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0758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涉及该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背景技术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见2006年1月1日公告的台湾专利M285096号。该 专利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包覆于绝缘本体上的金属壳体及收容于绝缘本 体内的导电端子模组,所述导电端子模组包括内置电路板、与内置电路板电性连接的若干导 电端子、接地弹片。其中,所述接地弹片安装于绝缘本体上,接地弹片的一端与金属壳体弹 性抵压接触,相对另 一端与电路板弹性接触。
如此设置,接地弹片与金属壳体及电路板间的接地点数目较少,从而接地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地效果较好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包覆 于绝缘本体上的金属壳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模组、接地端子,所述端子模组包括内 置电路板及与内置电路板电性连接的若干导电端子,前述内置电路板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一接 地区域,前述接地端子包括长条形的基部、自基部向基部的一侧延伸的抵压部、自基部两端 均向前述基部的一侧的相反另一侧延伸的延伸部,所述抵压部与前述内置电路板的第一接地 区域电性连接,所述延伸部与金属壳体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如下进步接地端子的长条形的基部的两端均 延伸有延伸部,每个延伸部均与金属壳体电性连接,从而增加了金属壳体上接地点的数目, 进而增强接地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和接地端子的组合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接地端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l-6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包覆于绝缘本体10上的金 属壳体20、收容于绝缘本体10内的端子模组30、接地端子40。
请参照图2及图4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0包括前壁11、自前壁11一边延伸出的底壁12、自 前壁11的相对两边延伸出的左右侧壁13,与前壁11相对的后壁14、与底壁12相对的顶壁15。 所述绝缘本体10设有均自前壁l l沿对接连接器插入方向延伸的用以收容USB端子的第一收容 空间16、用以收容RJ端子的第二收容空间17、用以收容LED端子的LED收容空间18。其中,所 述左右侧壁13与后壁14相交处均设有第一凹槽130。在所述左右侧壁13上设有自第一凹槽 130向前壁11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131。在所述绝缘本体10上设有延伸超出后壁14的固持臂 132。其中,所述第一凹槽131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一凸块133,所述固持臂132的内侧设有第 二凸块134。
请参照图2及图3所示,所述金属壳体20设有前壳体21及后壳体22。所述前壳体21包括壳 对接面210及与壳对接面210垂直的壳顶面211。所述壳对接面210包括第一通孔2100、位于第 一通孔2100—侧的第二通孔2101、位于第二通孔2101—侧的第三通孔2102及位于壳对接面 210相对两侧的第一卡持部2103。所述第一卡持部2103上设有第一卡持孔2104。所述壳顶面 211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二卡持部2110。所述第二卡持部2100上设有第二卡持孔2111。所述后 壳体22包括壳左右侧面220、与壳对接面210相对的壳后面221。在所述壳左右侧面220上靠近 壳对接面210的一侧设有第一凸片2200,在所述壳左右侧面220上靠近壳顶面211的一侧设有 第二凸片2201,在所述壳左右侧面220上远离壳顶面211的一侧设有安装脚2202。在所述壳后 面221上设有向靠近壳对接面210方向延伸的抵压片2210。
请参照图2及图3所示,所述端子模组30包括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16的USB端子300、收容 于第二收容空间17的RJ端子301、收容于LED收容空间18的LED端子302、内置电路板303及均 与内置电路板303电性连接的电子组件304和转接端子305 。所述RJ端子301电性连接于内置电 路板303上。所述内置电路板303的一侧上设有若干第一接地区域306,与所述内置电路板 303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上设有第二接地区域307。
请参照图6所示,所述接地端子40包括长条形的基部401、自基部401向基部401的一侧延 伸的抵压部402、自基部401两端均向前述基部401的一侧的相反另一侧延伸的延伸部403。所 述抵压部402包括向远离基部401方向凸出的第一弧形部4020及连接基部401和第一弧形部 4020的第一连接部4021。所述延伸部403沿绝缘本体10的左右侧壁13延伸。所述延伸部403包 括与基部401相连的固持部4030、自固持部4030延伸出的第二连接部4031、自第二连接部4031延伸出的第二弧形部4032。所述固持部4030包括自基部401两端延伸出的连接端4033及 自连接端4033末端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的固持端4034。所述第二弧形部4030向远离绝缘本 体10方向凸出。
