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水电解质溶液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9417阅读:7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非水电解质溶液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溶液及其用途,属于化学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商业化锂电池电解质主要由有机碳酸酯——如碳酸二甲酯(简称DMC),碳酸二乙酯(简称DEC),碳酸乙烯酯(简称EC)等和导电盐(主要是LiPig组成。有机碳酸酯非水电解质溶液的优化和选择是提高锂离子电池综合性能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非水电解质溶液,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1)离子电导率高,一般应达到 10-3S/cm ; (2)锂离子迁移数高,以获得高的锂离子电导率;(3)电化学窗口宽,即满足锂离子在正、负极的可逆嵌入和脱出,而电解质不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分解;(4)热稳定性高,在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内不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分解;(5)化学稳定性高,即与电池体系的电极材料如正极、负极、集流体、粘结剂、导电剂和隔膜等不发生化学反应;(6)具有较低的界面转移电阻;(7)与目前主要使用的正负极材料兼容性好;(8)无毒、无污染、使用安全,最好能生物降解;(9)容易制备,成本低。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实践,目前应用于商业化二次锂电池的非水电解质溶液一般选择六氟磷酸锂(LiPF6)作为导电盐,溶剂多为高粘度、高介电常数的碳酸乙烯酯(简称 EC)、碳酸丙烯酯(简称PC)与低粘度、低介电常数的碳酸二甲酯(简称DMC)、碳酸二乙酯 (简称DEC)、或甲基乙基碳酸酯(简称EMC)构成的混合溶剂。此类体系最终能够大规模使用,并非其各项指标具有突出的特性,而且其综合指标基本能满足现有二次锂电池的产业应用要求。负极使用了碳材料、氧化物、锂合金或者锂金属的非水电解液锂离子或者锂二次电池可以实现高的能量密度,因此用作便携电话、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和交通工具的电源备受人们的瞩目。已知在该二次电池中,在负极表面生成一层表面膜(SEI,固体电解质界面)。已知该界面膜能给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循环寿命、安全性等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负极的高性能化中界面膜的控制是不可缺少的。对于碳材料、氧化物材料,需要减少其不可逆容量,对于锂金属、合金负极,需要解决充放电效率的降低和有枝晶生成所导致的安全性问题。有多种方案提出了解决这些课题的方法。例如,在JP-A-7-302617中,公开了将锂负极暴露在含有氢氟酸的电解液中,是负极与氢氟酸反应,由此在其表面覆盖氟化锂膜的技术。在JP-A-5-275077中,提出了在碳材料的表面被覆锂离子传导性固体电解质的薄膜而形成的负极。在JP-A-7-122^6中,公开了在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种含有碳酸亚乙烯酯衍生物的二次电池,能够已知在碳负极上的电解液分解,可以改善电池的循环特性。但是在上述技术中,都不能得到相对于电池特性增加的充分的被膜效果,首先是反复使用时表面膜劣化,功能降低;其次被膜的效果在稍高温度下,比如45 60度,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分解,导致被膜的成分和性质发生不可逆的变化,从而严重影响电池性能。在CN1011M753A 等一系列专利中,提到在电解液中加入1,3_ 二氧六环等化合物可以抑制溶剂的分解,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但1,3_ 二氧六环等化合物的分解会显著增加正极侧的界面阻抗,对电池性能带来损失。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事实而做出的发明,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溶液及其在锂电池中的应用。该非水电解质溶液可以抑制溶剂的分解,提高锂电池的工作电压,增加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和使用寿命,抑制电池的电阻升高,提高电池的容量维持率,提高电池在高温环境下的容量保持率和循环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溶液及其用途。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非水电解质溶液,其中该电解质溶液由四类成份组成(A)锂盐,(B)含氟溶齐U,(C)碳酸酯类和/或醚类有机溶剂和(D)功能添加剂,其中(A)锂盐在此电解液中的摩尔浓度范围是0. 001 2摩尔/升,(B)含氟溶剂在此电解液中所占的质量比例范围是 0.01% 90%,(C)碳酸酯类和/或醚类有机溶剂在此电解液中所占的质量比例范围是 0% 90%,组分(D)功能添加剂在此电解液中的摩尔浓度范围是0 0.5摩尔/升;所述 (B)含氟溶剂选自以下分子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权利要求
