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快速安装的集波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1117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快速安装的集波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波器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快速组装与拆卸的集波器组件。
背景技术
由于卫星通讯具有通讯距离远且涵盖范围极广的特色,使得卫星通讯被广泛用在许多领域中,例如广播电视、通讯等。因此,即使处于荒凉沙漠或浩瀚大海中,只要架设好接收天线,便可接收到卫星信号。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一卫星通讯接收系统10的示意图。 卫星通讯接收系统10包含有一碟型天线102、一集波器(Low Noise Block Down-converter with htegratedFeed,LNBF)104及一支撑臂106。在卫星通讯接收系统10中,通常由呈抛物面的碟型天线102将卫星信号反射至置于碟型天线102焦点处的集波器104。经由集波器104将高频的卫星信号撷取下来并降频成中频的卫星信号后,再通过同轴电缆线将卫星信号传送至后端卫星接收机进行处理。支撑臂106用来提供支撑集波器104并收纳传送卫星信号的同轴电缆线。在实际运作上,碟型天线102及集波器104通常需置于户外环境以顺利接收卫星信号。一般来说,由于外型的考量,集波器104与支撑臂106通常是于安装现场才进行组装。组装后必须能承受户外环境的各种天气变异。因此,如图2所示,为了避免两者之间会在组装后产生间隙,而影响卫星信号的接收性能。现有技术通常采取螺丝锁固的方式来固定。然而,以人工锁附螺丝组件方式进行组装,则存在着繁琐的拆卸组装过程与速度过慢的缺点。再者,若安装环境于高处,而安装者必须在梯子上使用安装工具来组装集波器104与支撑臂106,对安装者来说,将极易产生危险。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安装的集波器组件。本发明揭露一种可快速安装的集波器组件,包含有一集波器主体;一连接部,延伸自该集波器主体,包含有多个信号输出单元及至少一个集波器定位孔;一支撑臂,包含有至少一个支撑臂定位孔及可容纳该连接部的一腔体,用来经由连接该连接部,以支撑该集波器主体至少一定位弹片,其中每一该定位弹片包含有一固定端及一定位柱,该固定端固定于该支撑臂上;一固定座,设置于该支撑臂上,包含有一第一固定孔及一第二固定孔;一挟持凸轮,包含有一凸轮端、一手柄端及一第三固定孔,该凸轮端形成一偏心凸轮,当该手柄端被扳转时,该挟持凸轮可沿一轴心旋转,而使该凸轮端的外周缘接近或远离该支撑臂; 以及一枢轴,用来穿过该第一固定孔、该第二固定孔及该第三固定孔,以枢接该挟持凸轮及该固定座;其中,在该连接部插入该支撑臂的该腔体时,每一该定位弹片上的该定位柱穿过相对应的支撑臂定位孔及相对应的集波器定位孔,以固定该连接部及该支撑臂间的相对位置,并通过枢转该挟持凸轮,使该凸轮端的外周缘完全抵紧该支撑臂以及维持每一该定位柱的一穿入状态。



10卫星通讯接形
102碟型天线
104集波器
106,330支撑臂
30集波器组件
310集波器主体
320连接部
322信号输出单元
324集波器定位孔
332支撑臂定位孔
334腔体
340固定座
342第一固定孔
344第二固定孔
350挟持凸轮
351止挡元件
352凸轮端
353限制平面结构
354手柄端
355限制结构
356第三固定孔
358插入孔
360枢轴
362螺栓
364防拆螺帽
370定位弹片
5
372374380382390392RT
固定端定位柱间隔衬套第四固定孔内凸结构外凸结构铆钉
