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子设备和电子元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便携式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以及安装到电子设备的
电子it/f牛。
背景技术:
要求的是,例如便携式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设置有例如电源开关之类的按钮等,而在改善电子设备的设计的同时不阻碍尺寸和厚度的降低。在日本专利申请2005-128805号公报(0135段、图3、图35等)(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 )所公开的技术中,电源开关设置在使设置有键盘等的壳体和设置有显示部的壳体4皮此可旋转地连接的铰链的一端。当接通电源时,通过例如发光元件使电源开关发光,这使得易于从视觉上确认电源接通的状态。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电源开关暴露在铰链的一端。这引起这样一个问题,即用户偶然接触电源开关,而无意地使电源关闭。鉴于此,可设置具有突出部的遮光部,该突出部围绕电源开关且与电源开关的按压面相比突出。遮光部主要因为设计立场而受到电镀处理等处理。
然而,当设置了遮光部时,由于遮光部遮蔽光,所以有时面对电子i殳备而操作电子设备的用户可能很难识别从电源开关发出的光。
鉴于上述情况,希望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和电子元件,其允许面对电子设备而操作电子设备的用户在不损害设计的情况下,确认按钮的发光状态。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设备本体、按钮、具有环形形状的发光部、具有环形形状的遮光部、支承构件、发光元件和开关元件。所述电子设备本体在其一个横向侧包括按钮放置部。所述按钮设置在按钮放置部上并由透光的材料制成,并且所述按钮具有第一半径的圆柱形形状,并包括基部和位于基部相反侧的按压面。所述基部具有大于第 一半径的第二半径。所述发光部固定在所述按钮放置部一侧,并包括内周面和暴露于外部的外周面,所述发光部的内周面围绕所述按钮 的基部及基部附近的外周面。所述发光部由散射光的材料制成。所述遮光 部固定到所述发光部以使所述遮光部和所述按钮放置部夹持所述发光部, 并且包括围绕所述按钮的外周面的内周面和与所述按压面相比突出的凸 部。所述遮光部由防止光透过的材料制成。所述支承构件从所述电子设备 本体侧弹性地支承所述按钮。所述发光元件朝所述按钮的基部的底面的大 致中心发光。所述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本体侧。所述开关元件通 过受所述按钮的基部的按压而开关。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中,环形遮光部围绕按钮的外周面,因此防 止了损害设计。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进入按钮的基部的底面,穿过按钮, 并从其按压面射出,结果就是光从按压面发出。此外,从发光元件发出的 光进入按钮的基部的底面,穿过按钮和环形发光部,在环形发光部中散射, 并从环形发光部的外周面射出,结果就是光从外周面发出。使用从环形发 光部的外周面发光的结构,仅仅通过设置至少一个发光元件,操作电子设 备的用户就不但能从一个横向侧确认按钮的发光状态,而且还能从正面侧 确认按钮的发光状态。此外,环形发光部围绕按钮的基部及基部附近的外 周面,因此具有轴对称结构。因此,环形发光部从其外周面均匀地发光。
遮光部可包括穿过发光部的固定用突腿,而电子设备还可包括定位部, 该定位部使发光部和遮光部相对于转动方向定位,以防止突腿定位在电子 设备本体的正面侧。
使用防止突腿定位在电子设备本体的正面侧的结构,对于从正面操作 电子设备的用户来说,防止了因突腿而损害按钮的发光状态。
所述发光部可包括凹部,该凹部围绕所述按钮的基部的外周面,并在 与所述按钮的基部的外周上的角部相对的位置具有斜面。
通过设置该斜面,从按钮的基部的外周上的角部射出的光在进入发光 部时反射更少,使得从发光部发出的光量进一步增加。
电子设备还可包括设置在按钮的基部的底面上的漫射片。
使用漫射片,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被漫射而进入按钮。因此,光能从 按压面和发光部的外周面更均匀地发出。
