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4639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 低高度化和高密度安装的电源系线圈部件、用于制造该电源系线圈部件的 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线圈部件,已知具有滚筒芯的结构,该滚筒芯具有一对凸缘部和 连结该一对凸缘部的巻芯部。在近年来的电子机器、例如便携式电话中, 伴随着其高性能化,需要内部机器的高密度安装。因此,为了使线圈部件
的体积变小,在日本特开2005-210055号公报中,实施低高度化或縮短了 相邻线圈部件之间的距离。
这里,在安装面上对绕组进行连线的情况下,只有连线的部分的上背 变大。此外,在上述公报中,尽管在安装面中形成凹部并在该凹部内进行 连线,由于这种情况下芯的形状复杂,因此芯的制造麻烦,同时导致芯的 强度降低。
此外,在将线圈部件安装在基板上的情况下,只通过安装面安装在基 板上的情况下,由于看不到安装部位,因此尽管在凸缘部的周面上构成电 极,但在縮短了相邻的线圈部件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存在在电极部分上 短路的情况。因此,在相邻的线圈部件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间隔,这就成 为试图实现高密度安装的障碍。此外,确保安装基板的着陆图形(land pattern)和电极之间的电连接很困难。
在日本特开2006-114536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 在滚筒芯的巻芯部上巻绕由绝缘被覆导线构成的绕组,并按照掩埋一对凸 缘部之间的方式从其上部填充混入磁性粉的树脂并固定。在这种制造方法 中,首先,向在模具上形成的凹部内注入流体状的混入磁性粉的树脂。然 后,通过将在巻芯部上巻绕了绕组的状态的滚筒芯插入该凹部,由此在一对凸缘之间填充该树脂。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中,存在以下问题在 将滚筒芯插入凹部时,凹部中的树脂溢出,滚筒芯上设置的端子部等不应 该附着树脂的部分上附着了树脂。
此外,由于树脂很快地流入巻芯部上巻绕的绕组之间,因此绕组之间 存在的空气不会完全漏掉,因而产生变成在凸缘部之间填充的树脂中封入 很多气泡的状态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低高度化和高密度安装并可确保 电极和基板的电连接的线圈部件。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防止凹部中的树脂溢出,使 绕组间存在的空气完全泄漏出去的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及这种线圈部件 的制造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部件,其包括由巻芯部和
设置在该巻芯部两端上的第一凸缘部及第二凸缘部构成的芯;巻绕在该巻 芯部上的绕组;和设置在该第一凸缘部上的端子电极部,其中,该第一凸 缘部具有成为该芯的一个端面的底面和从该底面的周缘部向该芯的另一 端面侧伸出的周面部,在从连结第一凸缘部和第二凸缘部的方向看时,该 底面构成为八角形,该八角形具有第一缺失边、第三缺失边、第二缺失边 和第四缺失边,所述第一缺失边、第三缺失边、第二缺失边和第四缺失边 是分别对如下位置迸行倒角或切口而构成的,这些位置是与位于四角形一 边的一端的第一角部相当的位置、与位于与该一边相对的二边的一端的第 二角部禾'目当的位置、与位于该一边的另一端的第三角部相当的位置以及与 位于该二边的另一端的第四角部相当的位置,该周面部包含从该一边伸出 的第一周面、从该第二边伸出的第二周面、从该第一缺失边伸出并与该第 一周面相邻接的第一缺失周面、从该第二缺失边伸出并与该第二周面相邻 接的第二缺失周面、从该第三缺失边伸出并与该第一周面相邻接的第三缺 失周面以及从该第四缺失边伸出并与该第二周面相邻接的第四缺失周面, 并包括与该八角形的该底面的各边相对应的周面,该端子电极部由第一端子电极和第二端子电极构成,该第一端子电极遍及该第一缺失周面、在该 底面的一部分上的至少连结该第一缺失边的全长与该第三缺失边的全长 的区域以及该第三缺失周面而设置,该第二端子电极遍及该第二缺失周 面、在该底面的一部分上的至少连结该第二缺失边的全长和该第四缺失边 的全长的区域以及该第四缺失周面而设置,该绕组的一端与该第一缺失周 '面上的该第一端子电极接线,该绕组的另一端与该第二缺失周面上的该第 二端子电极接线。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绕组在第一凸缘部的外周面部分上进行接线,因 此绕组没有布置在构成安装面的底面上。因此可以仅通过从芯的一端面到 另一端面的距离规定线圈部件的上方高度,可以使线圈部件低高度化。即, 与在凸缘部底面上接线的情况相比,可以降低绕组的直径部分的量。换言 之,可以增加单根绕组的高度部分和芯体积。
由于凸缘部为八角形,并在凸缘部外周面的第一和第二缺失周面上接 线,因此确保最小安装面积,并且可以在与基板之间形成圆角(7 < ^ 7 卜),进而可以高密度安装。换言之,第一缺失周面和第二缺失周面位于 包含第一周面的假想平面和包含第二周面的假想平面之间。这种情况下, 即使在第一周面或第二周面上与其它线圈部件接触,也可以抑制第一缺失 周面和第二缺失周面与其它线圈部件接触。因此,由于抑制了安装时在端 子电极部上形成的焊锡圆角与其他线圈部件接触,所以即使各 线圈部件间的间隔变窄,也可以抑制短路的发生。
此外,由于在底面的一部分上连结第一缺失边的全长和第三缺失边的 全长的区域、在底面的一部分上连结第二缺失边的全长和第四缺失边的全 长的区域这样的整个面作为电极形成区域,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产生电极 面积,安装时,可以增大与基板的着陆图形的粘接强度。此外,由于电极 相对于基板的着陆图形的面积增加,因此在焊锡回流时,可以提高自对准 性。
这里,希望该绕组的一端和该第一缺失周面上的第一端子电极以及该 绕组的另一端和该第二缺失周面上的第二端子电极通过扩散接合进行接 线。作为扩散接合,可以列举热压、激光焊接电阻焊接等焊接、超声波连 接等。换句话说,接线部不是通过焊锡来接线,而是通过扩散接合形成。假设将接线部通过焊锡进行连接时,考虑到回流的热量使焊锡熔融,被接 线的导线从电极脱落的不良情况,但是通过扩散接合,回流的热量不会使 接线部熔融,可以维持接线结构。
