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锁定钩的电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9827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锁定钩的电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接触器,其具有一个或多个将电接触器保持在电连接器壳体内 的锁定钩。
背景技术
一些电接触器通过弹性锁定钩被保持在相关电连接器的壳体内。例如,锁定钩可 从电接触器的基部径向向外延伸。当电接触器插入电连接器壳体时,锁定钩和壳体之间的 接合将锁定钩朝着电接触器基部径向向内弹性压缩。一旦锁定钩越过电连接器壳体的内部 肩部,弹性的锁定钩就径向向外弹出以接合内部肩部。电接触器的锁定钩和电连接器壳体 的肩部之间的接合防止电接触器沿着至少一个方向从壳体中移除。为了将电接触器从电连接器壳体中移除,将弹性锁定钩相对于电接触器基部径向 向内压缩,直到锁定钩与电连接器壳体的内部肩部相分离。因此,至少一些已知的电连接器 包括一位于电连接器壳体内在壳体与电接触器之间的保持夹。该保持夹沿着电接触器的长 度方向可以滑动。为了将电接触器从电连接器壳体中移除,保持夹从锁定钩上滑过以将锁 定钩相对于电接触器基部径向向内压缩。保持夹保持锁定钩于解锁位置,其中锁定钩与电 连接器壳体的内部肩部相脱离,从而电接触器能从壳体之中移除。然而,保持夹增加了电连 接器的元件数目,其会增加电连接器的成本和/或电连接器的组装难度。另外,被抓紧以使 保持夹滑过锁定钩的保持夹的把手或其他部件可仅在电连接器的后端部才能够触及,该电 连接器的后端部端接电缆的端部或安装在电路板上(与用来与配合连接器配合的前端部 相对)。因此需要在电连接器的后端部提供足够的空间以能使人用工具或用其手抓握保持 夹。需要一种具有简单构造的电接触器,其允许接触器锁定在连接器壳体内并且能很 容易解锁用于从壳体中移除。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电接触器包括主体,其从接触端到端接端延伸一定长度。通道延伸过 该主体的至少一部分长度。该主体包括在接触端和端接端之间延伸的基部,锁定钩被连接 在基部上。该锁定钩从接合端延伸到锁定端。该锁定钩在沿着锁定钩定位于接合端和锁定 端之间的枢转点处被连接在该主体的基部上,并且该锁定钩可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 围绕枢转点枢转。当锁定钩在锁定位置上时,锁定钩的接合端延伸到主体的通道中。


图1是图示电连接器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横截面的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电接触器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电接触器沿着图2中3-3线得到的横截面视图;图4是用来将图2和3所示的电接触器从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壳体中移除的移除工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侧视图;图5是图示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和图4所示的移除工具的横截面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图示电连接器10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横截面的透视图。电连接器10包括壳 体12和由壳体12所保持的电接触器14。壳体12从配合端16到端接端18延伸一定长度。 电连接器10构造成在配合端16与配合连接器(未示出)相配合。当电连接器器10的配合 端16与配合连接器相配合时,电接触器14与配合连接器的配合接触器(未示出)相接合并 且电连接到配合连接器的配合接触器,以在电连接器10和配合连接器之间建立电连接。电 连接器10的配合端16这里被称为“前端”。电连接器10的端接端18这里被称为“后端”。壳体12包括内部腔室20,其从配合端16穿过其长度延伸到端接端18。内部腔室 20沿着中心纵轴21延伸一定长度。壳体12的配合端16包括前端面22,内部腔室20延伸 过该前端面。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壳体12容纳穿过壳体12的配合端16进入到内部腔室 20内的一部分配合连接器。另外或替代的,配合连接器将壳体12的配合端16的一部分容 纳在其中。电接触器14被保持在内部腔室20内,以使电接触器14的接触端24沿着壳体 12的配合端16在内部腔室20内延伸,用于接合配合连接器的配合接触器。尽管所示出的 壳体12保持单个电接触器14,但是壳体12也可以保持任意数量的电接触器14,在任意数 量的内部腔室20内,用于接合任意数量的配合连接器的配合接触器。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壳体12的端接端18端接一个或多个电线26。具体地,电接 触器14包括沿着壳体12的端接端18在内部腔室20内延伸的端接端28。该电线26包括 电导体30,其与电接触器14的端接端28相接合并从而与之电连接。电线26可以是一根 单独布线的电线或者可以是一根与电缆(未示出)中其他电线组合的电线。