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机构及具有该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3856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固定机构及具有该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机构及具有该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用 以固定电池的固定机构及具有该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台湾专利第201024968公开号专利案(申请案号为097149776)公开了一种 电池固定装置,包括一收容电池的第一收容部、一与第一收容部相连通的第二收容部、 一设置于第二收容部内并可卡持电池的扣合件,以及一设置于第一收容部内并可将电池 顶离第一收容部的顶推件。通过卡持部卡持于电池的第一卡槽内,以及扣合件的抵持部经由电池的第二卡 槽滑入并卡持于第三卡槽内,使得电池能固定在第一收容部内。欲拆卸电池时,拨动扣 合件使其抵持部由第三卡槽滑移至第二卡槽,此时,藉由顶推件施加于电池上的推力即 可将电池顶离第一收容部。在该案中是通过弹性件对扣合件偏压使得抵持部能保持在卡持于第三卡槽内的 位置,然而,扣合件易因被误碰撞或者是因为电子装置落摔的关系,导致扣合件压缩弹 性件并使抵持部滑移到第二卡槽,进而解除卡持的状态,故无法将电池稳固地固定在第 一收容部内,使用上的可靠度不佳。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固定机构及具有该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机构,能快速且方便地进行电池的 组装固定或拆卸,并且能提升电池组装固定后的稳固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固定机构 能快速且方便地进行电池的组装固定或拆卸,并且能提升电池组装固定后的稳固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先前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依据本 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适于固定一电子组件,该固定机构包含一机 壳、一锁定件、一按钮,以及一偏压弹簧,该机壳包括一提供该电子组件容置的第一容 置空间、一与该第一容置空间相连通的第二容置空间、一使该第二容置空间与外部连通 的穿孔,以及一卡掣于该电子组件的卡掣件,该穿孔具有一位于后侧的挡止端;该锁定 件可前后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二容置空间内,该锁定件包括一与该卡掣件分别卡掣于该电 子组件相反侧的卡掣部,以及一位于该卡掣部后侧并与该穿孔位置相对应的槽孔;该按 钮设置于该槽孔且可移离地穿出该穿孔并位于挡止端;该偏压弹簧对该按钮偏压使该按 钮穿出该穿孔并且位于该挡止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先前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手段进一步实现。机壳还包括一第一定位卡槽,锁定件还包括一可脱离地卡掣于第一定位卡槽的 弹性卡钩,以将锁定件定位在卡掣部卡掣于电子组件的一锁定位置。[0011]机壳还包括一间隔位于第一定位卡槽后方的第二定位卡槽,弹性卡钩可脱离第 一定位卡槽并卡掣于第二定位卡槽,以将锁定件定位在卡掣部脱离于电子组件的一释锁 位置。锁定件还包括二与槽孔相连通的限位滑槽,按钮包括一穿出槽孔与穿孔的按压 部,以及二设置于按压部的限位钩,各限位钩可滑动地滑接于各限位滑槽内,藉此,能 防止按钮脱离槽孔而与锁定件分离。锁定件还包括一底端呈封闭状的中空柱体,中空柱体界定出槽孔及二限位滑 槽,偏压弹簧设置于槽孔内,按压部套设于偏压弹簧上,藉此,锁定件可同时带动按钮 及偏压弹簧滑动。锁定件还包括一穿出穿孔并可供推移的推动部,藉此,以方便使用者推动锁定 件。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按钮包括一穿出槽孔与穿孔的按压部,以及一环设于按压 部外表面并可与机壳抵接的限位挡环,藉此,以防止按钮经由穿孔处脱离槽孔。槽孔底端是呈开放状,机壳还包括一固设于第二容置空间内的中空凸柱,偏压 弹簧设置于中空凸柱内,按压部套设于偏压弹簧上并且穿设于中空凸柱内,藉此,锁定 件可单独滑动而不会带动按钮及偏压弹簧移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电子组 件;一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包括一机壳,该机壳包括一提供该电子组件容置的第一 容置空间、一与该第一容置空间相连通的第二容置空间、一使该第二容置空间与外部连 通的穿孔,以及一卡掣于该电子组件的卡掣件,该穿孔具有一位于后侧的挡止端;一锁 定件,该锁定件可前后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二容置空间内,该锁定件包括一与该卡掣件分 别卡掣于该电子组件相反侧的卡掣部,以及一位于该卡掣部后侧并与该穿孔位置相对应 的槽孔;一按钮,该按钮设置于该槽孔且可移离地穿出该穿孔并位于该挡止端;以及一 偏压弹簧,该偏压弹簧对该按钮偏压使该按钮穿出该穿孔并且位于该挡止端。