此外,该第一端子电极在八角形的周面上,只设置在该第一缺失周面 和该第三缺失周面上,该第二端子电极在八角形的周面上,只设置在该第 二缺失周面和该第四缺失周面上,因此在将安装面积抑制到最小限度的状 态下,可以防止相邻的线圈部件之间短路。
此外,优选绕组的在该巻绕部上巻绕的部分被树脂部覆盖。可以通过 树脂保护绕组。此外,优选在树脂部中混入有磁性体粉。通过调节磁性体 粉例如铁素体粉相对于树脂的混合比,可以自由设定线圈部件所需的特 性。
此外,优选除了第一凸缘部的该周面部和底面之外,第二凸缘部整体 和该巻绕部被树脂部覆盖。滚筒芯的几乎整体也可以用树脂层保护。
此外,优选该底面具有连结该第一缺失边和该第二缺失边的第三边以 及连结该第三缺失边和该第四缺失边的第四边,该第一端子电极在该底面 中延伸到止于连结该第三边上的点和第四边上的点的第一边界线的区域, 该第二端子电极在该底面中延伸到止于连结该第三边上的另一点和第四 边上的另一点的第二边界线的区域,第一边界线和第二边界线互相隔开。 只要第一端子电极和第二端子电极不短路,就可以最大限度地确保电极和 着陆图形的连接面积。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准备模具的 模具准备工序,该模具具有可储存流体状树脂的树脂供给用槽、可容纳构 成线圈部件的线圈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线圈部容纳槽以及连通该树脂供给 用槽和该线圈部容纳槽的连通部;在该线圈部容纳槽中容纳该线圈部的至 少一部分的容纳工序;通过向该树脂供给用槽供给流体状树脂,使该流体 状树脂通过该连通部流入容纳了该线圈部的至少一部分的该线圈部容纳 槽的树脂供给工序;使至少该线圈部容纳槽内的该流体状树脂硬化的硬化 工序。
由于进行了在线圈部容纳槽中容纳该线圈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容纳工 序以及通过向该树脂供给用槽供给流体状树脂,通过连通部使流体状树脂流入容纳了该线圈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线圈部容纳槽中的树脂供给工序,因 此,使树脂完全填充,附着在线圈部件的所希望的部位,节省了向该所希望 的部位多次供给树脂等复杂的工序,因此,通过简单的制造工序,就可以 制成在该所希望的部位具有足量树脂的线圈部件,并且提高了线圈部件的 特性,减少了个体的特性偏差,可以实现该所希望的部位的保护。
此外,在树脂供给工序中,通过供给适量的流体状树脂,可以防止线 圈部容纳槽中的树脂溢出,可以防止流体状树脂附着在线圈部件的所希望 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上。此外,由于流体状树脂通过连通部从树脂供给用槽 向线圈部容纳槽流动,所以流体状树脂可以缓慢地覆盖线圈部的所希望部 位,可以尽量防止覆盖该线圈部的树脂中含有空气。
这里,在该树脂供给工序中,优选向该树脂供给用槽供给该流体状树 脂,使流体状树脂通过该连通部流入该线圈部容纳槽中,由此将该流体状 树脂被储存在该树脂供给用槽和该连通部以及该线圈部容纳槽中的状态 时的该流体状树脂的液面控制在规定位置。
由于进行控制,将在树脂供给用槽和连通部以及线圈部容纳槽中储存 流体状树脂的状态时的流体状树脂的液面控制在规定位置,所以能够以高 精度将树脂设置在线圈部的希望位置上。
此外,在该树脂供给工序中,优选将该树脂供给用槽中的流体状树脂 的液面控制在规定位置。在该树脂供给工序中,由于进行控制,将树脂供 给用槽中的流体状树脂的液面控制在规定位置,因此树脂供给用槽和线圈 部容纳槽分别处于大气开放状态,可以使树脂供给用槽内的树脂液面的位 置和线圈部容纳槽内的树脂液面的位置一致,通过使树脂供给用槽内的树 脂液面处于规定位置,可以使线圈部容纳槽内的树脂液面处于规定位置。 因此,通过使树脂供给用槽内的树脂液面处于规定位置,可以控制线圈部 中设有树脂的部分。因此,即使在线圈部容纳部内流体状树脂的液面管理 很困难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管理树脂供给用槽内的液面的位置,间接地 管理线圈部容纳槽内的液面的位置。
此外,在该树脂供给工序中,优选进行控制,将该线圈部容纳槽中的 流体状树脂的液面控制在规定位置。在树脂供给工序中,由于将线圈部容 纳槽中的流体状树脂的液面控制在规定位置,因此可以高精度地管理线圈部容纳槽内的树脂的液面,并且可以更高精度地将树脂设置在线圈部的所 希望的位置。
此外,优选在进行该树脂供给工序之前,对该模具和该线圈部进行预 热。由于在树脂供给工序之前进行模具和线圈部的预热,可以提高树脂的 流动性,可以使流体状树脂从树脂供给用槽通过连通部向线圈部容纳槽内 平滑流入。
此外,优选该线圈部具有一个平面,该线圈部容纳槽的内侧底面呈平 面,至少在从该容纳工序结束到硬化工序结束的期间,相对于该线圈部容 纳槽挤压该线圈部,使得以面接触的方式使该一个平面与该内侧底面抵 接。
由于线圈部具有一个平面,线圈部容纳槽的内侧底面呈平面,至少在 从容纳工序结束到硬化工序结束的期间,相对于线圈部容纳槽挤压线圈 部,使得以面接触的方式使一个平面与内侧底面抵接,因此线圈部和一个 平面可以以面接触的方式密接,可以防止流体状树脂流入线圈部的一个平 面,从而可以防止树脂附着在一个面上。
此外,优选该线圈部具有巻绕了绕组的巻芯部以及一对凸缘部,该一 对凸缘部在该巻芯部的两端且在分别与该巻芯部的轴垂直的方向延伸,至 少在该树脂供给工序中,被容纳在该线圈部容纳槽中的该线圈部的至少该 巻芯部的一部分,以与连接于该线圈部容纳槽的该连通部的连接部即开口 部相对的方式,支承该线圈部。
由于线圈部具有巻绕了绕组的巻芯部以及一对凸缘部, 一对凸缘部分 别在巻芯部的两端沿与巻芯部的轴垂直的方向延伸,至少在树脂供给工序 中,被容纳在线圈部容纳槽中的线圈部的至少巻芯部的一部分以与连通于 线圈部容纳槽的连通部的开口部相对的方式支承线圈部,因此通过连通部 可以对巻绕了绕组的巻芯部顺畅地供给流体状树脂。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其包括可以储藏流 体状树脂的树脂供给用槽;可以容纳构成线圈部件的线圈部的至少一部分 的线圈部容纳槽;连通该树脂供给用槽和该线圈部容纳槽的连通部;用于 向该树脂供给用槽供给流体状树脂的树脂供给装置;用于使通过该连通部 而从该树脂供给用槽向该线圈部容纳槽流入的流体状树脂在该线圈部容纳槽内固化的固化装置。
