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弧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5831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灭弧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灭弧室。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小型塑壳断路器,里面都需设有灭弧机构用于在分闸时熄弧。所述灭弧机 构一般包括灭弧室和设置在灭弧室中的灭弧栅片,所述灭弧栅片的两侧端固定在所述灭弧 室的两侧边壁上;所述灭弧室的顶部设有进气口 ;所述灭弧室的底壁要么不设置,要么设 有排气口。传统的灭弧机构的工作方式为动静出头分闸时产生的电弧从灭弧室的进气口 进入,被灭弧栅片熄灭,由电弧引起的高压气流从灭弧室的排气口中排出,对于现有小型塑 壳断路器而言,需要在灭弧室的排气口外侧,设置排气槽,以缓冲高压气流带来的冲击力和 尚温。传统的小型塑壳断路器的内部结构已经通用化,其灭弧室的大小已经是基本固定 下来了。一般来说灭弧室的宽度,也即灭弧栅片的左右两侧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塑壳断路器 两侧边壁处的两侧内壁之间的距离;但是由于必须缓冲从灭弧室排气口排出的高压气流, 所以传统小型塑壳断路器必须要在灭弧室的下方额外留出一定空间作为排气槽使用。目前,小型塑壳断路器已朝着智能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需要在原本已经拥挤 的壳体空腔中另外置放智能控制电路板及其他相应附件,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现有小 型塑壳断路器的内部结构亟需更进一步的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小灭弧机构占用安装空间的灭弧室。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灭弧室,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中的灭 弧栅片,所述灭弧栅片的两侧端固定在所述壳体的两侧边壁上;所述灭弧室的顶部设有进 气口 ;所述灭弧室的两侧边壁在远离所述进气口的底部处设有多个排气口 ;所述灭弧室的 相对所述进气口的一端设有密封壁。上述方案中,所述灭弧室的两侧边壁设有卡孔,所述各灭弧栅片的两侧端设有与 所述卡孔相配合的卡接部,所述各卡接部位于相应的一个卡孔中。上述方案中,所述各排气口设置在底壁和卡孔之间。上述方案中,所述各排气口邻接所述灭弧室密封壁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灭弧室的两侧边壁在远离 所述进气口的底部处设有多个排气口 ;所述灭弧室的相对所述进气口的一端设有密封壁。 这种结构把排气口从传统灭弧室的底壁上改为设置在灭弧室的两侧边壁上,改变了高压气 体的排出方向。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各种塑壳断路器中,在具体使用时,需要在塑壳断路 器的内壁上,设有与本实用新型中排气口相对应的排气槽。所述排气槽也不再设置在灭弧 室的底壁外侧方向,而是设置在灭弧室两侧边壁的两侧;这种结构充分利用了现有灭弧室 的宽度-也即灭弧栅片的左右两侧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塑壳断路器两侧边壁处的两侧内壁
3之间的距离的这一技术特点,从而使得整个灭弧机构的安装空间仅为灭弧室所需的安装空 间,与传统灭弧室相比,节省下一个排气槽所需的安装空间,有效减小了灭弧机构占用的安 装空间,从而更好地适应智能化电器的发展趋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灭弧室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采用图1所示灭弧室制成的小型塑壳断路器的一种剖视图。附图所示标记为排气槽1,壳体41,两侧边壁411,排气口 412,密封壁413,卡孔 414,灭弧栅片42,卡接部421,进气口 4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至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 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灭弧室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 为采用图1所示灭弧室制成的小型塑壳断路器的一种剖视图。本实施例是一种灭弧室,见图1至图4,包括壳体41和设置在壳体41中的灭弧栅 片42,所述灭弧栅片42的两侧端固定在所述壳体41的两侧边壁411上;所述灭弧室的顶 部设有进气口 43 ;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的两侧边壁411在远离所述进气口 43的底部处 设有多个排气口 412 ;所述灭弧室的相对所述进气口 43的一端设有密封壁413。所述灭弧室的两侧边壁411设有卡孔414,所述各灭弧栅片42的两侧端设有与所 述卡孔414相配合的卡接部421,所述各卡接部421位于相应的一个卡孔414中。所述各排气口 412设置在底壁和卡孔414之间,更进一步的优选位置是所述各排 气口 412邻接所述灭弧室密封壁413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灭弧室的两侧边壁411在远离所述进气口 43的底部处设有多 个排气口 412 ;所述灭弧室的相对所述进气口 43的一端设有密封壁413。这种结构把排气 口 412从传统灭弧室的底壁上改为设置在灭弧室的两侧边壁411上,改变了高压气体的排 出方向。本实施例主要用于各种塑壳断路器中,在具体使用时,需要在塑壳断路器的内壁 上,设有与本实施例中排气口相对应的排气槽1。所述排气槽1也不再设置在灭弧室的底 壁外侧方向,而是设置在灭弧室两侧边壁411的两侧;这种结构充分利用了现有灭弧室的 宽度-也即灭弧栅片42的左右两侧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塑壳断路器两侧边壁处的两侧内壁 之间的距离的这一技术特点,从而使得整个灭弧机构的安装空间仅为灭弧室所需的安装空 间,与传统灭弧室相比,节省下一个排气槽1所需的安装空间,有效减小了灭弧机构占用的 安装空间,从而更好地适应智能化电器的发展趋势。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 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 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 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灭弧室,包括壳体Gl)和设置在壳体Gl)中的灭弧栅片(42),所述灭弧栅片(42)的两侧端固定在所述壳体Gl)的两侧边壁Gll)上;所述灭弧室的顶部设有进气口(43);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的两侧边壁(411)在远离所述进气口G3)的底部处设有多 个排气口(41 ;所述灭弧室的相对所述进气口 的一端设有密封壁0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的两侧边壁(411)设有卡 孔G14),所述各灭弧栅片0 的两侧端设有与所述卡孔(414)相配合的卡接部021),所 述各卡接部G21)位于相应的一个卡孔G14)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排气口(41 设置在底壁和卡 孔(41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排气口(41 邻接所述灭弧室 密封壁(413)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灭弧室,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中的灭弧栅片,所述灭弧栅片的两侧端固定在所述壳体的两侧边壁上;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进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两侧边壁在远离所述进气口的底部处设有多个排气口;所述壳体的相对所述进气口的一端设有密封壁。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减小灭弧机构占用安装空间。
文档编号H01H9/34GK201886932SQ20102016262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6日
发明者姜义非, 胡志明 申请人:浙江森泰电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