藉由上述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的优点及功效在于,藉由固定机构的 设计,使得电子组件能快速且方便地组装固定在机壳的第一容置空间,或者是由第一容 置空间拆卸,再者,还能提升电子组件组装在第一容置空间内的稳固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说明固定机构与电子组件之间的组装关系;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说明锁定件、按钮及偏压弹簧之间的组装关系;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说明 锁定件在锁定位置;图5是沿图4中的A-A剖线所取的剖视图,说明按钮的按压部保持在穿出槽孔 及穿孔并且位于挡止端的位置;图6是沿图4中的B-B剖线所取的剖视图,说明锁定件在锁定位置;[0025]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说明 按钮的按压部被按压而移离挡止端;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说明 锁定件被推动至释锁位置;图9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说明 锁定件被推动至释锁位置;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说明 在释锁状态下电子组件被往上扳动;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说明固定机构与电子组件之间的组装关系;图1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说明 按钮的按压部保持在穿出槽孔及穿孔并且位于挡止端的位置;图14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说明 锁定件在锁定位置;图15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说明 按钮的按压部被按压而移离挡止端;以及图16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说明 锁定件被推动至释锁位置。主要组件符号说明(本实用新型)224 第二定位卡槽100 电子装置 23 螺丝10 电子组件 3、3' 锁定件101第一定位面 31 基壁102第二定位面 32 围绕壁20 固定机构 33 卡掣部2 机壳 34 中空柱体21 壳体 341、341'槽孔211第一容置空间342 限位滑槽212 框架 343 凸部213第二容置空间35 弹性卡钩214 通孔 351、421 钩部215 卡掣件 36 推动部216 中空凸柱 4、4' 按钮217弧形片体 41 按压部22 盖板 42 限位钩221 穿孔 43 限位挡环222挡止端 5 偏压弹簧223第一定位卡槽I、II 箭头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 二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的说明,应当可对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 所附附图只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 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电 子装置100包括二电子组件10,以及一用以固定电子组件10的固定机构20,在本实施例 中,电子装置100是以平板计算机为例作说明,而各电子组件10是以电池为例作说明, 当然,电子装置100也可为笔记本型计算机、移动电话或个人数字助理(PDA)等。如图2、图3及图4所示,固定机构20包含一机壳2、二锁定件3、二分别设置 于锁定件3上的按钮4,以及二分别设置于锁定件3上的偏压弹簧5。机壳2包括一壳体 21,壳体21包含有二第一容置空间211,以及一框架212,各第一容置空间211用以提供 各电子组件10容置,而框架212可将二第一容置空间211分隔在左、右两侧。机壳2还 包括一盖板22,盖板22可通过多个螺丝23锁固在框架212上,盖板22与框架212共同 界定二前后相间隔的第二容置空间213,各第二容置空间213可通过一通孔214与各第一 容置空间211相连通,各锁定件3可前后滑动地设置于各第二容置空间213内并能穿出通 孔214而卡掣于电子组件10上。