辅助驱动杆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具快速安装功能的一集波器组件30的分解示意图。集波器组件30包含一集波器主体310、一连接部320、一支撑臂330、一固定座340、一挟持凸轮350、一枢轴360、定位弹片370、间隔衬套380及内凸结构390。集波器主体310 通过连接部320连接至支撑臂330,以稳固地固定于卫星天线的抛物面碟盘的焦点处。连接部320延伸自集波器主体310,包含有多个信号输出单元322及集波器定位孔324。支撑臂 330包含有支撑臂定位孔332及可容纳连接部320的一腔体334。其中支撑臂330经由连接至连接部320,来支撑集波器主体310。每一定位弹片370包含有一固定端372及一定位柱374,固定端372固定于支撑臂330上。要注意的是,可以使用各种固定的方式(例如点焊、铆接或锁附方式)将定位弹片370的固定端372固定在支撑臂330上。举例来说,图3 中集波器组件30利用一铆钉R将定位弹片370的固定端372通过铆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撑臂 330上。进一步地,当连接部320插入支撑臂330的腔体334时,本发明通过定位弹片370 上的定位柱374穿过支撑臂定位孔332与集波器定位孔324,以限制连接部320相对于支撑臂330的移动范围,如此一来,将可固定连接部320及支撑臂330间的相对位置。再者,当定位弹片370上的定位柱374已完成穿过支撑臂定位孔332与集波器定位孔324的穿设动作后,通过定位弹片370的弹性回复力,将使定位柱374维持卡合于各定位孔的状态,在无其他外力的影响下,定位弹片370的定位柱374不会自行脱离支撑臂定位孔332与集波器定位孔324。当然,在实际应用上,为确保各组件在组装之后,能够牢固的运作,请继续参考以下说明。如图3所示,固定座340设置于支撑臂330上,包含有一第一固定孔342及一第二固定孔;344。挟持凸轮350包含有一凸轮端352、一手柄端354、一第三固定孔356、一限制平面结构353及一限制结构355。凸轮端352形成一偏心凸轮,当扳转手柄端354时,挟持凸轮350可以第三固定孔356为一轴心进行旋转,而使凸轮端352的外周缘接近或远离支撑臂330。换句话说,依照凸轮原理,通过挟持凸轮350旋转运作,来调整挟持凸轮350的外周缘的位移。如此一来,当定位弹片370上的定位柱374已完成穿过支撑臂定位孔332与集波器定位孔3M而达定位的目的时,可操作挟持凸轮350,使挟持凸轮350的凸轮端352 的外周缘的部位接触到支撑臂330 (例如使限制平面结构353接触到支撑臂330)并接近定位弹片370(例如使限制结构355接近定位弹片370),在此情况下,当定位柱374欲产生上下的位移动作时,将会受到凸轮端352的限制结构355的阻挡而无法产生过大的位移。因此,通过如图3中的设计,可确保定位弹片370上的定位柱374不会脱离支撑臂定位孔332
6与集波器定位孔324,而达稳固组装的目的。换句话说,在组装集波器组件30时,本发明可通过调整挟持凸轮350来限制定位柱374的位移行程,以避免定位柱374脱离相对应的支撑臂定位孔332与集波器定位孔3M而能继续维持于一穿入状态。此外,枢轴360用来穿过第一固定孔342、第二固定孔344、第三固定孔356及第四固定孔382,以将挟持凸轮350枢接至固定座340。因此,仅需简单的操作将枢轴360穿过相对应的固定孔,即可快速且稳固地将挟持凸轮350架设于支撑臂330上。当挟持凸轮350的手柄端354的外型被设计地愈长,使用者可愈省力地通过手柄端3M来操作挟持凸轮350,但是相对地手柄端3M将会很容易被误触碰而作动,进而产生挟持动作失效的意外。因此,在此情况下,请参考图3与图4,图4为图3中的挟持凸轮350 的示意图。如图3与图4所示,挟持凸轮350另包含有一插入孔358及一止挡元件351。其中,插入孔358形成于手柄端354,用来提供一辅助驱动杆T插入,以通过辅助驱动杆T带动挟持凸轮350沿其轴心旋转,来调整凸轮端352的外周缘与支撑臂330间的距离,亦即调整限制平面结构353及限制结构355与支撑臂330间的距离。止挡元件351设置于插入孔 358的开口下方附近,用来于辅助驱动杆T置入插入孔358时,止抵辅助驱动杆T,用于限制辅助驱动杆T的移动。换句话说,止挡元件351具有提供辅助驱动杆T导引及定位的功能,当进行快速装卸时,通过止挡元件351的设计,使用者将可迅速将辅助驱动杆T插入至定位,并扳转挟持凸轮350。除此之外,止挡元件351可以防止辅助驱动杆T过度插入而刮伤支撑臂330的表面。由于采用插入孔358及止挡元件351的设计时,即使将挟持凸轮350 的手柄端设计的很短小,使用者仍可非常省力地通过辅助工具(例如辅助驱动杆T)扳转挟持凸轮350。因此,通过前述的设计,将可避免手柄端3M因为体积过大或长度过长,而发生不小心被扳动的误操作,导致挟持动作失效的意外事件,而且只要在需要扳转挟持凸轮350 时,迅速地将辅助驱动杆T插入及扳转就可达到组装的目的。