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进行按压操作输入、倾斜操作输入和旋转操作 输入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这种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包括可以沿铅直方向进行按压操作的第
1操作体;可以进行倾斜操作和沿圆周方向进行旋转操作的第2操作体, 该第2操作体是配置在该第1操作体周围的环状部件;通过所述第1操 作体的按压移动而动作的第1开关单元;通过所述第2操作体的倾斜而 动作的多个第2开关单元;安装在所述第2操作体上、以检测该第2操 作体的旋转的旋转开关;设有第l、第2开关单元的第1基板;和形成有 旋转开关的滑动接点图案的第2基板(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1—325859号公报
所述第2操作体是配置在所述第1操作体周围的环状部件。因此, 所述第2操作体和安装在其上的旋转开关的外形取决于所述第1操作体 的外形。因此,如果减小所述第1操作体的外形,则可以减小所述第2 操作体和旋转开关的外形。
可是,所述第1操作体是按压操作输入用的操作体。因此,若减小 所述第1操作体的外形,则会产生不能良好地进行操作等问题。因此, 减小所述装置的外形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操 作型输入装置,与第1操作体的外形无关,其能够使旋转开关的外形小 型化,其结果为从而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具有第1操作 体,其可以沿与基板大致正交的方向进行按压操作,而且具有被操作的 第1表面和与该第1表面相反一侧的第2表面;第2操作体,其是在该 第1操作体周围与所述基板大致平行地配置的环状部件,该第2操作体 可以从该平行状态向周围的任意方向进行倾斜操作,并且可以在周向上 进行旋转操作;第1开关单元,其对应于所述第1操作体的按压移动而动作;多个第2开关单元,它们对应于所述第2操作体的倾斜而分别动 作;旋转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所述第2操作体的旋转;以及安装部件, 其外侧部设置在所述第2操作体上,而且其内侧部与所述第1操作体的 第2表面对置,所述多个第2幵关单元配置在所述基板上的与第1操作 体对置的区域的周边的区域中,所述旋转检测单元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件 的内侧部上,并配置在所述基板与所述第1操作体之间的、而且位于所 述多个第2开关单元的内侧的空间中。这样,所述旋转检测单元通过所述安装部件安装在所述第2操作体 上,并配置在所述基板与所述第1操作体之间的、而且位于所述多个第2 开关单元的内侧的空间中,所以能够与第1操作体的外形无关地使所述 旋转检测单元的外形小型化。所述第1操作体可以为下述形状,其具有操作部,其具有所述第 l表面和第2表面;和杆状的操作轴部,其凸出设置在该操作部的第2表 面的一部分上,而且外形小于该操作部的外形。该情况时,所述安装部 件的内侧部与所述操作部的第2表面的剩余部分对置。艮P,在所述基板与所述操作部之间的、而且位于所述操作轴部周边 的空间中配置所述安装部件的内侧部,并在该空间中配置所述旋转检测 单元。所述旋转检测单元可以构成为具有旋转体,其高度方向的一端部 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件的内侧部,在该旋转体的中心部设有用于穿过所述 操作轴部的通孔;触头,其设于该旋转体的高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以及 接点图案,其设在所述基板上的所述与第1操作体对置的区域中,而且 所述触头可在该接点图案上滑动。所述安装部件可以为如下形状,具有安装在所述第2操作体上的 环状的板体;和从该板体的内表面延伸设置的臂部。该情况时,在该臂 部的前端部的两端,设有两个折弯片,在所述旋转体的一端部设有用于 嵌入所述臂部的缺口部。
这样,所述臂部嵌入在所述旋转体的缺口部中,由此,对应于第2
操作体的旋转,折弯片按压缺口部的端面,使所述旋转体旋转。
所述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能够构成为还具有键头,其是在所述第
2操作体和所述第2开关单元之间与所述基板大致平行地配置的环状部 件,该键头对应于所述第2操作体的倾斜而倾斜,并分别将所述第2开 关单元按下;和触觉元件,其设于所述第2操作体的与键头对置的面上。 在该情况下,所述键头的与触觉元件对置的面为凹凸面,所述触觉元件 可以在所述键头的与触觉元件对置的面上滑动。
