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其是指一种用于电源传输的线缆连接器组 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Notebook,NB),一般通过电源转 接器取得所需的直流电源。该电源转接器与该笔记本电脑之间通过一插头与插座组合插 接,以稳定该笔记本电脑与电源转接器间之电性连接。为使插头与插座间达到可靠地结合, 插座通常具有较深的收容空间,用以收容插头连接器的插接部。然而,采用上述插头与插座的组合方式,当使用者不小心踢到或者拉扯该电源转 接器时,且施力还不足以大到可将插头与插座分离时,将使笔记本电脑自高处坠落,从而损 坏笔记本电脑。公告日为2007年12月25日的美国专利公告第US7,311,526号揭示了一种可用于 电源传输的插头与插座,插头与插座之间的插接部较短/浅,且插头与插座分别配置有可 相互吸引的磁性吸引元件,用于保持插头与插座之间的可靠结合,且当插头与插座受到较 大的拉力时,该插头与插座可分开,而不会将笔记本电脑拉扯到地上。该专利技术较为成功 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插头与插座不足之处,然而,该插头与插座仅能有两种对接方向(从 几何角度看,沿0°或者180°这两个方向),这给使用者带来了较多的不便之处。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插头(插座),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该线缆连接器组件可与对接连 接器方便且可靠地连接。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 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线缆,磁性吸引元件以及外壳体,所述端子包括主体部 及对接部,端子的主体部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端子的对接部延伸出绝缘本体,磁性吸引元件 安装在绝缘本体上面,外壳体包覆于绝缘本体外面并将磁性吸引元件容置其内,所述外壳 体及磁性吸引元件共同界定环形的对接界面,至少有一端子的对接部置于该环形的对接界 面内,至少有一端子的对接部置于磁性吸引元件内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线缆连接器的对接界面为环形 结构,可与互配的连接器进行任意方向的对接,且该线缆连接器的端子布置较为合理,可保 证该线缆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之间的可靠互配。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3另一角度的视图。图5是图3的部分组合图。图6是图1沿A-A方向的剖面图。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合图。图8是图7的主视图。图9是图7的立体分解图。图10是图9另一角度的视图。图11是图9的部分组合图。图12是图7沿B-B方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线缆连接器组件(插头)1000包括绝缘本体 11、绝缘盖体12、若干端子13、磁性吸引元件14、内壳体15、外壳体16、定位销17、线缆18 以及外包覆体19。绝缘本体1包括圆形的座体111以及位于座体111上面的凸台112。一圆形的凹 槽1120设置于凸台112中部且向下延伸至座体111的上表面,另外,一对端子槽1121分别 设置于凸台112的左右两侧并贯穿座体111的下表面。一柱体113自座体111的上表面延 伸入凸台112的凹槽1120内,且该柱体113与凹槽1120成同轴布置。柱体113上面也沿 前后方向设有一对端子槽1131,且该对端子槽1131也贯穿座体111的下表面。两对端子槽 1121,1131分别位于圆形座体111所界定的圆面的两条直径上面、且这两条直径相互垂直。 两对定位孔1122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入凸台112内。绝缘盖体12包括圆形的基部121以及自基部121向上突出的圆柱状突出部122。 基部121与突出部122成同轴布置。自基部121下表面向上凹进而形成一圆形的收容腔 123。绝缘盖体12沿上下方向组装到绝缘本体11上面,且基部121的外周与凹槽1120的 内周相吻合,而柱体113的外周与收容腔123相吻合。突出部122上面设有一对通槽1221, 该对通槽1221与收容腔123相导通,通槽1221与端子槽1131沿上下方向对齐且成同轴布 置。通槽1221的尺寸较端子槽1131的尺寸小。一对定位孔1211分别设置在绝缘盖体12 基部121的左右两侧。磁性吸引元件14由铁性材料或永磁材料制成,该磁性吸引元件14可被对接连接 器(未图示)中的磁性元件所吸引。磁性吸引元件14包括环形的基板部141以及自基板 部141上表面向上延伸形成的圆柱状的主体部142。主体部142设有圆形的空腔1420。一 对定位柱1411设置于基板部141下表面的左右侧。空腔1420的内周与绝缘盖体12的突 出部122的外周相吻合,且定位柱1411与定位孔1211沿上下方向对齐并可插入到相应的 定位孔1211内。内壳体15包括成圆形的上板部151以及自上板部151前、后部向下延伸的一对结 合部152。上板部15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对通槽1511,该对通槽1511与端子槽1121沿 上下方向对齐且成同轴布置。通槽1511的尺寸较端子槽1121的尺寸小。每一结合部152 上面设有一对定位孔1521,且该对定位孔1521分别与凸台112上的相邻近的定位孔1122沿前后方向对齐。上板部151设有一圆形开口 153,一环状凸缘1531设置于该开口 153的 内周的上部。端子13为弹簧型端子(pogo pin),该端子13可与对接连接器中板状的端子相接 触。端子包括主体部131以及组装于主体部131上的对接部132,且该对接部132的尺寸较 主体部131的尺寸小。外壳体16包括圆筒状的主体部161、自主体部161上缘向内凸伸的环形挡止部 163以及自该环形挡止部内缘向上延伸形成的成圆筒状的对接部162。该线缆连接器组件1000按照如下方式组装端子13安装到绝缘本体1上面,其主 体部131分别被收容于绝缘本体11的端子槽1121、1131内。绝缘盖体12组装到绝缘本体 1上面,绝缘盖体12的基部121收容于凸台112的凹槽1120内,柱体113收容于收容腔123 内,端子13的对接部132穿过通槽1221。磁性吸引元件14安装到绝缘盖体12上面,绝缘 盖体12的突出部122收容于空腔1420内,且定位柱1411插入到定位孔1211内。内壳体 15安装到绝缘本体11上面,主体部142自其开口 153向上穿出,端子13对接部132自通槽 1511内向上穿出,基板部141外缘置于凸缘1531的下方,然后将定位销安装到定位孔1521 及1122内。