尽管所示出的 壳体12端接单根电线26,但是壳体12也可以端接任意数量的电线26,每根电线可以与任 意数量的电接触器14相电连接。除了端接电线26之外,壳体12可以安装在电路板(未示 出)上以使由壳体12保持的一个或多个电接触器14电连接到电路板。内部腔室20由壳体12的一个或多个内壁32限定。换句话说,内壁32形成内部 腔室20的边界的一部分。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内壁32从壳体12的端接端18的前端面 22到后端面34延伸一定长度。内壁32包括止推肩36,当电连接器10与配合连接器完全 配合时,止推肩36与配合连接器相接合。内壁32还包括多个锁定肩部38和40,以及斜面 42。这将在下文进行详述,锁定肩部38和40分别包括锁定表面44和46,两者分别与电接 触器14的相应的锁定特征配合以将电接触器14保持或锁定在壳体12的内部腔室20中。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锁定肩部38和40各自的锁定表面44和46均大致垂直于中心纵轴 21。可替换的,锁定表面44相对于中心纵轴21以锐角或钝角延伸,和/或锁定表面46相 对于中心纵轴21以锐角或钝角延伸。图2为电接触器14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图3为图2中电接触器14沿着 3-3线的横截面图。电接触器14包括沿着中心纵轴50从接触端24到端接端28延伸一定 长度的主体48。主体48包括在接触端24和端接端28之间延伸的基部52。具体地,基部 52从接触端24延伸到端接端28。基部52包括可选的外扩部53,当电接触器14完全容纳 到壳体12的内部腔室20(图1和5)内时,外扩部53与壳体12(图1和5)的斜面42 (图1和5)相接合。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通道54延伸过所述长度的主体48。通道54沿着接 触器主体48的中心轴线50延伸一段长度。电接触器14的接触端24包括前端面56,通道 54延伸过前端面56。通道54由接触器主体48的一个或多个内壁58限定。换句话说,内 壁58形成通道54的边界的一部分。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内壁58从前端面56延伸一定 长度到电接触器14的端接端28的后端面60。接触器主体48还包括与内壁58相对的外壁 62。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外壁62从前端面56到接触器主体48的后端面60延伸一定长 度。如上所述,当电连接器10(图1和5)配合到配合连接器上时,电接触器14的接触 端24与配合连接器(未示出)的配合接触器(未示出)相接合。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电 接触器14的接触端24包括插头64,其容纳在配合接触器的插座(未示出)中。另外或替 代的,电接触器14的接触端24可将配合接触器的插头(未示出)容纳在其中;例如,通道 54可通过电接触器14的接触端24将配合接触器的插头容纳在其中。在端接端28处,通道54配置为容纳电线26 (图1和图5)的电导体30 (图1和 5),从而电导体30与接触器主体48接合并相电连接。具体地,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电接 触器14的端接端28被压接在电导体30的周围从而使电导体30接合接触器主体48的内 壁58。另外或替代的,电接触器14的端接端28可以采用其他任何结构,设备和/或连接类 型等,例如,但是不限定于,采用焊接,将端接端28配置为绝缘位移式接触器(IDC)等,来与 电导体30进行电和/或机械连接。而且,除了对端接电线26之外,电接触器14的端接端 28可接合并由此电连接于电路板(未示出)的电接触器(未示出)。接触器主体48包括多个锁定突片68,其与壳体12的锁定肩部40 (图1和5)相配 合以便于将电接触器14锁定在壳体12的内部腔室20内。具体地,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 电接触器14的端接端28包括锁定突片68。每一锁定突片68相对于接触器主体48的中心 纵轴50向外径向的延伸,且包括一锁定表面70,其与锁定肩部40的锁定表面46(图1和 5)相接合。替代的,每个锁定突片68可设置在除了端接端28之外的接触器主体48上的任 意其他部分处,并且替代的,每一锁定突片68可设置在除了在此所示之处之外的端接端28 上的其他位置处。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每一锁定突片68的锁定表面70近似垂直于接触器主体48 的中心纵轴50延伸。替代的,每一锁定表面70可相对于中心纵轴50呈锐角或钝角延伸。 尽管只示出了两个锁定突片68,但是接触器主体48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锁定突片68。接触器主体48还包括多个锁定钩72,其与壳体12的锁定肩部38相配合以便于将 电接触器14锁定在壳体12的内部腔室20中。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锁定钩72与接触器 主体48的基部52相连接。每一锁定钩72从接合部74到锁定端部76延伸一定长度。锁 定端部76接合于锁定肩部38的锁定表面44(图1和5)。中间部78在接合部74和锁定端 部76之间延伸。