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天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导体板。在电路基板31中,具备旨在将天线线圈91电连接的电极,这些电极 和天线线圈91的线圈导体连接部34-1Α、34-2Α,如图3 (C)所示,通过两个管脚35作媒介连
接在一起。图4(A)、图4(B)是表示对方侧天线的磁通通过所述天线装置101的情况的图形。 图中的虚线,是参与天线装置101与对方侧天线的耦合的代表性的磁通。第1线圈导体34-1中,从磁芯33-1的第1主面或第2主面的法线方向看,与磁芯 33-1的第1主面接近的第1导体部分34-11和与磁芯33-1的第2主面接近的第2导体部 分34-12位于互不重叠的位置,与第1导体部分34-11相比,第2导体部分34-12被配置在 离电路基板31的中心较远的位置。同样,第2线圈导体34-2中,从磁芯33-2的第1主面或 第2主面的法线方向看,与磁芯33-2的第1主面接近的第1导体部分34-21和与磁芯33_2 的第2主面接近的第2导体部分34-22位于互不重叠的位置,与第1导体部分34-21相比, 第2导体部分34-22被配置在离电路基板31的中心较远的位置。因为采用这种结构,所以如图4(A)所示,即使天线线圈91和电路基板31的间隔D 变大,也与如图4(B)所示的天线线圈91和电路基板31的间隔D较小时同样,能够确保通 过线圈导体34-1、34-2的导体卷绕中心部(所述导体开口部)的比例,所以特性劣化较小。就是说,即使电路基板(导体板)31和天线线圈91的间隔D变大,也由于通信对方 产生的磁场容易与线圈交链,所以特性劣化较小。考虑安装到普通的便携式通信终端上时, 在每个便携式通信终端中,与导体板的间隙变化,但是使用本发明的天线装置后,不论哪个 便携式通信终端,也可以获得良好的通信性能。图5
图11是表示使所述电路基板31与天线线圈91的间隙变化时的对于X1/X2 而言的耦合系数的关系的图形。在这里,Xl是图3所示的天线线圈91的宽度,X2是图3所 示的电路基板31的宽度方向的宽度。另外,三角标记的折线是第1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 特性,菱形标记的折线是专利文献1的天线装置的特性,正方形标记的折线是专利文献3的 天线装置的特性。由该结果可知X1/X2 > 0. 7、与导体板的间隙为6mm以下时,与专利文献1、专利 文献3涉及的天线装置相比,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可以获得较大的耦合系数。《第2实施方式》图12 (A)、图12 (B)、图12 (C)、图12⑶是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的构成要 素——天线线圈92的结构图。图12(A)是天线线圈92的装配前的俯视图,图12(B)是天 线线圈92的俯视图,图12(C)是天线线圈92的剖面图,图12(D)是天线线圈92的仰视图。 如图12(C)所示,磁芯33-1、33-2,通过粘接层36与柔性基板32粘接在一起。图13㈧是天线装置102的俯视图,图13⑶是天线装置102的主视图。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用图2、图3所示的例子的不同之处,是磁芯33-1、33_2的形 状。在第2实施方式,磁芯33-1、33-2的磁通进出的端部,比其它部分粗。采用这种结构后,磁路的磁阻变小,与对方侧的天线的耦合系数变大。《第3实施方式》图14(A)、图14⑶、图14 (C)、图14(D)是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的构成要 素——天线线圈93的结构图。图14(A)是天线线圈93的装配前的俯视图,图14(B)是天
6线线圈93的俯视图,图14(C)是天线线圈93的剖面图,图14(D)是天线线圈93的仰视图。与第1、第2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是柔性基板32的形状和对于柔性基板32而言 的磁芯33-1、33-2的装配结构。在柔性基板32中,分别形成螺旋状的线圈导体34-1、34_2。在这些线圈导体 34-1,34-2的卷绕中心部,分别形成导体开口部侧贯通孔32W-11、32W-21。进而,在线圈导 体34-1、34-2的形成区域外,形成使磁芯33-1、33-2贯通的线圈导体形成区域外贯通孔 32W-12、32W-22。所述磁芯33-1,被设置成为从柔性基板32的第1主面贯通导体开口部侧贯通孔 32W-11、而且从柔性基板32的第2主面贯通线圈导体形成区域外贯通孔32W-12的状态,使 柔性基板32的第1主面侧朝着电路基板侧地配置。