1.一种非水电解质溶液,其特征在于该电解质溶液由四类成份组成(A)锂盐,(B)含氟溶剂,(C)碳酸酯类和/或醚类有机溶剂和(D)功能添加剂,其中(A)锂盐在此电解液中的摩尔浓度范围是0. 001 2摩尔/升,(B)含氟溶剂在此电解液中所占的质量比例范围是0. 01% 90%,(C)碳酸酯类和/或醚类有机溶剂在此电解液中所占的质量比例范围是0% 90%,组分⑶功能添加剂在此电解液中的摩尔浓度范围是0 0.5摩尔/升; 所述(B)含氟溶剂选自以下分子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水电解质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㈧锂盐为具有如下分子式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物LiBF4, LiPF6, LiAsF6, LiClO4, LiN(SO2CF3)2, LiN(SO2F)2, LiN(SO2C2F5)2,LiSO3CF3, LiC2O4BC2O4, LiF2BC2O4, LiFC6F5BC2O4, LiBFa[ (C6Fx (CnFmH(2n+1_m))yH(5_x_y))](4_a),a = 0、l、2、3,χ = O、1、2、3、4、5,y = O、1、2、3、4、5, η、m 为大于等于零的整数,和 LiPFb[ (C6Fs (CpFqH(2p+1_q)) tH(5_s_t)) ] (6_b), b = 0、1、2、3、4、5,s = 0、1、2、3、4、5,t = 0、l、2、3、4、5,p、q 为大于等于零的整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水电解质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C)碳酸酯类有机溶剂为环状碳酸酯类和/或链状碳酸酯类化合物;所述醚类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3_ 二氧环戊烷、二甲氧甲烷、1,2_ 二甲氧乙烷和二甘醇二甲醚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水电解质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碳酸酯类化合物选自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Y-丁内酯和碳酸亚丁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物;所述链状碳酸酯类化合物选自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丙酯、碳酸甲基乙基酯、以及碳数为3 8的直链或支链脂肪单醇与碳酸合成的碳酸酯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物。
5.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任意一种非水电解质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B)含氟溶剂选自下面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水电解质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D)其他添加剂为下列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物联苯,碳酸亚乙烯酯,碳酸乙烯亚乙酯,氟代碳酸乙烯酯,亚硫酸丙烯酯,亚硫酸丁烯酯,1、4_ 丁磺酸内酯,1、3-(1_丙烯)磺内酯,亚硫酸乙烯酯,硫酸乙烯酯,环己基苯,叔丁基苯,叔戊基苯和丁二氰。
7.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非水电解质溶液应用于制造锂一次电池、锂二次电池或锂离子电池。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水电解质溶液及其用途,该电解质溶液由四类成份组成锂盐、含氟溶剂、碳酸酯类和/或醚类有机溶剂和功能添加剂,其中锂盐在此电解液中的摩尔浓度是0.001~2摩尔/升,含氟溶剂在此电解液中所占的质量比例是0.01%~90%,碳酸酯类和/或醚类有机溶剂在此电解液中所占的质量比例是0%~90%,功能添加剂在此电解液中的摩尔浓度是0~0.5摩尔/升;本发明提供的非水电解质溶液可以抑制溶剂的分解,提高锂电池的工作电压,增加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和使用寿命,抑制电池的电阻升高,提高电池的容量维持率,提高电池在高温环境下的容量保持率和循环寿命。
文档编号H01M10/0567GK102479977SQ201010562899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9日
发明者徐丽娜, 李立飞, 袁杰, 袁翔云, 赵世勇, 郭军, 陈世彬, 陈晓荣 申请人:张家港市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