藉由壳体21的一卡掣件215卡掣于电子组件10的一第 一定位面101,以及锁定件3卡掣于电子组件10的一相反于第一定位面101的第二定位面 102,使得电子组件10能稳固地组装固定在第一容置空间211内。如图2、图3及图5所示,以下为方便说明,将只针对邻近于后侧的锁定件3, 以及组装于该锁定件3上的按钮4与偏压弹簧5进行说明。锁定件3包括一基壁31、一 形成于基壁31外周缘的围绕壁32,以及一由基壁31前端水平朝前凸伸的卡掣部33,卡 掣部33呈臂状并可穿出通孔214以卡掣于电子组件10的第二定位面102上。锁定件3还 包括一凸设于基壁31底面的中空柱体34,中空柱体34底端呈封闭状并界定一开口形成于 基壁31的槽孔341,槽孔341与盖板22的一穿孔221位置相对应,并可供按钮4及偏压 弹簧5容置。中空柱体34还界定有二位于相反侧且与槽孔341相连通的限位滑槽342, 按钮4包括一可供按压的按压部41,以及二凸设于按压部41底端相反侧的限位钩42,各 限位钩42的一位于底端处的钩部421可滑动地滑接于各限位滑槽342内,藉此,按钮4 可在限位滑槽342所界定出的行程内相对于中空柱体34滑动,并且能防止按钮4经由槽 孔341的开口脱离。偏压弹簧5为一压缩弹簧,其底端套设在中空柱体34的一凸部343上,而顶端 用以供按钮4的按压部41套设,偏压弹簧5用以对按钮4朝上偏压并提供按钮4复位弹 力。欲将锁定件3组装在机壳2时,需先将偏压弹簧5置入槽孔341内,再将按钮4 置入槽孔341内并套设于偏压弹簧5上,接着,把锁定件3置入第二容置空间213内,将 盖板22盖在框架212上并使按钮4的按压部41穿出穿孔221,最终,通过螺丝23将盖板22锁固在壳体21后,即完成锁定件3的组装,由于组装过程简单且方便,故能有效降 低组装工时。需说明的是,藉由偏压弹簧5及按钮4设置于锁定件3的槽孔341内的方 式,使得锁定件3在第二容置空间213内滑动的过程中能同时带动按钮4及偏压弹簧5滑 动。如图4、图5及图6所示,藉由偏压弹簧5的弹力作用,使得按钮4的按压部41 能保持在一穿出槽孔341及穿孔221并且位于穿孔221的一邻近后侧的挡止端222位置, 此时,由于按钮4的按压部41与穿孔221的挡止端222位置相互干涉,故锁定件3无法被 向后推移,因此,锁定件3的卡掣部33能保持在一卡掣于电子组件10的第二定位面102 上的锁定位置(如图6所示),使得锁定件3与电子组件10之间呈一锁定状态。由于按钮4的按压部41需被施加一定的压力并且向下滑移一段行程后,才能完 全移离穿孔221的挡止端222,因此,当按钮4的按压部41被误碰撞或者因为落摔撞击 的关系而沿着槽孔341向下滑移时,按压部41要完全移离挡止端222的机率很小,能确 保锁定件3保持在锁定位置。纵使按钮4的按压部41完全移离了挡止端222,藉由偏压 弹簧5的复位弹力也能立即驱使按钮4复位到按压部41与挡止端222相互干涉的位置。 再者,由于按钮4在槽孔341内的运动方向与锁定件3在第二容置空间213内的运动方向 不同,本实施例是呈相互垂直的关系,因此,即使按压部41移离了挡止端222,锁定件3 还得被施加推力后才能使卡掣部33移离锁定位置,故固定机构20不易因误碰撞或者落摔 撞击的关系而导致锁定件3移离锁定位置的情形。较佳地,为了增加锁定件3定位在锁定位置时的稳固性,盖板22的底面设有一 第一定位卡槽223,而锁定件3还包括一形成于基壁31后端的弹性卡钩35,弹性卡钩35 末端的一钩部351可卡掣于第一定位卡槽223内或脱离第一定位卡槽223。当锁定件3在 锁定位置时,弹性卡钩35的钩部351会卡掣于第一定位卡槽223内,藉此,更能增加锁 定件3定位在锁定位置时的稳固性。如图7、图8及图9所示,欲将电子组件10拆离机壳2的第一容置空间211时, 使用者需先沿箭头I方向按压按钮4的按压部41,使按钮4沿槽孔341下移并且压缩偏压 弹簧5。待按压部41与锁定件3的基壁31齐平并且完全移离穿孔221的挡止端222后, 使用者可将锁定件3的一凸设于基壁31且穿出穿孔221的推动部36沿箭头II方向推移, 通过推动部36穿出穿孔221的设计,能方便使用者对锁定件3进行推动的动作。当弹性 卡钩35的钩部351脱离第一定位卡槽223时,锁定件3能沿箭头II方向滑移而使卡掣部 33逐渐移离电子组件10的第二定位面102。当卡掣部33移动到完全脱离第二定位面102的一释锁位置(如图9所示)时, 锁定件3与电子组件10之间呈一释锁状态,此时,弹性卡钩35的钩部351会卡掣在一间 隔位于第一定位卡槽223后方的第二定位卡槽224内,藉此,使得锁定件3能定位在释锁 位置。在释锁状态下,使用者可如图10所示地将电子组件10—端往上扳动后,再把电 子组件10拆离第一容置空间211。藉由锁定件3能定位在释锁位置,使得使用者欲将电子组件10重新组装回机壳2 的第一容置空间211时,只要将电子组件10先置入第一容置空间211内,接着,沿箭头 II反向将锁定件3的推动部36往前推移,待按钮4的按压部41移动到穿孔221位置时, 藉由偏压弹簧5的复位弹力作用,会驱使按钮4的按压部41复位到穿出槽孔341及穿孔221并且位于挡止端222的位置,此时,卡掣部33即回复并定位在锁定位置,藉此,能增 加组装时的方便性。