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359110号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100’,如图1所示,该电连接 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0,、一端子模组20,及一壳体31,。壳体31,包括一顶壁311,、两 侧壁312’及一底壁(图中未标注),顶壁311’、两侧壁312’及底壁围设成一套筒体32’,套 筒体32’的顶壁311’、两侧壁312’及底壁上均向内部冲切形成有若干弹片321’,该等弹片 321’可弹性夹持与该电连接器100’对接的连接器(图中未示)。但是,上述现有的电连接器100’的壳体31’为节约成本和减少空间占用,通常采 用厚度较小、弹性较差的材料,由于弹片321’是在壳体31’上裁切制成,其对对接连接器提 供的弹性力较小且容易损坏变形,而且弹片321’发生损坏时需要更换整个壳体31’,从而 维修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对对接连接器提 供较大和较可靠的夹持力,可降低维修成本的电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一端子模组、若干 接触片及一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具有一顶壁、两侧壁及一底壁,顶壁、两侧壁及底壁围设成 一套筒体,顶壁、两侧壁及底壁上分别开设有开槽,且开槽的前部开设有贯穿绝缘本体的开 孔。端子模块组装于绝缘本体内。若干接触片具有一第一接触片及一第二接触片,第一接 触片与第二接触片均具有弹臂及设于弹臂前端的凸包,弹臂置于开槽中,凸包穿过开孔而 伸入绝缘本体的套筒体内。遮蔽壳体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上,其包括一第一壳体,第一壳体 具有一第三接触片,第三接触片前端亦向上凸设有一凸包,该凸包穿过底壁上的开孔伸入 绝缘本体的套筒体内。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若干接触片采用厚度较大、弹性较好的材料, 接触片上的凸包对对接连接器提供的弹性力较大且不容易损坏变形,而且接触片发生损坏 时只需要更换接触片,从而维修成本较低。
图1为已知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之绝缘本体的立体图。图5为图4所示绝缘本体的另一角度立体图。图6为图2所示绝缘本体之剖面图。图7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之第一端子模组的立体图。图8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之第二端子模组的立体图。[0017图9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之第一-端子模组及第二-端子模组组装后的[0018图10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之定位座的立体图。[0019图11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之端子模组与绝缘本体组装时的立体图。[0020图12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之端子模组与绝缘本体组装后的立体图。[0021图13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0022图中各零部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0023电连接器100绝缘本体10[0024顶壁11第一开槽111[0025第一固定槽112第一开孔113[0026导引槽114侧壁12[0027第二开槽121第二固定槽122[0028第二开孔123凹槽124[0029承载部125挡块126[0030卡持块127卡持槽128[0031凹块1281连接槽129[0032底壁13第三开槽131[0033第三固定槽132第三开孔133[0034套筒体14连接部15[0035逃料孔151定位柱152[0036弹臂槽151伸出孔152[0037对接部153端子槽154[0038组装空间16唇边17[0039端子模组20第一端子模组21[0040第一基体211主体部2111[0041导引块2112延伸部2113[0042组装孔2114第一卡块2115[0043第一端子212第一接触部2121[0044第一插接部2122第一焊接部2123[0045辅助块213辅助部2131[0046第二端子模组22第二基体221[0047第二卡块2211组装柱2212[0048Λ-Λ- ~·丄山 弟一 而子222第二接触部2221[0049第二插接部2222定位座23[0050插接槽231组装块232[0051第一接触片31第一基部311[0052第一弹臂312第一插片313[0053第一凸包314第二接触片32[0054第二基部321第二弹臂322[0055第二插片323第二凸包324[0056] 遮蔽壳体
