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连接器及其组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合,尤其涉及一种插头与插座的电连接器 及其组合。
背景技术:
线缆之间、电路板之间或是线缆与电路板之间采用插头和插座连接的方式越来越 广泛,对于插头和第一连接器的接触稳定性的研究是设计者重点考虑的地方,用节约材料 和减少制造工序来减少成本是厂商考虑的重要细节。美国公告的第US6672907号专利揭 示了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插座和第二连接器,其中,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和组 装在第一绝缘本体上 的第一导电端子,第一绝缘本体与第二连接器对接的一面为第一插接 面,此第一导电端子的包括固定在第一绝缘本体上的第一固定部和由第一固定部延伸出第 一插接面的第一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分为两个弹性臂;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和 组装在第二绝缘本体上的第二导电端子,第二绝缘本体与第一连接器对接的一面为第二插 接面,第二导电端子包括固定在第二绝缘本体上的第二固定部和由第二固定部延伸出第二 插接面的第二接触部,该第二接触部呈平板状。当插头与第一连接器对插时,第一接触部的 两个弹性臂与夹持在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接触部上。由于此类连接器组合逐渐小型化,导 电端子的厚度越来越薄,在实际应用中,当插头与插座接触后,其接触区域裸露在绝缘本体 夕卜,没有定位结构,在外力的作用下出现导电端子歪曲而接触不良的现象;再者,由于第一 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部都有绝缘本体伸出,导致连接器组合后所占的空间大, 不符合现今电子产品小型化的发展趋势。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其导电端子的接触区域 位于绝缘本体内,在绝缘本体的定位下,连接的稳定性强,同时连接器组合堆叠时的高度 小,减小了连接器组合在电子产品中的所占的空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其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第 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及组装在该第一绝缘本体内的第一端子,该第一绝缘本体面对 第二连接器的一面为第一插接面,该第一端子包括弹性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连接器包括 第二绝缘本体及收容在该第二绝缘本体内的第二端子,该第二绝缘本体面对第一连接器的 一面为第二插接面,该第二端子包括第二接触部;其中,第一接触部突出第一插接面,第二 接触部没有突出第二插接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可与对接连接器连接,其包括绝缘本体和 组装在该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该绝缘本体面对对接连接器的一面为插接面,该导电端 子包括收容在该绝缘本体内的接触部,其中,接触部不突出插接面。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中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收容在第二绝缘本体中,第二固定部由第二接触部平展而成,即第二接触部与第二固定部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时,第二接触部收容在第二收容槽内不超出第二插接面,当插头与第 一连接器插接时,第一接触部插入第二绝缘本体内与第二接触部连接,由于第二接触的两 侧都固定在第二绝缘本体中,其第二接触部的定位强度高,第一接触部也收容在第二收容 槽中,有效的解决了连接器组合在外力的作用下出现导电端子歪曲而接触不良的现象;再 者,因为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接触部与第二固定部在同一水平面上,减小的第二导电端子 的高度,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区域收容至绝缘本体内,减小了连接器组合 堆叠时的高度,即减小了连接器组合在电子产品中所占的空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图;图5为图1沿A-A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100由第一连接器300和第二 连接器200组成,第一连接器300与第二连接器200的导电端子插接配合用以传输电子信 肩、ο请参照图2和图3所示,其中第一连接器300包括设有第一收容槽302的第一绝 缘本体30以及组装在该第一收容槽302内的第一端子31。定义第一绝缘本体30与第二 连接器200面对的一面为第一插接面304,第一插接面304的四周设有高出第一插接面304 的侧壁305,第一端子31包括伸出第一插接面304的第一接触部311。第一绝缘本体30设 有由第一插接面304向第一连接器300延伸的定位柱303,定位柱303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一 接触部311的突出长度。请参照图2和图4所示,第二连接器200包括设有第二收容槽202的第二绝缘本体 20以及收容在该第二收容槽202内的第二端子21。该第二绝缘本体20与第一连接器300 面对的一面为第二插接面204。该第二端子21呈平板状,包括收容在第二收容槽202内的 第二接触部210。第二接触部210侧向水平延展有第二固定部211,该第二接触部210与第 二固定部211朝向第一连接器300的一端在同一直线上,且不超出第二插接面204。第二绝 缘本体20上设有收容定位柱303的定位孔203。