这样,所述键头具有按压所述第2幵关单元的功能、和与所述触觉 元件一起产生所述第2操作体的旋转操作的操作感的功能。因此,与分 别具有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构成部件的其他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相比, 可以减少部件数目。因此,可以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
所述第2操作体可以形成为以下形状,具有环状的操作板,其具
有被操作的第1表面和与该第1表面相反一侧的第2表面;圆筒状的外 壁部,其立起设置在该操作板的第2表面的外缘部;和圆筒状的内壁部, 其立起设置在所述操作板的第2表面的内缘部。在该情况下,所述触觉 元件安装在所述操作板的第2表面的所述外壁部和所述内壁部之间,所 述安装部件的外侧部以使其外侧端部与所述操作板的第2表面对置的方
式安装在所述内壁部上,所述键头支撑在所述安装部件的外侧部的外侧 端部上,并收容在所述外壁部和所述内壁部之间的空间中。
这样,通过将键头和触觉元件收容在所述外壁部和所述内壁部之间 的空间中,可以实现键头和触觉元件的装入的容易化,并且能够降低装 置高度。
在本发明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的情况下,所述旋转检测单元通过
所述安装部件安装在所述第2操作体上,并配置在所述基板与所述第1操作体之间的、而且位于所述多个第2开关单元的内侧的空间中,所以 能够与第1操作体的外形无关地使所述旋转检测单元的外形小型化。而 且,由于将该旋转检测单元配置在所述基板与所述第1操作体之间的、 而且位于所述多个第2开关单元的内侧的空间(即死区空间)中,所以 能够减小装置的外形,能够实现该装置的小型化。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的图,(a) 是简要俯视图,(b)是简要立体图。图2是该装置的沿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该装置的简要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该装置的壳体的简要立体图,(a)是从上侧表示的图,(b) 是从下侧表示的图。图5是表示该装置的第2操作体的简要立体图,(a)是从上侧表示 的图,(b)是从下侧表示的图。图6是表示该装置的基板的图,(a)是简要俯视图,(b)是简要仰 视图。标号说明200:基板;300:第1操作体;310:操作部;320:操作轴部;400: 第2操作体;410:操作板;420:内壁部;430:外壁部;500A:第l开 关单元;500B:第2开关单元;600:安装部件;610:板体;620:臂部; 621:折弯部;700:旋转检测单元;710:旋转体;711b:缺口部;720: 触头;730:接点图案;800:键头;830:凹凸面;卯0:触觉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的图,(a)是 简要俯视图,(b)是简要立体图;图2是该装置的沿图1中的A—A线 的剖视图;图3是该装置的简要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该装置的壳体的简要立体图,(a)是从上侧表示的图,(b)是从下侧表示的图;图5 是表示该装置的第2操作体的简要立体图,(a)是从上侧表示的图,(b) 是从下侧表示的图;图6是表示该装置的基板的图,(a)是简要俯视图, (b)是简要仰视图。此处披露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包括壳体100;基板200,其设置在该壳体100的底板部上表面上;第1操作体300,其可以沿与基板200 大致正交的方向进行按压操作;第2操作体400,其是在该第1操作体 300周围与基板200大致平行地配置的环状部件,可以从该平行状态向周 围的4个方向进行倾斜操作,并且可以周向进行旋转操作;第1开关单 元500A,其与第1操作体300对置配置;第2开关单元500B,其对应 于第2操作体400的4个倾斜方向而配置;安装部件600,其安装在第2 操作体400上;旋转检测单元700,其安装在该安装部件600上,以检测 第2操作体400的旋转;键头800,其配置在第2操作体400与第2开关 单元500B之间;触觉元件900,其设在第2操作体400的键头对置面上; 和加强板IOOO,其安装在壳体100的底板部下表面上。以下具体说明各 部分。壳体100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是杯状的树脂成形品,其具 有圆形底板部;和在该底板部的外周缘部上立起设置的圆筒状壁部。在该壳体100的底板部的中心部设有用于使第1操作体300的操作 轴部320穿过的第1孔部110。并且,在壳体100的底板部的上表面的第1孔部110的周缘部,如 图2、图3和图4 (a)所示,以相等间隔设有3个支撑部件120。该每个 支撑部件120具有支撑部,其外周面为圆弧状,而且该支撑部插入到 旋转检测单元700的旋转体710的旋转孔部712a中,从而将该旋转体710 支撑成可以沿周向旋转;以及卡定爪,其卡定在旋转检测单元700的旋 转体710的卡定孔部711a中。如图2和图4 (b)所示,在壳体100的底板部的下表面的第1孔部 110的周缘部,设有用于收容基板200的副基板240和第1开关单元500A 的凹状的收容部150。该收容部150具有截面观察呈凸字状的圆形凹部151、和与该圆形凹部151相连续的矩形凹部152。矩形凹部152朝向壳 体100的底板部的外周面敞开。
