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构造及天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6769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构造及天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构造及天线装置。特别是涉及端子难以从电路板脱落的电连接
构造及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天线装置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接收AM无线电频带、FM无线电频带的信号的 AM/FM电路板以及用于接收便携式无线电话机的信号的GSM(GlobalS连接端子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电路板为首的各种部件。因此。为了实现天线装置的小型化,采用 了以将这些电路板竖立的状态配置在装置内部的技术。 若以竖立的状态配置电路板,则困难在于位于天线装置上部的天线元件与电路板 之间的电连接。因此,需要将电路板与天线元件电连接的连接端子,与此相关的技术记载在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0-068722号公报)中。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为了连接以与底座3基本上垂直的竖立状态安装的 匹配基板9和天线元件1,在匹配基板9的上端部安装有连接端子7。通过在连接端子7的 边缘设有卡定部及突起部,将卡定部卡挂在匹配基板9上侧的端面上,将突起部插入匹配 基板9的一个面,从而将连接端子7基本上与匹配基板9垂直地固定。通过使用于与天线 元件1连接的元件连接金属件2e从连接端子7的上方与连接端子7抵接,从而将匹配基板 9与天线元件1电连接。 但是,上述连接端子的固定方法在天线元件及其支撑金属件被连接端子强力挤压 大情况下,连接端子有可能从基板脱落。因此,希望连接端子能与基板牢固地固定。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将连接端子相对于电路板的边缘部分牢固地固定。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电连接构造具有电路 板,安装在上述电路板上的第一端子,与上述第一端子连接的第二端子;其特征是,上述第 一端子具有沿着上述电路板的侧端面从上述电路板的两面中的一面延伸设置到另一面的 卡定部;在上述电路板的一个面上与上述卡定部连接,并沿着上述电路板的一个面设置的 第一夹持片;在上述电路板的另一个面上与上述卡定部连接,并沿着上述电路板的另一个 面设置,将上述电路板夹持在与上述第一夹持片之间的第二夹持片;与上述第二夹持片连 接,且在其连接部向上述第二夹持片一侧折弯的片簧部;上述第二端子向扩大上述第二夹 持片与上述片簧部构成的内角的方向挤压上述片簧部。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方案,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具有底座,覆盖在上述底座上的盖, 在竖立在上述底座上的状态下容纳在上述盖内的电路板,安装在上述电路板上的第一端 子,在上述电路板上贯通上述盖,并与上述第一端子电连接的第二端子,在上述盖的外侧安 装在上述第二端子上的天线元件;其特征是,上述第一端子具有沿着上述电路板的上端 面从上述电路板的两面中的一面延伸设置到另一面的卡定部;在上述电路板的一个面上与上述卡定部连接,并沿着上述电路板的一个面设置的第一夹持片;在上述电路板的另一个面上与上述卡定部连接,并沿着上述电路板的另一个面设置,将上述电路板夹持在与上述第一夹持片之间的第二夹持片;与上述第二夹持片连接,且在其连接部向上述第二夹持片一侧折弯的片簧部;上述第二端子向扩大上述第二夹持片与上述片簧部构成的内角的方向挤压上述片簧部。 根据以上,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与电路板接触,通过片簧部挤压第二端子,第二端子和电路板可以电连接。 另外,第二端子通过向扩大片簧部与第二夹持片构成的内角的方向挤压片簧部,从而第二夹持片以与卡定部的连接部为支点向电路板挤压。因此,由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夹住电路板的力增强。由此,即使片簧部受到第二端子强烈的挤压,第一端子也不会从电路板脱落。 另外,第一端子安装成覆盖电路板的边缘部分的同时,由于第二端子从与电路板