由于具有可以储存流体状树脂的树脂供给用槽、可以容纳线圈部的至 少一部分的线圈部容纳槽以及连通该树脂供给用槽和线圈部容纳槽的连 通部,通过向树脂供给用槽供给流体状树脂,可以使被容纳在线圈部容纳 槽内的线圈部的所希望的部分被流体状树脂覆盖,可以制造具有树脂部的 线圈部件。由此,由于在线圈部的所希望的部位完全填充,附着树脂,因此 节省了向线圈部的所希望部位多次供给树脂等复杂的工序,通过简单的制 造工序就可以制成在线圈部的所希望部位上具有足够量树脂的线圈部件, 并且提高了线圈部件的特性,减少了个体特性偏差,同时还可以实现保护 该所希望的部位。
此外,通过向树脂供给用槽供给适量的流体状树脂,可以防止线圈部 容纳槽中树脂溢出,并且可以防止流体状树脂附着在线圈部的所希望部分 以外的部分上。此外,由于流体状树脂通过连通部从树脂供给用槽流向线 圈部容纳槽,因此流体状树脂可以缓慢地覆盖线圈部的所希望部位,可以 尽量防止覆盖该线圈部件的树脂中含有空气。
这里,优选还具有液面控制装置,其用于将处于如下状态时的该流体 状树脂的液面维持在规定位置,所述状态是该流体状树脂被供给向该树脂 供给用槽并通过该连通部流入该线圈部容纳槽,由此该流体状树脂被储藏 在该树脂供给用槽、该连通部和该线圈容纳槽中的状态。
由于具有用于将流体状树脂储存在树脂供给用槽和连通部以及线圈 部容纳槽中的状态时的流体状树脂的液面维持在规定位置的液面控制装 置,所以可以高精度地将树脂设置在线圈部的所希望的位置上。
此外,优选该液面控制装置由用于将该树脂供给用槽内的该流体状树 脂的液面维持在该规定位置的树脂供给用槽内液面控制装置构成。
由于具有树脂供给用槽内液面控制装置,可以使树脂供给用槽内的流 体状树脂的液面维持在规定位置。如果使树脂供给用槽和线圈部容纳槽分 别处于大气开放状态,则可以使树脂供给用槽内的树脂的液面位置与线圈 部容纳槽内的树脂的液面位置一致,由此,可以将线圈部容纳槽内的流体 状树脂的液面维持在规定位置,并且将树脂设置在线圈部的所希望的位置 上。因此,即使在线圈部容纳部内流体状树脂的液面管理困难的情况下,通过管理树脂供给用槽内的液面位置,可以间接地管理线圈部容纳槽内的 液面位置。
此外,优选该液面控制装置由用于将该线圈部容纳槽内的该流体状树 脂的液面维持在该规定位置的线圈部容纳槽内液面控制装置构成。
由于具有线圈部容纳槽内液面控制装置,可以直接将线圈部容纳槽内 的流体状树脂的液面维持在规定位置。由此,可以直接以高精度管理线圈 部容纳槽内的树脂的液面,并且可以以更高精度将树脂设置在线圈部的所 希望的位置上。
此外,优选该树脂供给用槽、该线圈部容纳槽和该连通部由模具表面 中的形成了凹部的部分构成,其中该模具由可变形的弹性部件构成。
由于树脂供给用槽、线圈部容纳槽和连通部由在可变形的弹性部件所 构成的模具表面上形成的凹部构成,因此通过使模具变形就可以取出具有 在线圈部容纳槽内固化的树脂的线圈部件,可以很容易地从模具中取出。
此外,优选还包括用于至少对该树脂供给用槽、该线圈部容纳槽、该 连通部和该线圈部进行预热的预热装置。由于包括预热装置,因此可以在 向树脂供给用槽供给流体状树脂之前,对树脂供给用槽、线圈部容纳槽、 连通部和线圈部进行预热。由此,通过向预热过的树脂供给用槽供给流体 状树脂,可以提高树脂的流动性,并且可以使流体状树脂从树脂供给用槽 通过连通部平滑地流入线圈部容纳槽内。
此外,优选该线圈部具有一个平面,该线圈部容纳槽的内侧底面呈平 面,该制造装置还包括挤压装置,该挤压装置相对于该线圈部容纳槽挤压 该线圈部,使得以面接触的方式使该一个平面与该内侧底面抵接。
由于具有挤压装置,可以相对于线圈部容纳槽挤压线圈部,使得以面 接触的方式使线圈部的一个平面与线圈部容纳槽的内侧底面抵接。因此, 可以以面接触的方式使线圈部和一个平面密接,并且可以防止流体状树脂 流入线圈部的一个平面,可以防止树脂附着在一面上。
此外,优选该线圈部具有巻绕绕组的巻芯部以及一对凸缘部,该一对 凸缘部分别在该巻芯部的两端沿与该巻芯部的轴垂直的方向延伸,连接于 该线圈部容纳槽的该连通部的连接部即开口部与被容纳在该线圈部容纳 槽中的该线圈部的至少该巻芯部的一部分相对。由于线圈部具有巻绕绕组的巻芯部以及在巻芯部的两端且在分别与 巻芯部的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一对凸缘部,连通于线圈部容纳槽的连通部 的开口部与容纳在线圈部容纳槽中的线圈部的至少该巻芯部的一部分相 对,因此通过连通部可以对巻绕了绕组的巻芯部平滑地供给流体状树脂。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上方立体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下方立体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仰视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的模具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的模具的侧视 示意图。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的容纳工序的 侧视示意图。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的树脂供给工 序的侧视示意图。
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的模具的变形 例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的预热工序 示意图。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的树脂供给 工序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的树脂供给 用槽内液面控制工序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的树脂硬化 工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 —图8介绍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其制造方 法及其制造装置。首先说明线圈部件。线圈部件1,具体地说,是一种电 源系线圈部件,如图4所示,主要由芯2、 一根绕组6、端子电极部7和 树脂部20构成。除了树脂部20以外的线圈部件1的部分相当于线圈部。
芯2由将铁素体等磁性体作为基材的大致圆柱状的巻芯部3 (图7等) 以及设置在巻芯部3的两端上的成一对的第一凸缘部5和第二凸缘部4构 成。由于第一凸缘部5和第二凸缘部4是形状对称的,因此,只要不特别 地提及,只说明第一凸缘部5,而省略了第二凸缘部4的说明。
