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了复合电缆的电线及多个压接端子的连接器构造。
背景技术:
在由多条芯线构成的复合电缆用的连接器中,为具有防水功能公知的有下
述连接器将压接在各电线上的压接端子从壳体的后方插入,并用树脂制的软 线封套包覆连接已连接的压接端子部,或者将与电线连接了的端子插入并压接 在防水用索环中(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平ll-260457号^^艮)。
例如,用于与车载用的摄像模块进行连接的连接器的现有构造例子表示于图5。
图5 (a)表示将折弯端子120压接在复合电缆101的一条电线102的芯线上 的状态,图5 (b)表示将例如两条电线102插入并组装到壳体130中的状态。
若要将分别压接在多条电线上的多个折弯端子120—起插入并组装到一个 壳体130中,由于不仅需要专用的夹具,而且成为误配线、误插入的原因的危 险很高,因而通常都如图5 (b)所示,将折弯端子120—个一个地插入并组装 到壳体130中。
因此,在先将一个折弯端子120插入到壳体130中之后,为了能将下一个折 弯端子120插入到壳体130中,就需要在复合电缆101的末端部101a和折弯端子 120之间的电线102处设置用于使其向后方弯曲的富余部分(L部分)。
另外,为了使折弯端子容易插入到壳体中,由于折弯端子的构造也要配置
向重叠,因而还需要^L置空间123,以免在压接连接芯线时,芯线的前端与触 点部122干涉。
再有,为了附加防水功能,如图5(c)所示,在压接部用树脂材料成形软 线封套lll的场合,必须防止树脂从在将折弯端子120插入到壳体130中的后方 所产生的间隙131流入。为此,如图5(c)所示,不得不采用首先以流动性^f氐的4射脂形成一次成形 部llla之后再通过二次成形来成形软线封套lll的方法,或者采用将粘结剂封 入间隙131中之后再成形软线封套111的方法。
另外,图5中标号112为密封用的0形圏。
因此,现有的这种连接器构造难以实现小型化,特别是由于有富余部分L 等而难以缩短从连接器的壳体的嵌合面到复合电缆的外绝缘层的长度,不能实 现低高度化。
近年来,就汽车领域而言,摄傳4莫块的搭载位置多样化,不仅有后方监控 器及隅角监控器,搭载需求甚至扩展到门镜等空间非常有限的部分。
因此,对于连接器的小型化,低高度化的需求比过去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技术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弯端子装入壳体的组装 性优良并且在实现小型化及低高度化方面有效的复合电缆用的连接器。
本发明的连接器是复合电缆用的连接器,其特征是,连接器具有分别连 接在多条电线上的多个折弯端子,从侧部安装该多个折弯端子的壳体,以及在 已将折弯端子安装在壳体上的状态下插入并安装的外套;折弯端子具有基部、 从基部朝向壳体安装侧的触点部和位于该触点部的后方的卡紧部,并具有将电 线的芯线压接连接在从基部与壳体安装侧相反的 一侧的压接部;壳体在该壳体 的侧部具有与设置在折弯端子上的卡紧部相对应的被卡紧部,在将多个折弯端 子的卡紧部分别卡紧在设置于壳体侧部的多个被卡紧部上的状态下再插入并 安装到外套中。
这里所谓连接器部是指与在连接器连接的例如摄像模块等对象部件上设 置的连接器接触连接的部分。
另外,本说明书中将连接器的嵌合方向作为前方,将复合电缆一侧作为后 方,将与连接器的嵌合方向正交的面作为侧部进行说明。
折弯端子使用金属板材一体制作而成,压接部从基部折回形成,卡紧部在 与该芯线压接部相反的方向上从基部向大致直角方向折弯形成也可以。
若从外套的侧部到复合电缆的外周部形成用树脂材料包覆连接的用于防 水的软线封套,则具备防水功能。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本发明的连接器由于做成可以将折弯端子分别安装在壳体的侧部之后一 起将多个折弯端子插入并安装在外套中,所以从折弯端子的压接部到复合电缆 的外绝缘层的末端部的富余长度可以是以外绝缘层端部的中心分支点为起点 只有将各条电线的前端相对扩开并绕到壳体的侧部的长度,因而与如现有的连
接器那样的要使其向后方弯曲的长度比较可以缩短富余长度。