另一方面,请参考图5,图5为图3中的限制平面结构353与限制结构355的一实施例示意图。限制平面结构353与限制结构355设置于挟持凸轮350的凸轮端352。其中限制平面结构353可用来提高扳动挟持凸轮350的困难度,以避免挟持凸轮350轻易被扳动的误操作意外事件。举例来说,如图5所示,若挟持凸轮350要自具限制平面结构353的角度旋转至其他角度时,必须施予更多的力道才可完成旋转,因此,较佳地,可将限制平面结构353设计为挟持凸轮350的凸轮端352与支撑臂330的接触平面,则当操作挟持凸轮 350完全抵紧支撑臂330后,挟持凸轮350将不会轻易被扳动。因此,相比较于现有技术, 本发明使用时不需费工费时地拆卸锁固螺丝,而仅需将辅助驱动杆置入插入孔轻轻一扳即可,完成安装,并且通过插入孔358搭配止挡元件351以及限制平面结构353的设计,将可有效避免发生挟持凸轮350被误操作的事件。此外,当扳转挟持凸轮350,使得凸轮端352 的限制平面结构353完全接触抵紧支撑臂330时,通过限制结构355的设计,挟持凸轮350 即可准确的对正定位弹片370,在此情况下,可防止定位弹片370的定位柱374脱离相对应的支撑臂定位孔332与集波器定位孔3M而能继续维持于一穿入状态,以达到完全定位的目的。除此之外,请继续参考图3及图6,集波器组件30另包含有间隔衬套380,且每一间隔衬套380包含有一第四固定孔382。间隔衬套380主要设置于固定座340与挟持凸轮 350之间,主要用来于组装集波器组件30时辅助挟持凸轮350可以精准地对位让每一定位弹片370的定位柱374与相对应的支撑臂定位孔332与集波器定位孔3M完全对准,并且可辅助挟持凸轮350稳定地进行旋转,而不会发生摆动或滑移现象。举例来说,请参考图6,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组装集波器组件30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通过正确的间隔衬套380 设计,挟持凸轮350将可于组装时,完全定位于每一定位弹片370上方,而能达到定位柱374 与相对应的支撑臂定位孔332与集波器定位孔3M完全定位。换句话说,依照挟持凸轮350 与定位弹片370的相对关系,事先设计好间隔衬套380的尺寸后,在组装完成的同时,不需再耗费时间对正挟持凸轮350与定位弹片370间的关系,只要完成组装,挟持凸轮350即可准确的对正防止定位弹片370的定位柱374与相对应的支撑臂定位孔332与集波器定位孔 324完全定位的目的。当然,间隔衬套380也可以与挟持凸轮35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体。进一步详述图3中的连接部320与支撑臂330的组装与拆卸。请参考图7至图9, 图7为图3中的连接部320与支撑臂330连接前的侧面示意图。图8为图3中的连接部320 与支撑臂330进行连接时的侧面示意图。图9为图3中的连接部320与支撑臂330连接后并固定的侧面示意图。如图7所示,若欲组装连接部320与支撑臂330时,首先,可通过外力作用扳转辅助驱动杆T,以将挟持凸轮350的手柄端354由位置Pl枢转至位置P2,亦即使凸轮端352的外周缘的肉薄部分旋转至朝支撑臂330的方向(此时凸轮端352的外周缘与支撑臂330间的距离较大,因此,定位弹片370的定位柱374欲脱离支撑臂定位孔332与集波器定位孔3M时,不会受到挟持凸轮350的影响),接着,将连接部320朝支撑臂330的腔体334推进(亦即将连接部320沿图7中的X方向推进)。当连接部320的前端接触到定位弹片370的定位柱374时,定位柱374会脱离支撑臂330内腔,亦即脱离支撑臂定位孔 332,如此一来,连接部320便可顺利滑入支撑臂330的腔体334中。接着,如图8所示,当支撑臂定位孔332与集波器定位孔3M对齐时,由于定位弹片370具有弹性回复力,使得定位柱374会穿过支撑臂定位孔332与集波器定位孔324,进而固定连接部320及支撑臂330 间的相对位置。换句话说,通过定位柱374的卡合,将使连接部320及支撑臂330间产生良好的定位效果。接着,请参考图9,可通过外力作用扳转辅助驱动杆T,以将挟持凸轮350的手柄端354由位置P2枢转至位置P1,亦即使凸轮端352的限制平面结构353 (肉厚部分) 旋转至朝支撑臂330的方向。