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池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5575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电池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瓶车等技术领域,特别是易安装、 易拆装、便于移动的电池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式车辆不断地涌现。 而由于环保要求的不断提 出及能源危机的出现,各种各样依赖于电力的车辆不断地出现,现在社会上常用的的电瓶 车、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助力助动车等;此外,采用或部分采用电力的汽车,尽 管其技术尚未成熟,但也已在社会上亮相,相信,以后电动汽车或带有电动驱动的汽车会成 为环保节能车的首选。以上这些车的特点是采用电瓶中畜电池的能量来驱动的,而这些电 瓶又直接置于车内或通过箱类工具安装在车内;当电瓶内的电用完时,需要外部电源对其 充电,往往是电瓶与车辆不分离的。另外一个方面,随着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的不断进展,处处可见林立的高楼大 厦,这些高楼从几层到数十层不等;因此,人们的居住相当密集,尽管会在大楼的附近建设 车库、车位等,但由于设计时的考虑欠周到或地段面积的限制,往往是供不应求,而且,即使 人们得到了相应的车库及车位,人们也无法对车辆进行充电,因此,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 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不便,提供一种便携式电池箱,它可以相当方便地 从车辆上取下及安装上,并且可以方便地移动到需要充电的地方,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实现的便携式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电池箱1、盖体2、拉杆、电源插座5、插座 触头6、固定机构7、滑轮8构成;电池箱1内部有可容纳电池的空间;电池箱1与盖体2通 过连接元件3相连;插座触头6位于电源插座5内,电源插座5位于电池箱1内且其开口向 外;固定机构7固定在电池箱1的底部且可以绕与电池箱1连接部分在电池箱1下面作任 意角度的旋转;滑轮8通过轴固定在固定机构7的槽中且可以沿固定轴旋转。上述所述的拉杆由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一竖直部分41和弯曲部分42构成,第一竖 直部分41和弯曲部分42是相互连接且为一体的;第一竖直部分41安装在电池箱1的箱体 的孔中,且可以沿孔作自由运动。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便携式电池箱中,盖体2上开设有凹槽9 ;第一竖直部分41 的底部与电池箱1通过轴10相连接,第一竖直部分41可绕轴10转动;第一竖直部分41、 弯曲部分42可以通过转动置入凹槽9中。 更进一步地,上述所述拉杆由第一竖直部分41、第二竖直部分43和弯曲部分42构 成,且三者为一体的;第一竖直部分41和第二竖直部分43相连接,第二竖直部分43与弯曲部分42是相互连接;第一竖直部分41的底部与电池箱1通过轴10相连接,第一竖直部分 41可绕轴10转动;第二竖直部分43的外围尺寸小于第一竖直部分41的外围尺寸且第二 竖直部分43可以完全置入第一竖直部分41中;弯曲部分42的垂直部分的外围尺寸小于第 二竖直部分43的外围尺寸且弯曲部分42的垂直部分可以完全置入第二竖直部分43中;第 一竖直部分41、第二竖直部分43和弯曲部分42可以通过转动置入凹槽9中。上述所述电源插座5及插座触头6的开口方向朝向电池箱1的任一侧面或顶面。一种采用上述所述便携式电池箱的车辆,其特征是所述电池箱周围至少有一个让 该电池箱通过的斜坡。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在电池箱1内放置好电池或电瓶,并作好相应 的连接,最终其有一个正极通向插座的一个触头,一个负极通向插座的另一个触头,当然, 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将地线接插座的再一个触头;然后通过盖体2使电池箱1密封;在需要 充电且不能得到电力供应的情况下,拔掉电源连接线,从车辆中取出该电池箱,手牢引弯曲 部分42,这样,由于电池箱下面具有滑轮8,因此,将电池箱拉动到可以充电的地方相当方 便与省力。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用于电瓶车、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还可以用于采用电池供 电的任何车辆中。采用本实用新型,还特别适合于充电不便的场合,比如说高楼层用户的车辆充电寸。