如图11、图12及图1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的第二较佳 实施例,该电子装置100的整体结构与操作方式大致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但固定机 构20'的设计略有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机壳2的壳体21在第二容置空间213内固定地设有一中空凸柱 216,中空凸柱216包括二相间隔的弧形片体217,偏压弹簧5可容置于中空凸柱216的 二弧形片体217内。锁定件3'的槽孔341'是由基壁31与围绕壁32共同界定,且槽孔 341'底端是呈开放状。按钮4'包括一环设于按压部41外表面的限位挡环43,限位挡 环43用以与机壳2的盖板22底面抵接,以防止按钮4'经由穿孔221处脱离槽孔341'。 欲将锁定件3'、按钮4'以及偏压弹簧5组装在机壳2时,先将偏压弹簧5容置于中空 凸柱216的弧形片体217内,接着,将按钮4'的按压部41套设于偏压弹簧5上并且穿设 于中空凸柱216的弧形片体217内,再把锁定件3'置入第二容置空间213内,之后,将 盖板22盖在框架212上并使按钮4'的按压部41穿出穿孔221,最终,通过螺丝23将盖 板22锁固在壳体21后即完成组装的动作。由于偏压弹簧5是设置于中空凸柱216内, 且按钮4'穿设于中空凸柱216内,因此,锁定件3'可单独于第二容置空间213内滑动 而不会带动按钮4'及偏压弹簧5移动。如图13及图14所示,当锁定件3'在锁定位置时,按钮4'藉由偏压弹簧5的 偏压使得限位挡环43抵接在盖板22底面,藉此,使得按钮4'的按压部41能保持在一穿 出槽孔341'以及穿孔221并且位于挡止端222的位置。如图15及图16所示,沿箭头I方向按压按钮4'的按压部41,使按钮4'沿弧 形片体217下移并且压缩偏压弹簧5。当限位挡环43抵接于弧形片体217时,按压部41 完全移离穿孔221的挡止端222且不会阻挡住锁定件3'的基壁31,使用者可沿箭头II方 向将锁定件3'的推动部36往后推移,以带动卡掣部33移动到释锁位置。归纳上述,各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藉由固定机构20、20'的设计,使得电 子组件10能快速且方便地组装固定在机壳2的第一容置空间211内,或者是由第一容置 空间211拆卸。再者,通过按钮4、4'的按压部41能保持在穿出槽孔341、341'及穿 孔221并且位于挡止端222的位置,使得按压部41与挡止端222位置相互干涉,藉此, 能提升电子组件10组装在第一容置空间211内的稳固性,能避免按钮4、4'的按压部41 被误碰撞或者因为落摔撞击的关系,造成锁定件3、3'滑动而解除锁定,确实能达到本 实用新型所诉求的目的。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应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 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 的简单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固定机构,适于固定一电子组件,该固定机构包括一机壳,其特征在于,该机壳包括一提供该电子组件容置的第一容置空间、一与该 第一容置空间相连通的第二容置空间、一使该第二容置空间与外部连通的穿孔,以及一 卡掣于该电子组件的卡掣件,该穿孔具有一位于后侧的挡止端;该固定机构还包括一锁定件,该锁定件可前后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二容置空间内,该锁定件包括一与该 卡掣件分别卡掣于该电子组件相反侧的卡掣部,以及一位于该卡掣部后侧并与该穿孔位 置相对应的槽孔;一按钮,该按钮设置于该槽孔且可移离地穿出该穿孔并位于该挡止端;以及一偏压弹簧,该偏压弹簧对该按钮偏压使该按钮穿出该穿孔并且位于该挡止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壳还包括一第一定位卡槽,该 锁定件还包括一可卡掣于该第一定位卡槽的弹性卡钩,以将该锁定件定位在该卡掣部卡 掣于该电子组件的一锁定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壳还包括一间隔位于该第一定 位卡槽后方的第二定位卡槽,该弹性卡钩可脱离该第一定位卡槽并卡掣于该第二定位卡 槽,以将该锁定件定位在该卡掣部脱离于该电子组件的一释锁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锁定件还包括二与该槽孔相连通 的限位滑槽,该按钮包括一穿出该槽孔与该穿孔的按压部,以及二设置于该按压部的限 位钩,各该限位钩可滑动地滑接于各该限位滑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锁定件还包括一底端呈封闭状的 中空柱体,该中空柱体界定出该槽孔及该二限位滑槽,该偏压弹簧设置于该槽孔内,该 按压部套设于该偏压弹簧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锁定件还包括一穿出该穿孔并可 供推移的推动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按钮包括一穿出该槽孔与该穿孔 的按压部,以及一环设于该按压部外表面并可与该机壳抵接的限位挡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槽孔底端是呈开放状,该机壳还 包括一固设于该第二容置空间内的中空凸柱,该偏压弹簧设置于该中空凸柱内,该按压 部套设于该偏压弹簧上并且穿设于该中空凸柱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锁定件还包括一穿出该穿孔并可 供推移的推动部。