同样,所述磁芯33-2,被设置成为从柔 性基板32的第1主面贯通导体开口部侧贯通孔32W-21、而且从柔性基板32的第2主面贯 通线圈导体形成区域外贯通孔32W-22的状态,使柔性基板32的第1主面侧朝着电路基板 侧地配置。如图14(C)所示,磁芯33-1、33-2,通过粘接层36与柔性基板32粘接在一起。采 用这种结构后,能够用一层粘接层36进行柔性基板32和磁芯33-1、33-2的粘接,能够减少 双面胶带等的材料费。《第4实施方式》图15(A)、图15 (B)、图15(C)是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的构成要素——天 线线圈94的结构图。图15(A)是天线线圈94的装配前的俯视图,图15(B)是天线线圈94 的俯视图,图15(C)是天线线圈94的仰视图。在第4实施方式中,设置单一的磁芯33。柔性基板32的结构,和在第1实施方式 中所示的例子的相同。磁芯33被设置成为从柔性基板32的第1主面贯通贯通孔32W-1而 且从柔性基板32的第2主面贯通贯通孔32W-2的状态,使柔性基板32的第1主面侧朝着 电路基板侧地配置。采用这种结构后,由于能够减少部件数量,所以能够削减制造成本及部件成本。《第5实施方式》图16(A)、图16 (B)、图16(C)是第5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的构成要素——天 线线圈95的结构图。图16(A)是天线线圈95的装配前的俯视图,图16(B)是天线线圈95 的俯视图,图16(C)是天线线圈95的仰视图。在第5实施方式中,设置单一的磁芯33。柔性基板32的结构,和在第3实施方式 中所示的例子的相同。所述磁芯33被设置成为从柔性基板32的第1主面贯通导体开口部侧贯通孔 32W-11、从柔性基板32的第2主面贯通线圈导体形成区域外贯通孔32W-12而且从柔性基 板32的第1主面贯通线圈导体形成区域外贯通孔32W-22、从柔性基板32的第2主面贯通 导体开口部侧贯通孔32W-21的状态。此外,还使柔性基板32的第1主面侧朝着电路基板 侧地配置。采用这种结构后,由于能够减少部件数量,所以能够削减制造成本及部件成本。
权利要求
一种天线装置,具备天线线圈,该天线线圈具备形成有线圈导体的柔性基板及与所述柔性基板相接或者接近的磁芯;和导体板,该导体板与所述磁性体天线线圈接近地配置,在所述导体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附近,配置第1线圈导体及第2线圈导体,所述第1线圈导体及所述第2线圈导体,从所述磁芯的第1主面或第2主面的法线方向看,与所述磁芯的第1主面接近的第1导体部分和与所述磁芯的第2主面接近的第2导体部分位于互不重叠的位置,与第1导体部分相比,第2导体部分配置在离所述导体板的中心较远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的磁通进出的端部,比其它部 分粗。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线圈导体及所述第2线 圈导体,将各自的卷绕中心部作为导体开口部,螺旋状地形成,所述柔性基板,具备导体开口部侧贯通孔,该导体开口部侧贯通孔使所述磁芯贯通所述导体开口部;和线圈导体形成区域外贯通孔,该线圈导体形成区域外贯通孔在所述线圈导体的形成区 域外,使所述磁芯贯通,所述磁芯,被设置成为分别从所述柔性基板的第1主面贯通所述导体开口部侧贯通 孔,而且从所述柔性基板的第2主面贯通所述线圈导体形成区域外贯通孔的状态,并且使 所述柔性基板的第1主面侧朝着所述导体板侧地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1线圈导体相接或者接近的 磁芯和与所述第2线圈导体相接或者接近的磁芯,由单一的磁芯构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1线圈导体相接或者接近的 磁芯和与所述第2线圈导体相接或者接近的磁芯,由单一的磁芯构成。
全文摘要
天线装置(100)由天线线圈(91)和电路基板(31)构成。天线线圈由形成有第1、2线圈导体(34-1、34-2)的柔性基板(32)和磁芯(33-1、33-2)构成。磁芯分别插入柔性基板的贯通孔。第1线圈导体(34-1)及第2线圈导体(34-2)中,从磁芯(33-1)的第1主面或第2主面的法线方向看,与磁芯第1主面接近的第1导体部分和与磁芯的第2主面接近的第2导体部分位于互不重叠的位置,与第1导体部分相比,第2导体部分被配置在离电路基板的中心较远的位置。构成即使导体板和天线线圈的间隙变大特性劣化也较小的天线装置。
文档编号H01Q21/00GK101931123SQ20101020935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2日
发明者久保浩行, 伊藤宏充, 用水邦明 申请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