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耐用的电动车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耐用的电动车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电池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车是一种既省力又快捷的交通工具,很受用户的喜爱。又因电动车是一种绿 色环保的交通工具,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普遍增强,电动车越来越普及,电动车产业也受到 政府部门地大力支持。 作为电动车动力源的电池也得满足电动车的市场配套需求,电池是电动车的"心 脏",电池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车的性能和质量。目前,电池一般采用直接外包壳体的结 构,壳体可以是金属或非金属制成。但,上述电池结构存在的问题是数个组装的电池相互 之间不紧密,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由于出现膨胀问题而导致壳体的破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用的电动车电池,解决了目前电动车电池壳体易破裂的 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耐用的电动车电池,数个同 类型电池沿横向按正负极对应排列成组,电池组外包壳体,电池组的上下面各安压一铝夹 板,两铝夹板压实电池组。 所述的电动车电池,电池组的侧壁安置拉条,拉条垂直于铝夹板,拉条的其中一端
部与一铝夹板固定相连,拉条的长度与电池组压实后的高度相等。 所述的电动车电池,拉条设有数条,对称地设于电池组的相对侧壁。 所述的电动车电池,电池组由多个电池构成。 本实用新型耐用的电动车电池,其采用两铝夹板将数个电池夹紧并组装成组,然 后外包壳体,与现有直接采用金属外壳或其他外壳组装电池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能使数 个组装成组的电池相互之间紧密结合,从而防止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出现膨胀而导致壳 体的破裂的现象,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组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组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组的侧视图。 图4为一种组装本电池组的打包机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打包机的主视结构图。 图6为打包机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l-3所示,本耐用的电动车电池由四个同类型电池5沿横向按正负极对应排 列成组,电池组外包壳体,电池组的上下面各安压铝夹板71、72,铝夹板71、72压实电池组。 电池组的两相对侧壁各安置四根等长的拉条6,拉条6垂直于铝夹板71、72,拉条6的上端 与上铝夹板71固定相连,拉条6的长度与电池组压实后的高度相等。 图4-6公开了一种组装本实用新型耐用电池的装置,其名称为电池打包机,包括 支架l,支架1的下部11为一框架,框架11内部设有一液压千斤顶2。支架1的上部12包 括两根相平行的直立杆121,两杆121的下端固定于下部框架ll,两杆121的上端固定连接 一定板3。两杆121分别穿过一活动板4,杆121与活动板4间滑动配合。活动板4的下方 与液压千斤顶2固定相连,其在液压千斤顶2的驱动下沿杆121上下滑动。 将上述排列而成的电池组及铝夹板、拉条一同置放于打包机的活动板4之上,即 处于活动板4与定板3之间,下铝夹板72与活动板4接触,上铝夹板71的上方正对与定板 3。然后,启动液压千斤顶2,液压千斤顶2驱动活动板4向上移动至上铝夹板71顶触定板 3。活动板4在液压千斤顶的作用下继续向上移动,开始顶压下铝夹板72,下铝夹板72将电 池5向上压向上铝夹板71,而上铝夹板7又由定板3顶住。因此,在两铝夹板71 、72的挤压 作用下,电池5被压紧压实,而其高度刚好为拉条6的长度,压縮完毕后外包壳体,完成电池 组装。由本打包机组装而成的电池紧密结合,不会产生壳体破裂,使用寿命长。此外,本实用 新型打包机操作方便、快捷、省时,而现有电池组装是纯人工操作的,存在费时费力的缺点。 当组装好的电池拆卸后,采用本打包可再次对电池进行组装操作,节约资源。 当然,上述电池打包机只是本实用新型耐用电池的一种组装装置,本实用新型的 耐用电池还可以采用其它压縮装置来组装,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权利要求耐用的电动车电池,数个同类型电池沿横向按正负极对应排列成组,电池组外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的上下面各安压一铝夹板,两铝夹板压实电池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的侧壁安置拉条,拉条垂 直于铝夹板,拉条的其中一端部与一铝夹板固定相连,拉条的长度与电池组压实后的高度 相等。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条设有数条,对称地设于电 池组的相对侧壁。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组由多个电池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的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用的电动车电池,数个同类型电池沿横向按正负极对应排列成组,电池组外包壳体,电池组的上下面各安压一铝夹板,两铝夹板压实电池组。本实用新型耐用的电动车电池,其采用两铝夹板将数个电池夹紧并组装成组,然后外包壳体,与现有直接采用金属外壳或其他外壳组装电池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能使数个组装成组的电池相互之间紧密结合,从而防止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出现膨胀而导致壳体的破裂的现象,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H01M2/10GK201438486SQ200920118820
公开日2010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30日
发明者孔建锋, 毛松科, 熊国林, 闻人红权, 鲍迪良 申请人:浙江佳贝思绿色能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