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6401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指一种用于信号测试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第CN2609216Y揭示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 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动端子与静端子及一遮蔽壳体。 一探针自电连接器顶部的收 容孔插入并向下抵压动端子以使动端子与静端子分离而达成测试目的。由于端子结构较 小,端子上所设倒剌与绝缘本体的干涉量也较小,如此端子在受到探针频繁插拔的作用力 下容易因固持力不足而退出绝缘本体外,所以需要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稳定固持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 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收容所述导电端子的收容槽,导电端子包括固持于所述收容 槽的固持部及自延伸出绝缘本体外的连接部,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将导电端子夹紧于绝缘 本体的固定件,该固定件的一端固持于绝缘本体,另一端定位于连接部上所设的定位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连接器通过设置所述固定件,以将导电端子夹紧于绝 缘本体上,从而达到增强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之间的固持力及防止导电端子退出绝缘本体
外的目的。

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另一方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第一端子与固定件的组装图。 图6是本发明电连接器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图1、2,本发明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组装于绝缘本体1的导电端子、覆盖于 绝缘本体外1的遮蔽壳体2及一金属固定件5,其中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端子3与第二端子 4。以下是对本发明电连接器最佳实施例的描述。 参图3、4,绝缘本体1包括矩形基部11及自该基部11的上表面103向上延伸的圆 筒状导引部12。基部11具有与其上表面103相对的安装面101及连接上表面103与安装 面101的一对外侧面102。结合图6所示,绝缘本体1内部设有向上贯穿导引部12的收容 腔13,测试用探针(未图示)是自导引部12顶部的开口插入该收容腔13并接触导电端子而完成测试。基部11设有自其两相对外侧面102向内延伸并贯通收容腔13的第一收容槽 14与第二收容槽15,分别用以收容第一、第二端子3、4,靠近该第一收容槽14的外侧面102 上设有一扣持孔16。基部11安装面101上设有位于第一、第二收容槽14、15下方的凹口 104,第一、第二端子3、4的焊接部34、44延伸出绝缘本体1后弯折设置于这两个凹口 104 内。遮蔽壳体2的结构与绝缘本体1相对应,其包括套设于导引部12外围的套接部21、覆 盖于基部11上表面103的矩形平板部22及自该平板部22相对两侧边向下延伸并包覆于 基部11外的一对侧板23,该两侧板23末端经相对弯折后形成一对扣置于安装面101的焊 接片24。 参图4、6,第一端子3为一固定端子,其包括固持于第一收容槽14的固持部31、自 该固持部31 —端延伸的接触部32及连接固持部31与所述焊接部34的连接部33。第一端 子3从外侧面102插入第一收容槽14,固持部31借助两端所设的干涉部311固持于第一 收容槽14内,接触部32与固持部31位于同一平面且该接触部32端部未延伸至所述收容 腔13。所述连接部33的宽度小于固持部31,其自固持部31另一端的中间位置向下延伸, 且该连接部33的外表面331与所述外侧面102共面。该连接部33中部设有一与所述扣持 孔16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定位孔332。 参图3、6,第二端子4为一可动端子,其包括固持于第二收容槽15的固持部41、自 固持部41 一端向上倾斜延伸的可动接触部42及连接固持部41与所述焊接部44的弧形连 接部43。固持部41呈平板状,其上设有两个冲压成型的突出部412,第二端子4从外侧面 102插入第二收容槽15,固持部41借助所述突出部412及其两端所设的干涉部411固持于 第二收容槽15内。接触部43越过所述收容腔13并顶靠于第一端子3的接触部32末端的 向下冲压成型的接触突点321上。 参图3至图5所示,固定件5大致呈U形,其包括长条形主体部51及自该主体部 51两端弯折形成的第一固持端52与第二固持端53,该第一、第二固持端52、53与主体部51 的连接处具有弧形过度结构(未标号)。第一固持端52较第二固持端53长,两者对应插设 于第一端子3的定位孔332与所述扣持孔16内,该定位孔332及扣持孔116边缘设有与上 述弧形过度结构相配合的圆弧结构(未图示),如此主体部51在理论上可无间隙得贴合于 连接部33的外表面331 (见图2)。第一固持端52呈L形,其包括自主体部51弯折形成的 第一弯折部521及自该第一弯折部521末端弯折形成的第二弯折部522。该第一、第二弯折 部521 、522相互垂直且第二弯折部522与主体部51平行相对。 组装时,第一端子3先于固定件5结合,然后连同固定件5 —起组装于绝缘本体1 。 具体组装步骤如下,首先将其第二弯折部522插入定位孔332并旋转固定件5使该第二弯 折522部勾设于定位孔332内;然后将第一弯折部521插入定位孔332,直至主体部51紧靠 连接部33的外表面331,此时第一弯折部521延伸出连接部33的内表面333,第二弯折部 522则与内表面333相对,以此防止固定件5因受较大外力而与第一端子2脱离;最后将第 一端子3插入第一收容槽14,同时第二固持端53则对应插入扣持孔116,并借助其上所设 的倒剌531固持于扣持孔116内,主体部51延伸出连接部33的部分则紧贴于外侧面102。