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为应急电源使用及其它可以想象的场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电池运输更方便、电池运输更省力、成本低 廉、充电更方便且基本不受地域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一种典型应用的局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实例一请参见图1,便携式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电池箱1、盖体2、拉杆、电源 插座5、插座触头6、固定机构7、滑轮8构成;电池箱1内部有可容纳电池的空间;电池箱1 与盖体2通过连接元件3相连;插座触头6位于电源插座5内,电源插座5位于电池箱1内 且其开口向外;固定机构7固定在电池箱1的底部且可以绕与电池箱1连接部分在电池箱 1下面作任意角度的旋转;滑轮8通过轴固定在固定机构7的槽中且可以沿固定轴旋转;拉 杆由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一竖直部分41和弯曲部分42构成,第一竖直部分41和弯曲部分42 是相互连接且为一体的;第一竖直部分41安装在电池箱1的箱体的孔中,且可以沿孔作自 由运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在电池箱1内放置好电池或电瓶,并作好相应的连接,最终其有一个正极通向插座的一个触头,一个负极通向插座的另一个触头,当然, 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将地线接插座的再一个触头;然后通过盖体2使电池箱1密封;在需要 充电且不能得到电力供应的情况下,拔掉电源连接线,从车辆中取出该电池箱,手牢引弯曲 部分42,这样,由于电池箱下面具有滑轮8,因此,将电池箱拉动到可以充电的地方相当方 便与省力。实施实例二请参见图2,基本同实施实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便携式电池箱 中,盖体2上 开设有凹槽9 ;第一竖直部分41的底部与电池箱1通过轴10相连接,第一竖直部分41可 绕轴10转动;第一竖直部分41、弯曲部分42可以通过转动置入凹槽9中。实施实例三请参见图3,基本同实施实例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拉杆由第一竖直部分41、第 二竖直部分43和弯曲部分42构成,且三者为一体的;第一竖直部分41和第二竖直部分43 相连接,第二竖直部分43与弯曲部分42是相互连接;第一竖直部分41的底部与电池箱1 通过轴10相连接,第一竖直部分41可绕轴10转动;第二竖直部分43的外围尺寸小于第一 竖直部分41的外围尺寸且第二竖直部分43可以完全置入第一竖直部分41中;弯曲部分42 的垂直部分的外围尺寸小于第二竖直部分43的外围尺寸且弯曲部分42的垂直部分可以完 全置入第二竖直部分43中;第一竖直部分41、第二竖直部分43和弯曲部分42可以通过转 动置入凹槽9中。在运输时,可以通过第一竖直部分41、第二竖直部分43和弯曲部分42之间位置的 配合来调节其长度,使运输更方便、更省力。当将第一竖直部分41、第二竖直部分43和弯曲部分42置入凹槽9中时,大大地节 省了空间,更加便于处在车辆的有限空间中。当然,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电源插座5及插座触头6的开口方向朝向电池箱 1的任一侧面或顶面。当然,更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电源插座5及插座触头6的开口方向略朝电池箱1的 底面倾斜;这样,水份不易进入电池箱内部。当然,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还可以通过锁将所述的拉杆固定在需要固定的物件 上,使整个产品的防盗性能更强。实施实例四请参见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一种典型应用的局部透视图;图中20为车体 的一部分,车体的相应部位设置有一个放置电池箱的空间,电池箱1放入其中,斜坡40通过 转动部件30连接在车体20上,并可转动,而且斜坡40兼具了封装住上述所述的电池箱的 作用。当要取下电池箱时,只需拔掉电源插头,将斜坡40放下,然后拉动拉杆使电池箱被拉 出,然后关上斜坡40即可完成;同样,装上去的话,只需放下斜坡40,将电池箱1沿斜坡40 推进电池箱的空间并固定斜坡40并插上电源插头即可,因此非常方便。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电池箱(1)的任一侧面或顶面还可设置有供提携电池箱的把 手。当然,进一步地,一种采用上述所述便携式电池箱的车辆,其特征是所述电池箱周 围至少设置有一个让该电池箱通过的斜坡;而且该斜坡与车体为相连接的。[0041]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用于电瓶车、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还可以用于采用电池供 电的任何车辆中。采用本实用新型,还特别适合于充电不便的场合,比如说高楼层用户的车辆充电寸。