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端部安装面板构件的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9936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端部安装面板构件的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电连接器组件,更确切地说,涉及和电面板构件一起使用的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连接器组件需要提供部件之间的电功率或电气或电子控制信号,这些部件例如计算机、打印机、辅助硬件等。通常,这些部件包含面板构件,例如印刷电路板,该印刷电路板布置有小型化部件以提供希望的电气控制。 一般地,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电触头,这些电触头从被固定成邻近面板构件的一端的壳体延伸。配合连接器组件被配置成用于接收所述连接器组件。部件的操作可靠性直接受到连接的集成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如果触头之间电连接不够,那么这些部件不能像预期的那样运行。
另外,邻近面板构件之间的电连接器组件被配置成以通过使这些电连4妄器组件^又沿着一个方向^皮此面对来允许耦接。
需要的是被固定到面板构件的电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被配置成与固定到第二面板构件的第二连接器组件耦接,这些连接器组件能够从多个不同的方向彼此电接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被固定到面板构件,用于电耦接于被固定到第二面板构件的第二连接器组件。每个连接器组件包括具有以预定间隔彼此布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触头。每个触头的预定间隔被配置成和布置成接收另一触头的第二部分。所述连接器组件和第二连接器组件的第二部分以及对应的第 一和第二部分是能够枢转连接的。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能电连接到第二面板构件的面板构件。该面板构件包括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被固定到面板构件用于电耦接于固定到第二面板构件的第二连接器组件。每个连接器组件包括具有以预定间隔彼此
3布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触头。每个触头的预定间隔被配置成和布置成接收另一触头的第二部分。所述连接器组件和第二连接器组件的第二部分以及对应的第 一和第二部分是能够枢转连接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配合的电连接器组件形成能够枢转的连接。
本发明的另 一优点在于配合的电连接器组件能从不同方向被集合在一起。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在于配合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面板构件能够相对于彼此保持在固定的方向。
本发明的另 一个优点在于面板构件之间的方向允许在相对于彼此的方向改变。
本发明的另 一优点在于其减小了需要制造连接器组件的部件的数量。
另一优点在于这些连接器组件触头实质上具有相反的性质。
另 一优点在于这些连接器组件可缩放的,以使任何数量的连接器组件
能用来提供多个连接位置,例如2、 4、 6等。


从以下结合通过例子图示本发明的附图的优选实施的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是明显的。
图1是本发明的电触头的实施例的顶部透视图2是本发明的电触头的实施例的顶部透视图3是本发明的电触头的另一实施例的顶部透视图4是本发明的电触头的另一实施例的顶部透视图5是固定到本发明的面板构件的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的顶部透视
图6是固定到本发明的面板构件的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的顶部透视
图7是在耦合固定到本发明的各个面板构件之前的配合的连接器组件的顶部透^L图8是本发明的配合电连接器的示意性正视图,其表示了连接器能集合在一起的多个方向;
图9是本发明的耦接的电连接器组件的正视图;图10-12是本发明的配合的连接器触头结构的实施例的横截面;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不同面板构件的一对耦接连接器的应用的正视