的侧端面相对的方向与第一端子的片簧部抵接,因而第一端子不会脱落。 优选上述片簧部向上述第二夹持片一侧折回,上述片簧部的突出端部从上述电路
板的一个端面突出。 由于片簧部的突出端部从电路板的侧边缘向其侧边缘的外侧突出,因而可以将第二端子配置在远离电路板的侧端面的位置。另外,可以在与电路板的侧端面相对的位置配
置第二端子。 优选上述片簧部的突出端部有多个分支。 由于片簧部的突出端部有多个分支,因而这些分支的支部可以分别独立地进行变形。在第二端子与一个支部抵接而不与其它支部抵接的场合,一个支部被挤压该一个支部变形,第二端子也可以与其它支部抵接,因而提高了电连接性能。 优选还具有从上述第二夹持片向上述电路板的另一个端面突出设置的突起。
通过在第二夹持片上设置突起,则由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夹住电路板的力增强。并且,容易实现电路板与第一端子的电连接。
优选上述第一夹持片结合在上述电路板的一个面上。 通过将第一夹持片结合在电路板上,则第一端子相对电路板牢固地固定,第一端子难以脱落。 优选设有两块上述电路板,上述两块电路板相互平行地设置;设有两个上述第一端子,上述两个第一端子以从与上述两块电路板的侧端面相对的位置观察处于偏移的状态安装在各自的上述电路板上。 由于从相对的位置观察处于偏移的状态安装两个第一端子,因而可以使两块电路板靠近配置,可以使装置实现小型化。 根据本发明,第一端子能相对电路板牢固地固定。因此,第一端子难以从电路板脱落。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装置,是从斜上方表示卸掉盖后的状态的附图。
图2是从正面观察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3是从横向观察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4是该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所具有的天线装置的两侧视图、仰视图、主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该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所具有的天线装置的动作的附图。 图中l-天线装置,3-底座,4-盖,5-电路板,10-天线装置,ll-卡定部,12、13-夹
持片,14-片簧部,17-突出端部,45-支撑金属件,46-天线元件,51-上端面,52、53_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但是,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虽然为实施本发明附加了优选的种种限定,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及图示的例子。 图1-图3是具有本发明的电连接构造的天线装置1。图1是从斜上方观察表示卸掉盖4后的状态的天线装置1的立体图,图2是从其前方观察表示天线装置1的剖视图,图3是从其侧面观察表示天线装置1的剖视图。天线装置1安装在汽车的车顶、乘坐用具的顶部及其它设置处所。 在该天线装置1中,密封垫2安装在板状底座3的上面边缘部分,盖4覆盖在底座3之上,橡胶制的密封垫2夹在盖4和底座3之间,并在盖4的内侧容纳有两块电路板5。
底座3做成长圆形。在底座3的下面设有凸状的插入部6,布线用孔7从插入部6的突出端贯通到底座3的上表面。布线在该布线用孔7中穿过。 在底座3的上面设有凸状的凸部8。凸部8沿着底座3的上表面的边缘形成框状。另一方面,密封垫2形成环状,将凸部8嵌入到密封垫2中,从而使密封垫2包围凸部8并放置在底座3的上表面上。 底座3、插入部6及凸部8形成为一体。底座3、插入部6及凸部8由导电性材料构成,尤其是由锌、铝之类的金属材料构成。 盖4做成圆锥状,盖4的下侧开口 。盖4的头顶部设有支撑金属件45 (第二端子),杆状的天线元件安装在该支撑金属件45上。支撑金属件45上下贯通盖4的头顶部,使支撑金属件45与盖4成为一体。 底座3嵌入到盖4的下部开口中,并用底座3封闭其开口部。在盖4的内壁,在下部开口附近形成有阶梯部41。阶梯部41沿着盖4的下部开口形成环状。密封垫2被夹在该阶梯部41和底座3的上面边缘部之间。用密封垫2保持隔水性和气密性。