所述电子设备本体可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铰链,所述第一壳体 包括设置有操作部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壳体包括设置有显示部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能够面对第一表面,所述铰链在电子设备本体的后侧可旋转地连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铰链具有圆柱形形状,并在其一端设置有按钮放置部。
使用在圓柱形铰链的 一端设置从按压面和发光部的外周面发光的按钮的结构,进一步改善了设计。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子元件。该电子元件包括按钮、具有环形形状的发光部和具有环形形状的遮光部。按钮由透光的材料制成,并具有第 一半径的圆柱形形状。按钮包括基部和位于基部的相反侧的按压面,所述基部具有大于第一半径的第二半径。发光部包括内周面和暴露于外部的外周面,所述内周面围绕按钮的基部及基部附近的外周面。发光部由散射光的材料制成。遮光部固定到发光部,并包括围绕按钮的外周面的内周面以及与按压面相比突出的凸部。遮光部由防止光透过的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元件中,环形遮光部围绕按钮的外周面,因此防止了损害设计。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进入按钮的基部的底面,穿过按钮,并从按压面射出,结果就是光从按压面发出。此外,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进入按钮的基部的底面,穿过按钮和环形发光部,在环形发光部中散射,并从环形发光部的外周面射出,结果就是光从外周面发出。使用从环形发光部的外周面发光的结构,仅仅通过设置至少一个发光元件,操作电子设备的用户就不但能从一个横向侧确认按钮的发光状态,而且还能从正面侧确认按钮的发光状态。此外,环形发光部围绕按钮的基部及基部附近的外周面,因此具有轴对称结构。因此,环形发光部从其外周面均匀地发光。
遮光部可包括穿过发光部的固定用突腿,而电子元件还可包括使发光部和遮光部相对于转动方向定位的定位构件。
使用防止突腿定位在电子设备本体的正面侧的结构,对于从正面操作电子设备的用户来说,防止了因突腿而损害按钮的发光状态。
发光部可包括凹部,该凹部围绕所述按钮的基部的外周面,并在与所述按钮的基部的外周上的角部相对的位置具有斜面。
通过设置该斜面,从按钮的基部的外周上的角部射出的光在进入发光部时反射更少,使得从发光部发出的光量进一步增加。
如上所述,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不损害设计的情况下,从正面操作电子设备的用户能确认发光状态。根据下列对如附图所示的最佳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 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清楚明了 。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的透视图; 图2是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的透视图; 图3是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电源开关单元的透视图5A-5E分别是电源开关单元的俯视图、左视图、前视图、右视图和 底视图6是电源开关单元的分解透视图7是图5C所示电源开关单元沿线A-A所取的截面图8A-8E分别是遮光构件的俯视图、左视图、前视图、右视图和底视
图9A-9E分别是发光构件的俯视图、左视图、前视图、右视图和底视
图10A-10F分别是围绕构件的俯视图、左视图、前视图、右视图、后 视图和底视图11A-11E分别是按钮的俯视图、左视图、前视图、右视图和底视图; 图12A-12E分别是支承构件的俯视图、左视图、前视图、右视图和底
视图13A-13E分别是基底的俯视图、左视图、前视图、右视图和底视图14是示出电子设备的系统结构的框图15是示出制造(安装)电源开关单元的方法的流程图16是示出从电源开关单元的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光路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在该实施方式中,将以便携式计算机作为电子设备的实施例来给出描述。 图1是该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的透视图。图2是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的透视图。图3是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的俯视图。