图14是除了每个耦接的电连接器组件相对于本发明的另一连接器组件被旋转和枢转连接之外与图9类似的正视图15是在耦接之前的配合电连接器组件的顶部透视图,其中连接器组件被配置成与图6相似,并被固定到本发明的各个面板构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图1-5,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组件10 (图5)包括配置成耦接于另一触头14'(图7)的触头14。在一个实施例中,触头14和14'是基本相同的。如图1所示,触头14包括从一端延伸到第一部分20以及从另一端延伸到第二部分22的基座16。第一部分20延伸到与基座16相对的端部40,第二部分22延伸到与基座16相对的端部42。在一个实施例中,基座16、第一和第二部分20、 22每个都具有上端26和下端28,并且第一和第二部分20、 22是基本平行的。要理解到,术语上下部不是限制性的,而是仅提供用来更容易地确定本发明的特征。
如图1所示,底部18向外延伸并基本对黄向于基座16并且具有表面74,该表面74基本重合于或稍微偏置于下端28并且比下端28低。在另一实施例中(图2),底部18的表面74延伸过下端28或从下端28之下延伸,并且具有表面76的底部44从第一部分20的下端28横向延伸,实际上升高了触头14以使当触头14被放置在基本平的表面上时,底部18、 44的各个表面74、 76接触所述平的表面。如图7和8所示,底部18、 18'能用来将安装触头14、 14'安装到面板构件12。在一个安装技术中(未示出),包含粘合剂的焊料被覆盖在面板构件12的表面上以使底部18、 44被布置在所述粘合剂上。面板构件12然后受到足够的热以使粘合剂流动,/人而建立面板构件12和每个底部18、 44 (图2)之间或面板构件12和底部18 (图l)之间的粘结连接。然而,其他合适的导电固定技术,包括机械紧固件、粘合剂或其它热处理能被用来将底部18或底部18、 44固定到面板构件12。
在一个实施例中,过盈保持器36形成在第一部分20和第二部分20的每一个中以将触头14固定到壳体50 (图5)。图1表示形成邻近第一部分20的上端26和端部40的呈一定角度的区域24,以及形成在邻近端部40和下端28的第一部分20中并面向第二部分22的锥角30。如图1-4所示,可选择的凸起38从第二部分22朝向第一部分20向外延伸以改进和配合连接器的电连接。出于以下进一步讨论的原因,触头14形成与对应触头14'(图7)的枢转连接。
参照图3,其是另一类似于图2的触头14实施例的触头14的另一实施例,呈一定角度的部分46形成为邻近第一部分20的下端28和端部40。参照图4,其是另一类似于图3的触头实施例的触头14的另一实施例,呈一定角度的部分48形成为邻近第一部分20的端部40。
参照图7,触头14是由金属例如黄铜或磷青铜或其他合适的导电材料构成以使电能以不会对安装到每个面板构件12的部件的性能有不利影响的方式从底部18、 44 (未示出)穿过第一和第二部分20、 22被传导到配合触头14'。
参照图5,壳体50包括每个被配置成接收触头14的开口 54、 56。为了将壳体50固定到如图5所示的面板构件12,被固定到壳体50的底部52或多个底部52接触面板构件12,底部52例如以和前述用来将底部18、 44固定到面板构件12的技术相似的方式被固定到面板构件12。触头14借助于接合壳体50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开口 54、 56的相对壁的保持器36 (图1 )被固定到壳体50。如图5所示,壳体50被配置成以使第一和第二部分20、 22布置成基本垂直于面板构件12。尽管还如图5所示,呈一定角度的区域24和锥角30、 32、 34从壳体50穿过开口 54向外延伸,但在另一实施例中,前表面部分70、 72、 74能向外向第一和第二部分20、 22的端部40、 42延伸以垂直分离和包围第一和第二部分20、 22。壳体50能由任何材料例如尼龙或聚酯热塑料组成,这些材料具有适合于和连接器组件10 —起使用的足够的电绝缘特性以及强度和硬度特性。
参照图6,除了图6中的壳体50被配置成固定触头14以使第一和第二部分20、 22被沿着面板构件12水平布置有即基本平行于面板构件12布置有被布置成基本垂直于即垂直堆叠于面板构件12的触头14之外,壳体50类似于图5的实施例。换句话说,如图6所示,壳体50被配置成以固定触头14以使第一和第二部分20、 22沿着一部分面板构件12垂直布
6置有被基本布置成平行于面板构件12的第一和第二部分。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为了实现图6的壳体50,图5的壳体50旋转90度,会理解到,以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方式修改触头14,以使触头14电连接于面板构件12。一旦连接图5和6的每一个中的连接器组件10的触头14,面板构件12会彼此垂直。另外,将如图15所示的两个面板构件12连接于本质上类似于如图6所示的配合连接器组件,允许面板构件12基本在面板构件12的平面中旋转,旋转的程度受到配合面板构件12的限制。
图7表示对齐耦接的配合连接器组件10、 10',其中每个连接器组件10、 10'被固定到各个面板构件12。 一旦每个连接器组件10'导向成接合于其各个连接器组件10,第二部分22'被接收于对应的第一和第二部分20、22之间。同样地,连接器组件10的第二部分22被接收于连接器组件10'的对应的第一和第二部分20'、 22之间。由于触头14的结构,如图8所示,连接器组件10、 10'能从多个方向被集合在一起。例如,连接器组件10'的触头14'能沿着方向58配合触头或耦接于连接器组件10的触头14。也就是说,从触头14垂直之上的位置,触头14'能沿着方向58降低以使触头14'的下端28'接合触头14的上端26从而实现完全的4矣合或耦接。
