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沟槽隔离区形成方法及介质层形成方法

文档序号:7230620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浅沟槽隔离区形成方法及介质层形成方法
浅沟槽隔离区形成方法及介质层形成方法技术领域 -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浅沟槽隔离区形成
方法及^h质层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集成度的增加,用以隔离半导体器件中有源区的隔离区的尺寸必须不断地缩小。传统工艺中用于隔离有源区的区域氧化法
(L0C0S)由于在有源区边缘的氧化造成场氧化层边缘具有一鸟嘴(Bird,sbeak)的形状,而使得在半导体器件中有源区之间有效的隔离长度受到限制。由于可避免上述区域氧化法的缺点,浅沟槽隔离(Shallow TrenchIsolation, STI)工艺近年来净皮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器件中有源区之间的隔离。
为保证STI的填充效果,通常应用具有同步沉积-刻蚀能力的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HDPCVD)工艺进行STI氧化物填充。如2006年8月16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 1819123A"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提供的一种用于改进间隙填充应用的高产能HDP-CVD处理方法中所涉及的,为获得良好的间隙填充能力,通常采用多级沉积-刻蚀相结合的方法填充间隙,即,采用沉积-刻蚀-沉积-刻蚀-……-沉积-刻蚀-沉积(depo s i t i on-e t ch-
deposition-etch-......_ deposition-etch- deposition, DEP )的方法填
充间隙。
实践中,如图1所示,在半导体基底10上形成所述浅沟槽12后,经历每一级沉积-刻蚀过程均会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隔离分层20,如图2所示,应用多级沉积-刻蚀相结合的方法形成的浅沟槽隔离层30包含至少两层所述隔离分层20,各所述隔离分层20间顺序形成,应紧密相接,共同形成均匀、致密的浅沟槽隔离层30。
4然而,实际生产发现,如图3所示,应用多级沉积-刻蚀相结合的方法
形成的各所述隔离分层20间具有夹层缺陷40 ,所述夹层缺陷40将影响器件的电学性能及可靠性。如何减少所述夹层缺陷的产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浅沟槽隔离区形成方法,可减少所述浅沟槽隔离区内夹层缺陷的产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介质层形成方法,可减少所述介质层内夹层缺陷的产生。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浅沟槽隔离区形成方法,包括
在所述半导体基底上形成浅沟槽;
以沉积-刻蚀-沉积工艺沉积隔离分层,所述隔离分层覆盖所述浅沟
槽;
对沉积所述隔离分层后的半导体基底执行等离子体修复操作;重复执行沉积隔离分层的操作及其后的等离子体修复操作,以形成填充所述浅沟槽的隔离层。
可选地,所述沉积-刻蚀-沉积工艺利用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工艺进行;可选地,执行等离子体修复操作时应用的修复气体包含氬气、氮气、氧气或氩气;可选地,所述修复气体的流量范围为100 - 500sccm;可选地,所述等离子体修复操作所需等离子体解离功率范围为1000 - 5000瓦;可选地,所述等离子体修复操作所需等离子体溅蚀功率范围为500 - 3000瓦。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介质层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基底;
以沉积-刻蚀-沉积工艺沉积介质层分层,所述介质层分层覆盖所述半导体基底;
对沉积所述介质层分层后的半导体基底执行等离子体修复操作;
5重复执行沉积介质层分层的操作及其后的等离子体修复操作,以形成所述介质层。
可选地,所述沉积-刻蚀-沉积工艺利用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
积工艺进行;可选地,执行等离子体修复操作时应用的修复气体包含氢气、氮气、氧气或氩气;可选地,所述修复气体的流量范围为100 - 500sccm;可选地,所述等离子体修复操作所需等离子体解离功率范围为1000 ~ 5000瓦;可选地,所述等离子体修复操作所需等离子体賊蚀功率范围为500 - 3000瓦。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浅沟槽隔离区形成方法,通过在每一级沉积-刻蚀操作后增加等离子体修复步骤,以去除经由任一级沉积-刻蚀操作形成的部分隔离层的表层,而形成隔离分层;继而,减少形成于部分隔离层表面经历刻蚀操作后形成的副产物;进而,减少与后续形成的隔离分层间所述夹层缺陷的产生;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浅沟槽隔离区形成方法的可选方式,通过选择氮气或氢气作为等离子修复气体,利用其可与上述位于部分隔离层表面的副产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挥发性物质的性质,可应用化学作用去除经由任一级沉积-刻蚀操作形成的部分隔离层的表层;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浅沟槽隔离区形成方法的可选方式,通过选择氧气或氩气作为等离子修复气体,利用其可与上述位于部分隔离层表面的副产物发生物理溅射的性质,可应用物理反应机制去除经由任一级沉积-刻蚀操作形成的部分隔离层的表层;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介质层形成方法,通过在每一级沉积-刻蚀操作后增加等离子体修复步骤,以去除经由任一级沉积-刻蚀操作形成的部分介质层的表层,而形成介质分层;继而,减少形成于部分介质层表面经