电子设备1包括显示部2、本体部3以及连接显示部2和本体部3的铰链4。
显示部2能相对于本体部3经由铰链4而打开或闭合。显示部2包括显示侧壳体5、显示面6和显示处理单元(未示出),所述显示处理单元设置于显示侧壳体5中,并进行显示处理。
显示侧壳体5是容纳显示处理单元(未示出)的显示部2的壳体。显示面6是用于显示信息的屏幕,并在闭合状态下面对本体部3。
本体部3包括本体侧壳体7、键盘单元8、中央处理器(未示出)和硬盘设备(未示出)等。
本体侧壳体7是本体3的壳体,并具有两个圓柱形连接部4a。键盘单元8设置有多个键等,并用作电子设备1的输入部。中央处理器安装在本体侧壳体7中多层印刷布线板上。中央处理器从键盘单元8接收输入信号,并进行诸如计算处理、控制处理、图像处理和向显示部2的输出处理等各种处理,因此实质上用作功能性主体部分。
铰链4构成为使固定到本体部3的接连接部4a和设置在显示部2的连接部4b彼此可旋转地相连接。电源开关单元10设置在铰链4的轴方向(图1中Y方向)的右端的连接部4a。电源开关单元10固定到例如本体侧壳体7。
图4是电源开关单元10的透视图。图5A-5E分别是电源开关单元10的俯视图、左视图、前视图、右视图和底视图。图6是电源开关单元10的分解透视图。图7是电源开关单元10沿图5C的线A-A所取的截面图。
如图4-7所示,电源开关单元10包括遮光构件11、发光构件12、围绕构件13、按钮14、支承构件15和基底16。电源开关单元IO如这些图所示由上述构件组合构成。
图8A、 8B、 8C、 8D和8E分别是遮光构件11的俯视图、左视图、前视图、右视图和底视图。
如图6所示,遮光构件11包括环形遮光部21和多个突腿22。环形遮光部21和突腿22 —体式地形成。环形遮光部21具有供按钮14装入的圓形开口 23。如图7所示,环形遮光部21包括沿按压按钮14的方向向外突出的凸部24。开口23与凸部24相比,形成在凹陷位置。如图7所示,环形遮光部21具有斜面25,该斜面25形成为/人遮光部21的外周侧沿Y方向 朝图7的点划线所示的中心凹入。如图7所示,环形遮光部21具有形成开 口23的内周面26。如图7所示,遮光部21的内周面26与按钮14的外周 面44的一部分相对。如图8E所示,沿环形遮光部21的圆周方向以一定间 隔(以一定角度间隔)设置三个突腿22。
例如图4所示的遮光构件11的外表面受到例如喷濺处理,而在外表面 上形成遮光膜。由于例如由喷溅处理而形成的遮光膜,而使光不能透过遮 光部21。
图9A、 9B、 9C、 9D和9E分别是发光构件12的俯视图、左视图、前 视图、右视图和底视图。
如图6所示,发光构件12包括定位凸部30、环形发光部31和腿部32。
在定位凸部30中,多个孔33形成在对应于遮光构件11的多个突腿22 的位置。突腿22插入孔33,从而使遮光构件11和发光构件12定位。在定 位凸部30中形成供按钮14装入的开口 34。
如图7所示,环形发光部31的外周面S经由遮光构件11和围绕构件 13之间的间隙而暴露在外。使用例如具有半透明性(translucency)的乳白 色树脂材料作为环形发光部31的材料。
如图7所示,腿部32插入围绕构件13中,并固定到围绕构件13。
如图7和9E所示,发光构件12包括凹部36,该凹部36围绕按钮14 的基部46 (后述)的外周面48。凹部36由环形发光部31和腿部32等构 成。凹部36包括斜面37,该斜面37位于与按钮14的角部49相对的位置。
图IOA、 IOB、 IOC、 IOD、 IOE和IOF分别是围绕构件13的俯视图、 左视图、前视图、右视图、后视图和底视图。
围绕构件13包括圆柱形围绕构件本体40和定位部41。围绕构件本体 40将发光构件12的腿部32固定到位,并围绕支承构件15和基底16等。 定位部41从围绕构件本体40的侧面突出。定位部41固定到例如本体侧壳 体7的定位部71。定位部42设置在围绕构件本体40的内周面侧。定位部 42使发光构件12和遮光构件11相对于转动方向(圆周方向)定位,以防 止遮光构件11的突腿22定位在电子设备1的前表面侧(图6的X方向)。
图IIA、 IIB、 IIC、 IID和IIE分别是按钮14的俯视图、左视图、前 视图、右视图和底视图。按钮14是电子设备1接通电源时用户按压的电源开关按钮。按钮14具有圆柱形形状,并包括凸部45和基部46。按钮14由例如ABS树脂等透光的透明材料制成。