此时,凸轮端352的外周缘上的限制平面结构353会接触并确实抵住支撑臂330而达到压持紧迫的效果,并且凸轮端352外周缘上的限制结构355与定位弹片370间的间隙为最小,但没有接触到(此间隙需小到让定位柱374完全无法脱离支撑臂定位孔332与集波器定位孔324),以防止定位柱374脱离支撑臂定位孔332与集波器定位孔324,而能确实达到稳固组装的目的,在此要注意的是,凸轮端352外周缘的两端的限制结构355是否需接触到定位弹片370,则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可视整体系统设计需求而定。同理,若欲拆卸连接部320与支撑臂330时,同前所述的方式,可通过外力作用枢转挟持凸轮350的手柄端354由位置Pl枢转至位置P2,将连接部320拔离支撑臂330 的腔体334时,因为定位弹片370的定位柱374会因为弹力的关系,会自动脱离支撑臂定位孔332与集波器定位孔324,进而达到拆卸集波器组件30的目的。因此,简单来说,通过本发明的设计,只要简单的操作具偏心凸轮作用的挟持凸轮350即可快速且稳固地组装或拆卸集波器的组件。另一方面,请参考图10,集波器组件30另包含一内凸结构390,通过内凸结构390 可用来降低连接部320与支撑臂330之间的间隙,以提高集波器的组装稳定性。内凸结构390可直接于支撑臂330的腔体334的侧壁上以一凸形结构来实现,例如,在腔体334的侧壁上增加一肋条来实现,或是内凸结构390也可以与支撑臂33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体。请参考图11,集波器组件30另包含一外凸结构392,如同内凸结构390的原理,通过外凸结构 392可用来降低连接部320与支撑臂330之间的间隙,而提高集波器的组装稳定性。较佳地,外凸结构392可直接于连接部320的外侧壁上以一凸形结构来实现,例如,在连接部320 的外侧壁上增加一凸形肋条来实现。当然,外凸结构392也可以与连接部32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体。值得注意的是,集波器组件3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当可据以做不同的变化,而不限于此。举例来说,集波器主体310、连接部320及支撑臂330不拘于特定形状或材质,例如可以是圆形管、方型管、或是其他任何的形状,或是以不同材质,例如集波器主体310使用铝材质,支撑臂330使用铁材质来制造。除此之外,在本实施例中,使用2组定位柱374及其对应的集波器定位孔3M及支撑臂定位孔332,但不限于此,本发明不拘于定位柱374的数量,只要定位柱374有其对应的集波器定位孔3M及支撑臂定位孔 332即可。而定位弹片370可以任何具有弹力的形式来实现。除此之外,固定座340可为一 U型固定座或是两个L型固定座,且沿支撑臂330外围形成,且固定座340可以焊接、卡合、 可拆卸方式或其他方式被固定在支撑臂330外围。当然,固定座340与支撑臂330也可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体。枢轴360主要用来将挟持凸轮350及间隔衬套380枢接至固定座340。 因此,任何枢接的方式皆可用于本发明中,举例来说,如图3所示,枢轴360由一螺栓362搭配一防拆螺帽364来实现。辅助驱动杆T可以是任何可做为施力臂的装置,例如杆子、螺丝起子、钳子......等。综上所述,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仅需简单的操作即可快速且稳固地达到组装或拆卸集波器的目的,并通过内凸结构的设计,而能有效地降低零组件间的间隙。 如此一来,不但可避免费时费工的锁固过程,也可同时达到快速与精确的集波器组装。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快速安装的集波器组件,包含有集波器主体;连接部,延伸自该集波器主体,包含有多个信号输出单元及至少一集波器定位孔;支撑臂,包含有至少一支撑臂定位孔及可容纳该连接部的一腔体,用来经由连接该连接部,以支撑该集波器主体至少一定位弹片,其中每一该定位弹片包含有固定端及定位柱,该固定端固定于该支撑臂上;固定座,设置于该支撑臂上,包含有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挟持凸轮,包含有凸轮端、手柄端及第三固定孔,该凸轮端形成一偏心凸轮,当该手柄端被扳转时,该挟持凸轮可沿一轴心旋转,而使该凸轮端的外周缘接近或远离该支撑臂;以及枢轴,用来穿过该第一固定孔、该第二固定孔及该第三固定孔,以枢接该挟持凸轮及该固定座;其中,在该连接部插入该支撑臂的该腔体时,每一该定位弹片上的该定位柱穿过相对应的支撑臂定位孔及相对应的集波器定位孔,以固定该连接部及该支撑臂间的相对位置, 