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线束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充分保持连接器的壳体与电缆之间的气密的线束(Wireharness) 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地,在车辆等所使用的线束中,为了防止水等浸入连接器的内部而产生不良 状况,在连接器的壳体与电缆之间具备用于保持它们之间的气密的气密保持结构。图17(a)、(b)所示的现有的线束111在气密保持结构上使用了电缆密封件114。在线束111中,将橡胶制的防水用电缆密封件114插入连接器116的外壳体113 与电缆112之间,通过将该电缆密封件114在外壳体113与电缆112之间压瘪,使其与外壳 体113和电缆112这两者密合而保持外壳体113与电缆112之间的气密。在外壳体113上形成有电缆112的端部插入的电缆插入孔117,电缆密封件114容 纳于在外壳体113的电缆插入孔117的插入侧形成的电缆密封件容纳用凹部118内。为了 防止电缆密封件114脱落,电缆密封件容纳用凹部118的开口部由尾板115封闭。但是,在外壳体113与电缆112之间的气密保持结构上使用电缆密封件114的情 况下,因为需要在各电缆112上设置电缆密封件114且将各自的电缆密封件114容纳于电 缆密封件容纳用凹部118内,因此电缆112彼此的间隔变宽,因而填塞电缆112的间距变得 困难。尤其是在车辆用的线束中,由于要求小型化,因此期望可进一步填塞电缆112的间距 的气密保持结构。因此,如图18(a)所示,提出下述线束121 利用由树脂构成的外壳体123和由树 脂构成的熔敷部件1 夹住电缆122,使用轴式凹模(horn) 125将熔敷部件IM超声波熔敷 在外壳体123上,从而保持外壳体123与电缆122之间的气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线束121中,如图18 (b)所示,分别在外壳体123上形成槽123a,在熔敷部件IM 上形成槽IMa,将电缆122配置在外壳体123的槽123a上,并且使熔敷部件IM从其上方 以槽12 向着电缆122的位置的方式重叠,在此状态下,使轴式凹模125与熔敷部件IM 的上表面接触,一边使熔敷部件IM振动一边从上方向下方按压(加压),从而将熔敷部件 124超声波熔敷在外壳体123上。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0-48901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11-66807号公报然而,上述的线束121存在以下问题点。在与专利文献1公开的超声波熔敷相关的技术中,也使电缆122的表面部分即外 皮12 熔化,于是,在设计或选定电缆122的外皮12 时,需要考虑通过超声波熔敷而会 使外皮12 熔化,而研究外皮12 的厚度及材质,因而成为设计线束时的制约事项。尤其 是关于外皮12 的厚度,需要考虑由超声波熔敷引起的熔化,而比通常设计得更厚。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技术方案,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尽可能地不 使电缆的外皮在连接器的壳体与电缆之间熔化,且可以充分地保持气密的线束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束,具备并排配置的多 个电缆、具有连接该多个电缆的端部的壳体的连接器,上述壳体在连接上述多个电缆的一 侧具有并排形成有多个电缆插入孔的气密块,该多个电缆插入孔用于将上述多个电缆插入 到上述壳体内,上述各电缆插入孔形成为在上述电缆与上述气密块之间具有规定距离的间 隙,并且以相邻的上述电缆插入孔重合的方式连通,上述气密块形成以下各部分两个封 闭部,在上述电缆的长度方向的两个部位堵住上述气密块与上述电缆之间,并划分上述电 缆插入孔的一部分;插入部,是由树脂构成的熔化部件以不按压上述电缆的方式插入的部 分,与上述封闭部间的上述电缆插入孔连通;按压承受部,用于使所插入的上述熔化部件 的前端碰触上述插入部或上述电缆插入孔的内壁面;以及放气开口部,从上述封闭部间的 上述电缆插入孔向上述气密块的外部开口,经过以下工序保持上述气密块和上述电缆的气 密第一工序,通过将上述熔化部件插入到上述插入部,一边使上述熔化部件振动一边向上 述按压承受部按压,从而使与上述按压承受部接触的上述熔化部件的前端部熔化,并使该 熔化了的上述熔化部件即熔化树脂流入到上述封闭部间的上述间隙,以上述熔化树脂覆盖 在上述电缆的周围;第二工序,封闭上述放气开口部;以及第三工序,通过进一步按压上述 熔化部件使其熔化,从而用流入到上述封闭部间的上述间隙中的上述熔化树脂挤压上述电 缆。另外,优选上述插入部在上述封闭部间,形成于上述电缆的端部侧的上述气密块上。另外,优选上述插入部具有第一插入部,该第一插入部形成为使上述熔化部件插 入到相邻的上述电缆插入孔连通的部分。另外,优选上述插入部具有第二插入部,该第二插入部使上述熔化部件与并排配 置的上述多个电缆插入孔中位于两侧的上述电缆插入孔连通。另外,优选上述气密块由树脂构成,上述熔化部件的熔化温度比上述气密块的熔 化温度低。另外,优选上述气密块由树脂构成,上述熔化部件和上述气密块由彼此相同的材 质、或熔化温度接近的材质构成,在碰触上述熔化部件的上述按压承受部设置金属部件、或 熔化温度比上述熔化部件高的树脂的难熔化部件。另外,优选上述封闭部由夹持上述电缆的夹持部形成,以便将形成于上述电缆周 围的上述间隙保持为规定距离。另外,优选上述气密块由分割成两部分的树脂制的一对分割气密块构成,以便从 上下方向夹住并排配置的上述多个电缆,在用该一对分割气密块夹住上述多个电缆的状态 下,利用超声波熔敷对上述一对分割气密块进行熔敷而将其一体化。另外,优选形成多个上述插入部及上述按压承受部,并且在上述多个插入部分别 插入熔化部件,同时按压插入到上述多个插入部的多个上述熔化部件。