具体地,中间部78从接合部74延伸到锁定端部76。接合部74包括接合 表面80 (图2中不可见),其配置为通过用于将电接触器14从壳体12中移除的移除工具 82(图4和5)进行接合,这将在下文进行描述。每一锁定钩72都在沿着中间部78定位的枢转点84处连接于接触器主体48的基 部52。具体地,基部52包括多个开口 86,每一开口分别延伸过各自的内壁和外壁58,62,并 完全延伸过两者之间的基部52。每一开口 86均由从内壁58延伸到外壁62的开口表面88所限定。每一锁定钩72延伸过对应的开口 86。每一锁定钩72的中间部78在枢转点84处 连接于相应的开口表面88。每一锁定钩72可在如图1-3所示的锁定位置和如图5所示的解锁位置之间移动。 具体地,锁定钩72能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绕着枢转点84枢转。锁定钩72的自然静 止位置为锁定位置。每一锁定钩72能够从锁定位置弹性移动到解锁位置以防止锁定钩72 偏置到自然静止(锁定)位置。当在锁定位置时,每一锁定钩72的接合端74延伸到接触 器主体48的通道54内。例如,每一锁定钩72的接合端74从枢转点84向内延伸过接触器 主体48的内壁58,以使当在锁定位置时,与延伸到内壁58相比,接合端74更靠近中心纵 轴50延伸。当在锁定位置时,每一锁定钩72的锁定端部76从枢转点84向外延伸过接触 器主体48的外壁62,以使与远离外壁62延伸相比,锁定端部76更远离中心纵轴50延伸。每一锁定钩72可替代地位于接触器主体48的其他部分,而不仅是基部52,每一锁 定钩72可替代地位于基部52的其他位置处,而不仅是在此示出的位置。在示例性的实施 例中,接触器主体48包括四个锁定钩72。然而,接触器主体48可包括任意数量的锁定钩 72。接触器主体48可采用任何合适的工艺,设备,方法和/或结构等来形成,例如,但 不限定于,任何冲压工艺,任何切割工艺和/或任何模制工艺等。锁定钩72可选地和接触 器主体48的所有或一些其余部分一体成形,例如,但不限定于,和基部52—体成形。例如, 锁定钩72和基部52可由同样的板材冲压而成。在一些实施例中,接触器主体48整个是一 体成形的,例如,但不限定于,由同样的板材冲压和模制接触器主体48的整体。图4是可用来将电接触器14(图1-3和5)从壳体12(图1和5)中移除的移除工 具82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侧视图。移除工具82包括具有基部92的主体90。基部92的尺寸 和形状可选择为适于人手(未示出)的抓握。延伸部94从基部92向外延伸。延伸部94从 基部端部96延伸一定长度到自由端部98,其中基部端部96连接于基部92。延伸部94配 置为通过接触端24接收在电接触器14的通道54(图2,3和5)内。延伸部94包括接合于 锁定钩72 (图1-3和5)的接合表面80(图3和5)的促动表面100,这将在下文进行描述。 基部92包括配合表面102,当延伸部94完全接收在通道54内时配合表面102接合壳体12 的前端面22(图1和5)。再次参照图1,为了将电接触器14安装在壳体12的内部腔室20内,电接触器14 的接触端24通过壳体12的端接端18插入内部腔室20内。当电接触器14沿着箭头A的 方向移动到内部腔室20中时,电接触器14的锁定钩72通过壳体12的斜面42接合。锁定 钩72和斜面42之间的接合使锁定钩72围绕对应的枢转点84枢转,并且防止锁定钩72从 图1所示的锁定位置偏置到解锁位置(图5)。具体地,锁定钩72和斜面42之间的接合使 锁定钩72的锁定端部76在相对于中心纵轴21和50径向向内的方向上沿着弧线104移动。 可选地,在解锁位置,锁定端部76近似于与接触器主体48的相邻部分106共面延伸,这可 从图5中看出。一旦电接触器14被容纳进入内部腔室20内足够深,从而锁定端部76穿过壳体12 的锁定肩部38的锁定表面44,锁定钩72的弹性使锁定钩72恢复到锁定位置。具体地,锁 定端部76在相对于中心纵轴21和50径向向外的方向沿着弧线104移动。一旦锁定钩72 返回锁定位置,每个锁定端部76均穿过锁定肩部38的内部表面107径向向外延伸。因此,锁定钩72的锁定端部76和锁定肩部38的锁定表面44之间的接合会防止电接触器14沿 着箭头B的方向在壳体12的内部腔室20内移动。当电接触器14容纳在壳体12的内部腔 室20内,如图1所示,每个锁定突片68均沿径向向外延伸过壳体12的斜面42。因此,锁定 突片68的锁定表面70和壳体12的锁定肩部40的锁定表面46之间的接合会防止电接触 器14沿着箭头A的方向在壳体12的内部腔室20内移动。可选地,当电接触器14容纳在 如图1所示的壳体12的内部腔室20内时,锁定钩72的锁定端部76的每个均与锁定肩部 38的锁定表面44相接合和/或锁定突片68的锁定表面70与锁定肩部的锁定表面46相接