如图7所示,凸部45装入遮光构件11的开口 23以及发光构件12的开口34中。如图11所示,凸部45的半径是第一半径rl,而基部46的半径是大于第一半径rl的第二半径r2。凸部45包括用户按压的按压面43。如图7所示,用户按压的按压面43设置在相对凸部24凹入位置。
如图11C所示,在基部46中形成一对直径不同的凸部47,用于相对于例如支承构件15进行定位。如图7所示,基部46的外周面48的角部49与发光构件12的斜面37相对。
在IIE所示的按钮14的基部46的支承构件15侧的表面上设置漫射片50,以便覆盖几乎整个表面,如图7所示。通过提供漫射片50,光能从按钮14的表面均匀地射出。此外,按4丑14内的结构,例如基底16的表面状态能被漫射片50隐藏。
图12A、 12B、 12C、 12D和12E分别是支承构件15的俯视图、左视图、前视图、右视图和底视图。
支承构件15弹性地支承按钮14,使得当用户按压按钮14的按压面43时按钮14被按下,而当用户不按压按压面43时按钮返回图7所示的初始位置。支承构件15支承基底16。
支承构件15包括环部51、弹性部52、基底保持部53和支承部54等。
如图6所示,环部51具有一对供按钮14的一对凸部47插入的孔55。如图7、 12B和12E所示,突出部56设置在环部51的与按钮14相反的表面上。如图7所示,突出部56设置在与环部51的开关元件60相对的第一位置P1。
如图12B和12D所示,弹性部52具有弯曲形状,并与环部51等一体形成。弹性部52在第二位置P2 (见图7和12B )弹性地支承环部51,该第二位置P2相对于环部51的环形中心与第一位置P1相反。
如图6所示,基底保持部53大致为U形,并以基底16插入基底保持部53的状态保持基底16。如图7所示,在基底16被基底保持部53保持的状态下,开关元件(触动开关(tactswitch)) 60与突出部56相对,而发光元件61大致对应于环部51的中心。支承部54用于支承弹性部52和基底保持部53等。支承部54与弹性 部52和基底保持部53等一体形成。
图13A、 13B、 13C、 13D和13E分别是基底16的俯视图、左视图、 前视图、右视图和底^L图。
基底16包括安装基底70、安装在安装基底70上的开关元件60、发光 元件61和发光元件62等。
如图7所示,开关元件60设置成与突出部56相对。开关元件60通过 与突出部564^触而4妄通/断开。
发光元件61和62大致朝例如按钮14 (漫射片50 )的中心发光。使用 例如LED (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元件61和62。
图14是示出电子设备1的系统结构的框图。
电子设备1的系统80包括基底16、电源电路81和系统控制器82。 基底16设置有安装基底70、安装在安装基底70上的开关元件60、开
关控制器84、电源开关电路85、驱动器86、发光元件61、驱动器87和发
光元件62。
电源电路81从商用交流(AC)电源和来自电池的直流(DC)电源生 成用于电子设备l中的电路的直流电源。
系统控制器82控制电子设备1的系统。例如,当从开关控制器84输 入系统启动指令时,系统控制器82执行启动系统的处理。此外,系统控制 器82管理系统的状态,并向开关控制器84通知系统的状态(系统的开/关/ 待机)。
当经由突出部56受按压时,开关元件60接通/断开。
开关控制器8 4基于来自系统控制器8 2的状态向电源开关电路8 5输出 例如二进制信号。例如,开关控制器84在系统状态为"开"时向电源开关 电路85输出"1",而在"待机"状态时向电源开关电路85输出"0"。
电源开关电路85基于来自开关控制器84的二进制信号,向驱动器86 和驱动器87输出二进制信号。
基于来自电源开关电路85的信号,驱动器86相对于发光元件61供给 /切断电源电路81中生成的直流电源。基于来自电源开关电路85的信号, 驱动器87相对于发光元件62供给/切断电源电路81中生成的直流电源。
下面,将描述制造(安装)电源开关单元10的方法。图15是示出制造(安装)电源开关单元10的方法的流程图。假定本体部3已在安装电源开关单元IO前提前制出。
模制形成遮光膜前的遮光构件11和发光构件12,并通过喷賊处理在遮光构件11上形成遮光膜(ST1501 )。
使用例如ABS树脂作为遮光构件11的基体材料,该ABS树脂是用于通过例如喷溅处理形成遮光膜的材料。将具有半透明性的乳白色树脂材料等用于发光构件12,使得通过例如喷溅处理不形成遮光膜。可提前制造遮光构件11和发光构件12,然后再将之组合。
从本体部3内将连接到柔性基底的基底16插入支承构件15的基底保持部53中。将图6所示的遮光构件11、发光构件12、围绕构件13、按钮14和支承构件15如图7所示那样组装,于是得到图5所示的电源开关单元10 ( ST1502 )。这时,定位部42使发光构件12和遮光构件11相对于转动方向(圆周方向)定位,以防止图6所示的突腿22定位在电子设备1的正面侧。