在圆形凹部151的下表面上,如图2、图3、图4和图6所示,4个 第卡合凸部161以90。间隔设置在第1孔部110的周边。该第1卡合凸部 161分别卡合在基板200的副基板240的4个卡合孔241和第1固定片 530A的4个卡合孔531A中,而且分别嵌入到加强板1000的4个收容孔 部1110中。并且,在壳体100的底板部下表面的收容部150的周边,设 有3个第2卡合凸部162。该第2卡合凸部162分别卡合在加强板1000 的3个卡合孔部1120中。
如图2、图3和图4 (a)所示,在壳体100的壁部上设置有用于 将基板200的导出部220导出到外部的第1导出孔131;用于导出基板 200的折回片230的第2导出孔132;和用于引导键头800的4个引导凸 部的4个引导凹部140。
第1导出孔131位于两个引导凹部140之间。第2导出孔132位于 剩余两个引导凹部140之间,而且设置在收容部150的矩形凹部152的 上方位置处。
如图2、图3和图6所示,基板200是挠性基板,其具有设置在 壳体100的底板部上表面上的圆板状的主基板210;设在该主基板210的 外周部一部分上的板状的导出部220;设在主基板210的外周部的其他部 分上的、宽度小于导出部220的板状的折回片230;和设在该折回片230 的前端部的圆板状的副基板240。
在主基板210的中心部设有用于插入3个支撑部件120的第2孔部 211。该第2孔部211在主基板210设置在壳体100的底板部上表面上的 状态下,与第1孔部110呈同心圆状地配置。
导出部220从壳体100的第1导出孔131导出到壳体100外部,并 与未图示的电子设备连接。
折回片230具有后端部和前端部,其后端部从壳体100的第2导出 孔132导出到壳体100外部,并如图2所示,被折回成从截面观察大致 呈横向的U字状,其前端部收容在壳体100的收容部150的矩形凹部152中。副基板240在折回片230的前端部收容在收容部150的矩形凹部152 中的状态下,收容在该收容部150的圆形凹部151中。在该副基板240 上以90。间隔设有用于穿过使4个第1卡合凸部161穿过的4个卡合孔 241。如图3和图5所示,第2操作体400是盖在壳体100上的杯状树脂 成形品。该第2操作体400具有操作板410、在该操作板410的下表面 内缘部立起设置的圆筒状的内壁部420、和在操作板410的下表面外缘部 立起设置的圆筒状的外壁部430。操作板410是在中心部设有中心孔部411的环状的板状体。该操作 板410的外径大于壳体100的底板部的外径。并且,操作板410的上表面(第l表面)是被操作的操作面,为了 容易操作,多个凸部412从该操作板410的中心呈放射状配置。在操作 板410的下表面(第2表面)设有4个凸部413,这些凸部413分别插入 并溶敷在触觉元件900的两个安装部930的两个孔部931中。在内壁部420的下表面设有多个凸部421,这些凸部421分别插入 并溶敷在安装部件600的板体610的多个孔部611中。并且,内壁部420 与外壁部430之间的空间成为收容键头800和触觉元件900的收容空间。外壁部430在第2操作体400盖在壳体100上的状态下,沿着该壳 体100的壁部的外表面延伸。旋转检测单元700是旋转开关,如图2、图3和图6 (a)所示,其 具有旋转体710、可对应于该旋转体710的旋转而旋转的触头720、和 多个接点图案730,所述触头720可以在该多个接点图案730上滑动。如图2和图3所示,旋转体710具有圆筒状的上阶梯部711、和圆 筒状的下阶梯部712,下阶梯部712设于该上阶梯部711的下表面,并且 外径大于该上阶梯部7H的外径。在下阶梯部712的中心部设有使壳体100的3个支撑部件120嵌入 的旋转孔部712a。这样,下阶梯部712可旋转地支撑在3个支撑部件120 上,由此,旋转体710可以旋转安装在壳体IOO上。这样,旋转检测单元700配置在基板200的主基板210与第1操作体300的操作部310之 间(即,主基板210上的第1操作体300的操作部310的下侧(即,第l 操作体300的按压移动方向侧))的、而且位于第2开关单元500B的内 侧的空间中。并且,在下阶梯部712 (即高度方向的另一端部)的下表面上设有 用于收容触头720的环状的收容凹部712b。在上阶梯部711的中心部设有与下阶梯部712的旋转孔部712a连通 的卡定孔部711a。该卡定孔部711a的直径大于旋转孔部712a的直径。 即,壳体100的3个支撑部件120的卡定爪卡定在卡定孔部711a的旋转 孔部712a的周缘部上。由此,可以防止旋转体710从壳体100松脱。另 外,旋转孔部712a和卡定孔部711a形成为通孔。并且,在上阶梯部711 (即高度方向的一端部)上,在相对的两个部 位设有两个缺口部711b。安装部件600的两个臂部620分别嵌入到该缺 口部711b中。