而且,本发明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束的制造方法,该 线束具备并排配置的多个电缆、具有连接该多个电缆的端部的壳体的连接器,上述壳体在 连接上述多个电缆的一侧具有并排形成有多个电缆插入孔的气密块,该多个电缆插入孔用 于将上述多个电缆插入到上述壳体内,上述各电缆插入孔形成为在上述电缆与上述气密块 之间具有规定距离的间隙,并且以相邻的上述电缆插入孔重合的方式连通,上述气密块形 成以下各部分两个封闭部,在上述电缆的长度方向的两个部位堵住上述气密块与上述电 缆之间,并划分上述电缆插入孔的一部分;插入部,是由树脂构成的熔化部件以不按压上述 电缆的方式插入的部分,与上述封闭部间的上述电缆插入孔连通;按压承受部,用于使所插 入的上述熔化部件的前端碰触上述插入部或上述电缆插入孔的内壁面;以及放气开口部, 从上述封闭部间的上述电缆插入孔向上述气密块的外部开口,经过以下工序保持上述气密 块和上述电缆的气密第一工序,通过将上述熔化部件插入到上述插入部,一边使上述熔化 部件振动一边向上述按压承受部按压,从而使与上述按压承受部接触的上述熔化部件的前 端部熔化,并使该熔化了的上述熔化部件即熔化树脂流入到上述封闭部间的上述间隙,以 上述熔化树脂覆盖在上述电缆的周围;第二工序,封闭上述放气开口部;以及第三工序,通 过进一步按压上述熔化部件使其熔化,从而用流入到上述封闭部间的上述间隙中的上述熔 化树脂挤压上述电缆。本发明的效果如下。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尽可能地不使电缆的外皮在连接器的壳体与电缆之间 熔化,且可以充分地保持气密的线束及其制造方法。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线束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A-A线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线剖视图。图4是图1的C-C线剖视图。图5是图1的D-D线剖视图。图6是表示图1的线束中的第一接合端子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图1的线束中的第二接合端子的图,(a)是侧视图,(b)是仰视图。图8是表示图1的线束中的第二接合端子的图,(a)是侧视图,(b)是仰视图。图9是表示制造图1的线束的顺序的流程图。图10是说明图1的线束的制造方法的图,(a)是表示将熔化部件插入到第一插入 部的状态的纵剖视图,(b)是其10B-10B线剖视图。图11是说明图1的线束的制造方法的图,(a)是表示将熔化树脂填充到两夹持部 间的间隙的状态的纵剖视图,(b)是其11B-11B线剖视图。图12是说明图1的线束的制造方法的图,(a)是表示用封闭部件封闭放气开口部 的状态的纵剖视图,(b)是其12B-12B线剖视图。图13是说明图1的线束的制造方法的图,(a)是表示使熔化树脂的内部压力变高 并挤压电缆的外皮的状态的纵剖视图,(b)是其13B-13B线剖视图。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线束的立体图。
图15是图14的E-E线剖视图。图16是图14的F-F线剖视图。图17是表示现有的线束的图,(a)是纵剖视图,(b)是其17B-17B线剖视图。图18是表示现有的线束的图,(a)是纵剖视图,(b)是表示其气密保持结构的分解 横剖视图。图中1-线束,加 2c-电缆,3-连接器,4-中心导体,5_外皮,6a 6c_第一接合端子, 7-第一壳体,8-第一连接器部,9a 9c-第二接合端子,10-第二壳体,11_第二连接器部, 34-电缆插入孔,35-气密块,36-间隙,37-熔化部件,38-封闭部,38a_夹持部,39-第一插 入部,40-第一按压承受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线束的立体图,图2是其A-A线剖视图,图3 是其B-B线剖视图,图4是其C-C线剖视图。此外,详细内容将在后文叙述,图1表示使熔 化部件37熔化后的状态,图2 5表示使熔化部件37熔化前的状态。如图1 5所示,线束1具备并排配置的多个电缆加 2c、连接电缆加 2c的 端部的连接器3。线束1用于连接例如混合动力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 ;以下,称为HEV)的 电动机与驱动该电动机的变换器。电缆加 2c在由铜或铝构成的中心导体4的外周形成由交联聚乙烯等构成的外 皮5。还有,作为电缆加 2c,也可以使用在中心导体4的外周依次形成绝缘体、屏蔽导 体、外皮5的电缆。对各电缆加 2c供给不同电压及/或电流的电,例如,在本实施方式 中,考虑到用于电动机、变换器之间的三相交流的电源线,使用三根电缆加 2c,对三根电 缆加 2c的每根供给120度相位差的不同的交流电。连接器3具备第一连接器部8和第二连接器部11,该第一连接器部8具有排列并 容纳多个(三个)第一接合端子6a 6c的第一壳体7,该第二连接器部11具有排列并容 纳多个(三个)第二接合端子9a 9c的第二外壳1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嵌合了两个连接器部8、11时,以第一壳体7为阳、第二 壳体10为阴的方式形成两壳体7、10,但是阴、阳的关系也可以反过来,使第二壳体7为阴、 第一壳体10为阳。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第一连接器部8连接在电动机或变换器等机器侧,将第二 连接器部11连接在电缆加 2C侧,用连接器3连接电动机或变换器等机器和电缆加 2c的情况进行说明。也就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连接器部11设置电缆加 2c和壳 体(第二外壳10)之间的气密保持结构。这里,在对本实施方式的气密保持结构进行说明之前,先对连接器3进行说明。还 有,这里说明的连接器3的结构仅为一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连接器3,使用的是如下连接器,即、若使第一连接器部8与 第二连接器部11嵌合,则多个第一接合端子6a 6c的一面与上述多个第二接合端子9a 9c的一面一一成对地相互面对,并且成为第一接合端子6a 6c与多个第二接合端子9a 9c交替配置的层叠状态。是所谓“层叠结构型连接器”。首先,对第一连接器部8进行说明。第一连接器部8具备排列并容纳有三个第一接合端子6a 6c的第一壳体7 ;设 置在第一壳体7内并对第一接合端子6a 6c的各个进行绝缘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多个绝 缘部件12a 12d ;以及连接部件13,其由头部13a和连接于该头部13a的轴部1 构成, 通过将轴部Hb贯通多个第一接合端子6a 6c及多个第二接合端子9a 9c的各个接点 和多个绝缘部件12a 12d,并且用头部13a按压邻接的第一绝缘部件12a,从而使多个第 一接合端子6a 6c及多个第二接合端子9a 9c在各个接点一并固定并电连接,且至少 贯通各个接点的部分由绝缘性的材料形成。