图4所示的电源开关单元10的定位部41如图1所示那样固定到本体侧壳体7的定位部71 (ST1503 )。定位部71是设置为大致与键盘单元8的平面(图1中的X-Y平面)平行的壁。定位部41和本体侧壳体7的定位部71在平面中重叠并被螺紋连接。
下面,将描述从电源开关单元10的发光元件61发出的光的光路。图16是>^人电源开关单元10的发光元件61发出的光的光路图。例如,从发光元件61发出的光进入漫射片50。进入漫射片50的光被漫射片50散射,穿过透明按钮14,并从按压面43射到按钮14的外部。漫射片50所散射的光绕图16的点划线所示的轴线均匀地散射。因此,散射光从基部46的中心附近穿透到角部49附近,从发光构件12的斜面37等进入发光构件12,在发光构件12中散射,穿过环形发光部31,然后呈环状朝发光部31外部均匀地漫射。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环形遮光部21围绕按钮14的外周面44,因此防止了损害设计。从发光元件61发出的光进入设置在按钮14的基部46的底面上的漫射片50并被散射,然后散射光穿过按钮14并从按压面43离开按钮14,结果就是光从按压面43发出。此外,从发光元件61发出的光进入设置在按钮14的基部46的底面上的漫射片50并被散射,然后散射光穿过按钮14以及环形发光部31,在环形发光部31中散射,并从外周面 S离开发光部31,结果就是光从外周面S发出。使用从环形发光部31的外 周面S发光的结构,只通过设置发光元件61,面对电子设备l而操作电子 设备1的用户就不但能从一个侧面(图16中的Y方向)确认按钮14的发 光状态,而且还能从前方确认按钮14的发光状态。此外,因为环形发光部 31围绕着按钮14的基部46附近的外周面44,所以环形发光部31相对于 轴线(图16中平行于Y方向的点划线所示的轴线)是对称的。因此,环形 发光部31能从其外周面S均匀地发光。
电子设备1的围绕构件13设置有定位部42,用于使发光构件12和遮 光构件11相对于转动方向(圆周方向)定位,以防止突腿22定位在电子 设备1的正面侧(图6中示出的X方向侧)。因此,使用防止突腿22定位 在电子设备1的正面侧的结构,对于从正面操作电子设备1的用户来说, 防止了因突腿22而损害按钮14的发光状态的情况。
如图7所示,发光构件12包括凹部36,该凹部36围绕按钮14的基部 46的外周面48,并在与按钮14的基部46的外周上的角部49相对的位置 具有斜面37。使用发光构件12具有斜面37的结构,从按钮14的基部46 的外周上的角部49附近射出的光在进入发光构件12时反射更少,使得从 发光构件12发出的光量能增加。
如图3所示,不管电子设备1是打开还是闭合,电源开关单元10的环 形发光部31 —直处于暴露在外的状态。因此,即使在电源接通而显示部2 闭合时,也能从视觉上确认来自环形发光部31的光,而不用检查电子设备 1的按钮14。
例如,电子设备1使发光元件61在电源接通时发出红(橙)光,或者 在省电和待机状态下使发光元件62闪烁绿光,使得用户能确认这些状态。
环形发光部31由半透明的树脂材料(例如澄清聚碳酸酯(Clear Polycarbonate))制成,该树脂材料上通过喷溅处理不形成遮光膜。遮光构 件11由通过喷溅处理而形成遮光膜的基体材料制成。因此,能在例如同一 喷賊处理工艺中形成发光部31以及遮光部21。因此,能缩短制造工艺并降 低制造成本。
在曾经为浪费空间的铰链的连接部中设置电源开关单元10,从而得到 放置本体部3和显示部2的部件的自由度。通过设计一种设置这些部件的方法,而促进降低本体部3和显示部2的厚度。此外,电源开关单元10设置在远离键盘单元8的位置,并围绕按钮14,以使按钮14的外周突出。因此,能防止在使用中意外地断开电源的情况。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做出多种修改。实施修改的范围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本申请包含2008年6月4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08-146371所涉及的主题,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在一个横向侧包括按钮放置部的电子设备本体;按钮,所述按钮具有第一半径的圆柱形形状,设置在所述按钮放置部上,并由透光的材料制成,而且还包括基部和位于所述基部的相反侧的按压面,所述基部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半径的第二半径;具有