第一凸缘部5构成为具有规定厚度且底面5A呈大致八角形的大致板 状,如图3所示,底面5A的所有边长度相同,具有第一边51、第二边52、 第一缺失边53、第二缺失边54、第三边55、第四边56、第三缺失边57 和第四缺失边58。
第一边51和第二边52是平行的边,第一缺失边53和第二缺失边54 设置在第一边51和第二边52的一端侧。此外,第三缺失边57和第四缺 失边58设置在第一边51和第二边52的另一端侧。第三边55设置在第一 缺失边53和第二缺失边54之间,第四边56设置在第三缺失边57和第四 缺失边58之间。此外,第三边55和第四边56大致平行。此外,由第一 边51 第四缺失边58构成底面5A的周缘部。
在线圈部件l安装在基板上时,第一边51、第二边52、第三边55和 第四边56与相邻的其它线圈部件或其它电子部件大致抵接,或者成为靠 近而相邻的边。
如图3所示,在从连接第一凸缘部5和第二凸缘部4的底面方向观看 底面5A时,第一缺失边53、第二缺失边54、第三缺失边57和第四缺失 边58形成为对分别延长第一边51、第二边52、第三边55和第四边56而
构成的假想四角形的四个角部进行倒角的形状。因此,抑制了第一缺失边 53、第二缺失边54、第三缺失边57和第四缺失边58与其它电子部件大致 抵接。这个底面5A是芯2的一个端面,并构成安装在图中未示出的基板 上的安装面。
后述的树脂部20设置成掩埋该倒角的四角的角部而成为该四角形的 四角。从而,如图3所示,从连接第一凸缘部5和第二凸缘部4的底面方向看底面5A时,由后述的树脂部20形成大致正方形的轮廓。该底面5A 是芯2的一端面,成为安装在未图示的基板上的安装面。
如图4所示,在第二凸缘部4上也规定构成芯2的另一端面的底面4A。 此外,如图4所示,作为从底面5A的周缘部向底面4A—侧伸出的周面 部,第一凸缘部5具有第一周面51A、第二周面52A、第一缺失周面53A、 第二缺失周面54A、第三周面55A、第四周面56A (图3)、第三缺失周 面57A (图3)、第四缺失周面58A (图3)。此外,第一周面51A 第 四缺失周面58A从分别对应的第一边51 第四缺失边58伸出。
绕组6由覆盖了绝缘覆盖层的铜线巻绕在巻芯部3(图7等)上而构 成,其一端6A和另一端6B与端子电极部7连接。
端子电极部7由第一端子电极7A和第二端子电极7B构成。如图3 4所示,第一端子电极7A遍及第一缺失周面53A上的一部分和底面5A 上的一部分以及第三缺失周面57A上的一部分而设置。如图2和图3所示, 底面5A上的第一端子电极7A的区域至少遍及到连结第一缺失边53A的 全长和第三缺失边的全长57A的区域,优选地,遍及到连结第三边55上 的点Pl和第四边56上的点P2的第一边界线Ll的区域。
第二端子电极7B遍及第二缺失周面54A的一部分上和在底面5A上 与第一端子电极7A隔开的部分以及第四缺失周面58A上的一部分而设 置。如图2和图3所示,底面5A上的第二端子电极7B的区域至少遍及 连结第二缺失边54A的全长和第四缺失边58A全长的区域,优选地,遍 及到连结在第三边55上与点Pl隔开的点P3和在第四边56上与点P2隔 开的点P4的第二边界线L2的区域。而且,点P1 P4当然是在底面5A 上第一端子电极7A和第二端子电极7B互相隔开的位置。由于第一端子 电极7A区域和第二端子电极7B区域如以上那样形成在底面5A上,因此 可以最大限度地确保电极和着陆图形的连接面积,安装时,可以增大与基 板的着陆图形的固定强度。此外,由于增加了电极相对于基板的着陆图形 的面积,因此在焊锡回流时,可以提高自对准性(self-alignment)。详细地 说,在向基板上安装时,通过在着陆图形上涂敷乳脂状焊锡在搭载线圈部 件的状态下使回流通过,由此尽管线圈部件和基板电连接,在这个回流过 程中,即使在乳脂状焊锡一次熔融、再熔融的期间,底面部上的电极的面积也大,因此可以维持电极和着陆图形的匹配性,并且可以使线圈部件着 落在着陆图形上。
在上述构成的线圈部件1排列在图中未示出的基板上的状态下,由于
第一凸缘部5为八角形,且是在第一凸缘部5的外周面的第一及第二缺失
周面上的接线,所以确保最小安装面积,并且可以在与基板之间形成圆角,
进而可以高密度安装。目卩, 一个线圈部件l的第一周面51A和另一线圈部 件1的第二周面52A靠近,并且该一个线圈部件1的第三周面55A和另 一个线圈部件1的第四周面56A靠近,安装多个线圈部件1。这种情况下, 尽管该一个线圈部件1的第一缺失周面53A和另一个线圈部件1的第二缺 失周面54A配置在相邻的位置上,由于第一缺失周面53A及第二缺失周 面54A是分别在第一周面51A和第二周面52A进行倒角而形成的,因此 可以抑制在第一缺失周面53A和第二缺失周面54A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 极7A和第二端子电极7B直接或者通过圆角接触而短路的情况。此外, 同样,尽管一个线圈部件1的第一缺失周面53A和另一个线圈部件1的第 三缺失周面57A配置在相邻的位置上,由于任何一个都是通过倒角形成 的,因此可以抑制各自上形成的第一端子电极7A和第二端子电极7B接 触而短路的情况。由此,还可以在线圈部件1进行高密度安装。
此外,如图4所示,由于绕组6在作为芯2的外周部的第一缺失周面 53A和第二缺失周面54A与端子电极部7连接,因此绕组6不配置在构成 安装面的底面5A上。因此,可以只通过从作为芯2的一端面的底面5A 到作为另一端面的上表面4A的距离来规定线圈部件1的高度,可以使线 圈部件1低高度化。此外,由于绕组在第一缺失周面53A和第二缺失周面 54A进行接线,因此即使在将线圈部件l安装在图中未示出的基板上之后, 也可以很容易地目视确认接线部分。因此,即使在安装线圈部件l之后, 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圆角等外观检查。
此外,如图4等所示,绕组6的一端6A在第一缺失周面53A的部分 上与第一端子电极7A接线,绕组6的另一端6B在第二缺失周面54A的 部分上与第二端子电极7B接线。这里,接线通过扩散接合进行。作为扩 散接合,可以列举热压、激光焊接电阻焊接等焊接、超声波连接等。换言 之,接线部不是通过焊锡进行接线而是通过扩散接合形成的。假设将接线部通过焊锡进行连接时,考虑到回流的热量使焊锡熔融,被接线的导线从 电极脱落的不良情况,但是通过扩散接合,回流的热量也不会使接线部熔 融,可以维持接线结构。
此外,由于绕组在凸缘部5的外周面部分进行接线,因此绕组不配置
在构成安装面的底面5A上。因此,可以只通过从芯的一端面到另一端面