第一壳体7由第一外壳体7a和将第一接合端子6a 6c保持在第一外壳体7a内 的第一内壳体7b构成。为了提高屏蔽性能、散热性以及实现连接器3的轻型化,第一外壳体7优选为由导 电率、导热率高且轻型的铝等金属形成,但也可以由树脂等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用铝形 成第一外壳体7a。第一内壳体7b由PPS(聚苯硫醚)树脂、PPA(聚邻苯二甲酰胺)树脂、PA(聚酰 胺)树脂、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绝缘性树脂构成。第一接合端子6a 6c是板状的端子,由导电率高的银、铜、铝等金属构成。第一 接合端子6a 6c利用第一内壳体7b以规定间隔分离并排列保持在第一外壳体7a内。各 个第一接合端子6a 6c具有一些挠性。在第一接合端子6a 6c的与第二接合端子9a 9c接合的面相反侧的面,如图 6所示,固定有第一绝缘部件12a 12c。另外,在第一接合端子6a 6c与第二接合端子 9a 9c成为层叠状态时,以与位于最外侧的第二接合端子9c的、与第一接合端子6c接合 的面相反一侧的面相对的方式,在第一外壳7a的内表面固定第二绝缘部件12d。各绝缘部 件1 12d固定在向第一接合端子6a 6c的前端侧突出的位置上,为了提高第二接合端 子9a 9c的插入性,对拔插第二接合端子9a 9c的一侧的角部进行倒角加工。还有,在 图5中,简化了第一绝缘部件12a 12c的结构,并将第一绝缘部件12a 12c画为相同。连接部件13包括金属(例如,SUS、铁、铜合金等)制的螺栓14和在其轴部13b的 外周(包含贯通各接点的部分)涂敷作为绝缘性材料的绝缘性树脂(例如,PPS(聚苯硫醚) 树脂、PPA (聚邻苯二甲酰胺)树脂、PA (聚酰胺)树脂、PB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而 形成的绝缘层15。还有,在作为连接部件13的螺栓14的头部13a的上表面,虽然未图示, 但形成有六角扳手(也称为六角棒扳手)嵌合的凹部。在连接部件13的头部13a的下表面与其正下方的第一绝缘部件12a的上表面之 间设有对第一绝缘部件1 施加规定的按压力的弹性部件16。这里,弹性部件16由金属 (例如,SUS等)制的弹簧构成。在弹性部件16的下部所抵接的第一绝缘部件12a的上表 面形成容纳弹性部件16的下部的凹部17,在该凹部17的底部(即、弹性部件16的下部所 抵接的座部分)设有支撑弹性部件16防止第一绝缘部件1 损伤的金属(例如,SUS等) 制的支撑部件18。该连接部件13从固定有第一绝缘部件12a 12c的第一接合端子6a 6c的面侧(就图4而言为上表面侧)插入到第一外壳体7a内,通过使轴部1 的前端的螺纹部19 与形成于第一外壳体7a的内表面的螺纹孔20螺纹结合,从而从连接部件13的头部13a朝 向轴部13b的前端(就图4而言为从上方向下方)按压,将多个第一接合端子6a 6c及 第二接合端子9a 9c在各个接点一并地固定使其电连接。在连接部件13的头部13a的外周,设有防止水浸入第一外壳体7a内的密封件21。 另外,在第一外壳体7a的外周部设有两个连接器部8、11嵌合时抵接在第二壳体10(第二 外壳体IOa)的内周面的密封件22。在第一外壳体7a的上部(在图4中为上侧)形成用于插入连接部件13的连接部 件插入孔23。连接部件插入孔23形成为筒状,该筒状的下端部(图示下侧)向内侧折弯。 通过连接部件13的头部13a的下表面的边缘周部与该被折弯的部分抵接,从而限制了连接 部件13的行程。在第一外壳体7a的外周形成用于将第一连接部8固定在机器等的箱体(例如,电 动机或变换器的屏蔽箱)上的凸缘24(省略了安装孔),在将第一连接器部8连接在电动 机(或变换器)上时,将凸缘M固定在电动机(或变换器)的屏蔽箱上,并且使从第一外 壳体7a露出的第一接合端子6a 6c的部分与设置在电动机(或变换器)的屏蔽箱内的 端子座的各端子连接。通过在电动机、变换器这两者上分别安装第一连接器部8,使设置在 电缆加 2c的两端的第二连接器部11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器部8嵌合,从而电动机与变 换器通过线束1电连接。其次对第二连接器部11进行说明。第二连接器部11具有在内部排列并容纳多个(三个)第二接合端子(阴端 子)9a 9c的第二壳体10。第二接合端子9a 9c与电缆加 2c的端部电连接。第二壳体10包括第二外壳体IOa和多连筒状(多个筒相连的状态)的第二内壳 体10b,该第二内壳体IOb具有后述的气密块35且使电缆加 2b以规定分离并排列保持 在第二外壳体IOa内。为了提高屏蔽性能、散热性以及实现连接器1的轻型化,第二外壳体IOa优选由导 电率、导热率高且轻型的铝等金属形成,但也可以由树脂等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绝 缘树脂形成第二外壳体10a。第二内壳体IOb (也包含后述的气密块35)由PPS (聚苯硫醚)树脂、PPA (聚邻苯 二甲酰胺)树脂、PA(聚酰胺)树脂、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绝缘性树脂构成。第二接合端子9a 9c由导电率高的银、铜、铝等金属构成。各个第二接合端子 9a 9c通过用第二内壳体IOb保持电缆加 2c (靠近第二接合端子9a 9c的位置的电 缆加 2c),从而排列并保持在第二外壳体IOa内。各个第二接合端子9a 9c具有一些 挠性。如图7所示,排列时配置在两端的第二接合端子9a、9c具有用于铆接从电缆2a、 2c的前端部露出的导体4的铆接部25、与铆接部25形成为一体的U字形接点26。在U字 形接点26的前端部,形成有用于提高插入性的锥形部27。如图8所示,排列时配置在中央的第二接合端子9b与第二接合端子9a、9c同样, 具有用于铆接从电缆2b的前端部露出的导体4的铆接部25、与铆接部25形成为一体的U 字形接点26,但是在其躯体部28折弯,U字形接点沈位于电缆2b的中心轴上。在U字形接点26的前端部,形成有用于提高插入性的锥形部27。