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指一种具有遮蔽壳体的电连接器。背景技术:
在电连接器领域中,为了达到良好稳定的信号传输,电连接器上通常包覆有金 属外壳,用以防止来自电连接器外部的信号干扰,尤其在一些用以传输高频信号的电连 接器中,金属外壳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常见的LVDS(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低电压差分对信号)连接器中,金属外壳能有效地防止外部信号的干扰,保证 LVDS连接器内部的信号能稳定的传输。所述LVDS连接器通常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 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上的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上壳体及下壳 体,且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形成有收容线缆的容纳空间。组装时,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分别 组装于绝缘本体的上、下表面,并通过相互抵接实现上、下壳体的导通,且线缆位于所述容 纳空间内并受到来自上壳体或下壳体的压接,如此,既能保证线缆的固持,也能有效的将线 缆之间的杂信号及时的排除。然而,在一些长度较长的LVDS连接器中,金属壳体的上壳体与下壳体由于长度较 长而使得其冲压成型难度也较大,在其分别组装至绝缘本体上并相互卡接时,容易发生卡 接效果不好的现象,从而影响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接触,同时,也使得位于上壳体与下壳 体之间并受其压接的线缆也无法稳固的固持,这给整个装配过程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不但 如此,也会极大的影响金属壳体防信号干扰的效果。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可实现遮蔽壳体之间的 稳固连接并可有效保护线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 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及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 基部及位于基部两端的安装部,所述基部设有收容所述端子的收容槽,所述遮蔽壳体包括 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有与所述安装部相固持的固 定片,所述第一壳体设有与所述固定片焊接的固定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部设有卡持孔及收容所述固定片的固定 孔,所述固定片凸伸出所述固定孔。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壳体设有固持于所述卡持孔内的卡持 片,所述卡持片凸伸出所述卡持孔而与所述第一壳体卡持。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壳体进一步设有主体部及设于所述主体 部两端的卡持部,所述主体部呈水平设置并设有若干朝向所述第二壳体弯折的弹片。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持部自所述主体部两端弯折延伸并设有与所述第二壳体卡扣的扣孔。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均呈纵长形,两者之间 形成有一收容线缆的收容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进一步包括自基部凸伸出的对接 部,该对接部 为一舌板并设有承载所述端子的承载面。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呈长条片状,并设有与一对接电连接器 连接的第一接触部及与线缆连接的第二接触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部设有收容线缆的收容部,该收容部内设 有若干卡持线缆的隔栏。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固定片焊接的 焊接尾部。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在遮蔽壳体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上 分别设置可相互焊接的固定部与固定片,如此使得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稳固的连接在一 起,同时保证了良好的屏蔽效果及对线缆的稳固固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对接电连接器对接状态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100,其用以连接线缆(未图示)并可沿一对接方向与一焊接于电路板(未图示)上的对接电连接器对 接200。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收容于绝缘本体10内的若干端子20、包覆于 绝缘本体10上的金属制成的遮蔽壳体30。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0呈纵长形,其包括纵长形的基部11、自基部11 纵长两端延伸出的安装部12及自基部11沿所述对接方向凸伸的对接部13。所述基部11 的上表面设有向下凹陷而形成的线缆收容部14,该收容部14设于所述安装部12之间并设 有若干卡持线缆的隔栏15,所述隔栏15沿纵长方向排列,相邻两个隔栏15之间设有收容端 子20的收容槽19。所述安装部12设于所述线缆收容部14的两端,用以安装所述遮蔽壳 体30,所述安装部12上设有端面16、位于端面16上并向安装部12内贯通的固定孔17及 卡持孔18。所述对接部13为一舌板,其设有一承载所述端子20的承载面,所述端子20的 收容槽19自所述纵长基部11沿对接方向延伸至所述对接部13的承载面上。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端子20呈长条片状,其包括用于与对接电连接器200对接 的第一接触部21、与所述线缆连接的第二接触部22及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21与第二接触 部22的连接部23。所述第一接触部21设于所述对接部13的承载面上,并收容于所述收容 槽19内。所述第二接触部22设于所述线缆的收容部14内,其与所述线缆焊接接触。所述遮蔽壳体30包括呈纵长形的第一壳体31及第二壳体32。所述第一壳体31 安装于所述线缆收容部14上方,并设有纵长形的水平主体部33、自该主体部33的纵长两端弯折延伸的卡持部34及固定部35。所述水平主体部33设有若干沿着纵长方向延伸的弹 片36,所述弹片36位于所述收容部14上方并延伸入所述收容部14内,用以抵压于所述收 容部14内的线缆上并与所述线缆上的接地片(未图示)接触,如此不但能稳固线缆,同时 也可有效排除线缆间的杂信号,实现良好的接地功能。所述卡持部34设有与所述绝缘本体 安装部12上的卡持孔18相对应的扣孔37。所述固定部35自所述主体部33两端垂直向下 弯折延伸,其末端设有一水平的焊接尾部38。所述第二壳体32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0的 底部,并设有纵长形的水平主体部39、自所述水平主体部39纵长两端弯折延伸的固定片40 及卡持片41,所述固定片40与卡持片41分别固持于所述安装部12上的固定孔17及卡持 孔18内,并凸伸出所述安装部12的端面16。组装时,所述第一壳体31自上而下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0上,其中,所述第二壳 体32的卡持片41凸伸出所述安装部12的卡持孔18而与所述第一壳体31的扣孔37发生 卡扣,而所述固定片40则凸伸出所述安装部12的固定孔17而与所述第一壳体31的固定 部35抵接,为了使得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之间能够稳固的抵接,所述固定片40与所 述固定部35的焊接尾部38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一起,如此,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可 牢固的固定在一起,从而使得所述线缆可稳固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之间, 有效防止线缆受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 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 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及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基部及位于基部两端的安装部,所述基部设有收容所述端子的收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有与所述安装部相固持的固定片,所述第一壳体设有与所述固定片焊接的固定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设有卡持孔及收容所述固 定片的固定孔,所述固定片凸伸出所述固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设有固持于所述卡持孔 内的卡持片,所述卡持片凸伸出所述卡持孔而与所述第一壳体卡持。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进一 步设有主体部及设于所述主体部两端的卡持部,所述主体部呈水平设置并设有若干朝向所 述第二壳体弯折的弹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部自所述主体部两端弯折延 伸并设有与所述第二壳体卡扣的扣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均呈纵长形, 两者之间形成有一收容线缆的收容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进一步包括自基部凸伸 出的对接部,该对接部为一舌板并设有承载所述端子的承载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呈长条片状,并设有与一对接 电连接器连接的第一接触部及与线缆连接的第二接触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设有收容线缆的收容部,该收 容部内设有若干卡持线缆的隔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固 定片焊接的焊接尾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线缆的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及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基部及位于基部两端的安装部,所述遮蔽壳体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有与所述安装部相固持的固定片,所述第一壳体设有与所述固定片焊接的固定部,如此使得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稳固的连接在一起,同时,也保证了良好的屏蔽效果及线缆的稳固固持。
文档编号H01R13/648GK201594660SQ201020117770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7日
发明者张成杨, 潘光宇, 黄强 申请人:苏州正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