6历刻蚀操作后形成的副产物;进而,减少与后续形成的介质分层间所述夹层缺陷的产生;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介质层形成方法的可选方式,通过选择氮气或氢气作为等离子修复气体,利用其可与上述位于部分介质层表面的副产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挥发性物质的性质,可应用化学作用去除经由任一级沉积-刻蚀操作形成的部分介质层的表层;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介质层形成方法的可选方式,通过选择氧气或氩气作为等离子修复气体,利用其可与上述位于部分介质层表面的副产物发生物理溅射的性质,可应用物理反应机制去除经由任一级沉积-刻蚀操作形成的部分介质层的表层。


图1为说明现有技术中应用单级沉积-刻蚀工艺形成的隔离分层的结构示意图2为说明现有技术中应用多级沉积-刻蚀工艺形成的浅沟槽隔离层的结构示意图3为说明现有技术中应用多级沉积-刻蚀工艺形成的具有夹层缺陷的浅沟槽隔离层结构示意图4为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形成浅沟槽隔离区的流程示意图5为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基底结构示意图6为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形成浅沟槽后的半导体基底结构示意
图7为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在浅沟槽内形成隔离分层后的半导体基底结构示意图8为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等离子体修复操作后的半导体基底结构示意图9为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在浅沟槽内形成隔离层后的半导体基底
7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尽管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发 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发明 而仍然实现本发明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的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 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教导,而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 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发明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 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4故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 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 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 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根据下列 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 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 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4所示,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形成浅沟槽隔离区的步骤包括
步骤401:结合图4和图5所示,提供半导体基底IOO。
所述半导体基底100为已定义器件有源区且表面具有钝化层或顺次形 成的隔离层与钝化层的半导体衬底(substrate)。所述半导体衬底包含 但不限于包括半导体元素的硅材料,例如单晶、多晶或非晶结构的硅或 硅锗(SiGe),也可以是绝缘体上硅(SOI)。
所述半导体基底100可利用传统的双阱工艺获得,即经由氧化生长、 离子注入及退火等工序形成具有对应丽OS和PMOS晶体管有源区的半导体 衬底。所述钝化层可利用低压化学气相淀积(LPCVD)设备,在高温(约 750摄氏度)条件下,经由氨气和二氯硅烷反应生成氮化硅(Si3N4)获得。