40
411
4121
414
416
418
42
4211
422
4222
4224
424
体
壳板部 一持连板 第卡接底
41
412
413 415 417 419 421 4212 4221 4223 423 4241基板卡孔焊脚弹片槽
第三接触片
包体槽 片 凸壳卡 卡
三二 一板二
第第第侧第 _-_ _-_ _-_ _-_ _-_
1 2 3 4 5 6 6 6 6 6 Ooooo
Ooooo ___ ___ ___ ___ ___
片槽
板 卡卡孔 孔 定板一 二扣板固 固顶第第卡后卡卡固块固定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 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請参阅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IOO包括一绝缘本体10、一端子模组20、 若干接触片及一遮蔽壳体40。请参阅图3至图6,所述绝缘本体10具有一顶壁11、两侧壁12及一底壁13,绝缘 本体10的顶壁11、两侧壁12的前部及底壁13围设成一套筒体14。一呈阶梯状的连接部 15接设于底壁13后端并向下延伸至两侧壁12后部的下端,连接部15上端与顶壁11大致 中部连接,从而顶壁11、两侧壁12、及连接部15共同围成一容纳所述端子模组20的组装空 间16,该组装空间16后端与外界连通。所述顶壁11的上表面开设有一第一开槽111,第一开槽111后端的两侧处分别设 有一第一固定槽112,绝缘本体10于第一开槽111的前端并排开设有一对贯穿顶壁11的第 一开孔113,顶壁11内表面的后部凹设有一前后延伸的导引槽114。所述两侧壁12的上端中部处分别开设有一第二开槽121,第二开槽121的后端两 侧处分别开设有一第二固定槽122,第二开槽121的前端开设有一第二开孔123。两侧壁12 的后部内表面的下端处分别开设有一向前延伸的凹槽124,两侧壁12的内表面于凹槽124 下端凸设有一承载部125,两侧壁12的后部内表面的中部凸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长条 形的挡块126。两侧壁12外表面大致中部处分别凸设有一卡持块127,两侧壁12外表面于 卡持块127下部凹设有一卡持槽128,卡持槽128前端中部处向外凸设有一凸块1281,两侧 壁12外表面于卡持槽128下方凹设有一连接槽129。所述底壁13上开设有一第三开槽131,第三开槽13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延伸至 两侧壁12外表面前部下端的第三固定槽132,底壁13于第三开槽131的前端中部开设有一 第三开孔133。所述套筒体14前端面均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有板状的唇边17,遮蔽壳体40的前端 边缘抵顶于唇边17上,而遮蔽壳体40的前端与唇边17可方便地形成紧密配合关系,因此 可防止灰尘进入电子产品内,提高电子产品性能。[0075]所述连接部15上开设有若干用于节省材料的逃料孔151,且连接部15下底面向下 凸设有若干定位柱152。所述连接部15的上部向前凸设有一扁平状的对接部153,对接部153的上下表面 分别凹设有一组水平排列的端子槽154,该等端子槽154向后延伸并贯穿绝缘本体10的连 接部15而与所述组装空间16连通。请参阅图3、图7及图9,所述端子模组20包括一第一端子模组21及一第二端子 模组22。第一端子模组21包括一第一基体211及部分地镶埋成型在第一基体211内的若 干第一端子212。第一基体211具有一主体部2111,主体部2111的顶面的中部凸设一导引 块2112,该导引块2112的宽度与绝缘本体10的导引槽114的宽度相匹配。主体部2111的 底面的前端凸伸一厚度较薄的延伸部2113,延伸部2113的底面上开设有两个组装孔2114, 延伸部2113的两侧分别向外凸设有一第一卡块2115。第一端子212具有一条形的第一接 触部2121、一从第一接触部2121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插接部2122及一从第一插 接部2122的末端向后弯折形成的第一焊接部2123,第一焊接部2123焊接于一外部电路板 (图中未示)上。由于所述第一端子212的第一插接部2122较长,为防止在组装过程中发 生弯折等变形,第一端子212的第一插接部2122的大致中部被部分地镶嵌成型在一辅助块 213上。该辅助块213呈长方形体,其两侧面分别向外侧凸设有一辅助部2131。请参阅图3、图8及图9,所述第二端子模组22包括一第二基体221及部分地镶埋 成型在第二基体221内的若干第二端子222。第二基体221大致呈长形块状,其两侧分别向 外凸设有一第二卡块2211,第二基体221的顶面凸设有两个组装柱2212。第二端子222包 括一条形的第二接触部2221及一从第二接触部2221的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插接 部2222。第二插接部2222末端供焊接于一外部电路板(图中未示)上。为增大第二端子 222与所述外部电路板之间的保持力,第二插接部2222分为前后两排排列。