厚 度。解决问题的手段根据本发明,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外表面的 操作键构件;外壳内面对操作键构件的电路板;和外壳内在与操作键 构件相对的一侧面对电路板的电池。电池包括用于支撑电路板的板支 撑部。该板支撑部在面对电路板的位置具有与电路板邻接的顶端部分。


附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设备的外观。附图2是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l所示外壳和支撑部的截面的部分截面图。附图3是附图2所示电池的透视图。附图4是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外壳和支撑部的截面的部 分截面图。附图5是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外壳和支撑部的截面的部 分截面图。附图6是附图5所示电池的透视图。附图7是示出了公知移动终端设备的透视图。附图标记5电连接部8外壳10操作键构件11电路板12电池13电子组部件14树脂模制部15肋部16电池支撑部17电池支撑部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根据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1到3示出了本发明移动终端设备的实施例。附图1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移动终端设备的移动电话100的外观。在移动电话100中, 包括显示单元101的显示单元侧外壳102和包括含有数字键103和选 择键104的操作键105的操作单元侧外壳106通过枢轴107可旋转连 接。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设备不限于两外壳彼此连接的配置。构成操作单元侧外壳106的外壳8包括前壳9和后壳1 。如附图2所示,外壳8包括操作键构件10、电路板11和电池12。 操作键构件10包括设置在前壳9的外表面9a (附图2中的底侧)上 的操作键105,且位于外壳8内面向前壳9的一侧。电路板ll面对操 作键构件10。电池12位于外壳8内面向后壳1的一侧,与操作键构 件IO相对,且面对电路板11。各种形状的电子部件13安装在电路板11面向电池12的表面上。电池12包括形成为矩形板状的电池单元12a 、电连接到位于电 池单元12a侧面的+和一端子的电池基板12b、以及电连接到电池基板 12b的电连接部5。使用聚酰胺之类的材料通过低压模制,这些元件一 体模制为树脂模制部14,以使电连接部5的连接端5a露出。电池基板12b和电连接部5在电池单元12a的一侧表面(附图3 所示的近侧面)彼此面对。电连接部5的连接端子5a位于电池12的 侧面。这种配置减小了电池12的厚度,从而减小了外壳8的厚度。如附图2和3所示,肋部15位于电池12面对电路板11的表面 (第一外表面)上。肋部15与电路板ll邻接的顶端部分15a用作支 撑电路板11的板支撑部。肋部15使用与用于形成树脂模制部14相同的树脂材料,同时一 体模制。由于改进了肋部15和树脂模制部14的强度,可以使电池12 压紧。肋部15对应于电子部件13中具有最大厚度的电子部件。肋部15 的顶端部分15a直接接触电池12。即,肋部15具有与电路板11面向 电池12的表面上安装的电子部件13基本上相同或更大的高度。肋部 15的平面形状设计为防止与电子部件13干涉。相应的,使电路板11可尽可能的接近电池12。由于电子部件13 与肋部15啮合,可以执行电路板11和电池12的定位。另外, 一些肋部15形成为盒子,开口面向电路板ll,从而可以 装入电子部件13。肋部15和电池12的树脂模制部14覆盖的电子部 件13获得了次级屏蔽效应。艮P,如上所述,紧靠且支撑电路板11的肋部15位于电池12的 相反面(其是附图3所示的第一外表面或顶面)上。不存在肋部15 的电池12的背面,即肋部15所在外表面的相反外表面,这是面向后 壳1内表面的背面(它是附图3所示底面或第二外表面),由后壳1 支撑。即使通过按压操作键构件10将压力施加在电路板11上,也可 以抑制肋部15所支撑的电路板11扭曲,从而可以防止电路板11的损 坏和变形。另外,具有操作感觉未恶化的优点。附图4示出了本发明移动终端设备的另一实施例。在该图中,具 有与附图1和3相同附图标记的部分表示相同部件。在该实施例中,后壳1包括位于它内表面上的电池支撑部16。电 池支撑部16形成为与外围部分邻接的框架,该外围部分在电池12不 存在肋部15的背面的外围。电池支撑部16采用与用于形成后壳1的相同树脂材料,同时一 体模制。