口 O图5是图示电连接器10和移除工具82的横截面的透视图。为了将电接触器14 从壳体12中移除,移除工具82的延伸部94通过其中的接触端24插入电接触器14的通道 54。当延伸部94完全容纳在通道54内时,移除工具82的配合表面102与壳体12的前端 面22相接合。当延伸部94在箭头B的方向上容纳在通道54内时,延伸部94的促动表面 100与每个锁定钩72的接合表面80接合。锁定钩72的接合表面和延伸部94的促动表面 100之间的接合使锁定钩72围绕相应的枢转点84枢转,并防止锁定钩72从锁定位置(图 1-3)偏置到如图5所示的解锁位置。具体地,接合表面80和促动表面100之间的接合使锁 定钩72的接合端74在相对于中心纵轴21和50径向向外的方向上沿着弧线108移动。接 合端74在径向向外的方向上沿着弧线108的移动导致锁定钩72的锁定端部76在相对于 中心纵轴21和50径向向内的方向上沿着弧线104移动。由此,锁定端部76越过锁定肩部 38径向向内移动,以使锁定端部76位于解锁位置,其中锁定端部76不再与锁定肩部38接 合。换句话说,锁定端部76与锁定肩部38分离,以使电接触器14能沿着箭头B的方向移 动,而锁定端部76不与锁定肩部38相接合。通过在箭头B的方向上移动电接触器14,电 接触器14能通过壳体12的端接端18从内部腔室20移除。可选地,在解锁位置,锁定端部 76近似于与接触器主体48的相邻部分106共面延伸。这里所描述和/或示出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与至少一些现有的电连接器相比具 有的元件更少的电连接器。这里所描述和/或示出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相对于至少一些现 有的电连接器成本更低的电连接器。这里所描述和/或示出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与至少一 些现有的电连接器相比更易于组装的电连接器。这里所描述和/或示出的实施例提供了一 种能通过连接器的前端或配合端来将电接触器从连接器壳体中移除的电连接器。这里所描 述和/或示出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与至少一些现有的连接器相比在将电接触器移除时在 连接器的后端或端接端占据更少空间的电连接器。
权利要求
一种电接触器(14),包括从接触端(24)到端接端(28)延伸一定长度的主体(48)、延伸过所述主体的所述长度的至少一部分的通道(54),该主体包括在所述接触端和所述端接端之间延伸的基部(52),以及连接到所述基部的锁定钩(72),其特征在于该锁定钩从接合端(74)延伸到锁定端(76),该锁定钩在沿着所述锁定钩定位在所述接合端和所述锁定端之间的枢转点(84)处被连接到所述主体的基部,该锁定钩能够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围绕所述枢转点枢转,当所述锁定钩在所述锁定位置上时,所述锁定钩的接合端延伸到所述主体的通道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触器,其中该通道沿着中心纵轴(50)延伸过该主体的所 述长度,该通道至少部分地由所述主体的内壁(58)限定,当所述锁定钩在所述锁定位置上 时,所述锁定钩的接合端与延伸到所述内壁相比更靠近所述中心纵轴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触器,其中所述锁定钩的接合端包括接合表面,该接合表 面配置为通过移除工具(82)进行接合,该移除工具被插入所述主体的所述通道内用于将 所述锁定钩从所述锁定位置移动到所述解锁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触器,其中该主体包括至少部分地限定该通道的内壁 (58),以及与该内壁相对的外壁(62),当所述锁定钩在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锁定钩的接合 端从所述枢转点向内延伸越过该主体的内壁,当所述锁定钩在所述锁定位置时,该所述锁 定钩的锁定端从所述枢转点向外延伸越过该主体的外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触器,其中所述通道沿着中心纵轴(50)延伸过该主体的所 述长度,该主体包括外壁(62),当所述锁定钩在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锁定钩的锁定端的至 少一部分与远离所述外壁延伸相比更远离中心纵轴延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触器,其中所述锁定钩能够从所述锁定位置弹性地移动到 所述解锁位置以防止所述锁定钩的偏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触器,其中当所述锁定钩在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锁定钩 的锁定端近似与所述主体的所述基部的相邻部分(106)共面延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触器,其中该主体的基部包括由开口表面(88)限定的开口 (86),所述锁定钩在所述枢转点处被连接到开口表面。
全文摘要
一种电接触器(14),包括主体(48),其从接触端(24)到端接端(28)延伸一定长度。通道(54)延伸过主体长度的至少一部分。该主体包括基部(52),其在接触端和端接端之间延伸,以及连接到基部的锁定钩(72)。该锁定钩从接合端(74)延伸到锁定端(76)。该锁定钩在沿着所述锁定钩定位在接合端和锁定端之间的枢转点(84)处被连接到主体的基部,该锁定钩能够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围绕枢转点枢转。当锁定钩在锁定位置时,锁定钩的接合端延伸到主体的通道中。
文档编号H01R13/428GK101924289SQ20101024691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8日
发明者威廉·C·范斯凯奥克, 戴维·P·奥里斯 申请人:泰科电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