8所述钝化层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氮化硅、氮氧化硅(SiON)、碳化硅(SiC)、碳氧化硅(SiC0)或碳氮化硅(.SiCN)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氧化层可利用热氧化工艺获得,所述热氧化工艺可应用高温氧化设备或氧化炉进行。形成所述钝化层的过程包含沉积、研磨及检测等步骤;形成所述氧化层的过程可包含热氧化及4企测步骤,具体可应用任何传统的工艺,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02:结合图4和图6所示,在所述半导体基底100上形成浅沟槽120,以在所述浅沟槽120内沉积隔离层后形成浅沟槽隔离区,所述隔离层包含至少两层隔离分层。
形成所述浅沟槽120的步骤包括在半导体基底上形成图形化的抗蚀剂层,所述半导体基底表面具有钝化层;以所述图形化的抗蚀剂层为掩模,刻蚀所述钝化层;以刻蚀后的所述钝化层为硬掩模,刻蚀部分所述半导体基底。
或者,形成所述浅沟槽120的步骤包括在半导体基底上形成图形化的抗蚀剂层,所述半导体基底表面具有顺次形成的隔离层与钝化层;以所述图形化的抗蚀剂层为掩模,刻蚀所述钝化层;以刻蚀后的所述钝化层为硬掩模,顺序刻蚀所述隔离层和部分所述半导体基底。
在所述浅沟槽120内沉积隔离层的步骤包括预先形成垫氧化层的操作;所述形成垫氧化层的"J喿作可利用热氧化工艺或现场水汽生成(in situsteam generation, ISSG)工艺进4亍;形成所述垫氧化层的操:作可{奮复形成所述浅沟槽时造成的半导体基底晶格损伤;还可减少后续沉积过程涉及的等离子体对所述浅沟槽侧壁及底壁造成的损伤。
实际生产中,通常釆用沉积-刻蚀-沉积工艺形成所述隔离层,所述沉积-刻蚀-沉积工艺可利用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HDP )工艺进行。
9所述沉积-刻蚀-沉积工艺为首先,沉积部分所述隔离层;继而,刻 蚀部分已形成的隔离层(本文件内,将刻蚀后形成的部分隔离层称为隔 离分层);进而,顺序沉积隔离分层,以形成隔离层。
步骤403:结合图4和图7所示,以沉积-刻蚀-沉积工艺沉积隔离分层 140,所述隔离分层140覆盖所述浅沟槽120。
形成所述隔离分层14 0时涉及的沉积操作的工艺条件包括反应气体 包括硅烷(SiH4)和氧气(02),所述硅烷的顶部流量范围为10 1000立 方厘米/分钟(sccm), 如20 sccm、 30 sccm、 50 sccm或70sccm; 所述 石圭步克的侧向;危量范围为50 ~ 150 sccm,》o70 sccm、 90 sccm、 110 sccm 或130sccm;戶斤述氧气的流量范围为IOO ~ 300 sccm,如120 sccm、150 sccm、 200 sccm或250sccm;緩冲气体包含氢气(H2)和氦气(He ),所述氢气 和氦气也可同时作为'践蚀气体,所述氢气的流量范围为50 20G sccm, i口70 sccm、 90 sccm、 130 sccm或150sccm;所述氦气的;危量范围为100 ~ 500 sccm,如200 sccm、 300 sccm、 350 sccm或400sccm;所需等离子体 解离功率(SRF)范围为5000 ~ IOOOO瓦(W),如6000W、 7000W、 8000W 或9000W;所需等离子体溅蚀功率(BRF)范围为1000 - 5000 W,如2000W、 3000W、 3500W或4000W。涉及的反应温度可为450 ~ 550:摄氏度,如500摄 氏度。
形成所述隔离分层140时涉及的刻蚀操作的工艺条件包括反应气体 包括三氟化氮(NF3),所述三氟化氮的流量范围为100 300 sccm,如120 sccm、 150 sccm、 200 sccm或250sccm;緩冲气体包含氬气(H2)和氦气 (He),所述氢气和氦气也可同时作为溅蚀气体,所述氢气的流量范围 为50~ 200 sccm, 如70 sccm、 90 sccm、 130 sccm或150sccm; 所述氦气 的流量范围为100 300 sccm,如120 sccm、 150 sccm、 170 sccm或200sccm; 所需等离子体解离顶向功率(SRF top)范围为IOOO- 3000瓦(W),如 1200W、 1500W、 2000W或2500W;所需等离子体解离侧向功率(SRF side) 范围为3000 ~ IOOOO瓦(W),如4000W、 5000W、 6000W或8000W;所需等
10离子体'践蚀功率(BRF)范围为500 ~ 3000 W,如700W、 IOOOW、 1500W或 2000W。涉及的反应温度可为400 - 500摄氏度,如450摄氏度。
在上述沉积操作和刻蚀操作之间还可包含过渡步骤,以使沉积过程涉 及的反应气体反应完全;涉及的工艺条件包括过渡气体包括氧气(02), 所述氧气的流量范围为100 — 300 sccm, i口120 sccm、 150 sccm、 200 sccm 或250sccm;緩冲气体包含氢气(H2)和氦气(He ),所述氢气和氦气也 可同时作为溅蚀气体,所述氢气的流量范围为50 ~ 200 sccm,如70 sccm、 90 sccm、 130 sccm或150sccm;所述氦气的流量范围为IOO ~ 500 sccm, 如200 sccm、 300 sccm、 350 sccm或400sccm;所需等离子体解离功率(SRF ) 范围为1000 5000瓦(W),如2000W、 2500W、 3000W或4000W;所需等离 子体賊蚀功率(BRF)可为O或工艺上可行的任意值,如1000 ~ 5000 W, 具体可为2000W、 3000W、 3500W或4000W。涉及的反应温度可为450 ~ 550 摄氏度,如500摄氏度。
步骤404:对沉积所述隔离分层后的半导体基底执行等离子体修复操 作,经历所述修复操作后获得的具有隔离分层142的半导体基底102如图8 所示。