线缆18被焊接到端子13上面。外壳体16组装到内壳体15及绝缘本体11外 面,且绝缘本体11的座体111外缘抵靠于挡止部163的下方。最后,将外包覆体19成型包 覆于外壳16的主体部161以及线缆18的前部。线缆连接器组件1000的对接部162、磁性吸引元件14共同界定了一个圆(圆环) 形的对接界面100,其中两个端子13位于该磁性吸引元件14内部,另外两个端子13则位 于磁性吸引元件14与对接部162之间的圆环形区域1620内,且这两对端子13分别位于圆 (圆环)形界面所界定的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上面。对接连接器也具有可与线缆连接器组 件1000的对接界面100相吻合的对接界面,且对接连器设有两个圆形(圆环形)的对接端 子分别与上述两对对接端子13接触,则可实现线缆连接器1000与对接连接器任意插接,而 不仅限于两者仅在特定角度/方向的插接。请参阅图7至图12,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线缆连接器组件(插头)2000包括绝缘本 体21、绝缘盖体22、若干端子23、磁性吸引元件24、内壳体25、外壳体沈、定位销27、线缆 观、外包覆体29、电路板201以及连接件202。第二实施例线缆连接器组件中的绝缘本体21、端子23、磁性吸引元件24、内壳体 25、外壳体沈、定位销27、线缆28与第一实施例线缆连接器组件1000中相对应的元件大致 相同,在此不再作详细介绍。绝缘本体21包括座体211以及位于座体211上面的凸台212。一圆形的凹槽2120 设置于凸台212中部且向下延伸至座体211的上表面,另外,一对端子槽2121分别设置于 凸台212的左右两侧并贯穿座体211的下表面。一柱体213自座体211的上表面延伸入凸 台212的凹槽2120内,且该柱体213与凹槽2120成同轴布置。柱体213上面也沿左右方 向设有一对端子槽2131,且该对端子槽2131也贯穿座体211的下表面。两对端子槽1121、 1131分别位于圆形座体111所界定的同一直径上面。此外,一对安装孔2111设置于座体 211底部。且该对安装孔2111分别位于左右两对相邻的端子槽2131之间。电路板201包括主体部2011以及主体部2011上缘突出的两个安装部2012。电路 板201被安装到绝缘本体21上面,其上的安装部2012插入到绝缘本体21的座体211上的安装孔2111内。端子23的尾部被焊接到主体部2011上的导电片(未示出)。线缆观的 芯线281也被焊接到主体部2011相应的导电片上面。连接件202由金属片制成,其包括圆筒状的主体部2021,位于主体部2021上部的 三个向外突出的卡持片2022以及自主体部2021向外侧向延伸的握持部2023。连接件202 的主体部2021被组装到外壳体16的主体部161的内部,卡持片2022卡入主体部2021上 的开孔沈12内,从而使两者可靠地组合在一起。连接件202的握持部2023铆接到线缆28上面。外包覆体四成型包覆于外壳体16的主体部161、连接件202以及线缆观上面,沿 握持部2023所在的方向侧向延伸,从而使线缆28的延伸方向与对接方向垂直。第二实施例线缆连接器组件2000其它元件的组装方式与第一实施例中线缆连接 器组件1000相应的元件的组装方式大致相同,在此不做详细介绍。
权利要求
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线缆,磁性 吸引元件以及外壳体,所述端子包括主体部及对接部,端子的主体部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端 子的对接部延伸出绝缘本体,磁性吸引元件安装在绝缘本体上面,外壳体包覆于绝缘本体 外面并将磁性吸引元件容置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及磁性吸引元件共同界定环形 的对接接口,至少有一端子的对接部置于该环形的对接接口内,至少有一端子的对接部置 于磁性吸引元件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对接部排布于所述 环形的对接界面的直径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对接部排布于所述 环形的对接界面的两条直径上,且这两条直径相互垂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组 装于绝缘本体上面的绝缘盖体,该绝缘盖体设有通槽以供位于磁性吸引元件内的端子的对 接部穿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座体以及座 体上面的凸台,凸台上面设有收容绝缘盖体的凹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盖体具有基部以及自 基部向上突出的突出部,基部收容于凸台上的凹槽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置于凸台 上凹槽内的柱体,绝缘盖体的基部设有可容纳柱体的收容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盖体的突出部收容于 磁性吸引元件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组 装于绝缘本体上的内壳体,所述绝缘盖体及磁性吸引元件被夹置于内壳体与绝缘本体之 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外壳 体、连接件,所述内壳体内用于收容绝缘本体及内壳体,所述连接件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 向外侧向延伸的握持部,主体部与外壳体结合在一起,连接件的握持部铆接到线缆上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1000),其包括绝缘本体(11)、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13)、线缆(18),磁性吸引元件(14)以及外壳体(15),所述端子包括主体部及对接部,端子的主体部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端子的对接部延伸出绝缘本体,磁性吸引元件安装在绝缘本体上面,外壳体包覆于绝缘本体外面并将磁性吸引元件容置其内,所述外壳体及磁性吸引元件共同界定环形的对接界面,至少有一端子的对接部置于该环形的对接界面内,至少有一端子的对接部置于磁性吸引元件内侧。
文档编号H01R11/30GK102148432SQ20101030135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8日
发明者李长茂, 柯作锦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