10.—种具有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电子组件;一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包括一机壳,其特征在于,该机壳包括一提供该电子组件容置的第一容置空间、一与该 第一容置空间相连通的第二容置空间、一使该第二容置空间与外部连通的穿孔,以及一 卡掣于该电子组件的卡掣件,该穿孔具有一位于后侧的挡止端;该固定机构还包括一锁定件,该锁定件可前后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二容置空间内,该锁定件包括一与该卡掣件分别卡掣于该电子组件相反侧的卡掣部,以及一位于该卡掣部后侧并与该穿孔位 置相对应的槽孔;一按钮,该按钮设置于该槽孔且可移离地穿出该穿孔并位于该挡止端;以及一偏压弹簧,该偏压弹簧对该按钮偏压使该按钮穿出该穿孔并且位于该挡止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机壳还包括一 第一定位卡槽,该锁定件还包括一可卡掣于该第一定位卡槽的弹性卡钩,以将该锁定件 定位在该卡掣部卡掣于该电子组件的一锁定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机壳还包括一 间隔位于该第一定位卡槽后方的第二定位卡槽,该弹性卡钩可脱离该第一定位卡槽并卡 掣于该第二定位卡槽,以将该锁定件定位在该卡掣部脱离于该电子组件的一释锁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锁定件还包括 二与该槽孔相连通的限位滑槽,该按钮包括一穿出该槽孔与该穿孔的按压部,以及二设 置于该按压部的限位钩,各该限位钩可滑动地滑接于各该限位滑槽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锁定件还包括 一底端呈封闭状的中空柱体,该中空柱体界定出该槽孔及该二限位滑槽,该偏压弹簧设 置于该槽孔内,该按压部套设于该偏压弹簧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有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锁定件还包括 一穿出该穿孔并可供推移的推动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按钮包括一穿 出该槽孔与该穿孔的按压部,以及一环设于该按压部外表面并可与该机壳抵接的限位挡 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具有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槽孔底端是呈 开放状,该机壳还包括一固设于该第二容置空间内的中空凸柱,该偏压弹簧设置于该中 空凸柱内,该按压部套设于该偏压弹簧上并且穿设于该中空凸柱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具有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锁定件还包括 一穿出该穿孔并可供推移的推动部。
专利摘要固定机构及具有该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该固定机构适于固定一电子组件,该固定机构包含机壳、锁定件、按钮以及偏压弹簧,该机壳包括一提供该电子组件容置的第一容置空间、一与该第一容置空间相连通的第二容置空间、一使该第二容置空间与外部连通的穿孔,以及一卡掣于该电子组件的卡掣件,该穿孔具有一位于后侧的挡止端;该锁定件可前后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二容置空间内,该锁定件包括一与该卡掣件分别卡掣于该电子组件相反侧的卡掣部,以及一位于该卡掣部后侧并与该穿孔位置相对应的槽孔;该按钮设置于该槽孔且可移离地穿出该穿孔并位于该挡止端;该偏压弹簧对该按钮偏压使该按钮穿出该穿孔并且位于该挡止端。本实用新型能快速组装或拆卸电子组件。
文档编号H01M2/10GK201804927SQ20102028963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2日
发明者黄钰贤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