如图2和图3所示,触头720具有环状的基础板721、和与该基础 板721的外周面连续设置的4个接触臂722。基础板721安装在收容凹部712b的底面上。对应于伴随着第2操作体400的旋转的旋转体710的旋转,多个接 触臂722在多个接点图案730上滑动。如图6所示,多个接点图案730沿基板200的主基板210上表面的 第2孔部211的周缘部(即,主基板210上的第1操作体300的操作部 310的对置区域)隔开间隔地设置。如图2和图3所示,安装部件600具有环状的板体610(即外侧 部)、和从该板体610的内表面延伸设置的相互对置的两个臂部620 (即 内侧部)。在板体610上分别设有多个孔部611 ,第2操作体400的多个凸部 421分别插入并溶敷在该多个孔部611中。即,板体610溶敷固定在第2 操作体400的内壁部420的下表面上。并且,板体610的外径大于内壁 部420的外径。因此,在板体610被安装在内壁部420下表面的状态下,该板体610的外缘部(即、外侧端部)突出到内壁部420的外侧,并与 操作板410的下表面对置。该板体610的外缘部成为在所述收容空间中 支撑键头800的第1突起部810的部位。臂部620为矩形形状的板状体。在板体610安装在内壁部420的下 表面上的状态下,该臂部620与第1操作体300的操作部310的底面的 外周部对置。并且,臂部620具有少许游隙地嵌入在旋转检测单元700 的旋转体710的缺口部711b中。在该臂部620前端部的宽度方向两端设 有与该臂部620大致垂直的两个折弯片621 。在臂部620嵌入在缺口部711b中的状态下,折弯片621与该缺口部 711b的端面对置。因此,当安装部件600伴随第2操作体400的旋转而 旋转时,折弯片621抵接并按压缺口部711b的端面。这样,旋转体710 就被安装在安装部件600的两个臂部620上,使该旋转体710可以伴随 第2操作体400的旋转而旋转。另外,臂部620具有少许游隙地嵌入在缺口部711b中,折弯片621 仅是与缺口部711b的端面对置。即,对应于伴随第2操作体400的倾斜 的安装部件600的倾斜,臂部620可以在沿着该臂部620的长度方向的 两个方向和沿着该臂部620的宽度方向的两个方向上,在缺口部711b内 摆动。此时,两个折弯片621被设定成为与旋转体710不干涉。因此, 第2操作体400的倾斜方向为沿着臂部620的长度方向的两个方向和沿 着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个方向。如图2和图3所示,触觉元件900具有为环状板簧的触觉元件主 体910;两个滑动部920,它们设在触觉元件主体910的相互对置的两个 部位上,而且弯曲成圆弧状;以及两个安装部930,它们设在触觉元件主 体910的分别与两个滑动部920错开90。位置的两个部位上。在安装部930上设有两个孔部931。第2操作体400的操作板410 的两个凸部413分别插入并溶敷在这两个孔部931中。由此,安装部930 就安装在第2操作体400的操作板410的下表面上。滑动部920对应于第2操作体400的旋转,而在键头800的凹凸面 830上滑动。由此,使用者对第2操作体400的旋转操作可感到操作感。如图2和图3所示键头800是环状的树脂成形体。该键头800具有
在其上表面的内缘部设置的圆筒状的第1突起部810;在所述上表面的外
缘部分别以90。间隔设置的4个第2突起部820;在所述上表面的剩余 区域内设置的凹凸面830;在下表面上以与第2突起部820相同的间隔设 置的4个按压部840;以及在外周面的、第2突起部820和按压部840之 间的4个部位,分别朝向外侧凸出设置的4个引导凸部850。
如图2所示,第1突起部810不仅在上侧,也朝向内侧凸出。该第 1突起部810的内侧的凸部支撑在安装部件600的板体610的外缘部上, 安装部件600的板体610安装在第2操作体400的内壁部420上。由此, 键头800保持在第2操作体400的内壁部420与外壁部430的所述收容 空间内。
并且,该第1突起部810的内径略大于第2操作体400的内壁部420 的外径。因此,在键头800被保持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的状态下,第1突 起部810沿着内壁部420的外表面配置。
第2突起部820比第1突起部810略高,并抵接在第2操作体400 的操作板410的下表面上。通过该第2突起部820与操作板410的下表 面的抵接,在键头800与该操作板410之间形成收容触觉元件900的空 间。并且,第2突起部820通过第2操作体400的倾斜而被操作板410 按下。由此,键头800伴随第2操作体400的倾斜而倾斜。
并且,在键头800保持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的状态下,第2突起部820 与外壁部430之间具有间隙。壳体100的壁部插入到该间隙中。
引导凸部850被壳体100的壁部的引导凹部140以可以上下活动的 方式引导。由此,引导键头800的倾斜,并且防止了键头800在周向上 的旋转。