若使第一连接器部8与第二连接器部11嵌合,则能将U字形接点沈以夹住连接 部件13的轴部13b的方式插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二接合端子9a、9c配置成其U 字形接点26位于第二接合端子9b侧,而且折弯排列时配置在中央的第二接合端子9b的躯 体部观,从而使第二接合端子9a 9c配置成以相同的间隔分离。出于提高屏蔽性能的目的,在从第二外壳体IOa拉出的电缆加 2c的部分卷绕 有编织屏蔽件四。该编织屏蔽件四与后述的筒状屏蔽体30接触,通过筒状屏蔽体30与第 一外壳体7a电连接(被作为同电位(接地GND))。并且,在电缆加 2c被拉出的第二外壳IOa的另一端侧的外周覆盖有防止水浸 入第二外壳体IOa内的橡胶套31。此外,在图1 3中,为了图的简化,省略了编织屏蔽件 29和橡胶套31。在第二内壳体IOb的外周部,设有与第一外壳体7a的内周面抵接的密封件32。换 言之,连接器3成为由设置在第一外壳体7a的外周部的密封件22和设置在第二内壳体IOb 的外周部上的密封件32构成的双重防水结构。另外,在第二外壳体IOa上形成有在使两个连接器部8、11嵌合时用于操作设置在 第一连接器部8上的连接部件13的连接部件操作用孔33。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由绝缘性树脂形成第二外壳体10a,因此为了提高其屏蔽性 能和散热性,在第二外壳体IOa的另一端侧的内周面设有铝制的筒状屏蔽体30。筒状屏 蔽体30具有在使两个连接器部8、11嵌合时与铝制的第一外壳体7a的外周接触的接触部 30a,通过该接触部30a,其与第一外壳体7a进行热连接及电连接,提高了屏蔽性能和散热 性。其次,说明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3的第一接合端子6a 6c与第二接合端 子9a 9c的连接。若使两个连接器部8、11嵌合,则各个第二接合端子9a 9c插入到成对的各个第 一接合端子6a 6c与绝缘部件1 12d之间。然后,通过该插入,使第一接合端子6a 6c的一面与第二接合端子9a 9c的一面一一成对地相互面对,并且第一接合端子6a 6c、第二接合端子9a 9c以及绝缘部件12a 12d成为交替地配置的层叠状态。在该状 态下,若从连接部件操作用孔33操作连接部件13,使连接部件13的螺纹部19螺纹结合在 第一外壳体7a的螺纹孔20内并紧固,则连接部件13旋转并压入螺纹孔20的底部,并且通 过弹性部件16依次序按压第一绝缘部件12a、第一绝缘部件12b、第一绝缘部件12c以及第 二绝缘部件12d,各个接点以被绝缘部件1 12d的任意两个夹住的方式被按压,从而使 各个接点以相互绝缘的状态接触。此时,各个第一接合端子6a 6c与各个第二接合端子 9a 9c由于来自绝缘部件1 12d的按压而多少具有挠曲地在大范围接触。其次,对本发明的特征部分即第二壳体10和电缆加 2c的气密保持结构进行说 明。线束1是第二壳体10的一部分,更详细地说,是第二内壳体IOb的一部分,在连接 多个电缆加 2c的一侧具有并排形成有多个(三个)电缆插入孔34的气密块35,该多个 (三个)电缆插入孔34用于将多个电缆加 2c插入第二壳体10内。另外,第二内壳体IOb和第二外壳体IOa之间在两个连接器部8、11嵌合时用两个密封件22、32保持气密,而且也用橡胶套31保持气密,因此气密块35也相对于第二外壳体 IOa设置成气密。并列形成于气密块35上的电缆插入孔34的直径形成为比电缆加 2c的直径大, 并且形成为在电缆加 2c与气密块35之间具有规定间隔的间隙36。该间隙36是用于在 使后述的熔化部件37熔化时使该熔化了的熔化部件37即熔化树脂流入的空间,形成为能 够使熔化树脂主动地流入的程度的大小。另外,电缆插入孔34以相邻的电缆插入孔34重 合的方式连通。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于相邻的电缆加 2c的周围的间隙36彼此连通。在气密块35上形成有两个封闭部38,该两个封闭部38在电缆加 2c的长度方 向的两个部位堵住气密块35和电缆加 2c之间,划分电缆插入孔34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封闭部38,形成有夹持电缆加 2c的夹持部38a,以便将 电缆加 2c和气密块35的间隔保持为一定,并将形成于电缆加 2c周围的间隙36保 持为规定距离。夹持部38a将电缆插入孔34的一部分缩径成与电缆加 2c的直径(比 电缆加 2c的直径稍大的直径)大致相同的直径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气密块35 的后端部沿着长度方向形成两个夹持部38a,以使熔化树脂流入两夹持部38a间的间隔36 中。夹持部38a间的间隙36的长度(电缆加 2c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例如是5mm。另外,气密块35至少在夹持部38a分割成两部分而形成为从上下方向(参照图1 及图幻夹住并排配置的电缆加 2c。这是因为通过形成夹持部38a而难以将电缆加 2c插入气密块35内(电缆插入孔34内)。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分割两个夹持部38a的方式 分割气密块35的后端部的一部分(在图3中为右上侧)而分开形成。将分割后的气密块 35中固定在第二外壳体IOa侧的部分称为第一分割气密块35a,将从第一分割气密块3 分割并分开形成的部分称为第二分割气密块35b。一对分割气密块35a、3^在使熔化部件 37熔化的工序前,以用一对分割气密块35a、3^夹住电缆加 2c的状态通过超声波熔敷 而被熔敷成一体。在气密块35上形成有第一插入部39,该第一插入部39是由树脂构成的熔化部件 37以不按压上述电缆加 2c的方式插入的部分,作为与两夹持部38a间的电缆插入孔34 连通的插入部。第一插入部39形成为使熔化部件37插入相邻的电缆加 2c间的电缆插 入孔34,由在垂直于电缆加 2c的长度方向(在图2中为上下方向)贯通第二分割气密 块35的孔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平行地配置三根电缆加 2c,因此在电缆加与电缆2b之 间、电缆2b与电缆2c之间各形成一个,共计形成两个第一插入部39,但是第一插入部39的 数量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缆h 2c的长度方向, 在相同的位置上形成两个第一插入部39,但是也可以在电缆加 2c的长度方向的不同位 置上形成第一插入部39。