当第二连接器200与第一连接器300插接 时,定位柱303首先与定位孔203插接配合,在定位柱303的导引下,第二连接器200与第 一连接器300插接时,第一端子31与第二端子21和第二绝缘本体20的配合更加精准,还 可以防止插接时,第二连接器200偏离插接轨导而损坏第一端子31。请参照图2所示,第一端子31还包括埋设在第一收容槽302内的第一固定部310, 第一接触部311由第一固定部310延伸的两个夹持臂3110组成,两夹持臂3110的内侧各 设有接触凸包312,接触凸包312的插接面呈圆弧状。第二收容槽202呈十字型,由第一槽 2020和第二槽2021组成,其中,第二固定部211固定在第二槽2021中,第二接触部210暴露于第一槽2020中。第一端子31的第一接触部311插入第二收容槽202中,骑跨在第二端子21上,夹持臂3110位于第二接触部210的两侧。接触凸包312与第二端子21的第二 接触部210接触,加大了夹持臂3110的弹力效果,还可以防止杂质的阻隔,增强导电性能。 接触凸包312圆弧状的插接面导引第一端子31滑向第二端子21的第二接触部210。再者, 第二收容槽202与第二插接面204的交接处设为倒角205,导引第一端子31的插入。请参照图5所示,第一连接器300与第二连接器200插接后,第一端子31的第一 接触部311伸入第二收容槽202的第二槽2021内与第二端子21的第二接触部210连接, 第一端子31的夹持臂3110弹性夹持在第二接触部210上,接触凸包312与第二接触部210 相抵接。由图示可知,第一绝缘本体30的侧臂305抵接在第二绝缘本体20的第二插接面 204上,第二插接面204与第一插接面304之间形成空腔306,此空腔306可以用来辅助散 发第一端子31和第二端子21接触后,电性导通后所产生的热量。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100既能方便操作员将第二连接器200与第 一连接器300插接,又能防止第二连接器200与第一连接器300插接时偏离插接轨导,还能 减小电连接器组合100的高度。应当指出,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100的 一个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做出 的其他改进也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其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及组装在该第一绝缘本体内的第一端子,该第一绝缘本体面对第二连接器的一面为第一插接面,该第一端子包括弹性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及收容在该第二绝缘本体内的第二端子,该第二绝缘本体面对第一连接器的一面为第二插接面,该第二端子包括第二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突出第一插接面,所述第二接触部没有突出第二插接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部呈平板状,其侧向 水平延展有第二固定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上设有第 一收容槽,所述第一端子包括埋设在第一收容槽内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接触部由第一 固定部延伸的两个夹持臂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上设有第二收 容槽,该第二收容槽呈十字型,由第一槽和第二槽组成,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在第二槽中, 第二接触部暴露于第一槽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二接触部插入 第二收容槽中,骑跨在第二端子上,所述夹持臂位于第二接触部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夹持第二接触部的一 侧设有接触凸包,该接触凸包的插接面呈圆弧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容槽与第二插接面的 交接处设有倒角,导引所述第一端子插入第二收容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设有由第一插 接面向所述第一连接器延伸的定位柱,该定位柱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突出长 度;所述第二绝缘本体上设有收容定位柱的定位孔。
9.一种电连接器,可与对接连接器连接,其包括绝缘本体和组装在该绝缘本体内的导 电端子,该绝缘本体面对对接连接器的一面为插接面,该导电端子包括收容在该绝缘本体 内的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不突出插接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呈平板状,其侧向水平延 展有固定部;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收容槽,该收容槽呈十字型,由第一槽和第二槽组成,所述 固定部固定在第二槽中,该接触部暴露于第一槽中。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组装在该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该绝缘本体面对对接连接器的一面为插接面,该导电端子包括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的接触部,其中,接触部向侧水平延展有固定部,该接触部与固定部朝向对接连接器的一端都不超出插接面。其导电端子的接触区域位于绝缘本体内,在绝缘本体的定位下,连接的稳定性强,同时与对接连接器组合堆叠时的高度小,减小了连接器组合在电子产品中的所占的空间。
文档编号H01R13/40GK201576799SQ20092031402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4日
发明者朱宇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