请参照图2-6所示,组装时,第一步是安装端子模组30以及接地端子40。将USB端子300 安装于绝缘本体10的第一收容空间16中,将接地端子40安装于绝缘本体10上。接地端子40两 端的固持部4030收容于第一凹槽130中,固持部4030的固持端4034被第一凹槽130相对两侧的 第一凸块133卡住;接地端子40两端的连接部4031收容于第二凹槽131内。接着,将内置电路 板302安装于绝缘本体10上。RJ端子301收容于绝缘本体10的第二收容空间17中,LED端子 302收容于绝缘本体10的LED收容空间18中,内置电路板303被固持臂132内侧的第二凸块134卡 住,从而使内置电路板303固持于绝缘本体10上,内置电路板303的第一接地区域306与接地 端子40的第一弧形部4020电性连接。
请参照图3-5所示,组装时,第二步是组装金属壳体20。首先,将金属壳体20的后壳体 22沿与前壁11垂直的方向安装于绝缘本体10上。接地端子40两端的弧形部4032与金属壳体 20电性连接,后壳体22上的抵压片2210与内置电路板303上的第二接地区域307电性连接,为 了增强连接的效果,也可将所述抵压片2210焊接在所述第二接地区域307上。接着,将金属 壳体20的前壳体22沿与前壁10垂直的方向安装于绝缘本体10上。后壳体22的第一凸片2200卡 扣于前壳体22的第一卡持孔2104中,后壳体22的第二凸片2201卡扣于前壳体22的第二卡持孔 2111中。
采用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IOO,接地端子40的长条形的基部401的两端均延伸有延伸部 403,每个延伸部403均与金属壳体20电性连接,从而增加了金属壳体20上接地点的数目,进 而增强接地效果。
权利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包覆于绝缘本体上的金属壳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模组、接地端子,所述端子模组包括内置电路板及与内置电路板电性连接的若干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前述内置电路板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一接地区域,前述接地端子包括长条形的基部、自基部向基部的一侧延伸的抵压部、自基部两端均向前述基部的一侧的相反另一侧延伸的延伸部,所述抵压部与前述内置电路板的第一接地区域电性连接,所述延伸部与金属壳体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部包括向远离基部方向凸出的第一弧形部及连接基部和第一弧形部的第一连接部,前述第一弧形部与所述内置电路板的第一接地区域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包括与基部相连的固持部、自固持部延伸出的第二连接部、自第二连接部延伸出的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二弧形部与金属壳体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前壁、自前壁一边延伸出的底壁、自前壁的相对两边延伸出的左右侧壁及与前壁相对的后壁,所述延伸部沿绝缘本体的左右侧壁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左右侧壁与后壁相交处均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均设有第一凸块,所述固持部包括自基部两端延伸出的连接端及自连接端末端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的固持端,所述固持端被第一凸块卡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左右侧壁上均设有自第一凹槽向前壁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部收容于第二凹槽内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部向远离绝缘本体方向凸出。
8.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上设有抵压片,与前述内置电路板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上设有第二接地区域,所述抵压片与所述第二接地区域电性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上的抵压片焊接在前述第二接地区域上。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包覆于绝缘本体上的金属壳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模组、接地端子,所述端子模组包括内置电路板及与内置电路板电性连接的若干导电端子,前述内置电路板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一接地区域,前述接地端子包括长条形的基部、自基部向基部的一侧延伸的抵压部、自基部两端均向前述基部的一侧的相反另一侧延伸的延伸部,所述抵压部与前述内置电路板的第一接地区域电性连接,所述延伸部与金属壳体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增加了金属壳体上接地点的数目,从而电连接器的接地效果较好。
文档编号H01R13/652GK201285940SQ20082030243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5日
发明者宣万立, 张道宽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