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单边式热风型全自动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风型无骨架线圈全自动绕制技术领域,特指一 种单边式热风型全自动绕线机。
技术背景
现有的热风型全自动绕线机,大多釆用在一个可以左右分离的公 共模具上绕制线圈,为了便于线圈脱模, 一般挂线端板装在左边绕线 轴上,模芯装在右边绕线轴上,绕完一个线圈后模具自动分开,然后 模芯从右轴抽出线圈自动脱落,再合模进行下一个线圈绕制。这种挂 线竭板和模芯分别置于左右轴结构,要正常工作,左右分离的两个同 步转动的绕线轴必须严格同心,否则无法正常绕线。这就给机械加工 带来极高难度,为了左右轴得到好的同心度,不得不采用精密加工工 艺,造成加工成本大幅度增加。实际上不管采用何种加工手段,都有 加工误差,左右分离的两个轴无法完全同心,这就使在绕线过程中挂 线端板与模芯之间有微微的振动,这种振动对要求高质量的绕线十分 不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解 决模芯与挂线端板二者之间同心度的问题、降低机器加工难度、有利 于实现高质量绕线的单边式热风型全自动绕线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有左绕线
轴、右绕线轴、抽芯拉杆、挂线端板、模芯、模具档板,挂线端板装 在左绕线轴上,模芯装在挂线端板的中心,二者同在左绕线轴上,模
芯与抽芯拉杆连接且可前后移动;模具档板装在右绕线轴上,模具档 板往前压紧模芯与挂线端板三者组成一个模具,线圈在此模具绕制。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模芯与挂线端装在同一轴上,模具 挡板与线没有关联,则使左右绕线轴不同心,也不会影响绕线。彻底 解决了挂线端板与模芯的同心问题,降低机器加工难度,有利于实现 高质量绕线。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挂线端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见附图l所示,本 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包括有主动轴100,左绕线轴200,右绕线轴 300,排线器400;左绕线轴装有挂线端板205,模芯206,抽芯拉杆 201,装在抽芯拉杆上并为抽芯拉杆提供回复力的弹簧202,压线剪 线器204,同步轮203;右绕线轴装有模具档板301,同步轮302;排 线器上装有线轮401,线夹402。主动轴100由电机带动,通过同步 轮IOI, 102及同步带103, 104,带动左右绕线轴同步轮203, 302, 使左、右绕线轴200、 300与主动轴100同步转动。开始将线经过排 线器的导线轮401及线夹402,拉到压线剪线器204上压紧,在数控 系统控制下,排线器带动线夹402走到模具绕线起点(挂线端板右 边),左右绕线轴转动,线经由挂线端板205的挂线口 2051进入线沟2052被带到绕线模芯205上,系统根据线圈参数进行绕线,绕完后 排线器把线带回压线剪线器204上方,压线剪线器204松开,线头由 拨线装置拨开,绕线轴转动把线带入压线槽中,压线剪线器204合上 把线压紧同时把线尾剪断,绕好的线圈与线分离。右饶线轴300往右 运动把模具档板301拉开,这时弹簧202把模芯206往右推出,把线 头带出入线沟2052,模芯206再由抽芯拉杆201拉出线圈自动脱落, 一个线圈绕制完成。抽芯拉杆201松开模芯206伸出,模具档板301 合上,又生成一个空模,依上所述开下一个线圈绕制,不断重复实现 全自动绕线。这种新的结构由于模芯与挂线端装在同一轴上,模具右 挡板与线没有关联,则使左右绕线轴不同心,也不会影响绕线。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 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 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单边式热风型全自动绕线机,包括有左绕线轴(200)、右绕线轴(300)、抽芯拉杆(201)、挂线端板(205)、模芯(206)、模具档板(301),其特征在于挂线端板(205)装在左绕线轴(200)上,模芯(206)装在挂线端板(205)的中心,二者同在左绕线轴(200)上,模芯(206)与抽芯拉杆(201)连接且可前后移动;模具档板(301)装在右绕线轴(300)上,模具档板(301)往前压紧模芯(206)与挂线端板(205)三者组成一个模具,线圈在此模具绕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风型无骨架线圈全自动绕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单边式热风型全自动绕线机。包括有左绕线轴、右绕线轴、抽芯拉杆、挂线端板、模芯、模具档板,挂线端板装在左绕线轴上,模芯装在挂线端板的中心,二者同在左绕线轴上,模芯与抽芯拉杆连接且可前后移动;模具档板装在右绕线轴上,模具档板往前压紧模芯与挂线端板三者组成一个模具,线圈在此模具绕制。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模芯与挂线端装在同一轴上,模具挡板与线没有关联,则使左右绕线轴不同心,也不会影响绕线。彻底解决了挂线端板与模芯的同心问题,降低机器加工难度,有利于实现高质量绕线。
文档编号H01F41/06GK201178029SQ200820046609
公开日2009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8日
发明者宁宇宏 申请人:宁宇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