由于改进了电池支撑部16和后壳1的强度,可以使后壳1 结实。艮P,即使由于温度升高而使电池12在外壳厚度方向鼓起,电池 12的变形也可为电池支撑部16包围的空间所容忍。结果,没有不必 要的力施加到电子部件13和电路板11。电池12通过电池支撑部16 由后壳1支撑。结果,电路板11可通过肋部15由电池12有效支撑。附图5和6示出了本发明移动终端设备的另一实施例。在该图中, 具有与附图1和4相同附图标记的部分表示相同部件。在该实施例中,在电池12未设置肋部15的背面(附图5所示顶 面)上,电池12具有电池支撑部17。与后壳1的内表面邻接的电池 支撑部17沿外围部分延伸从而具有框架形状,该外围部分在电池12 未设置肋部15的背面的外围。用于形成树脂模制部14的相同树脂材料, 同时一体模制。由于改进了电池支撑部17和树脂模制部14的强度, 可以使电池12压紧。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设备不限制于上述实施例,且可在不脱离本发 明范围的情况下做出改变。例如,电池支撑部16和17整体位于电池12和后壳1中的一个 上。可替换的,电池支撑部16和17可设置在电池12以及后壳1上。 可替换的,电池支撑部16和17可包括不同于电池12和后壳1的构件, 且电池支撑部16和17可设置为夹在电池12和后壳1之间以支撑电池 12。可替换的,电池支撑部16和17可以是可弹性变形的,以便以弹 性变形的方式支撑电池12。尽管电池12通过将电池单元、电池基板、以及电接线一体模制 而配置成树脂模制部,但是可以不通过模制来配置电池12。尽管位于 电池12面对电路板11的表面上的肋部15与树脂模制部14一体模制, 但是肋部15可包括不同于树脂模制部14的构件,且可位于面向电路 板11的表面上。本申请基于2005年9月29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专利申 请号No. 2005-284435),其内容一并于此用作参考。 工业应用性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设备可用于各种移动终端。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包括外壳;外壳外表面上的操作键构件;外壳内面对操作键构件的电路板;和外壳内在与操作键构件相对的一侧面对电路板的电池;其中,电池包括支撑电路板的板支撑部,该板支撑部在面对电路板的位置具有与电路板邻接的顶端部分。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移动终端设备,其中,电池还包括电池单 元、电连接到电池单元端子的电池基板、和电连接到电池基板的电连 接部,并且电池单元、电池基板和电连接部一体模制为树脂模制部, 从而露出电连接部的连接端,以及板支撑部与树脂模制部一体模制。
3. 根据权利要求2的移动终端设备,其中,板支撑部的树脂与 树脂模制部的树脂相同。
4. 根据权利要求2的移动终端设备,其中,电连接部的连接端 在电池的侧面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的移动终端设备,其中,电子部件安装在电 路板的电池侧表面。
6. 根据权利要求5的移动终端设备,其中,板支撑部的高度实 质上等于或大于电路板的电池侧表面上安装的电子部件的高度。
7. 根据权利要求1的移动终端设备,其中,板支撑部具有开口 面向电路板的盒子。
8. 根据权利要求1的移动终端设备,其中,板支撑部在电池的 第一外表面上,该第一外表面面向电路板,且电池由夹在电池的第二外表面和外壳的内表面之间的电池支撑 部支撑,该第二外表面是与第一外表面相对的外表面且面向外壳的内 表面。
9. 根据权利要求8的移动终端设备,其中,电池支撑部在电池 第二外表面的外围上,该第二外表面面向外壳的内表面。
10. 根据权利要求8的移动终端设备,其中,电池支撑部可弹性变形。
全文摘要
移动终端设备包括外壳(8),位于外壳(8)一个外表面(9a)的操作键构件(10),位于外壳(8)内、面对操作键构件(10)的电路板(11),以及位于外壳(8)内、在与操作键构件(10)相对的一侧面对电路板11的电池(12)。电池(12)包括用于支撑电路板(11)的板支撑部(15),该板支撑部(15)在面对电路板(11)的位置具有紧靠电路板(11)的顶端部分(15a)。
文档编号H01M2/10GK101273481SQ20068003577
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9日
发明者高桥恒辅 申请人:京瓷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