的距离规定线圈部件的上背,可以使线圈部件低高度化。即,与在凸缘部 底面上接线的情形相比,能够使高度降低绕组直径部分的量。换言之,可 以增加一根绕组的高度部分、芯体积。
在芯2的周围,如图4等所示,按照覆盖芯2的第二凸缘部4、巻绕 绕组6的巻芯部3(图7等)以及第一凸缘部5的一部分的方式设有树脂 部20。树脂部20是含有磁性体粉的热硬化性树脂,主要由环氧树脂硬化 物和铁素体构成,如后所述通过加热硬化而固形化。通过调节铁素体粉相 对于树脂的混合比,可以自由设定线圈部件所要求的特性。如图4所示, 树脂部20按照掩埋第一凸缘部5和第二凸缘部4之间的方式覆盖巻绕了 绕组6的巻芯部3,此外,覆盖第二凸缘部4的整体和第一凸缘部5的一 部分。通过树脂可以保护绕组,可以用树脂层保护滚筒芯的几乎全部。此 外,如图3所示,从底面看的轮廓构成为大致正方形。
更具体地说,分别延长芯2的第一边51、第二边52、第三边55和第 四边56构成假想的四边形,对该四边形的四个角部进行倒角而规定第一 缺失边53、第二缺失边54、第三缺失边57和第四缺失边58的部分,对 第一缺失边53、第二缺失边54、第三缺失边57和第四缺失边58的部分 的、该被倒角的四个角部的部分填补掩埋,在仰视时大致呈正方形。如图 4所示,第一凸缘部5的底面5A的整个表面、与底面5A连接的第一周面 51A、第二周面52A、第一缺失周面53A、第二缺失周面54A、第三周面 55A、第四周面56 (图3)、第三缺失周面57A和第四缺失周面58A的几 乎所有部分都没有被树脂部20覆盖,而是露出到外部。
由于通过树脂部20使仰视的轮廓大致呈正方形,因此在形成了多个 俯视大致成正方形的凹部的载带的该凹部上,使连结第一端子电极7A和 第二端子电极7B的方向指向规定方向而容纳线圈部件1并运送,此时, 可以防止出现在该凹部内线圈部件1发生旋转而使连结第一端子电极7A和第二端子电极7B的方向没有指向规定方向的状态,原样维持使线圈部 件l指向一定方向的状态,可以通过载带进行运送。此外,由于芯2的第 一凸缘部5和第二凸缘部4为八角形,在通过对由铁素体等磁性体构成的 基材进行切削而形成具有第一凸缘部5、第二凸缘部4和巻芯部3的芯2 时,可以使构成芯2的由铁素体等磁性体构成的基材以构成巻芯部3的轴 心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而进行切削。
此外,由于树脂部20在仰视时从芯2的第一凸缘部5和第二凸缘部4 的轮廓突出,因此可以形成具有适当的L值的特性优异的线圈部件1,并 且可以实现保护巻绕了绕组6的芯2的巻芯部3的部分。
下面介绍用于制造上述线圈部件1的制造装置。如图5所示,线圈部 件的制造装置具有作为可变形的弹性部件的由硅酮构成的模具100。在模 具100的表面上形成有大致正方体形的树脂供给用凹部110、线圈部容纳 凹部120以及将它们连通的连通路130,树脂供给用凹部110、线圈部容 纳凹部120和连通路130形成为大气开放状态。因此,如下所述从树脂供 给用凹部IIO通过连通路130而流入线圈部容纳凹部120内的流体状树脂 201'(图8)的液面位置构成为与树脂供给用凹部110的树脂20'的液面位 置一致。形成树脂供给用凹部110的模具100的部分相当于树脂供给用槽, 形成线圈部收纳凹部120的模具100的部分相当于线圈部收纳槽,形成连 通路130的模具100的部分相当于连通部。由于模具100由可变形的弹性 部件的硅酮构成,因此可以通过使模具IOO变形将具有在线圈部容纳凹部 120内固化的树脂形成的树脂部20的线圈部件1取出,并且很容易脱离模 具。
向树脂供给用凹部110供给在下述的硬化工序中硬化而构成树脂部 20的流体状树脂20',可以暂时储存该树脂20'。树脂供给用凹部110形 成大致正方体形,并具有平坦底面111,具有与后述的线圈部容纳凹部120 的底面121相同深度。在线圈部容纳凹部120可以容纳没有设置树脂部20 的状态的线圈部的芯2的巻芯部3和第二凸缘部4的整体以及第一凸缘部 5的一部分。线圈部容纳凹部120呈大致正方体形,通过分别由平坦面构 成的第一侧面122、第二侧面123、第三侧面124、第四侧面125和底面 121构成。此外,如图5所示,线圈部容纳凹部120在俯视时形成为大致正方形,其尺寸与形成图3中以仰视图表示的大致正方形的线圈部的轮廓
的尺寸相同。
连通路130形成为细长的大致正方体形,其底面131形成为水平的平 坦面,如图7等所示,其位于在线圈部容纳凹部120容纳构成线圈部的芯 2时的该芯2的、比第二凸缘部4和巻芯部3的连接位置稍微靠上方的位 置。因此,与线圈部容纳凹部120连通的连通路130的开口部130A配置 在与芯2的巻芯部3相对的位置上,换言之,以芯2的巻芯部3与连通于 线圈部容纳凹部120的连通路130的开口部130A相对的方式支承芯2。 因此,可以通过连通路130对巻绕了绕组6的巻芯部3顺畅地供给流体状 树脂20'。
如图10 图13所示,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包括树脂供给装置200、 固化装置210、树脂供给用凹部内液面控制装置220和预热用加热器230。 树脂供给装置200可以向树脂供给用凹部110供给流体状的树脂20',并 与树脂箱201连接。
固化装置210构成为包括供给流体状树脂20'并容纳模具100的干燥 器211、向干燥器211送热风的鼓风机212,分别加热通过连通路130而 从树脂供给用槽向线圈部容纳槽流入的流体状树脂20'、连通路130内的 树脂20'以及树脂供给用凹部110内的树脂20',并可以在线圈部容纳凹部 120内、连通路130内和树脂供给用凹部110内使其分别固化。
预热用加热器230构成为可以在进行后述的树脂供给工序之前将模具 100和线圈部预热到4(TC 8(TC,并包括干燥器231和向干燥器231送热 风的鼓风机232。
树脂供给用槽内液面控制装置220构成为,通过调整利用树脂供给装 置200向树脂供给用凹部110内供给的流体状树脂20'的供给量,将树脂 供给用凹部110内的流体状树脂2(T的液面维持在规定位置,并包括液面 控制装置221和监视器222。预热用加热器230相当于预热装置。树脂供 给用槽内液面控制装置220构成液面控制装置。
在这种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中,首先,制备构成线圈部的芯2,在芯 2的巻芯部3上巻绕绕组6来构成线圈部。然后,进行模具准备工序,制 备在表面上形成有树脂供给用凹部110、线圈部容纳凹部120和连通路130
20的硅酮制的模具100。
然后进行容纳工序。在容纳工序中,如图7所示,在线圈部容纳凹部
120中,按照第二凸缘部4的底面4A与底面121面相对的方式,使第二 凸缘部4位于最下方,并且以巻芯部3的轴向指向铅直方向的方式向线圈 部容纳凹部120内插入线圈部的芯2,将第二凸缘部4、巻芯部3以及作 为第一凸缘部5的部分的与巻芯部3连接的连接部分容纳在线圈部容纳凹 部120内。