实际生产发现,在形成的所述隔离分层与后续隔离分层之间通常具有 内部结构异于隔离分层的夹层,所述夹层缺陷将影响器件的电学性能及 可靠性;本发明的发明人分析后认为,所述夹层缺陷是由于形成的部分 隔离层表面具有聚合物缺陷造成的。如何去除在形成部分隔离层后表面 具有的聚合物,成为本发明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历分析与实践后认为,对沉积所述隔离分层后的半 导体基底执行等离子体修复操作,成为去除所述聚合物的指导方向。
涉及的工艺条件包括修复气体可包含氢气(H2)或氮气(N2),所述 氬气或氮气的流量范围为100 500 sccm,如150 sccm、 200 sccm、 250 sccm 或350sccm;所需等离子体解离功率(SRF )范围为IOOO ~ 5000瓦(W),
ii如2000W、 2500W、 3000W或4000W;所需等离子体賊蚀功率(BRF)范围为 500 ~ 3000 W,如700W、 IOOOW、 1500W或2000W。涉及的反应温度可为450 ~ 550摄氏度,如500摄氏度。
所述等离子体修复操作的持续时间根据工艺条件及产品要求确定,对 于6 5纳米及其以下工艺,所述等离子体修复操作的持续时间可为5 ~ 15 秒,如8秒、1G秒或12秒。
本发明的发明人分析后认为,所述聚合物缺陷为经历刻蚀操作后形成 的包含刻蚀气体所含元素的副产物;通常,刻蚀气体中包含氟(F),致 使所述聚合物中包含氟,利用所述氢气或氮气修复所述聚合物时,离子 化所述氢气或氮气后获得包含氢或氮的等离子,所述等离子易与所述聚 合物中包含的氟发生化学反应,继而可减少甚至消除所述聚合物缺陷, 进一步可减少后续夹层缺陷的产生。
所述修复气体还可包含氧气(02)或氩气(Ar),本发明的发明人分 析后认为,氧气或氩气作为修复气体时,由于其粒子颗粒较大,可通过 溅蚀作用减少甚至消除所述聚合物缺陷;涉及的工艺条件包括所述氧 气或氩气的;危量范围为IOO ~ 500 sccm,々口150 sccm、 200 sccm、 250 sccm 或350sccm;所需等离子体解离功率(SRF )范围为1000 ~ 5000瓦(W), 如2000W、 2500W、 3000W或4000W;所需等离子体'践蚀功率(BRF)范围为 500 ~ 3000 W,如700W、 IOOOW、 1500W或2000W。涉及的反应温度可为450 ~ 550摄氏度,如500摄氏度。
所述等离子体修复操作的持续时间根据工艺条件及产品要求确定,对 于65纳米及其以下工艺,所述等离子体修复操作的持续时间可为5 ~ 15 秒,如8秒、1Q秒或12秒。
步骤405:结合图4和图9所示,对已经历等离子体修复操作的半导体 基底l02重复执行沉积隔离分层的操作及其后的等离子体修复操作,以形 成填充所述浅沟槽的隔离层16 0 。
12应用沉积-刻蚀-沉积工艺沉积包含至少两层隔离分层的隔离层时,在
形成每一隔离分层后,均需执行等离子体修复操作;所述隔离层包含的 隔离分层的具体数目根据生产要求确定。
需说明的是,所述沉积-刻蚀-沉积工艺不限于利用高密度等离子体化 学气相淀积(HDP)工艺进行;所述沉积-刻蚀-沉积工艺中涉及的沉积及 刻蚀操作均可应用现行半导体制程中的任一传统沉积及刻蚀工艺,如化 学气相淀积工艺和等离子体刻蚀工艺。
此外,应用沉积-刻蚀-沉积工艺沉积金属前介质层或其他层间介质层 时,本发明方法仍然适用。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介质层形成方法,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形成介质层的步骤包括提供半导体基底;以沉 积-刻蚀-沉积工艺沉积介质层分层,所述介质层分层覆盖所述半导体基 底;对沉积所述介质层分层后的半导体基底执行等离子体修复操作;对 已经历等离子体修复操作的半导体基底重复执行沉积介质层分层的操作 及其后的等离子体修复操作,以形成所述介质层。
对于金属前介质层,在半导体衬底上定义器件有源区并完成浅沟槽隔 离、继而形成栅极结构及源区和漏区后,形成半导体基底。所述金属前 介质层覆盖所述栅极结构及源区和漏区,并填满位于所述栅极结构间的 线缝;所述栅极结构包含栅极、环绕栅极的侧墙及栅氧化层。所述栅极 结构还可包含覆盖所述栅极和侧墙的阻挡层。
对于其他层间介质层,在半导体衬底上定义器件有源区并完成浅沟 槽隔离、继而形成栅极结构及源区和漏区后,进而沉积第一层间介质层, 随后形成第l层通孔及沟槽后,顺序沉积第二层间介质层、第二层通孔及 沟槽,……,直至沉积第N-l层间介质层后,继续形成第N-l层通孔及沟 槽后,形成半导体基底。
显然,数目N可为任意自然数,如l、 3、 5、 7或9等,所述层间介质层 的具体数目根据产品要求确定。
13所述等离子体修复操作涉及的工艺条件包括修复气体可包含氢气 UJ 、氮气(N2)、氧气(02)或氩气(Ar),所述修复气体的流量范围 为100~ 500 sccm, i口150 sccm、 200 sccm、 250 sccm或350sccm;所需 等离子体解离功率(SRF)范围为1000 ~ 5000瓦(W),如"OOW、 "00W、 3000W或4000W;所需等离子体'践蚀功率(BRF)范围为500 ~ 3000 W,如 700W、 IOOOW、 1500W或2000W。涉及的反应温度可为450 ~ 55Q摄氏度,如 500摄氏度。
所述等离子体修复操作的持续时间根据工艺条件及产品要求确定,对 于6 5纳米及其以下工艺,所述等离子体修复操作的持续时间可为5 ~ 15 秒,如8秒、1Q秒或12秒。
本发明的发明人分析后认为,利用所述氢气或氮气修复所述聚合物 时,离子化所述氢气或氮气后获得包含氢或氮的等离子,所述等离子易 于与所述聚合物中包含的氟及氮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少甚至消除所述聚合 物缺陷;而利用氧气或氩气作为修复气体时,由于其粒子颗粒较大,可 通过溅蚀作用减少甚至消除所述聚合物缺陷;进一 步可减少后续夹层缺 陷的产生。