另外,由于折弯端子的构造从基部向壳体一侧形成触点部和向壳体的卡紧 部,并在从基部向与触点部相反一侧的背面设有与电线的芯线的压接部,因而, 在将芯线压接在折弯端子上时,不用担心与触点部产生干涉,仅此就能缩短折 弯端子的全长。
因此,由于既能缩短电线的富余长度也能缩短折弯端子的全长,在将多条 电线安装在壳体的侧部,并以折弯端子的基部为边界,将触点部设置在作为壳 体侧的内侧,并且将压接部设置在外侧的状态下将其插入并安装在外套中,因 而在从外套及壳体的后部到复合电缆的外绝缘层,通过树脂注射成形等成形软 线封套时不用担心树脂流入触点部,不需要现有的用粘结剂进行预封入或用一 次成形进行的预成形。,
本发明的连接器可实现小型化,低高度化,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复合电缆用 的连接器。
图1 (a)表示的是将复合电缆已连接在本发明的连接器上的状态的纵剖 视的说明图,图1 (b)表示的是在设置软线封套之前的状态的分解的说明图。 图2表示的是连接器组装状态的说明图。
图3 (a)表示的是连接器的嵌合面一侧的外观图,图3 (b)表示的是连 接器侧面的外观图,图3 (c)表示的是壳体的立体图。
图4表示的是折弯端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5表示的是现有的连接器。 图中l-复合电缆,la-外绝缘层末端部,2-电线,2a-芯线,10-连接器,10a-嵌合面,11-软线封套,12-0形圈,20-折弯端子,21-压接部,22-触点部,23-卡紧部(稳定部),24-基部,30-壳体,31-侧部,32-被卡紧部(槽孔),33-压接部用凹部,34-触点部用凹部,40-外套,41-凸缘部,41a-电缆一侧的面,42-
筒部,42a-内圆周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 (a)表示将复合电缆1已连接在本发明的连接器IO上的状态的纵剖 视的说明图,图1 (b)表示在成形软线封套ll之前的状态的分解的说明图。
连接器10从侧部将折弯端子20装到壳体30上,将外套40盖住壳体30 后用树脂成形软线封套ll。
在折弯端子20上分别压接连接有复合电缆1的多条电线2。 在本实施例中,在软线封套11的外周面上安装有防水用的O形圏12。 连接器10虽然表示的是在用O形圈12的密封实现防水的同时与摄像模 块等连接对象侧部件嵌合,从而使复合电缆1的各电线2与连接对象侧部件电 连接的类型,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适用于将终端端子连接到复合电缆 上的一般连接器。
为便于理解,用了描绘与壳体30的断面位置相对应的折弯端子20和电线 2的外》见图。
图3 (a)表示连接器10的嵌合面10a—侧的外观图,图3 (b)表示连接 器侧面的外观图。
另外,图4表示折弯端子20的外观立体图。
折弯端子20对金属板材进行折弯加工而设有用于压接电线的芯线的压接 部21,触点部22和卡紧部(稳定部)23。
压接部21从基部24折回而形成为压接连接电线2的芯线2a的桶状,触 点部22形成为插入连接对象侧部件的销状接触部而接触连接的大致筒状,卡 紧部23形成为卡紧在壳体30的槽孔状的被卡紧部32上的突出片状。
触点部22和压接部21相互从金属板材的基部24向相反一侧折弯而形成。
这样如图4所示,在将电线2的芯线2a压接连接在压接部21上时就不用 担心芯线2a的前端2b与触点部22产生干涉,可以将折弯端子的全长做得较 短。
图3 (c)表示壳体30的立体图。
壳体30在相对于连接器嵌合方向的侧部31且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多个被卡紧部32及触点部用凹部34。
在将电线2连接在压接部21上的折弯端子20使触点部22面对着触点部 用凹部34,并将作为稳定部发挥作用的卡紧部23卡紧在被卡紧部32中而在 已定位的状态下安装在壳体30上。
卡紧部23折弯形成为从基部朝向壳体30 —侧的突出片状,被卡紧部32 形成为与卡紧部23的突出片形状对应的槽孔状。
在壳体30中,在如图l(b)、图3(c)所示,在成为折弯端子20的压接 部21附近的部分设有插入压接部21的凹状的压接部用凹部33。
外套40在筒部42的连接器嵌合方向前端设有凸缘部41,将安装了折弯 端子20的壳体30插入并安装到筒部42中。