按压部840是朝向下方凸出的圆柱状突起。在引导凸部850被引导 凹部140引导的状态下,该按压部840配置在与第2操作体400的倾斜 方向对应的位置上,并放置在第2开关单元500B的4个第2可动接点部 520B上。这样,按压部840支撑在第2开关单元500B的4个第2可动 接点部520B上,由此,键头800和第2操作体400以与基板200的主基板210大致平行的状态被支撑。
并且,按压部840对应于伴随第2操作体400的倾斜的键头800的 倾斜,而将第2开关单元500B的第2可动接点部520B按下。
如图3和图6 (a)所示,第2开关单元500B具有4对第2固定接 点部510B,它们分别设在基板200的主基板210的上表面上的多个接点 图案730周边的、与第2操作体400的4个倾斜方向对应的4个部位(即, 基板200的主基板210上的与第1操作体300对置的区域周边的区域) 上;4个第2可动接点部520B,它们从截面观察呈大致圆弧状,并分别 设置在每对第2固定接点部510B中的一个上;第2固定带530B,其将 该第2可动接点部520B固定在主基板210上;以及4个第2垫片540B, 它们分别设置在第2可动接点部520B的顶部上。
第2可动接点部520B隔着第2垫片540B支撑键头800的按压部840。 当该第2可动接点部520B的顶部对应于第2操作体400的倾斜而被键头 800的按压部840按下时,该第2可动接点部520B发生弹性变形,与另 一方固定接点部510B接触。另外,当第2可动接点部520B被从所述按 下状态解放时,第2可动接点部520B复原并将按压部840顶起。由此, 第2操作体400恢复为平行状态.。
如图6 (b)所示,成对的第2固定接点部510B分别与基板200的 主基板210、导出部220的下表面上的布线图案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第1操作体300具有操作部310、和在该操作 部310的底面(第2表面)的中心部朝向下方立起设置的柱状的操作轴 部320。
操作部310是圆形的朝下的杯状的树脂成形品,其外径略小于第2 操作体400的中心孔部411的直径。即,操作部310嵌入在第2操作体 400的中心孔部411中,并且局部露出到外侧以便可以操作。
在该操作部310的外周缘部朝向外侧设有凸缘部311。该凸缘部311 抵接在第2操作体400的中心孔部411的内缘部上,由此,防止了第1 操作体300从第2操作体400松脱。
并且,操作部310的上表面(第l表面)是被操作的操作面,其上设有用于使操作容易的凹部。
操作轴部320具有圆柱状的操作轴部主体321,其穿过壳体100 的3个支撑部件120之间和第1孔部110;和凸部322,其设于该操作轴 部主体321的上端部的外周面上。
凸部322嵌入在3个支撑部件120中的两个支撑部件120之间,并 在上下方向上被引导,并且防止了第1操作体300在周向上的旋转。
操作轴部主体321穿过3个支撑部件120之间和第1孔部110,面对 壳体100的收容部150的圆形凹部151,并放置在第1开关单元500A上。 由此,第1操作体300被保持为初始状态。通过对第1操作体300进行 按下操作,该操作轴部主体321将第1开关单元500A按下。
第1开关单元500A具有设在副基板240的下表面上的一对第1 固定接点部510A;放置在一个第1固定接点部510A上的从截面观察呈 大致圆弧状的第1可动接点部520A;将该第1可动接点部520A固定在 副基板240上的第1固定片530A;以及放置在第1可动接点部520A的 顶部上的第1垫片540A。
一对第1固定接点部510A分别连接在基板200的折回片230、主基 板210和导出部220的下表面上的布线图案上。
第1可动接点部520A隔着第1垫片540A支撑第1操作体300的操 作轴部320的操作轴部主体321。当该第1可动接点部520A的顶部隔着 第1垫片540A被操作轴部主体321按下时,该第1可动接点部520A发 生弹性变形,并接触另一固定接点部510A。另外,当第1可动接点部520A 从所述按下状态释放时,第1可动接点部520A复原,并将第1操作体 300顶起至初始状态。
加强板1000是具有绝缘性的板状体。在该加强板1000的中央部设 有分别收容壳体100的4个第1卡合凸部161的4个收容孔部1110。在 加强板1000的4个收容孔部1110的周边设有分别卡合壳体100的3个 第2卡合凸部162的3个卡合孔部1120。通过该卡合孔部1120与壳体 100的第2卡合凸部162的卡合,加强板1000被安装在壳体100的底板 部的下表面上。以下,说明这种结构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的装配步骤。首先,在
第2操作体400的操作板410的下表面上安装触觉元件900的安装部930。 并且,将第1操作体300的操作部310插入到第2操作体400的中心孔 部411中。
在该状态下,在第2操作体400的内壁部420与外壁部430之间的 收容空间中插入键头800。然后,在内壁部420的下表面上溶敷固定安装 部件600的板体610。由此,键头800的第1突起部810支撑在板体610 的外缘部上,并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中。这样,将第1操作体300、第2 操作体400、触觉元件900、键头800和安装部件600单元化。