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为应急电源使用及其它可以想象的场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电池运输更方便、电池运输更省力、成本低 廉、充电更方便且基本不受地域限制。本文具体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实例和目前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 本实用新型构思可以按其他种种形式实施运用,它们同样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便携式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电池箱(1)、盖体(2)、拉杆、电源插座(5)、插座触头(6)、固定机构(7)、滑轮(8)构成;电池箱(1)内部有可容纳电池的空间;电池箱(1)与盖体(2)通过连接元件(3)连接;插座触头(6)位于电源插座(5)内,电源插座(5)位于电池箱(1)内且其开口向外;固定机构(7)固定在电池箱(1)的底部且可绕与电池箱(1)连接部分在电池箱(1)下面作任意角度的旋转;滑轮(8)通过轴固定在固定机构(7)的槽中且可以沿固定轴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由两根相互平行的 第一竖直部分(41)和弯曲部分(42)构成,第一竖直部分(41)和弯曲部分(42)是相互连 接且为一体的;第一竖直部分(41)安装在电池箱(1)的箱体的孔中,且可以沿孔作自由运 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由两根相互平行的 第一竖直部分(41)和弯曲部分(42)构成,第一竖直部分(41)和弯曲部分(42)是相互连 接且为一体的;所述盖体(2)上开设有凹槽(9);第一竖直部分(41)的底部与电池箱(1) 通过轴(10)相连接,第一竖直部分(41)可绕轴(10)转动;第一竖直部分(41)、弯曲部分 (42)可以通过转动置入凹槽(9)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由第一竖直部分(41)、 第二竖直部分(43)和弯曲部分(42)构成,且三者为一体的;第一竖直部分(41)和第二竖 直部分(43)相连接,第二竖直部分(43)与弯曲部分(42)是相互连接;第一竖直部分(41) 的底部与电池箱(1)通过轴(10)相连接,第一竖直部分(41)可绕轴(10)转动;第二竖直 部分(43)的外围尺寸小于第一竖直部分(41)的外围尺寸且第二竖直部分(43)可以完全 置入第一竖直部分(41)中;弯曲部分(42)的垂直部分的外围尺寸小于第二竖直部分(43) 的外围尺寸且弯曲部分(42)的垂直部分可以完全置入第二竖直部分(43)中;第一竖直部 分(41)、第二竖直部分(43)和弯曲部分(42)可以通过转动置入凹槽(9)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所述的任一种便携式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 箱(1)的任一侧面或顶面设置有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所述的任一种便携式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 插座(5)及插座触头(6)的开口方向朝向电池箱(1)的任一侧面或顶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插座(5)及插座触头 (6)的开口方向略朝电池箱(1)的底面倾斜。
8.一种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便携式电池箱的车辆, 其特征是所述电池箱周围至少有一个让该电池箱通过的斜坡,且该斜坡与车体为相连接 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或电瓶供电车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便携式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电池箱(1)、盖体(2)、拉杆、电源插座(5)、插座触头(6)、固定机构(7)、滑轮(8)构成;电池箱(1)内可放电池;电池箱(1)与盖体(2)通过连接元件(3)连接;插座触头(6)位于电源插座(5)内,电源插座位于电池箱内且其开口向外;固定机构固定在电池箱的底部且可绕与电池箱(1)连接部分在电池箱(1)下面作任意角度旋转;滑轮(8)通过轴固定在固定机构(7)的槽中且可沿固定轴旋转。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电动车辆充电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运输方便及省力、成本低廉、充电方便且不受地域限制的优点。
文档编号H01M2/10GK201570525SQ20092017953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2日
发明者龚建良, 龚永祥 申请人:龚永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