另外,连接器组件10的触头14和连接器组件10'的触头14'能沿着方向60被耦接或集合在一起以实现配合触头68 (图9)。换句话说,在此触头14、 14'被对准,触头14'能沿着方向60移动以使端部40、 42开始接合端部40'、 42'直到实现完全接合。当一个第一部分20、 20'包括呈一定角度的部分48时(图4),沿着方向60的接合会更容易。另外,连接器组件10的触头14和连接器组件10'的触头14'能沿着方向62配合接触或耦接于连接器组件10。也就是说,从触头14垂直之下的位置,触头14'能沿着方向62升高以使触头14'的上端26'接合触头14的下端28直到实现完全接合或耦接。
还将注意到,尽管借助于能枢转或铰链状的连接,连接器组件10、10'能从多个方向集合在一起,但是连接器组件10、 10'的面板构件12能保持彼此平行,或相对于彼此连续旋转,例如保持彼此非平行。就是说,在此使用的术语可枢转连接^t定义成以表示在配合触头14和14'的情况下,每个触头能被相对于彼此旋转,例如与图9和图14相比。换句话说,如图9所示,触头14和14'被配合成以使对应的面板构件12被布置成基本彼此平行。如图14所示,触头14和14'相对于彼此旋转以使对应的面板构件12布置成彼此成一定角度。然而,示于图9和14之间的可枢转连接是铰链状的,但是所述可枢转连接没有被限定成以围绕特定的轴旋转。以另一方式表述,不像铰链,本发明的可枢转连接缺乏铰链销,因此允许在触头14和14'之间进行一定量的平移滑动。另外,如前所述,相对于配合图5、6的连接器组件,壳体50结构的改变能在其方向是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的面板构件12之间提供任何方向,即,任何角测量。
除了提供耦接的连接器组件10、 10'之间的可枢转连接之外,实现的连接还在它们之间提供了加强的电连接。例如,图9表示具有配合触头68的一对耦接的电连接器组件。图10-12是每个都沿着图9的线10-10而得到的该对配合触头14、 14'中的一个的横截面图。为了方便,配合触头14、 14'被表示为相同的部件,仅有数字名称之后的上标的撇号"'"的对应部分之间不同。因此,触头14的第二部分22^皮固定在触头14'的第一部分20'和第二部分22'之间,同样地,触头14'的第二部分22'被固定在触头14的第一部分20和第二部分22之间。为了加强配合触头68之间的电连接,例如在图1-4中采用了凸起38、 38'。凸起38增加了第二部分"的有效厚度,并被做成一定尺寸以使第二部分22的有效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20'、 22'之间的距离。因此, 一旦将包括凸起38的第二部分22插入在第一和第二部分20'、 22'之间,第一和第二部分20'、 22'被进一步分开,在第二部分22和凸起38的相对侧上产生压缩接触力。该压缩接触力改进了包括凸起38的第二部分22的抵靠部分和对应的第一和第二部分20'、 22'之间的电接触。
同样地,凸起38'增加了第二部分22'的有效厚度,并被做成一定尺寸以使第二部分22'的有效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20、 22之间的距离。因此, 一旦将包括凸起38'的第二部分22'插入在第一和第二部分20、22之间,第一和第二部分20、 22被进一步弄开,在第二部分22'和凸起38'的相对侧上产生压缩接触力。该压缩接触力改进了包括凸起38'的第二部分22'的抵靠部分和对应的第一和第二部分20、 22之间的电4矣触。如图IO所示,凸起38、 38'彼此抵靠。尽管38、 38'在附图中一般被表示为具有球形或圓形的外形,但是要理解到,这些凸起能具有任何数量的合适形状,包括扁平的顶点以增加凸起38、 38'之间,以及触头14、 14'的第一或第二部分20、 20'、 22、 22'之间的表面面积的凄t量。
在配合触头68的另一实施例中,图11与图IO相似,其包括形成在各个第一部分20、 20'中的凸起64、 64'。如所示,当触头14、 14'耦接时,凸起64、 64'沿着和形成在第二部分22、 22'中的各个凸起38、 38'相同的方向从各个第一部分20、 20'向外延伸。在一个实施例中,凸起64、 64'小于凸起38、 38'。然而,.凸起64、 64'被做成一定尺寸并被布置成使当实现配合触头68时,凸起64、 64'和凸起38、 38'被对准。 一旦触头14相对于触头14'充分移动,凸起64、 64'抵靠与凸起38、 38'相对的凹入部分70、 70'以阻挡在抵靠接触方向上的进一步移动。以另一种方式表述,凸起64、 64'起作用以将抵靠凸起38、 38'保持成彼此抵靠接触,并加强了配合触头68之间的物理和电接触。
在配合触头68的另一实施例中,除了凸起38、 38'之外,图12类似于图11。也就是说,凸起64、 644皮扩大,凸起38、 38'被基本去除。在该结构中,尽管当触头14、 14'耦接时,凸起64、 64'被定向为朝向彼此,但是凸起64、 64'不像如图11所示的凸起38、 38'那样没有彼此抵靠。以另一种方式表述,当耦接时,凸起64、 64'每个都抵靠第二部分22、 22'的基本平的表面,因此与凸起直接彼此抵靠的结构相比产生额外的稳定性。在如图12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代替使第二部分22、 22'的表面都变形的凸起38、 38',即代替一个面上的凸起和在相对面中的凹口 (参见图11),抵靠凸起64'的第二部分22的区域仅在第二部分22的一侧上具有凹口 72并且在相对表面上基本没有变形。同样地,抵靠凸起64的第二部分22'的区域仅在第二部分22'的一侧上具有凹口 72'并且在相对表面上基本没有变形。该结构有助于保持凸起64、 64'抵靠接触对应的凹口 72、 72'以使配合触头68更稳定并且阻挡运动以无意地4^开配合触头68。换句话iJL,对应的凹口 72、 72'形成正制动以便使无意的松开最小化同时在配合的过程中提供触觉反馈。