然后,将4个第2可动接点部520B分别放置在基板200的主基板 210上的每对第2固定接点部510B中的一个上。并且,利用第2固定带 530B安装在基板200的主基板210上。
将该基板200的导出部220对准位置地插入到壳体100的第1导出 孔131中。与此同时,将基板200的折回片230的后端部对准位置地插 入到壳体100的第2导出孔132中。这样,基板200的主基板210被设 置在壳体100的底板部上。此时,壳体100的3个支撑部件120嵌入主 基板210的第2孔部211中。
然后,在旋转检测单元700的旋转体710的收容凹部712b的底面上 安装触头720的基础板721。将壳体100的3个支撑部件120插入到该旋 转体710的旋转孔部712a中。结果为,3个支撑部件120的卡定爪抵接 在旋转体710的旋转孔部712a的内周面上,该支撑部件120的支撑部朝 向内侧发生弹性变形。接着,支撑部件120的卡定爪卡定在旋转体710 的卡定孔部711a的旋转孔部712a的周缘部上。这样,旋转检测单元700 就可以沿周向旋转地安装在主基板210上的第1操作体300的操作轴部 320周边的空间(即,位于主基板210与第1操作体300的操作部310之 间的、而且是第2开关单元500B的内侧的空间)中。
然后,在4个第2可动接点部520B上分别放置4个第2垫片540B。 并且,将如上所述的单元化了的第2操作体400盖在壳体100上。这样, 壳体100的壁部插入到第2操作体400与键头800的第2突起部820之间的间隙中。与此同时,在4个第2垫片540B上分别放置键头800的4 个按压部840。这样,4个第2垫片540B分别保持在4个第2可动接点 部520B与键头800的4个按压部840之间。
此时,将第1操作体300的操作轴部主体321对准位置地插入到壳 体100的3个支撑部件120之间和第1孔部110中。由此,第1操作体 300的凸部322嵌入到两个支撑部件120之间。
然后,将第1垫片540A从壳体100的下表面侧插入到壳体100的第 1孔部110中。结果为,第1垫片540A与第1操作体300的操作轴部主 体321的前端面抵接。
然后,将第1可动接点部520A放置在基板200的副基板240下表面 上的一个第1固定接点部510A上。并且,将第1固定片530A盖在第1 可动接点部520A上,从而设置在副基板240的下表面上。
在该状态下,将基板200的折回片230的后端部折弯,将该折回片 230的前端部收容在壳体100的收容部150的矩形凹部152中,将副基板 240、第1可动接点部520A和第1固定片530A收容在圆形凹部151中。 此时,副基板240的4个卡合孔241和第1固定片530A的4个卡合孔 531A分别与圆形凹部151的下表面的4个第1卡合凸起161卡合。这样, 第1可动接点部520A被保持在第1固定片530A和副基板240之间。并 且,第1垫片540A被保持在第1操作体300的操作轴部主体321与第1 可动接点部520A之间。
然后,使加强板1000的3个卡合孔部1120与壳体100的底板部的3 个第2卡合凸部162卡合。由此,壳体100的4个第1卡合凸部161嵌 入在加强板1000的4个收容孔部1110中。
以下,说明如上所述装配起来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的使用方法和 各部分的动作。首先,当第l操作体300从初始状态被进行了按压操作 时,第1操作体300的凸部322在壳体100的2个支撑部件120之间被 引导,该第1操作体300向下方移动。由此,第1操作体300的操作轴 部主体321隔着第1垫片540A将第1可动接点部520A的顶部按下。由 此,第1可动接点部520A发生弹性变形,该第1可动接点部520A的顶部接触另一固定接点部510A。由此,表示第1操作体300进行了按压操 作的信号通过基板200输出到上述电子设备中。
然后,在第1操作体300被松开时,第1可动接点部520A复原。由 此,第1可动接点部520A隔着第1垫片540A顶起第1操作体300的操 作轴部主体321,使得该第1操作体300恢复为初始状态。
当对第2操作体400从平行状态向沿着臂部620的长度方向的两个 方向中的任一方进行倾斜操作时,第2操作体400的操作板410按下键 头800的倾斜方向侧的第2突起部820。由此,键头800的引导凸部850 被壳体100的壁部的引导凹部140引导,同时第2操作体400、键头800 和安装部件600倾斜。由此,键头800的倾斜方向侧的按压部840隔着 第2垫片540B将第2可动接点部520B的顶部按下。由此,第2可动接 点部520B发生弹性变形,该第2可动接点部520B的顶部接触另一固定 接点部510B。由此,表示第2操作体400进行了倾斜操作的信号通过基 板200输出到上述电子设备中。
此时,安装部件600的两个臂部620沿着该臂部620的长度方向在 旋转体710的两个缺口部711b内摆动。