第一、第二端子3、4常态时处于相互接触的闭合状态,在测试过程中,探针插入收 容腔13并抵压第二端子4的弹性接触部42使该接触部42向下移动而与第一端子3的接 触突点321分离,以此完成信号测试。第一端子3的固持部31较小,且其仅靠两侧的干涉
4部311固持于第一收容槽14,由于端子结构的限制,第一端子3与绝缘本体1之间的固持力 仅由干涉部311与绝缘本体1之间很小的干涉量来提供。由于在信号测试过程中,探针的 频繁插拔会使第一端子3频繁受力,为确保第一端子3不会因与绝缘本体1的固持力不足 而向外脱离绝缘本体l,特增设固定件5以将第一端子3夹紧于绝缘本体1。由于固定件5 为金属材料,且选材时其材料硬度较端子材料大,因此其自身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较大,从 而辅助增强了第一端子3受力时的抗变形能力。另外,主体部51可与连接部33的外表面 331形成无间隙配合,如此可,保证第一端子3受力时不会因间隙存在而产生松动,从而确 保第一端子3稳定固持于绝缘本体1内,进而保证测试信号的准确性。
权利要求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收容所述导电端子的收容槽,导电端子包括固持于所述收容槽的固持部及延伸出绝缘本体外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将导电端子夹紧于绝缘本体的固定件,该固定件的一端固持于绝缘本体,另一端定位于连接部上所设的定位孔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与连接部紧贴的主体 部及位于该主体部两端弯折形成的固定于绝缘本体的第一固持端与定位于所述连接部的 第二固持端。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硬度大于导电端子的硬度。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持端固定于连接部的定位 孔内,且包括自所述主体部弯折形成的第一弯折部及自该第一弯折部末端弯折形成的第二 弯折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插设于所述定位孔并 延伸出导电端子的连接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垂直于第一弯折部并与所述连接部相对。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外侧面,所述收容槽 自该外侧面向内延伸,连接部自固持部一端向下延伸且与外侧面相平行。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面设有位于收容槽附近且与 所述定位孔位于同一高度的扣持孔,所述第二固持端设有固持于该扣持孔内的倒剌。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固持部两端设有固持 于所述收容槽的干涉部,该干涉部位于第一、第二固持端之间。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与第一、第二固持端的连接 处设有弧形过度结构,所述定位孔与扣持孔内设有与该弧形过度结构相配合的圆弧结构。
1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内具有向外贯通的收容 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所述收容槽与收容腔相通且包括收容第一、第 二端子的第一收容槽与第二收容槽,第二端子具有一与第一端子接触的可动接触部,所述 固定件设于第一端子上。
全文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及导电端子(3、4),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收容所述导电端子的收容槽(14、15),导电端子包括固持于所述收容槽的固持部(31、41)及自延伸出绝缘本体外的连接部(33、43),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将导电端子夹紧于绝缘本体的固定件(5),该固定件的一端固持于绝缘本体,另一端定位于连接部(33)上所设的定位孔(332)内,以次增强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之间的固持力。
文档编号H01R13/42GK101740927SQ20081030562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9日
发明者胡楠, 雷高兵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