接下来,进行图IO所示的预热工序。在预热工序中,使用预热用加 热器230,将芯2和模具100加热到40'C 8(TC左右的温度,使得以最适 合的流速使流体状树脂20'(图8)流入线圈部容纳凹部120内,并使该树 脂20'具有合适的粘度。然后,在将芯2和模具IOO维持在这个温度的状 态,如图11所示,进行树脂供给工序。在树脂供给工序中,通过树脂供 给装置200向树脂供给用凹部110内供给液体状树脂20'。连续供给树脂 20',树脂供给用凹部110内的液面上升,当超过连通路130的底面131 的高度时,树脂20'流入连通路130内。然后,通过连通路130使流体状 树脂20'流入线圈部容纳凹部120内。
此时,通过调整利用树脂供给装置200向树脂供给用凹部110内供给 的树脂20'的量,可以使向线圈部容纳凹部120内流入的流体状的树脂20' 的流入速度不太快。由此,以适当的速度使树脂20'流入第二凸缘部4和 第一凸缘部5之间的、巻绕绕组6的巻芯部3的部分,可以缓慢地排出存 在于这个部分中的空气。由此,可以尽量抑制线圈部件1的树脂部20中 含有气泡。
接着,如图8所示,为了使树脂供给用凹部110内的流体状的树脂20' 的液面位于规定位置,如图12所示利用树脂供给用槽内液面控制装置220 控制树脂20'的供给量。由于线圈部容纳凹部120内的树脂20'的液面与树 脂供给用凹部110内的流体状的树脂20'的液面处于相同高度,因此通过 控制树脂供给用凹部110内的树脂20'的液面,就可以将线圈部容纳凹部 120内的树脂20'的液面高度也控制在规定位置。由此,在树脂供给用凹部 110内的树脂20'的液面被控制在规定位置时,可以将线圈部中设置树脂 20'的部分作为浸渍在线圈部容纳凹部120内的该树脂20'中的芯2的部分进行控制。因此,即使在线圈部容纳凹部120内的流体状树脂20'的液面 管理困难的情况下,通过管理树脂供给用凹部110内的液面位置,就可以 间接地管理线圈部容纳凹部120内的液面位置。
接下来进行如图13所示的硬化工序。在硬化工序中,利用固化装置 210,将向线圈部容纳凹部120流入的流体状树脂20'和连通路130内的树 脂20'以及树脂供给用凹部110内的树脂20'分别加热到大约15(TC,并使 其在线圈部容纳凹部120内、连通路130内和树脂供给用凹部110内固化。 接着,使模具100变形,将在线圈部容纳凹部120内设有树脂部20的线 圈部件1从模具100的线圈部容纳凹部120取出,通过切断多余的树脂, 制成线圈部件l。
由于进行容纳工序和树脂供给工序,即使在巻芯部3的轴向的该巻芯 部3的长度比较长的情况下,也可以充分地向一对凸缘部4、 5之间的巻 芯部3的部分供给树脂20',可以提高线圈部件1的特性并且实现保护巻 芯部3。因此,由于向一对凸缘部4、 5之间的巻芯部3的部分充分地供给 树脂20',因此不用进行多次供给树脂20'等的复杂工序,通过简单的制造 工序就可以制造线圈部件l。
此外,在树脂供给工序中,通过使用树脂供给装置200供给适量的流 体状的树脂20',并通过将树脂供给用凹部110内的流体状树脂20'的液面 控制在规定位置,可以防止线圈部容纳凹部120中的树脂20'溢出,并且 可以防止在第一凸缘部5的端子电极部7上附着流体状的树脂20'。此外, 由于流体状的树脂20'通过连通路130从树脂供给用凹部110向线圈部容 纳凹部120流动,所以流体状树脂20'可以缓慢地覆盖芯2的巻芯部3的 部分,可以尽量防止覆盖该巻芯部3的树脂部20中包含空气的气泡。
此外,在预热工序中,由于使用预热用加热器230预热模具100和芯 2,因此可以提高树脂20'的流动性,可以使流体状的树脂20'平滑地从树 脂供给用槽通过连通路130流入线圈部容纳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和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不限于上 述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和改进。例如,如 图5所示,尽管模具IOO相对于一个树脂供给用凹部IIO形成有一个线圈 部容纳凹部120,但不限于这个数量。例如,如图9所示,模具200也可以相对于一个树脂供给用凹部110形成多个线圈部容纳凹部120。尽管在 树脂供给用凹部110内和连通路130内硬化的树脂20'成为废料,但通过 这种构成,相对于制造的线圈部件1的数量可以减少成为废料的树脂20' 的量,可以更有效地制造线圈部件l。
此外,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还可以具有挤压装置240,其用于按照面 接触方式使第二凸缘部4的底面4A与线圈部容纳凹部120的底面121密 接并挤压线圈部。这种情况下,如图10 图13所示,至少从容纳工序结 束到硬化工序结束的期间,利用挤压装置240连续挤压线圈部。通过这种 结构,可以不使流体状的树脂20'回流到第二凸缘部4的底面4A,还可以 防止在第二凸缘部4的底面4A上设置树脂部20。因此,在第二凸缘部上 设置端子电极部等的情况下,可以防止树脂部覆盖该端子电极部。通过这 样挤压,可以只在没有被挤压的部分上设置树脂部20。由于在第二凸缘部 4的底面4A上及第一凸缘部5的底面5A上不设有树脂部20,因此可以 实现巻芯部3在轴向上的低高度化。此外,通过调整模具100的线圈容纳 凹部的形状,例如,还可以只在第一凸缘部5和第二凸缘部4之间的巻芯 部3的部分上设置树脂部20,或可以将树脂部20设置成在仰视时不从第 一凸缘部5、第二凸缘部4伸出。
此外,虽然树脂供给用凹部110具有平坦底面111,具有与线圈部容 纳凹部120的底面121相同深度,也可以不像这样具有相同的深度。此外, 连通路的底面131的深度也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深度。此外,底面131不 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水平的平坦面,例如可以是倾斜的。
此外,在树脂供给工序中,尽管使用树脂供给用槽内液面控制装置进 行将树脂供给用凹部110内的流体状树脂20'的液面维持在规定位置的控 制,但是也可以不设置树脂供给用槽内液面控制装置220。这种情况下, 通过操作者的目视,就可以判断树脂供给用槽内的流体状的树脂的液面是 否到达规定位置,在液面没有达到规定位置的情况下,进一步向树脂供给 用槽中供给树脂等,操作者可以将树脂供给用槽内的流体状树脂的液面控 制在该规定位置。