需强调的是,未加说明的步骤均可采用传统的方法获得,且具体的工 艺参数根据产品要求及工艺条件确定。
尽管通过在此的实施例描述说明了本发明,和尽管已经足够详细地描 述了实施例,申请人不希望以任何方式将权利要求书的范围限制在这种 细节上。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另外的优势和改进是显而易见的。因 此,在较宽范围的本发明不限于表示和描述的特定细节、表达的设备和 方法和说明性例子。因此,可以偏离这些细节而不脱离申请人总的发明 概念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浅沟槽隔离区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半导体基底上形成浅沟槽;以沉积-刻蚀-沉积工艺沉积隔离分层,所述隔离分层覆盖所述浅沟槽;对沉积所述隔离分层后的半导体基底执行等离子体修复操作;重复执行沉积隔离分层的操作及其后的等离子体修复操作,以形成填充所述浅沟槽的隔离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沟槽隔离区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积-刻蚀-沉积工艺利用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工艺进行。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浅沟槽隔离区形成方法,其特征在 于执行等离子体修复操作时应用的修复气体包含氢气、氮气、氧气或 氩气。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浅沟槽隔离区形成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复气体的流量范围为100 - 500 sccm。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浅沟槽隔离区形成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等离子体修复操作所需等离子体解离功率范围为1000 - 5000 瓦。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浅沟槽隔离区形成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等离子体修复操作所需等离子体溅蚀功率范围为500 - 3000瓦。
7. —种介质层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半导体基底;以沉积-刻蚀-沉积工艺沉积介质层分层,所述介质层分层覆盖所述 半导体基底;对沉积所述介质层分层后的半导体基底执行等离子体》务复操作; 重复执行沉积介质层分层的操作及其后的等离子体修复操作,以形成所述介质层。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介质层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 积-刻蚀-沉积工艺利用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工艺进行。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介质层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执 行等离子体修复操作时应用的修复气体包含氢气、氮气、氧气或氩气。
10.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介质层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修复气体的流量范围为100 - 500 sccm。
11.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介质层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等离子体修复操作所需等离子体解离功率范围为1000 - 5000瓦。
12.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介质层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等离子体修复操作所需等离子体溅蚀功率范围为500 - 3000瓦。
全文摘要
一种浅沟槽隔离区形成方法,包括在所述半导体基底上形成浅沟槽;以沉积-刻蚀-沉积工艺沉积隔离分层,所述隔离分层覆盖所述浅沟槽;对沉积所述隔离分层后的半导体基底执行等离子体修复操作;重复执行沉积隔离分层的操作及其后的等离子体修复操作,以形成填充所述浅沟槽的隔离层。可减少所述浅沟槽隔离区内夹层缺陷的产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介质层形成方法,可减少所述介质层内夹层缺陷的产生。
文档编号H01L21/762GK101459111SQ200710094498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3日
发明者刘明源, 张文广, 郑春生 申请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