当第2操作体400被松幵时,倾斜方向侧的第2可动接点部520B复 原。由此,倾斜方向侧的第2可动接点部520B隔着第1垫片540A顶起 倾斜方向侧的按压部840。从而第2操作体400恢复为平行状态。
另一方面,在对第2操作体400从平行状态向沿着臂部620的宽度 方向的两个方向中的任一方进行倾斜操作时,与上述倾斜操作一样,第2 操作体400、键头800和安装部件600倾斜,表示第2操作体400进行了 倾斜操作的信号通过基板200输出到上述电子设备中。
此时,安装部件600的两个臂部620沿着该臂部620的宽度方向在 旋转体710的两个缺口部71 lb内摆动。
在第2操作体400被松开时,与上述倾斜操作一样,第2操作体400 恢复为平行状态。
当对第2操作体400进行旋转操作时,该第2操作体400、触觉元 件卯0和安装部件600旋转。由此,安装部件600的两个臂部620中一方的折弯片621分别抵接并按压在旋转体710的两个缺口部711b的一个 端面上。由此,旋转体710和触头720伴随第2操作体400的旋转而旋 转。由此,触头720的4个接触臂722在基板200的主基板210上的多 个接点图案730上滑动。由此,表示第2操作体400的旋转量和旋转方 向的信号通过基板200输出到上述电子设备中。
在旋转操作过程中,触觉元件900的两个滑动部920在键头800的 凹凸面830上滑动。由此,产生第2操作体400的旋转操作的操作感。
在这种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的情况下,旋转检测单元700通过安装 部件600安装在第2操作体400的内壁部420的下表面上,并配置在基 板200的主基板210与第1操作体300的操作部310之间的、且位于第2 开关单元500B的内侧的空间中。因此,可以减小旋转检测单元700的外 形。并且,由于将该旋转检测单元700配置在作为死区空间的所述空间 内,所以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而且,键头800具有按压4个第2开关单元500B的功能、和与触觉 元件900 —起产生第2操作体400的旋转操作的操作感的功能,所以从 这一点上讲,与具有分别实现各种功能的构成部件的其他复合操作型输 入装置相比,可以减少部件数目,而且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并且, 由于键头800和触觉元件900被收容在第2操作体400的内壁部420与 外壁部430之间的空间中,所以能够减小装置的厚度。因此,从这一点 上讲也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另外,关于壳体100的形状,只要能够收容上述构成部件,则可以 任意地进行设计变更。因此例如可以变更设计成将第1开关单元收容在 所述壳体中。
关于基板200的形状,只要形成有开关单元的接点和旋转检测单元 的接点图案等,则可以采用任何形状。
关于第1操作体300的形状,只要是能够在与基板大致正交的方向 上进行按压移动、而且能够使第1开关单元动作的形状即可。在第1操 作体300为具有操作部和操作轴部的形状时,所述操作部的形状可以任 意设定,所述操作轴部的形状只要是从所述操作部的第2表面的一部分上凸出设置、而且其外形小于该操作部的外形的杆状即可。
关于第2操作体400的形状,只要是在第1操作体的周围与所述基 板大致平行配置的环状部件即可。该第2操作体可以向4个方向进行倾 斜操作,但也可以向周围的任意方向进行倾斜操作。
关于键头800可以省略。该情况时,在所述第2操作体的第2表面 上设置至少与按压部840相当的部件。并且,在要省略键头800地实现 产生所述第2操作体的旋转操作的操作感的功能的情况下,在第2表面 上设置凹凸面830,将触觉元件900固定在所述壳体等上,并使其在凹凸 面上滑动。
关于触觉元件900也可以省略。并且,在要省略触觉元件900地实 现产生所述第2操作体的旋转操作的操作感的功能的情况下,在所述第2 操作体的第2表面上设置凸部,并使该凸部在键头800的凹凸面830上 滑动。
关于安装部件600,只要其外侧部设在所述第2操作体上,而且内 侧部与所述第1操作体的第2表面对置,并能够安装后面叙述的旋转检 测单元,则可以采用任何部件。
例如,可以使所述安装部件为矩形形状的板体,将多个该安装部件 的一端部(外侧部)设在所述第2操作体上,另一方面,使另一端部(内 侧面)与第1操作体的第2表面对置。另外,所述安装部件也可以安装 在所述第2操作体上,也可以设置成一体。
另外,关于旋转检测单元和安装部件的内侧部的安装这一概念,并 不限于完全固定的状态,包括像上述实施例那样使臂部620嵌入在缺口 部711b中的卡定状态。
关于旋转检测单元700,在上述实施例中是旋转开关,但不限于此, 也可以为用电阻图案来代替接点图案730的可变电阻器,还可以是将接 点图案730替换为磁气检测元件、并且将触头720替换为磁铁的旋转编 码器。此外,也可以使用光学式旋转编码器。
关于旋转体710可以省略。该情况时,只要将触头720安装在安装 部件600上即可。关于第1开关单元500A,只要能够对应于第1操作体的按压移动而动作,则可以采用任何部件。例如,可以在第1操作体的第2表面上设置可动接点,并使其与固定接点部接触。