例如,也可以在电缆加与电缆2b之间,在长度方向形成多个第一 插入部39。该第一插入部39形成于两夹持部38a间且电缆加 2c的端部侧(第二接合 端子9a 9c侧)的气密块35上。另外,在气密块35上形成有第一按压承受部40,该按压承受部40用于使通过第一 插入部39插入到两夹持部38a间的电缆插入孔34内的熔化部件37的前端碰触到与该第 一插入部39相对的上述电缆插入孔34的内壁面上。第一按压承受部40由相对于通过第一插入部39插入的熔化部件37的插入方向(在图2中为上下方向)垂直地形成的平坦面 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形成两个第一插入部39,因此与两第一插入部39对应地形成 两个第一按压承受部40。两个第一按压承受部40形成于熔化部件37的插入方向的相同位置上。再有,在气密块35上形成有从两夹持部38a间的电缆插入孔34向气密块35的外 部开口的放气开口部41。该放气开口部41用于在使熔化树脂流入到两夹持部38a间的间 隙36时,使熔化树脂流入以前存在于间隙36中的放气到间隙36的外部。放气开口部41优选形成于在使熔化树脂流入到两夹持部38a的间隙36时最后填 充熔化树脂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插入熔化部件37的第一插入部39在相邻的 电缆加 2c间,形成于电缆加 2c的端部侧(在图3、4中为左侧),因此该放气开口部 41在最后填充熔化树脂的位置,即电缆加 2c的插入侧(在图3、4中为右侧),沿着电 缆加 2c的并列方向形成于气密块35的侧面(在图4中为上下的面、在图5中为左右的 面)°熔化部件37形成为销形状,包括插入到第一插入部39的圆柱状的轴部37b、形成 于其轴部37b的后端部的凸缘状头部37a。熔化部件37在将其轴部37b的前端插入到第一插入部39且使轴式凹模(horn) (未图示)与头部37a接触的状态下,通过用轴式凹模使其振动并向第一按压承受部40按 压,从而利用在轴部37b的前端和第一按压承受部40之间产生的热,将轴部37b的前端部 熔化。此时,为了防止第一按压承受部40 (也就是气密块3 熔化,作为熔化部件37,使用 具有比气密块35的熔化温度低的熔化温度的树脂。作为熔化部件37所使用的树脂,可列 举例如PPS (聚苯硫醚)树脂、PPA (聚邻苯二甲酰胺)树脂、PA (聚酰胺)树脂、PBT (聚对 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熔化部件37的头部37a由于成为在使熔化部件37熔化时使轴式凹模接触的部 分,因此为了防止在使熔化部件37熔化时在轴式凹模与头部37a之间产生热而导致头部 37a熔化,形成为能够足以确保与轴式凹模的接触面积的大小(面积)。熔化部件37的轴部37b形成为与相邻的电缆加 2c的间隔同等或其以下的直 径。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轴部37b形成为与相邻的电缆h 2c的间隔大致相同的直径。因 此,若将熔化部件37插入到第一插入部39,则其轴部37b与电缆加 2c (外皮幻接触,但 由于熔化部件37的按压方向与电缆加 2c的排列方向垂直,因而外皮5未被按压,不会 在轴部37b与外皮5之间产生热而使外皮5熔化。熔化部件37的轴部37b的直径例如是 1 2mm。熔化部件37的轴部37b的长度设定成,所熔化的熔化树脂的量为能够将两夹持部 38a之间的间隙36完全填充的长度的量、或比其稍多的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形 成两个第一插入部39、第一按压承受部40,使用两个熔化部件37,但这两个熔化部件37形 成为大致相同的长度。这是因为,为了向间隙36均等地供给熔化树脂,优选使两个熔化部 件37以大致相同的速度熔化,而通过将两个熔化部件37形成为大致相同的长度,以同时按 压两个熔化部件37的简单的结构,能够实现使两个熔化部件37以大致相同的速度熔化。还 有,要想同时按压两个熔化部件37,例如以共同的一个轴式凹模按压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熔化部件37形成为销形状,但熔化部件37的形状并不限于
12此,例如也可以将熔化部件37形成为板状。而且,熔化部件37的轴部37b也可以形成为其 前端逐渐变得尖细的形状(前端尖细形状),以使其前端部容易熔化。其次,对线束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在制造线束1时,首先将设有第二接合端子9a 9c的电缆加 2c的端部插入 到第一分割气密块35a的电缆插入孔34中,利用第二内壳体IOb将各电缆加 2c以规定 间隔分离并排列保持在第二外壳体IOa内。然后,将第二分割气密块3 相对于第一分割气密块3 进行超声波熔敷,使一对 分割气密块35a、3 —体化,并且,用夹持部38a夹持电缆加 2c。此时,使轴式凹模接触第二分割气密块35b,用轴式凹模一边使第二分割气密块 35b振动一边向第一分割气密块3 侧按压,将一对分割气密块35a、3^进行熔敷,但在超 声波熔敷时若将第二分割气密块3 过于向第一分割气密块3 侧按压,则有可能夹持部 38a被按压在外皮5上,在夹持部38a和外皮5的接触部分产生热而使外皮5熔化。因此,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夹持部38a粘合到熔化树脂不向外皮5漏出的程度的时刻,结束利用轴 式凹模进行的按压。利用超声波熔敷将一对分割气密块35a、3^ —体化之后,进行使熔化树脂流入到 两夹持部38a间的间隙36中的树脂填充处理。如图9所示,树脂填充处理包括以下工序第一工序,通过第一插入部39将熔化部 件37插入到两夹持部38a间的电缆插入孔34中,一边使熔化部件37振动一边向第一按压 承受部40按压,从而使与按压承受部40接触的熔化部件37的前端部熔化,使该熔化后的 熔化部件37即熔化树脂流入两夹持部38a间的间隙36,用熔化树脂覆盖电缆加 2c的周 围;第二工序,封闭放气开口部41 ;以及第三工序,用流入到两夹持部38a间的间隙36中的 熔化树脂挤压电缆加 2c。以下对树脂填充处理的各工序进行详细说明。在树脂填充处理的第一工序中,首先,敞开放气开口部41 (步骤Si),将熔化部件 37插入到第一插入部39 (步骤S2)。图10(a)、(b)表示此时的线束1的主要部分的剖视 图。如图10(a)、(b)所示,轴式凹模42接触熔化部件37的头部37a。然后,开始利用轴式凹模42对熔化部件37进行的振动、按压(步骤S3)。