此外,在树脂供给工序中,尽管使用树脂供给用槽内液面控制装置220 进行将树脂供给用凹部110内的流体状树脂20'的液面维持在规定位置的控制,但是,取而代之,也可以设置用于将线圈部容纳槽内的流体状树脂
20'的液面维持在规定位置的线圈部容纳槽内液面控制装置,也可以将线圈 部容纳槽中的流体状树脂20'的液面控制在规定位置。线圈部容纳槽内液 面控制装置构成液面控制装置。此外,在由操作者可以目视线圈部容纳槽 内的液面的情况下,还可以设置线圈部容纳槽内液面控制装置。这种情况 下,通过操作者的目视,就可以判断流体状树脂20'的液面是否到达规定 位置,在液面没有到达规定位置的情况下,进一步向树脂供给用槽中供给 树脂20'等,操作者可以将流体状树脂20'的液面控制在该规定位置。通过 这样将线圈部容纳槽内的树脂20'的液面直接控制在规定位置,可以以高 精度管理线圈部容纳槽内的树脂20'的液面,并且可以以更高的精度在线 圈部的所希望的位置上设置树脂部20。
此外,在树脂供给工序中,尽管使用树脂供给用槽内液面控制装置220 进行将树脂供给用凹部110内的流体状树脂20'的液面维持在规定位置的 控制,但取而代之,也可以设置用于将连通路内的流体状树脂20'的液面 维持在规定位置的连通部内液面控制装置,将连通部内的流体状树脂20' 的液面控制在规定位置。此外,在由操作者可以目视连通部内的液面的情 况下,也可以不设置连通部内液面控制装置。这种情况下,通过操作者的 目视,就可以判断流体状树脂20'的液面是否到达规定位置,在液面没有 到达规定位置的情况下,进一步向树脂供给用槽中供给树脂20'等,操作 者可以将流体状树脂20'的液面控制在该规定位置。
此外,树脂部20是含有磁性体粉的热硬化性树脂,主要由环氧树脂 硬化物和铁素体构成,在硬化工序中加热硬化而固形化,但不限于此。例 如,也可以使用两液性的环氧树脂,在硬化工序中进行常温硬化。
此外,尽管预热用加热器230构成为在进行树脂供给工序之前将模具 100预热到4(TC 8(TC,但也可以构成为不预热模具100的整体,而是预 热作为构成树脂供给用凹部110的模具100的部分的树脂供给用槽的部 分、作为构成线圈部容纳凹部120的模具100的部分的线圈部容纳槽的部 分以及作为构成连通路130的模具100的部分的连通部的部分。
此外,尽管模具100由硅酮构成,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由聚苯 乙烯树脂等可变形的弹性部件构成。此外,线圈部件1的形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形状,此外,绕组6的 根数也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数量。例如,如图2、图3所示,尽管底面5A 上的第二端子电极7B的区域遍及连接第三边55上的点Pl和隔开的点P3 与第四边56上的点P2和隔开的点P4的第二边界线L2的区域,但也可以 限定在连接第二缺失边54A的全长和第四缺失边的全长58A的区域。即 使通过这种结构,也可以最大限度地产生电极面积,安装时,可以增大与 基板的着陆图形的粘接强度。由于电极相对于基板的着陆图形的面积增 加,因此在焊锡回流时,可以提高自对准性。
此外,尽管在缺失周长部上的第一端子电极7A上,形成遍及第一缺 失边53全长和第三缺失边57的全长的电极,但是也可以不遍及其全长而 是形成在第一缺失周面部53A和第三缺失周面部57A的一部分上。同样, 尽管在第二端子电极7B上,形成遍及第二缺失边54全长和第四缺失边 58全长的电极,但是也可以不遍及其全长而是形成在第二缺失周面部54A 和第四缺失周面部58A的一部分上。此外,在预热工序和树脂硬化工序中, 也可以使用相同的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卷芯部和设置在该卷芯部两端上的第一凸缘部及第二凸缘部构成的芯;卷绕在该卷芯部上的绕组;和设置在该第一凸缘部上的端子电极部,其中,该第一凸缘部具有成为该芯的一个端面的底面和从该底面的周缘部向该芯的另一端面侧伸出的周面部,在从连结第一凸缘部和第二凸缘部的方向看时,该底面构成为八角形,该八角形具有第一缺失边、第三缺失边、第二缺失边和第四缺失边,所述第一缺失边、第三缺失边、第二缺失边和第四缺失边是分别对如下位置进行倒角或切口而构成的,这些位置是与位于四角形一边的一端的第一角部相当的位置、与位于与该一边相对的二边的一端的第二角部相当的位置、与位于该一边的另一端的第三角部相当的位置以及与位于该二边的另一端的第四角部相当的位置,该周面部包含从该一边伸出的第一周面、从该第二边伸出的第二周面、从该第一缺失边伸出并与该第一周面相邻接的第一缺失周面、从该第二缺失边伸出并与该第二周面相邻接的第二缺失周面、从该第三缺失边伸出并与该第一周面相邻接的第三缺失周面以及从该第四缺失边伸出并与该第二周面相邻接的第四缺失周面,并包括与该八角形的该底面的各边相对应的周面,该端子电极部由第一端子电极和第二端子电极构成,该第一端子电极遍及该第一缺失周面、在该底面的一部分上的至少连结该第一缺失边的全长与该第三缺失边的全长的区域以及该第三缺失周面而设置,该第二端子电极遍及该第二缺失周面、在该底面的一部分上的至少连结该第二缺失边的全长和该第四缺失边的全长的区域以及该第四缺失周面而设置,该绕组的一端与该第一缺失周面上的该第一端子电极接线,该绕组的另一端与该第二缺失周面上的该第二端子电极接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该绕组的一端和该第一缺失周面上的该第一端子电极、以及该绕组的另一端和该第二缺失周面上的该第二端子电极通过扩散接合接线。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端子电极在八角形的周面上,只设置在该第一缺失周面和该第三缺失周面上,该第二端子电极在八角形的周面上,只设置在该第二缺失 周面和该第四缺失周面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该绕组的在该巻绕部上巻绕的部分被树脂部覆盖。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该树脂部中混入磁性体粉末。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除了该第一凸缘部的该周面部和该底面之外,该第二凸缘部整体和该巻绕部被树脂部覆盖。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该底面具有连结该第一缺失边和该第二缺失边的第三边以及连结该第三缺失边和该第四缺失边的第四边,该第一端子电极在该底面中延伸到止于连结该第三边上的点和第四 边上的点的第一边界线的区域,该第二端子电极在该底面中延伸到止于连 结该第三边上的另一点和第四边上的另一点的第二边界线的区域,第一边 界线和第二边界线互相隔开。