关于第2开关单元500B,其与第1开关单元500A相同。并且,该 第2开关单元只要配置在所述基板上的与所述第1操作体对置的区域的 周边区域中的、对应于第2操作体的倾斜的位置即可。因此,所述第2 开关单元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4个。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具有第1操作体,其可以沿与基板大致正交的方向进行按压操作,而且具有被操作的第1表面和与该第1表面相反一侧的第2表面;第2操作体,其是在该第1操作体周围与所述基板大致平行地配置的环状部件,该第2操作体可以从该平行状态向周围的任意方向进行倾斜操作,并且可以在周向上进行旋转操作;第1开关单元,其对应于所述第1操作体的按压移动而动作;多个第2开关单元,它们对应于所述第2操作体的倾斜而分别动作;旋转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所述第2操作体的旋转;以及安装部件,其外侧部设置在所述第2操作体上,而且其内侧部与所述第1操作体的第2表面对置,所述多个第2开关单元配置在所述基板上的与第1操作体对置的区域的周边的区域中,所述旋转检测单元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件的内侧部上,并配置在所述基板与所述第1操作体之间的、而且位于所述多个第2开关单元的内侧的空间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操作体具有操作部,其具有所述第1表面和第2表面;和杆状的操作轴部,其凸出设置在该操作部的第2表面的一部分上,而且外形小于该操作部的外形,所述安装部件的内侧部与所述操作部的第2表面的剩余部分对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检测单元具有旋转体,其高度方向的一端部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件的内侧部,在该旋转体的中心部设有用于穿过所述操作轴部的通孔;触头,其设于该旋转体的高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以及接点图案, 其设在所述基板上的所述与第1操作体对置的区域中,而且所述触头可在该接点图案上滑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件具有安装在所述第2操作体上的环状的板体;和从 该板体的内表面延伸设置的臂部,在该臂部的前端部的两端,设有两个 折弯片,在所述旋转体的一端部设有用于嵌入所述臂部的缺口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还具有键头,其是在所述第2操作体和所述第2开关单元之间与所述基板大致平行地配置的环状部件,该键头 对应于所述第2操作体的倾斜而倾斜,并分别将所述第2开关单元按下; 和触觉元件,其设于所述第2操作体的与键头对置的面上, 所述键头的与触觉元件对置的面为凹凸面,所述触觉元件可以在所述键头的与触觉元件对置的面上滑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操作体具有环状的操作板,其具有被操作的第1表面和 与该第1表面相反一侧的第2表面;圆筒状的外壁部,其立起设置在该 操作板的第2表面的外缘部;和圆筒状的内壁部,其立起设置在所述操作板的第2表面的内缘部,所述触觉元件安装在所述操作板的第2表面的所述外壁部和所述内壁部之间,所述安装部件的外侧部以使其外侧端部与所述操作板的第2表面对置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内壁部上,所述键头支撑在所述安装部件的外侧部的外侧端部上,并收容在所 述外壁部和所述内壁部之间的空间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通过使旋转开关外形小型化,能实现装置的小型化。该装置具有操作体(300),其可沿与基板大致正交的方向进行按压操作;操作体(400),其是在操作体(300)周围与基板大致平行配置的环状部件,可向4个方向进行倾斜操作并可进行旋转操作;开关单元(500A),其与操作体(300)对置配置;4个开关单元(500B),它们与操作体(400)对置配置;安装部件,其板体安装在操作体(400)的内壁部上;和旋转检测单元,其检测操作体(400)的旋转,旋转检测单元安装在安装部件的两个臂部上,并配置在主体部上的操作体(300)的操作部下侧、且位于开关单元(500B)的内侧空间中。
文档编号H01H25/00GK101290843SQ20081009146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18日
发明者续木史郎 申请人:星电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