若一边 使熔化部件37振动一边向第一按压承受部40按压,则在熔化部件37的轴部37b的前端与 第一按压承受部40之间产生热,熔化部件37的轴部37b的前端部熔化。熔化部件37的轴 部37b的前端部溶化后的熔化树脂流入到电缆加 2c的周围形成的间隙36(两夹持部 38a间的间隙36)。而且,此时用轴式凹模42同时按压两个熔化部件37。在开始利用轴式凹模42对熔化部件37进行的振动、按压之后,等待经过预先设定 的第一设定时间(步骤S4)。也就是,在步骤S4中,等待从熔化部件37的振动、按压开始的 时间达到预先设定的第一设定时间。该第一设定时间是用于等待两夹持部38a间的间隙被 熔化树脂完全填充的时间。图11 (a)、(b)表示两夹持部38a间的间隙被熔化树脂完全填充 时的线束1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如图11 (a)、(b)所示,若继续熔化部件37的振动、按压,则熔化部件37的轴部37b 的前端部依次被熔化并流入到间隙36中,两夹持部38a间的间隙36被熔化树脂34完全填
充。若经过第一设定时间,则结束第一工序,转移到第二工序。
在第二工序中,封闭放气开口部41 (步骤S5)。图12(a)、(b)表示此时的线束1的 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如图12(a)、(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气密块35的侧面(在图12(b)中 为左右的面)形成放气开口部41,因此通过从气密块35的两侧推压封闭部件44,从而封闭 放气开口部41。用封闭部件44封闭放气开口部41后,结束第二工序,转移到第三工序。在第三工序中,在第二工序中封闭放气开口部41之后,再次继续利用轴式凹模42 对熔化部件37进行的振动、按压,并等待经过预先设定的第二设定时间(步骤S6)。也就 是,在步骤S6中,等待从封闭放气开口部41的时间达到预先设定的第二设定时间。该第二 设定时间是用于等待使流入到两夹持部38a间的间隙36的熔化树脂43的内部压力升高, 并利用熔化树脂43挤压电缆加 2c的时间。图13(a)、(b)表示利用熔化树脂43挤压电 缆加 2c时的线束1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如图13(a)、(b)所示,若封闭放气开口部41,则熔化树脂43被封入两夹持部38a 间的间隙36中。在该状态下,若再次利用轴式凹模42 —边使熔化部件37振动一边对其进 行按压,则熔化树脂43的内部压力变高,熔化树脂43以使电缆加 2c的外皮5缩小直径 的状态进行挤压。而且,此时,熔化部件37的头部37a与第一插入部39的周缘抵接,头部 37a也被熔敷在气密块35上。然后,停止利用轴式凹模42对熔化部件37进行的振动、按压(步骤S7)。于是,覆 盖在电缆加 2c的周围的熔化树脂43凝固,熔化部件37和电缆加 2c无间隙地粘合。 此外,通过熔化树脂43凝固,从而熔化部件37和气密块35被一体化。从气密块35突出的 熔化部件37的头部37a即使削掉也可以,保持原状态也可以。根据以上所述,形成第二壳体10和电缆加 2c间的气密保持结构,得到线束1。 还有,第一连接器部8的组装顺序属于现有技术,在此省略说明。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线束1中,经过以下工序保持气密块35和 电缆加 2c的气密第一工序,通过第一插入部39将熔化部件37插入到两夹持部38a间 的电缆插入孔34中,一边使熔化部件37振动一边向第一按压承受部40按压,从而使与按 压承受部40接触的熔化部件37的前端部熔化,使该熔化后的熔化部件37即熔化树脂流入 两夹持部38a间的间隙36,用熔化树脂覆盖电缆加 2c的周围;第二工序,封闭放气开口 部41 ;以及第三工序,用流入到两夹持部38a间的间隙36中的熔化树脂挤压电缆加 2c。通过使熔化部件37溶化后的熔化树脂43流入到电缆加 2c和气密块35之间 的间隙,从而可以用熔化树脂43无间隙地覆盖电缆加 2c的周围,而且使相对于第二壳 体10气密地设置的气密块35与熔化部件37无间隙地成一体化,可以充分地保持第二壳体 10与电缆加 2c的气密。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过流入到两夹持部38a间的间隙36中的熔化树脂 43挤压电缆加 2c,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气密性。另外,在线束1中,在两夹持部3 间的电缆插入孔34中形成放气开口部41,从该 放气开口部41放气的同时,使熔化树脂43流入两夹持部38a间的间隙36中,因此不会发 生在流入熔化树脂43时空气积存在两夹持部38a间的间隙36中而导致电缆加 2c的一 部分未被熔化树脂43覆盖等不良情况。
另外,在线束1中,由于通过第一插入部39以不按压电缆加 2c的方式将熔化 部件37插入到相邻的电缆插入孔34连通的部分,因此不会使电缆加 2c的外皮5熔化, 且可以充分保持气密块35与电缆加 2c的气密。再有,在线束1中,由于相邻的电缆插入孔34以重合的方式连通(参照图5及图 15),因此能够减小电缆加 2c的间隔,可以进一步缩小电缆加 2c的间距,有助于线束 1的小型化。另外,在线束1中,由于将熔化部件37的熔化温度设定得比气密块35的熔化温度 低,因此能够防止在使熔化部件37熔化时发生气密块35熔化的不良情况。再有,在线束1中,作为封闭部38,在气密块35上形成夹持电缆加 2c的夹持部 38a,因此可以将形成于电缆加 2c的周围的间隙36保持在规定的距离,可以向电缆加 2c的周围可靠地供给熔化树脂。也就是,不会发生电缆加 2c的一部分未被熔化树脂43 覆盖等的不良情况。另外,在线束1中,将气密块35分割成两部分而形成为从上下方向夹住并列配置 的电缆加 2c,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电缆加 2c插入到第二壳体10内(电缆插入孔34 内)。再有,在线束1中,由于同时按压两个熔化部件37,使两个熔化部件37以大致相同 的速度熔化,因此能够均等地将熔化树脂供给到间隙36。其次,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4 图16所示的线束80,是与图1 5中说明的线束1基本上相同的结构,但 是插入熔化部件37的位置不同。