环形形状并固定在所述按钮放置部一侧的发光部,所述发光部包括内周面和暴露于外部的外周面,所述发光部的内周面围绕所述按钮的基部及该基部附近的外周面,所述发光部由散射光的材料制成;遮光部,所述遮光部具有环形形状,并固定到所述发光部以使所述遮光部和所述按钮放置部夹持所述发光部,所述遮光部包括围绕所述按钮的外周面的内周面以及与所述按压面相比突出的凸部,所述遮光部由防止光透过的材料制成;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侧弹性地支承所述按钮的支承构件;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本体侧并朝所述按钮的基部的底面的大致中心发光的发光元件;和通过受所述按钮的基部的按压而开关的开关元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遮光部包括穿过所述发光部的固定用突腿,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使所述发光部和所述遮光部相对于转动方向定位, 以防止所述突腿定位在所述电子设备本体的正面侧。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发光部包括凹部,该凹部围绕所述按钮的基部的外周面,并在与 所述按钮的基部的外周上的角部相对的位置具有斜面。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按钮的基部的底面上的漫射片。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电子设备本体包括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包括设置有操作部的第一表面,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设置有显示部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能够面对所述第一表面,和铰链,所述铰链在所述电子设备本体的后侧可旋转地连接所述第 一 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铰链具有圆柱形形状,并在一端设置有所述按钮放置部。
6. —种电子元件,包括按钮,所述按钮由透光的材料制成,具有第一半径的圆柱形形状,并包括基部和位于所述基部的相反侧的按压面,所述基部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半径的第二半径;发光部,所述发光部具有环形形状,包括内周面和暴露于外部的外周面,并由散射光的材料制成,所述发光部的内周面围绕所述按钮的基部及该基部附近的外周面;和遮光部,所述遮光部具有环形形状并固定到所述发光部,所述遮光部包括围绕所述按钮的外周面的内周面以及与所述按压面相比突出的凸部,所述遮光部由防止光透过的材料制成。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元件,其中,所述遮光部包括穿过所述发光部的固定用突腿,所述电子元件还包括使所述发光部和所述遮光部相对于转动方向定位的定位构件。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元件,其中,所述发光部包括凹部,该凹部围绕所述按钮的基部的外周面,并在与所述按钮的基部的外周上的角部相对的位置具有斜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和电子元件。该电子设备包括在一个横向侧包括按钮放置部的电子设备本体;设置在所述按钮放置部并由透光材料制成的按钮;具有环形形状并固定在所述按钮放置部一侧的发光部;遮光部,该遮光部具有环形形状并固定到所述发光部,以使所述遮光部和所述按钮放置部夹持所述发光部;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侧弹性地支承所述按钮的支承构件;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本体侧并朝所述按钮的基部的底面的大致中心发光的发光元件;和通过受所述按钮的基部的按压而开关的开关元件。
文档编号H01H9/18GK101598961SQ20091014700
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4日
发明者小林纪男, 秋山昌范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