另外,在底座3的上表面设有两个凸状的台座31,通孔32从底座3的下面贯通到台座31的上面。用后述的组装方法在盖4的内壁上形成两个螺纹孔42。螺纹孔42位于与通孔32相对应的位置。螺钉9从底座3的下方通过通孔32与螺纹孔42螺纹连接。通过拧紧螺钉9而将盖4拉向底座3的上面,并压縮密封垫2。 在用盖4覆盖了底座3的状态下,圆锥状的盖4的中心线相对于底座3的上表面成为倾斜,螺钉9的轴心线与盖4的中心线基本上平行。 在台座31的周围设有密封21,用密封21包围通孔32。该密封21用橡胶制成,与密封垫2形成一体。密封21也与密封垫2同样夹在底座3的一部分与盖4的一部分之间,由此,保持通孔32周围的隔水性和气密性。 在底座3的上面前侧设有左右一对凸状的肋62,在底座3的上面后侧设有左右一对凸状的肋66。电路板5的下端前部被一对肋62夹住,电路板5的下端后部被一对肋66夹住,由此,便将电路板5竖立在底座3的上面。电路板5的下端前部通过弹性片22被盖4内面的挤压部43挤压到底座3 —侧,电路板5的下端后部通过弹性片23被盖4内面的挤压部44挤压到底座3—侧。由此,电路板5受到支撑。挤压部43、44的挤压通过螺钉9的紧固来实现。另一方的电路板5也同样地竖立在底座3上,两块电路板5相互平行地设置。此外,弹性片22、23与密封垫2形成一体。 在电路板5上组装有分波电路及放大电路等。两块电路板5中的一块是AM/FM用的电路板,另一块是GSM用的电路板。利用这些电路板5可以处理的电波的方式及标准不限于AM/FM, GSM,也可以是其它的类型。 在两块电路板5的上端部分别安装有连接端子10 (第一端子)。连接端子10与支
撑金属件45(第二端子)抵接,用于将天线元件46和电路板5电连接。 图4(a)-图4(d)是分别表示连接端子10 (地一端子)的图。图4(a)是侧视图,
图4(b)是仰视图,图4(c)是侧视图,图表4(d)是主视图下面,对连接端子IO进行说明。 连接端子10是由导电性材料构成的板金状构件。连接端子10具有卡定部11、夹
持片12 (第一夹持片)、夹持片13 (第二夹持片)及片簧部14,这些部分都一体形成。 卡定部1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夹持片12、13连接。卡定部11在夹持片12的上端
与夹持片12大致垂直地折弯,夹持片13在卡定部11的右端与卡定部11大致垂直地折弯。
夹持片12与夹持片13相对,它们基本上平行地设置。夹持片12与夹持片13的间隔与电
路板5的厚度大致相等,卡定部11的左右长度则与电路板5的厚度相对应。 在夹持片12的中央部设有通孔16。通孔16是从夹持片12的一个面穿过另一个
面的圆形孔。另外,通孔16也可以不是圆形而是其它形状,还可以不设置。 在夹持片13的两面中的朝向与夹持片12 —侧的面上设有一对突起15。在图示的
例子中,通过将夹持片13从外侧的面向内侧的面压制成形等来形成两个突起15,但不限于
此,也可以通过焊接等将突起构件安装到夹持片13的内侧的面上。 夹持片13的下端与片簧部14连接。片簧部14从夹持片13的下端向上折回,夹持片13与片簧部14构成的角度为锐角。为使片簧部14的上端部比夹持片13的上端及卡定部11更高而将片簧部14折回。 片簧部14的突出端部17弯曲成弓形,其突出端部17向下方折回。片簧部14的突出端部17分支成两股。另外,片簧部14的突出端部17既可以不分支,也可以分支成三股以上。再有,这种分支既可以不限于片簧部14的突出端部17而将整个片簧部14分支,也可以将夹持片13与片簧部14 一起分支。 连接端子10向电路板5的安装用卡定部11及夹持片12、13来实现。SP,如图2所示,将电路板5的上端部插入夹持片12和夹持片13之间。在连接端子10已安装在电路板5上的状态下,卡定部11与电路板5的上端面抵接,该卡定部11从电路板5的一个面52延伸设置到另一个面53。夹持片12沿着电路板5的一个面52从该面52的上缘向下垂下,夹持片13沿着电路板5的另一个面53从该面53的上缘向下垂下,电路板5的上端部被夹在夹持片12、 13之间。在连接端子10已安装在电路板5上的状态下,片簧部14的上端位于比电路板5的上端面51更高的位置。 因为在夹持片12上突出地设有突起15,因而连接端子10的弹性变形使得夹持片
712、13相互张开,可以利用其弹力更牢固地将连接端子10电路板5上。另外,在电路板5的 另一个面53上形成有凹部或孔部,可以使突起15进入到凹部或孔部中。通过将突起15做 成进入到凹部或孔部中的结构,从而可以将连接端子10定位在电路板5的面53上而使连 接端子10更难以偏移,并难以脱落。 夹持片12用软钎料等软钎焊在电路板5的一个面52上。软钎料的一部分被埋在 通孔16内。 图5是连接端子10的简要侧剖视图,表示的是因盖4的安装引起的变形前及其变 形后的形状。图5中,变形前的连接端子IO用点划线表示,变形后的连接端子IO用实线表 示。如图2、图6所示,支撑金属件45的下端面与片簧部14的突出端部17抵接,片簧部14 被支撑金属件45向下挤压。因此,片簧部14弹性变形,片簧部14与夹持片13构成的角度 比自然状态扩大。片簧部14与支撑金属件45的接触力因其弹力而提高。