具体地说明,在线束80中,在气密块35上形成插入熔化部件37的部分,即与并排 配置有多个电缆加 2c之中位于两侧的电缆插入孔34连通的第二插入部81,并且在第二 插入部81的内壁面形成用于使插入到第二插入部81的熔化部件37的前端碰触的第二按 压承受部82,也就是,线束80也可以形成第二插入部81、第二按压承受部82,来代替线束1 的第一插入部39、第一按压承受部40。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二插入部82形成于从配置于并列方向两侧的电缆加 2c 离开规定间隔的位置上,以免熔化部件37接触到电缆加 2c。还有,形成第二插入部81 的气密块35的后端部35c形成为在电缆加 2c的并列方向扩大的凸缘状。第二插入部81通过作为第二插入部81的一部分的熔化树脂导入孔83与电缆 加 2c的周围的间隙36连通。熔化树脂导入孔83形成为剖视时呈大致矩形形状,第二插 入孔81的内壁面、更详细地说熔化树脂导入孔83的内壁面成为碰触熔化部件37的第二按 压承受部82。另外,在线束80中,伴随着将第二插入部81形成于电缆加 2c的两侧,改变形 成放气开口部41的位置。放气开口部41形成于最后填充熔化树脂43的位置,即在配置 于中央的电缆加 2c的上方或下方,与电缆加 2c的长度方向垂直地形成。在线束80 中,仅在配置于中央的电缆2b的上方即形成第二插入部81的一侧形成放气开口部41。这 是因为,通过将第二插入部81和放气开口部41形成于气密块35的相同侧(在图16中为 上侧),从而从相同的方向进行利用轴式凹模42进行的按压、和利用封闭部件44进行的放 气开口部41的封闭,利用封闭部件44进行的放气开口部41的封闭变得容易。
在制造线束80时,与线束1同样,使熔化树脂43流入到两夹持部38a间的间隙36 之后,封闭放气开口部41,并且按压熔化部件37使其熔化,使熔化树脂43的内部压力升高, 挤压电缆加 2c的外皮5即可。根据线束80,与线束1同样,能够使熔化部件37溶化后的熔化树脂43流入电缆 2a 2c与气密块35之间的间隙36,而且用熔化树脂43挤压电缆加 2c,不会使电缆 2a 2c的外皮5熔化,且可以充分地保持电缆加 2c与气密块35的气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 种变更。例如,就线束1而言,说明了仅形成第一插入部39和第一按压承受部40的情况, 就线束80而言,说明了仅形成第二插入部81和第二按压承受部82的情况,当然也可以形 成第一插入部39和第一按压承受部40以及第二插入部81和第二按压承受部82双方。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气密块35作为第二内壳体IOb的一部分,但并不限于 此,也可以将气密块35作为第二外壳体IOa的一部分,也可以将气密块35与第二壳体10 分开形成,将分开形成的气密块35相对于第二壳体10气密地设置。再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相对于熔化部件37的震动、按压开始至经过了第一 设定时间时,转移到第二工序并封闭放气开口部41,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目 视等检测从放气开口部41溢出的熔化树脂43,在熔化树脂43从放气开口部41溢出时,封 闭放气开口部41。此外,该场合,为了容易视认从放气开口部41溢出的情况,使熔化部件 37所使用的树脂的颜色与气密块35所使用的树脂的颜色不同为宜。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封闭放气开口部41至经过了第二设定时间时,停止 对熔化部件37进行的震动、按压,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轴式凹模42上设置检测 按压熔化部件37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在该压力传感器超过的输出值超过规定的阈值时, 停止对熔化部件37进行的振动、按压。即、也可以在按压熔化部件37的压力超过规定的阈 值时,停止对熔化部件37进行的振动、按压。再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将第二分割气密块3 超声波熔敷在第一分割气密 块3 上时,在气密块35通过夹持部38a与电缆加 2c的外皮5粘合到熔化树脂不会漏 出的程度的时刻,结束利用轴式凹模进行的按压,但是为了完全防止外皮5的熔化,也可以 在用夹持部38a夹持的位置的外皮5的外周,设置由金属、或熔化温度比气密块35高的树 脂构成的保护部件,以防气密块35与外皮5直接接触。再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封闭部38,形成两个夹持部38a,并使熔化树脂43 流入两夹持部38a间的间隙36中,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封闭部38做成由一个夹持 部、和封闭电缆插入孔34的后端部的电缆插入孔封闭用部件形成。该场合,在用电缆插入 孔封闭用部件封闭电缆插入孔34的后端部的状态下,使熔化树脂43流入到夹持部与电缆 插入孔封闭用部件之间的间隙36即可。电缆插入孔封闭用部件可以在使熔化树脂43凝固 后拆下,也可以不拆下。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熔化部件37的熔化温度设定得比气密块35的熔化温 度低,但也可以将熔化部件37和气密块35用彼此相同的材质或熔化温度接近的材质形成, 在碰触熔化部件37的按压承受部(第一按压承受部40及/或第二按压承受部件8 设置 金属部件、或熔化温度比熔化部件37高的树脂的难熔化部件,抑制气密块35的熔化。尤其是,通过将熔化部件37和气密块35用彼此相同的材质形成,从而在使熔化树脂固化时能够 使熔化部件37和气密块35更加牢固地一体化,可以进一步提高气密性。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用熔化树脂43完全填充两夹持部38a间的间隙36的 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未完全填充间隙36而具有一些间隙的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 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第二连接器部11中的第二壳体10和电缆加 2c之 间的气密保持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在第一连接器部8上连接有电缆的情况,在第一连接器 部8中的第一壳体7和电缆之间的气密保持结构上也可以应用本发明。