筒42的内周面42a且成为折弯端子20的压接部21附近的部分以沿着圆 周方向封闭压接部用凹部23的开口部的方式形成。
这样,在如后述那样组装连接器10时,在安装了折弯端子20的壳体30 上,覆盖外套40并用树脂成形软线封套11时,防止了成形树脂材料从复合电 缆1 一侧流入到折弯端子20的触点部22 —侧。
软线封套11通过树脂成形来覆盖从外绝缘层末端部la到外套40的凸缘 部41的电缆一侧的面41a的圓周方向外周。
图2表示连接器10的组装顺序的说明图。
如图2 (a)所示,将电线2的芯线2a已压接连接在压接部21上的折弯 端子20向壳体30的卡紧如下进行,以使电线2从外绝缘层末端部la分支的 位置为中心使电线2相对地扩开,并从卡紧部23的前端插入并卡紧到^皮卡紧 部32上,从而^f吏触点部22面对触点部用凹部34而安装到壳体30上。
外绝缘层虽然用树脂或橡胶制成并允许电线有某种程度的扩开,但材质的 延伸率小时则如图1 (b)中的例子所示可以釆用切口 lb。
当将多个被卡紧部32这样相互相对地设置在壳体30的侧部时,在结束了 将折弯端子20安装在一侧的被卡紧部32上之后,对于外绝缘层末端部la可 以使壳体30的被卡紧部32向下一个要安装的折弯端子的卡紧部23倾斜。
另外,当这样相对地设置被卡紧部32时,已卡紧在被卡紧部32上的卡紧 部23可以防止位于相对面上的另一个折弯端子的卡紧部23从被卡紧部32脱
7落。
在折弯端子20已安装在壳体30的侧部的状态下,基部24的内侧与壳体 30的侧面抵接,而触点部22比其位于更内侧。
如图2 (c)所示,将外套40覆盖在安装了折弯端子20的壳体30上。
外套40从连接器嵌合方向的前侧覆盖在壳体30上,从成为连接器嵌合面 10a的位置在圆周方向覆盖压接部21附近的壳体30的外周,并与壳体30 — 起将折弯端子20的压接部21的外周包围住。
因此,在从外绝缘层末端部la到外套40的外周用树脂成形软线封套11 时,可以防止树脂材料从复合电缆1 一侧流入到折弯端子20的触点部22 —侧。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用于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连接器具有分别连接在多条电线上的多个折弯端子,从侧部安装该多个折弯端子的壳体,以及在已将折弯端子安装在壳体上的状态下插入并安装的外套;折弯端子具有基部、从基部朝向壳体安装侧的触点部和位于该触点部的后方的卡紧部,并具有将电线的芯线压接连接在从基部与壳体安装侧相反的一侧的压接部;壳体在该壳体的侧部具有与设置在折弯端子上的卡紧部相对应的被卡紧部,并且在将多个折弯端子的卡紧部分别卡紧在设置于壳体侧部的多个被卡紧部上的状态下再插入并安装到外套中。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折弯端子使用金属板材一体制作而成,压接部从基部折回形成,卡紧部在 与该芯线压接部相反的方向上从基部向大致直角方向折弯形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从外套的侧部到复合电缆的外周部形成有用树脂材料包覆连接的用于防 水的软线封套。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折弯端子装入壳体的组装性优良且在实现小型化及低高度化方面有效的复合电缆用的连接器。复合电缆用的连接器的特征是,连接器具有分别连接在多条电线上的多个折弯端子,从侧部安装该多个折弯端子的壳体,以及在已将折弯端子安装在壳体上的状态下插入并安装的外套;折弯端子具有基部、从基部朝向壳体安装侧的触点部和位于该触点部的后方的卡紧部,并具有将电线的芯线压接连接在从基部与壳体安装侧相反的一侧的压接部;壳体在该壳体的侧部具有与设置在折弯端子上的卡紧部相对应的被卡紧部,在将多个折弯端子的卡紧部分别卡紧在设置于壳体侧部的多个被卡紧部上的状态下再插入并安装到外套中。
文档编号H01R13/52GK101588004SQ20081017400
公开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3日
发明者松井信, 牧村隆信 申请人:Smk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