因为片簧部14处于向下挤压的状态,因而,以夹持片13的上端部为支点的力矩便 作用到夹持片13上,将夹持片13向电路板5挤压。因此,连接端子10变得难以从电路板5 脱落。另外,即使片簧部14被强力地向下挤入,由于夹持片13支撑在电路板5上,因而夹 持片12也几乎没有从电路板5的一个面52脱落的方向的力矩作用。因此,由于夹持片12 被软钎焊在电路板5上而成为电接触,因此,难以产生其电接触不良的情况。
如图1所示,对于安装在一个电路板5上的连接端子IO,片簧部14处于另一个电 路板5 —侧,对于安装在另一个电路板5上的连接端子10,片簧部14也处于一个电路板5 一侧。在这里,由于这些连接端子10的位置前后偏移,这些连接端子10的片簧部14配置在 相互不同的位置,因而,这些片簧部14彼此之间不会接触。因此,电路板5可以彼此靠近, 可以使底座3及盖4的左右宽度变窄而实现天线装置1的小型化。此外,还将两个连接端 子10配置成在安装盖4时,支撑金属件45能与两个连接端子10双方接触。
对于任何一个电路板5,由于片簧部14的上端都位于比电路板5的上端面51更高 的位置,因而,支撑金属件45的下端面即使不位于电路板5的上端面之下,支撑金属件45 也与片簧部14接触。这样一来,由于可以将两块电路板5的间隔做成比支撑金属件45窄, 因而,可以使两块电路板5彼此靠近,可以使底座3及盖4的左右宽度变窄而实现天线装置 1的小型化。 下面,说明天线装置1的制造方法及电路板5与天线元件46的电连接方法进行说 明。 首先,将电路板5的上端部插入到连接端子10的夹持片12、13之间,使卡定部11 与电路板5的上端面51抵接。其次,将软钎料在通孔16内熔融,用软钎料将夹持片12与 电路板5的一个面52软钎焊在一起。 另一方面,将电路板5的下端前部插入肋62和肋62之间,将电路板5的下端后部 插入肋66和肋66之间,利用弹性片22覆盖电路板5的下端前部和肋62,利用弹性片23覆 盖电路板5的下端后部和肋66。由此,在竖立在底座3的上面的状态下支撑电路板5。
接着,将底座3的凸部8嵌入到密封垫2中,将密封垫2放置在凸部8的周围底座 3的上面。这时,在调整密封垫2的圆周方向的位置,将弹性片22放置在肋62之上的同时, 将弹性片23放置在肋66之上,并在台座31的周围配置密封21。由于弹性片22、23与密封 垫2成为一体,因而,在组装密封垫2时,也决定了弹性片22、23的位置。由此,提高了组装性能。 随后,从电路板5之上覆盖盖4,并将底座3嵌入盖4的开口 。因此,将密封垫2夹在盖4内侧的阶梯部41与底座3之间,将电路板5的下端前部和弹性片22夹在肋62与挤压部43之间,将电路板5的下端后部和弹性片23夹在肋66与挤压部44之间。另外,这时,支撑金属件45与连接端子10的片簧部14的突出端部17抵接。在支撑金属件45的下端面相对于连接端子10的卡定部11倾斜的场合,分支成两股的突出端部17中的一股与之接触。 随后,将螺钉9从底座3的下方穿过通孔32,将螺钉9拧紧在螺纹孔42上。螺钉9使用例如自攻螺钉,通过在通孔32中拧自攻螺钉而在通孔32的内表面上形成螺纹孔42并拧紧。通过这样作而将盖4拉近到底座3的上面,并使弹性片22、23,密封21及密封垫2压縮。同时,片簧部14被支撑金属件45逐渐挤压到下方,片簧部14与夹持片13构成的内角张开。此外,在支撑金属件45的下端面相对于连接端子10的卡定部11倾斜的场合,分支成两股的突出端部17中与支撑金属件45接触的一股变形,最终支撑金属件45与两个突出端部17接触。 其后,当在支撑金属件45上安装天线元件46时,电路板5与天线元件46通过连接端子10和支撑金属件45电连接,完成天线装置1。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螺钉9的拧紧而扩大夹持片13和片簧部14构成的内角,从而,以夹持片13和卡定部11的连接部分为支点夹持片13下部向电路板5方向的力矩作用在夹持片13上。因此,电路板5被夹持片12和夹持片13紧紧地夹持。由此,将连接端子10与电路板5牢固地固定(图5,变形后)。尤其是随着将支撑金属件45进一步向下方挤压,夹持片12和夹持片13的夹紧增强,则连接端子IO被牢固地固定。因此,与设计误差相比,螺钉9的紧固增强,即使无意间将支撑金属件45向下方挤压,连接端子10也不会从电路板5脱落。 另外,由于支撑金属件45将片簧部14向扩大其内角的方向挤压,对片簧部14作用对抗其动作而要使其恢复到原有角度的力,因而,支撑金属件45与突出端部17更紧密地接触,使其电连接更可靠。 另外,由于连接端子10以从上方覆盖电路板5的方式进行安装,而且,支撑金属件45与连接端子10的接触也是从上方,因而,连接端子10难以偏移。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超出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改进及设计的变更。 例如,夹持片13和片簧部14构成的内角也可以是钝角,片簧部14的前端可以位于比电路板5的上端面低的位置。该场合,支撑金属件45在其下端面比电路板5的上端面51低的位置与片簧部14接触。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设有两块电路板5,但既可以是一块,也可以是设有多块。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夹持片12向电路板5的一个面52的固定通过钎焊来进行,但也可以是通过利用粘结剂的粘结或其它固定方法来进行。 再有,本发明的电连接构造,除了天线装置以外,也可以适用于将电路板容纳在壳体内的结构的电气装置。