8、 一种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模具的模具准备工序,该模具具有可储存流体状树脂的树脂供给用槽、可容纳构成线圈部件的线圈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线圈部容纳槽以及连通该树脂供给用槽和该线圈部容纳槽的连通部;在该线圈部容纳槽中容纳该线圈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容纳工序; 通过向该树脂供给用槽供给流体状树脂,使该流体状树脂通过该连通部流入容纳了该线圈部的至少一部分的该线圈部容纳槽的树脂供给工序; 使至少该线圈部容纳槽内的该流体状树脂硬化的硬化工序。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该树脂供给工序中,向该树脂供给用槽供给该流体状树脂,使流体状树脂通过该连通部流入该线圈部容纳槽中,由此将该流体状树脂被储存 在该树脂供给用槽和该连通部以及该线圈部容纳槽中的状态时的该流体 状树脂的液面控制在规定位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树脂供给工序中,将该树脂供给用槽中的流体状树脂的液面控制在该规定位置。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树脂供给工序中,将该线圈部容纳槽中的流体状树脂的液面控制 在该规定位置。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该树脂供给工序之前,对该模具和该线圈部进行预热。
13、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线圈部具有一个平面,该线圈部容纳槽的内侧底面呈平面, 至少在从该容纳工序结束到硬化工序结束的期间,相对于该线圈部容纳槽挤压该线圈部,使得以面接触的方式使该一个平面与该内侧底面抵接。
14、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线圈部具有巻绕了绕组的巻芯部以及一对凸缘部,该一对凸缘部分别在该巻芯部的两端沿与该巻芯部的轴垂直的方向延伸,至少在该树脂供给工序中,被容纳在该线圈部容纳槽中的该线圈部的 至少该巻芯部的一部分以与连接于该线圈部容纳槽的该连通部的连接部 即开口部相对的方式支承该线圈部。
15、 一种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可以储存流体状树脂的树脂供给用槽;可以容纳构成线圈部件的线圈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线圈部容纳槽;连通该树脂供给用槽和该线圈部容纳槽的连通部;用于向该树脂供给用槽供给流体状树脂的树脂供给装置;用于使通过该连通部而从该树脂供给用槽向该线圈部容纳槽流入的流体状树脂在该线圈部容纳槽内固化的固化装置。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液面控制装置,其用于将处于如下状态时的该流体状树脂的液面维持在规定位置,所述状态是该流体状树脂被供给向该树脂供给用槽并 通过该连通部流入该线圈部容纳槽,由此该流体状树脂被储存在该树脂供 给用槽、该连通部和该线圈容纳槽中的状态。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液面控制装置由用于将该树脂供给用槽内的该流体状树脂的液面维持在该规定位置的树脂供给用槽内液面控制装置构成。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液面控制装置由用于将该线圈部容纳槽内的该流体状树脂的液面维持在该规定位置的线圈部容纳槽内液面控制装置构成。
19、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树脂供给用槽、该线圈部容纳槽和该连通部由模具表面中的形成了凹部的部分构成,其中该模具由可变形的弹性部件构成。
20、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用于至少对该树脂供给用槽、该线圈部容纳槽、该连通部和该线圈部进行预热的预热装置。
21、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线圈部具有一个平面,该线圈部容纳槽的内侧底面呈平面, 该制造装置还包括挤压装置,该挤压装置相对于该线圈部容纳槽挤压该线圈部,使得以面接触的方式使该一个平面与该内侧底面抵接。
22、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线圈部件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线圈部具有巻绕绕组的巻芯部以及一对凸缘部,该一对凸缘部分别在该巻芯部的两端沿与该巻芯部的轴垂直的方向延伸,连接于该线圈部容纳槽的该连通部的连接部即开口部与被容纳在该 线圈部容纳槽中的该线圈部的至少该巻芯部的一部分相对。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线圈部件,包括由卷芯部和设置在卷芯部两端的第一凸缘部和第二凸缘部构成的芯;卷绕在卷芯部上的绕组及设置在第一凸缘部上的第一端子电极和第二端子电极。凸缘部呈八角形,具有底面、第一周面、在其两侧的第一缺失周面和第三缺失周面、与第一周面相对的第二周面及在其两侧的第二缺失周面和第四缺失周面。第一端子电极遍及第一缺失周面、在底面的一部分上连结第一缺失边全长与第三缺失边全长的区域以及第三缺失周面而设置。第二端子电极遍及第二缺失周面、在底面的一部分上连结第二缺失边全长和第四缺失边全长的区域以及该第四缺失周面而设置。绕组一端与第一缺失周面上的第一端子电极接线,另一端与第二缺失周面上的第二端子电极接线。
文档编号H01F27/32GK101441930SQ200810215430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7日
发明者东海林淳, 小泽征敏, 森田诚, 进藤雅俊 申请人:Tdk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