请参阅图7、图8及图9,所述端子模组20组装时,所述第二端子模组22组装于第 一端子模组21的下方,通过第二基体221顶面的组装柱2212插设于第一基体211底面的组 装孔2114而实现组装。所述第一卡块2115与第二卡块2211上下对齐而形成一卡块。组 装完后,第一端子212的第一接触部2121及第二端子222的第二接触部2221分上下两排 设置,第一插接部2122及第二插接部2222分三排呈前后排设。为了进一步防止在组装中 第一插接部2122及第二插接部2222发生弯折变形,另设有一定位座23。对应第一插接部 2122及第二插接部2222分三排前后排设的方式,定位座23上开设有三排上下贯穿该定位 座23的插接槽231,分别供第一插接部2122及第二插接部2222插设。定位座23的两侧分 别向外凸设有一组装块232(如图10)。请参阅图3,所述若干接触片包括一第一接触片31及两第二接触片32。第一接触 片31具有一水平板状的第一基部311、从第一基部311前端向前延伸形成的两个间隔一定 距离的第一弹臂312及从第一基部311后端的两侧分别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插片313, 第一弹臂312前端底面向下凸设有一大致呈球冠状的第一凸包314。第二接触片32具有一 竖直板状的第二基部321、一从第二基部321前端向前延伸形成的第二弹臂322及从第二基 部321后端的两侧分别向绝缘本体10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插片323,第二弹臂322 前端内侧表面向内凸设有一大致呈球冠状的第二凸包324。请参阅图3及图13,所述遮蔽壳体40包括一第一壳体41及一第二壳体42。第一壳体41具有一板状的基板411、两分别从基板411 一侧缘向后弯折延伸形成的板状的卡持 板412、两分别从一卡持板412下端边缘处向内弯折延伸形成的接连部413、两分别从接连 部413下端大致中部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的焊脚414及一从基部411上端边缘向前弯折延伸 形成的一底板415,底板415的两侧边缘处分别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一固定板419。卡持板 412上开设有一卡孔4121,底板415中部开设一前后延伸的弹片槽416,弹片槽416后端边 缘处向前延伸出一第三接触片417,第三接触片417前端向上凸设有一大致呈球冠状的第 三凸包418。第二壳体42包括一顶板421、两分别从顶板421 —侧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侧板 422及一从顶板421后侧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后板423。顶板421前端开设有一第一卡槽 4211,第一卡槽4211后端边缘向前延伸形成两第一卡片4212 ;侧板422上端前部开设有一 第二卡槽4221,第二卡槽4221后端边缘向前延伸形成一第二卡片4222,两侧板422大致中 部处开设有一卡扣孔4223,两侧板422下部后端处分别凸设有一卡固块4224 ;后板423两 侧下端处分别向前弯折延伸形成一固定脚424,固定脚424上开设有一卡固孔4241。请参阅图3至图13,端子模组20组装于绝缘本体10内时,可将端子模组20由后 向前插设于绝缘本体10的组装空间16内,先将第一插接部2122及第二插接部2222对应插 设于定位座23的插接槽231中,然后将端子模块20的第一接触部2121及第二接触部2221 分别插置于绝缘本体10的对接部153的上下表面的端子槽154内。端子模组20的导引块 2112收容于绝缘本体10的导引槽114中,辅助块213两侧的辅助部2131分别抵靠于绝缘 本体10的两挡轨126的下侧,第一卡块2115与第二卡块2211上下对齐而形成的卡块置于 挡块126上方。定位座23置于绝缘本体10后端的凹槽124处,定位座23的组装块232抵 于绝缘本体10的承载部125上方。第一壳体41从下方覆盖于绝缘本体10的底壁13上,第一壳体41的基板411盖 合于连接部15下部的前表面上,底板415盖合于绝缘本体10的底壁13上,卡持板412置 于卡持槽128中,凸块1281卡扣于卡孔4121中,接连部413置于连接槽129中,焊脚414 用以与外部的接地电路(图中未示)连接。第三接触片417置于绝缘本体10的第三开槽 131 中。第一接触片31置于绝缘本体10的第一开槽111内,第一插片313插设于第一固 定槽112中。第二接触片32置于绝缘本体10的第二开槽121内,第二插片323插设于第 二固定槽122中,第一凸包314、第二凸包324及第三凸包418分别穿过第一开孔111、第二 开孔121及第三开孔131而伸入绝缘本体10的套筒体14内用于与配对的连接器(图中未 示)相接触。第二壳体42从上方盖合于绝缘本体10上,并由点焊的方式与第一接触片31的第 一基部311、第二接触片32的第二基部322及第一壳体41焊接在一起,第一卡槽4211及第 二卡槽4212对应于绝缘本体10的第一开孔113及第二开孔123处,绝缘本体10的卡持块 127卡扣于卡扣孔4223中。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通过若干接触片31、32、417采用厚度较大、 弹性较好的材料,若干接触片31、32、417上的凸包314、324、418对对接连接器提供的弹性 力较大且不容易损坏变形,而且若干接触片31、32、417发生损坏时只需要更换若干接触片 31、32、417,从而维修成本较低。