权利要求
一种电连接构造,具有电路板,安装在上述电路板上的第一端子,与上述第一端子连接的第二端子;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端子具有沿着上述电路板的侧端面从上述电路板的两面中的一面延伸设置到另一面的卡定部;在上述电路板的一个面上与上述卡定部连接,并沿着上述电路板的一个面设置的第一夹持片;在上述电路板的另一个面上与上述卡定部连接,并沿着上述电路板的另一个面设置,将上述电路板夹持在与上述第一夹持片之间的第二夹持片;与上述第二夹持片连接,且在其连接部向上述第二夹持片一侧折弯的片簧部;上述第二端子向扩大上述第二夹持片与上述片簧部构成的内角的方向挤压上述片簧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片簧部向上述第二夹持片一 侧折回,上述片簧部的突出端部从上述电路板的一个端面突出。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片簧部的突出端部有多个分支。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电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从上述第二 夹持片向上述电路板的另一个面突出设置的突起。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电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夹持片结 合在上述电路板的一个面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电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设有两块上述电路 板,上述两块电路板相互平行地设置;设有两个上述第一端子,上述两个第一端子以从与上述两块电路板的侧端面相对的位 置观察处于偏移的状态安装在各自的上述电路板上。
7. —种天线装置,具有 底座,覆盖在上述底座上的盖,在竖立在上述底座上的状态下容纳在上述盖内的电路板, 安装在上述电路板上的第一端子,在上述电路板上贯通上述盖,并与上述第一端子电连接的第二端子, 在上述盖的外侧安装在上述第二端子上的天线元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端子具有沿着上述电路板的上端面从上述电路板的两面中的一面延伸设置到另一面的卡定部;在上述电路板的一个面上与上述卡定部连接,并沿着上述电路板的一个面设置的第一 夹持片;在上述电路板的另一个面上与上述卡定部连接,并沿着上述电路板的另一个面设置,将上述电路板夹持在与上述第一夹持片之间的第二夹持片;与上述第二夹持片连接,且在其连接部向上述第二夹持片一侧折弯的片簧部; 上述第二端子向扩大上述第二夹持片与上述片簧部构成的内角的方向挤压上述片簧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构造及天线装置。天线装置(1)具有底座(3),覆盖在底座上的盖(4),在竖立在底座上的状态下容纳在盖内的电路板(5),安装在电路板上的连接端子(10),在电路板之上设置在盖上的支撑金属件(45),安装在支撑金属件上的天线元件(46)。连接端子(10)具有沿着电路板的上端面(51)设置的卡定部(11);与卡定部的一端部连接夹持片(12);与上述卡定部的另一端连接,并将电路板夹持在与夹持片(12)之间的夹持片(13);与夹持片(13)连接,且在其连接部向夹持片(13)一侧折弯的片簧部(14);支撑金属件(45)向扩大夹持片(13)与片簧部(14)构成的内角的方向挤压。
文档编号H01R12/71GK101752649SQ20091000427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2日
发明者佐藤久一, 加藤隆夫, 铃木弘, 镰田谦一 申请人: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