并通过枢转该挟持凸轮,使该凸轮端的外周缘完全抵紧该支撑臂以及维持每一该定位柱的一穿入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波器组件,其中在该连接部插入该支撑臂的该腔体且该连接部的前端接触到每一该定位弹片上的该定位柱时,每一该定位柱会脱离该腔体,直到每一该支撑臂定位孔与相对应的集波器定位孔对齐时,始穿过相对应的支撑臂定位孔与相对应的集波器定位孔而达到完全定位的效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波器组件,其另包含有限制平面结构,设置于该凸轮端;以及限制结构,设置于该凸轮端;其中,在每一该定位柱穿过相对应的支撑臂定位孔及相对应的集波器定位孔后,该挟持凸轮的手柄端受外力作用而由一第一位置枢转至一第二位置,以使该限制平面结构接触且确实抵紧该支撑臂,并通过该限制结构限制每一该定位弹片的该定位柱无法脱离相对应的支撑臂定位孔及相对应的集波器定位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波器组件,其中该固定座是一U型固定座或是两个L型固定座所组成,且沿该支撑臂外围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波器组件,其中固定座是以点焊或锡焊固定在该支撑臂外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波器组件,其中该固定座与该支撑臂是一体成型结构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波器组件,其中该挟持凸轮的该手柄端具有插入孔,用来容置辅助驱动杆,以通过该辅助驱动杆带动该挟持凸轮沿该轴心旋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波器组件,其中该挟持凸轮另包含有止挡元件,设置于该插入孔的开口旁,用来于该辅助驱动杆插入该插入孔时,止抵该辅助驱动杆,用于限制该辅助驱动杆的移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波器组件,其中该挟持凸轮的该手柄端具有第一长度,并可驱动该挟持凸轮沿该轴心旋转。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波器组件,其另包含一内凸结构,形成于该腔体的一侧壁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波器组件,其另包含一外凸结构,形成于该连接部的一侧壁上。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波器组件,其另包含 第一间隔衬套,包含有第四固定孔;以及第二间隔衬套,包含有第五固定孔;其中该枢轴穿过该第一固定孔、该第二固定孔、该第三固定孔、该第四固定孔及该第五固定孔,以枢接该挟持凸轮、该间隔衬套及该固定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波器组件,其中该第一间隔衬套、该第二间隔衬套及该挟持凸轮是一体成型结构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快速安装的集波器组件,包含有一集波器主体;一连接部,延伸自该集波器主体,包含至少一个集波器定位孔;一支撑臂,包含至少一个支撑臂定位孔至少一定位弹片,其中每一该定位弹片包含一固定端及一定位柱,该固定端固定于该支撑臂上;一固定座,设置于该支撑臂上;一挟持凸轮;以及一枢轴,用来将该挟持凸轮枢接至该固定座;其中,在该连接部插入该支撑臂时,每一该定位柱穿过相对应的支撑臂定位孔及集波器定位孔,以固定该连接部及该支撑臂间的相对位置,并通过该挟持凸轮完全抵紧该支撑臂与维持每一该定位柱的一穿入状态。
文档编号H01Q19/00GK102195138SQ20101011520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日
发明者刘兴堂, 杨兰淳, 林宏源, 郭三义, 陈弘隆 申请人: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