权利要求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一端子模组、若干接触片及一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具有一顶壁、两侧壁及一底壁,顶壁、两侧壁及底壁围设成一套筒体,端子模组组装于绝缘本体内;遮蔽壳体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上,其包括一第一壳体;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的顶壁、两侧壁及底壁上分别开设有开槽,且开槽的前部开设有贯穿绝缘本体的开孔;若干接触片具有一第一接触片及一第二接触片,第一接触片与第二接触片均具有弹臂及设于弹臂前端的凸包,弹臂置于开槽中,凸包穿过开孔而伸入绝缘本体的套筒体内;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三接触片,第三接触片前端亦向上凸设有一凸包,该凸包穿过底壁上的开孔伸入绝缘本体的套筒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体前端面均向外弯折延伸形 成有板状的唇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模组包括一第一端子模组及 一第二端子模组,第一端子模组包括一第一基体及部分地镶埋成型在第一基体内的若干第 一端子;第二端子模组包括一第二基体及部分地镶埋成型在第二基体内的若干第二端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的底面上开设有组装孔, 第二基体的顶面凸设有组装柱,组装柱插设于所述组装孔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壁外表面下部凹设有一卡持 槽,卡持槽前端中部处向外凸设有一凸块,两侧壁外表面于卡持槽下方凹设有一连接槽,所 述遮蔽壳体包括一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具有一卡持板及一接连部,卡持板上开设有一卡孔, 卡持板置于卡持槽中,接连部置于连接槽中,凸块卡扣于卡孔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还包括一第二壳体,第二 壳体包括一顶板、从顶板两侧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两侧板及顶板后侧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 两侧板及顶板后侧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一后板,顶板前端开设有一第一卡槽,两侧板上端 前部开设有一第二卡槽,两侧板下部后端处分别凸设有一卡固块,后板两侧下端处分别向 前弯折延伸形成一固定脚,固定脚上开设有一卡固孔,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对应于开孔处, 卡固块卡固于卡固孔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壁外表面中部处分别凸设有 一卡持块,两侧板中部处开设有一卡扣孔,卡持块卡扣于卡扣孔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一端子模组、若干接触片及一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具有一顶壁、两侧壁及一底壁,顶壁、两侧壁及底壁围设成一套筒体,顶壁、两侧壁及底壁上分别开设有开槽,且开槽的前部开设有贯穿绝缘本体的开孔。端子模组组装于绝缘本体内。若干接触片具有一第一接触片及一第二接触片,第一接触片与第二接触片均具有弹臂及设于弹臂前端的凸包,弹臂置于开槽中,凸包穿过开孔而伸入绝缘本体的套筒体内。遮蔽壳体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上,其包括一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三接触片,第三接触片前端亦向上凸设有一凸包,该凸包穿过底壁上的开孔伸入绝缘本体的套筒体内。从而通过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若干接触片以增强对插入的对接连接器的弹性夹持力。
文档编号H01R13/516GK201623329SQ20092023791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3日
发明者张凯翔, 林国钦, 麻园园 申请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