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缆加 2c的中心导体4俯视时呈大致圆形状,但即 使是其他形状、例如平角形状也可以应用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线束,具备并排配置的多个电缆、具有连接该多个电缆的端部的壳体的连接 器,上述线束的特征在于,上述壳体在连接上述多个电缆的一侧具有并排形成有多个电缆插入孔的气密块,该多 个电缆插入孔用于将上述多个电缆插入到上述壳体内,上述各电缆插入孔形成为在上述电缆与上述气密块之间具有规定距离的间隙,并且以 相邻的上述电缆插入孔重合的方式连通, 上述气密块形成以下各部分两个封闭部,在上述电缆的长度方向的两个部位堵住上述气密块与上述电缆之间,并 划分上述电缆插入孔的一部分;插入部,是由树脂构成的熔化部件以不按压上述电缆的方式插入的部分,与上述封闭 部间的上述电缆插入孔连通;按压承受部,用于使所插入的上述熔化部件的前端碰触上述插入部或上述电缆插入孔 的内壁面;以及放气开口部,从上述封闭部间的上述电缆插入孔向上述气密块的外部开口, 经过以下工序保持上述气密块和上述电缆的气密第一工序,通过将上述熔化部件插入到上述插入部,一边使上述熔化部件振动一边向 上述按压承受部按压,从而使与上述按压承受部接触的上述熔化部件的前端部熔化,并使 该熔化了的上述熔化部件即熔化树脂流入到上述封闭部间的上述间隙,以上述熔化树脂覆 盖在上述电缆的周围;第二工序,封闭上述放气开口部;以及第三工序,通过进一步按压上述熔化部件使其熔化,从而用流入到上述封闭部间的上 述间隙中的上述熔化树脂挤压上述电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入部在上述封闭部间,形成于上述电缆的端部侧的上述气密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入部具有第一插入部,该第一插入部形成为使上述熔化部件插入到相邻的上述 电缆插入孔连通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入部具有第二插入部,该第二插入部使上述熔化部件与并排配置的上述多个电 缆插入孔中位于两侧的上述电缆插入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 上述气密块由树脂构成,上述熔化部件的熔化温度比上述气密块的熔化温度低。
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 上述气密块由树脂构成,上述熔化部件和上述气密块由彼此相同的材质、或熔化温度接近的材质构成, 在碰触上述熔化部件的上述按压承受部设置金属部件、或熔化温度比上述熔化部件高 的树脂的难熔化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上述封闭部由夹持上述电缆的夹持部形成,以便将形成于上述电缆周围的上述间隙保 持为规定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上述气密块由分割成两部分的树脂制的一对分割气密块构成,以便从上下方向夹住并 排配置的上述多个电缆,在用该一对分割气密块夹住上述多个电缆的状态下,利用超声波熔敷对上述一对分割 气密块进行熔敷而将其一体化。
9.根据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形成多个上述插入部及上述按压承受部,并且在上述多个插入部分别插入熔化部件, 同时按压插入到上述多个插入部的多个上述熔化部件。
10.一种线束的制造方法,该线束具备并排配置的多个电缆、具有连接该多个电缆的 端部的壳体的连接器,该线束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上述壳体在连接上述多个电缆的一侧具有并排形成有多个电缆插入孔的气密块,该多 个电缆插入孔用于将上述多个电缆插入到上述壳体内,上述各电缆插入孔形成为在上述电缆与上述气密块之间具有规定距离的间隙,并且以 相邻的上述电缆插入孔重合的方式连通, 上述气密块形成以下各部分两个封闭部,在上述电缆的长度方向的两个部位堵住上述气密块与上述电缆之间,并 划分上述电缆插入孔的一部分;插入部,是由树脂构成的熔化部件以不按压上述电缆的方式插入的部分,与上述封闭 部间的上述电缆插入孔连通;按压承受部,用于使所插入的上述熔化部件的前端碰触上述插入部或上述电缆插入孔 的内壁面;以及放气开口部,从上述封闭部间的上述电缆插入孔向上述气密块的外部开口, 经过以下工序保持上述气密块和上述电缆的气密第一工序,通过将上述熔化部件插入到上述插入部,一边使上述熔化部件振动一边向 上述按压承受部按压,从而使与上述按压承受部接触的上述熔化部件的前端部熔化,并使 该熔化了的上述熔化部件即熔化树脂流入到上述封闭部间的上述间隙,以上述熔化树脂覆 盖在上述电缆的周围;第二工序,封闭上述放气开口部;以及第三工序,通过进一步按压上述熔化部件使其熔化,从而用流入到上述封闭部间的上 述间隙中的上述熔化树脂挤压上述电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尽可能地不使电缆的外皮在连接器的壳体与电缆之间熔化,且可以充分地保持气密的线束及其制造方法。经过以下工序保持气密块和电缆的气密第一工序,通过将熔化部件插入到插入部,一边使熔化部件振动一边向按压承受部侧按压,从而使与按压承受部接触的熔化部件的前端部熔化,并使该熔化了的熔化部件即熔化树脂流入到封闭部间的间隙,以熔化树脂覆盖在电缆的周围;第二工序,封闭放气开口部;以及第三工序,通过进一步按压熔化部件使其熔化,从而用流入到封闭部间的间隙中的熔化树脂挤压电缆。
文档编号H01R24/28GK102110934SQ20101058009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4日
发明者林真也, 片冈裕太, 福田州洋, 竹原秀明, 铃木幸雄 申请人:日立电线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