参照图13,讨论了应用具有面板构件12的连接器组件10。如所示,面板12包含发光二极管66用于给结构空间(未示出)提供照明。面板构件12例如通过粘合带被固定就位以使一旦固定到所述结构空间的表面时,如果能够实现的话,移除非常困难。既然面板构件12可以具有单独的或总的延伸长度,对安装者而言,在安装之前将所有的面板构件12预安装在一起是不实际的。另外, 一旦第一面板构件12被固定到结构空间
表面,不能使用传统的"直接"端部对端部的连接将第二面板构件12耦接到第一面板构件12。也就是说,触头14必需被配置成从不同的方向耦接,例如本发明允许的方向58 (图8)。
要理解到,尽管所示的连接器组件包含固定在壳体中的 一对连接器触头,但是一个连接器触头或多于两个的连接器触头能包含在壳体中以形成连"l妄器组件。而且,多个连接器组件能用来互连邻近的面板构件。
尽管已经参照优选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修改,以及可以用等同物替换其中的元件。另外,在不背离其本质范围的情况下,许多修改可以被做成使特定的情况或材料适合于本发明的教导。因此,意图是本发明不限于被公开为认为是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将包括落入附属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
10
权利要求
1.一种被固定到面板构件(12)的连接器组件(10),用于电耦接于被固定到第二面板构件的第二连接器组件(10′),每个连接器组件包括触头(14,14′),该触头具有以预定间隔彼此布置的第一部分(20,20′)和第二部分(22,22′),每个触头(14,14′)的预定间隔被配置成和布置成以接收另一触头的第二部分;以及其中所述连接器组件和第二连接器组件的第二部分(22,22′)以及对应的第一和第二部分是枢转连接的。
2. 如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组件(10),其中所述连"^妄器组件的第二部分(22, 22')和对应的预定间隔能从多个方向集合在一起。
3. 如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组件(10),其中凸起(38)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20, 22)的至少一个中,凸起(38)形成在第一部分中并朝向对应的第二部分延伸,该凸起形成在第二部分中并朝向所述对应的第一部分延伸,当耦接连接器组件时,所述凸起朝向彼此延伸。
4. 如权利要求3的连接器组件(10),其中第一部分(20, 20')具有呈一定角度的区域(24)。
5. 如权利要求4的连接器组件(10),其中呈一定角度的区域(24)沿着第一部分(20, 20')的至少一部分周边延伸。
6. 如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组件(10),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组件是基本相同的。
7. 如权利要求6的连接器组件(10),其中第一和第二部分(20,22)是基本平行的。
8. 如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组件(10),其中第一和第二部分(20,22)的至少一个中的至少一部分周边包括锥角(30)。
9. 如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组件(10),其中当连接器组件被集合在一起时,面板组件(12)被保持成彼此平行或非平行。
10. 如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组件(10),其中所述对应的触头(14,14')是相反性质的。
全文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10)被固定到面板构件(12)用于电耦接于被固定到第二面板构件的第二连接器组件(10′)。每个连接器组件包括触头(14,14′),该触头具有以预定间隔彼此布置的第一部分(20,20′)和第二部分(22,22′)。每个触头(14,14′)的预定间隔被配置成和布置成以接收另一触头的第二部分。所述连接器组件和第二连接器组件的第二部分以及对应的第一和第二部分是枢转连接的。
文档编号H01R12/20GK101563815SQ200780047452
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2日
发明者罗纳德·M·韦伯 申请人:泰科电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