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电池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7966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电池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应用于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 及数码相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内的一种电池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日益大量的普及化,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要实现预期的功能,必须 在电子产品中设置有电池提供电力,这样才能满足电子产品提供应用需求,电池向电子装 置提供电力须设有一个电池连接器才能实现,因此电池连接器是现行各电子产品必不可少 的基本配置。目前应用于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及数码相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内的电池连接 器,其一般包括有绝缘外壳和导电端子,该绝缘外壳为一体式,其上设置有开口以及端子容 置槽,其组装也较为简单,导电端子只需与绝缘外壳成60度左右的角度插入安装即可,导 电端子便被卡合固定于端子容置槽中。上述现有的电池连接器结构,虽可提供给使用者组装导电端子的功效,组装也较 为方便,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仍存在有诸 多不足,造成现有的电池连接器在实际应用上,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现将 其缺点归纳如下由于该导电端子为经过折弯的弹性件,容易受外力而产生变形,当导电端 子成60度左右的角度插入到端子容置槽内是,容易受到开口处的外力作用而产生变形,造 成各导电端子的接触部高低不一,从而导致了接触不良现象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 连接器,其具有组装方便、导电端子不容易变形、电接触良好之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电池连接器,包括有绝缘外壳和导电端子,所述绝缘外壳为组合式结 构,其包括有座体和固定杆,该座体具有一开口朝下的容置槽,该导电端子自下而上垂直放 入容置槽中,该固定杆固装于座体上而将导电端子固定于容置槽中,该导电端子具有一接 触部,该接触部可活动地伸出绝缘外壳。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座体和固定杆之间通过钩部和沟槽相互插装固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沟槽设置于座体上,该钩部设置于固定杆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与导电端子之接触部相适配的凹位,该 导电端子之接触部抵于凹位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包括有固定件,该固定件为“T”型,包括有横向的固持 部和竖向的插接部,对应于座体上设置有固定槽,该固持部插装于固定槽中,该插接部伸出 座体夕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于座体上设有一开口朝下的容置槽,使得该导电端子可以自下而上垂直放 入容置槽中,然后通过固定杆固装于座体上而将导电端子固定于容置槽中,组装比较方 便,组装的过程中不会造成导电端子变形,使导电端子之接触部的高度保持一致,有利于保 证导电端子电接触的良好性,有效防止了接触不良现象的出现。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 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截面图。附图标识说明10、绝缘外壳111、容置槽113、固定槽121、窗口123、凹位21、焊脚部23、接触部30、固定件32、插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 有绝缘外壳10和导电端子20。其中,该绝缘外壳10为两件组合式结构,包括有座体11和固定杆12。该座体11 上具有一开口朝下的容置槽111,该固定杆12固装于座体11上,且固定杆12横向封盖于前 述容置槽111上,该固定杆12与容置槽111的前端围合形成一窗口 121,固定杆12的两端 分别设置有钩部122,对应于座体11上的两侧上设置有与钩部122相适配的沟槽112, 该钩部122与沟槽112相互插装固定,于绝缘外壳的10的前侧面形成该窗口 121。该导电端子20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焊脚部21、延伸部22和接触部23。该焊脚部21 位于前述容置槽111的后端垂直向下伸出绝缘外壳10外。该延伸部22经多次折弯呈波浪 形,延伸部22嵌装于前述容置槽111中,并可于容置槽11中前后伸缩。该接触部23随前 述延伸部22的前后伸缩,可活动地穿过前述窗口 121而伸出绝缘外壳10的前侧面,接触部 23的中部经折弯使得其前部和后部呈一角度,于接触部23的前端设置有限位板231,该限 位板231抵推于前述容置槽111的内壁面上,用于限制导电端子20之接触部23过多地伸出 绝缘外壳10外。以及,为了使导电端子20之接触部23能够沿一定轨道稳定地前后伸缩, 于前述固定杆12上设置有与导电端子20之接触部相适配的凹位123,导电端子20之接触 部23抵于凹位123上,该凹位123对导电端子20之接触部23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11、座体 112、沟槽
12、固定杆 122、钩部 20、导电端子 22、延伸部 231、限位板 31、固持部[0030]以及,为了能够将前述绝缘外壳10很好地固定于外部电路板上,进一步包括有固 定件30,该固定件30为“T”型,包括有横向的固持部31和竖向的插接部32,对应于前述座 体11上设置有固定槽113,该固持部31插装于固定槽113中,该插接部32向下伸出座体 11夕卜,通过将插接部32插接于外部电路板上而实现将绝缘外壳10固定于外部电路板上。详述本实施例的组装过程如下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很简单,如图2所示,将导电端子20自下而上垂直放入容置槽 111中,其中导电端子20之接触部23伸出容置槽111的前侧面。接着,通过前述钩部122 与沟槽112相互插装配合而将固定杆12固定于座体11上,从而将导电端子20固定于容 置槽111中,导电端子20之接触部23可沿容置槽111前后伸缩滑动,具有很好的弹性。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于座体上设有一开口朝下的容置槽,使得该导 电端子可以自下而上垂直放入容置槽中,然后通过固定杆固装于座体上而将导电端子固定 于容置槽中,组装比较方便,组装的过程中不会造成导电端子变形,使导电端子之接触部的 高度保持一致,有利于保证导电端子电接触的良好性,有效防止了接触不良现象的出现。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 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 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组合式电池连接器,包括有绝缘外壳和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为组合式结构,其包括有座体和固定杆,该座体具有一开口朝下的容置槽,该导电端子自下而上垂直放入容置槽中,该固定杆固装于座体上而将导电端子固定于容置槽中,该导电端子具有一接触部,该接触部可活动地伸出绝缘外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和固定杆之间通 过钩部和沟槽相互插装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槽设置于座体上,该 钩部设置于固定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与导 电端子之接触部相适配的凹位,该导电端子之接触部抵于凹位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有固定件,该固 定件为“T”型,包括有横向的固持部和竖向的插接部,对应于座体上设置有固定槽,该固持 部插装于固定槽中,该插接部伸出座体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组合式电池连接器,包括有绝缘外壳和导电端子,所述绝缘外壳为组合式结构,其包括有座体和固定杆,该座体具有一开口朝下的容置槽,该导电端子自下而上垂直放入容置槽中,该固定杆固装于座体上而将导电端子固定于容置槽中,该导电端子具有一接触部,该接触部可活动地伸出绝缘外壳。藉此,通过于座体上设有一开口朝下的容置槽,使得该导电端子可以自下而上垂直放入容置槽中,然后通过固定杆固装于座体上而将导电端子固定于容置槽中,组装比较方便,而且组装的过程中不会造成导电端子变形,使导电端子之接触部的高度保持一致,有利于保证导电端子电接触的良好性,有效防止了接触不良现象的出现。
文档编号H01R13/436GK201717434SQ20102019658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3日
发明者张旭峰, 蒋武向 申请人: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