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6114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插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插座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网路通讯的插座连接器。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第01145546. 2号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长方体状的绝缘本 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其中绝缘本体设有前端面及自前端面向前延伸的 具有插接孔的圆筒状柱体,一与绝缘本体颜色不同的套环组设于柱体上。在该连接器中,绝 缘本体与套环需通过两套不同的模具分别注塑形成,然后再进行组装,这将延长连接器产 品的制造周期。此外,由于套环体积较小,组装过程会相对比较困难。因此,确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插座连接器,以弥补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双色注塑成型工艺的插座连 接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 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主体部及位于主体部前端的 对接部,绝缘本体于其内部形成有收容腔,所述导电端子设有水平方向延伸的固持部及自 固持部一端反向倾斜向上延伸的接触部,所述主体部与对接部相互一体成型且两者颜色不 同,插座连接器还包括一后盖,该后盖扣合于主体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主体部和后盖采用分体设计,可 方便主体部与对接部双色注塑成型,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于将对接部组装到主体部的难 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的立体组装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组装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沿A-A线的剖视图;图6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沿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收容于绝缘本体 1的端子模组2以及扣持于绝缘本体1后端的后盖13。如图3和图4所示,绝缘本体1包括主体部12及自主体部12前端向前凸伸的对 接部11。所述主体部12设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两侧壁121以及连接两侧壁121的上壁
3122与下壁123,上述四壁之间形成一沿前后方向贯通的收容腔14。所述下壁123上设有若 干间隔排列的端子槽1230用以收容端子模组2中的导电端子21。对接部11围设于收容腔 14的前开口周围形成一“凸”字形结构,该对接部11设有上侧壁111,该上侧壁111向后延 伸至主体部12的上壁122且上侧壁111在竖直方向上高出上壁122。所述对接部11与主 体部12颜色不同,两者是通过双色注塑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对接部11和主体部12具有 两种完全不同的颜色。这样,当插座连接器组装于电子设备时,对接部11可根据电子设备 外壳的颜色来调整自己的颜色从而达到更好的搭配效果,起到美化外观的作用。再者,双色 注塑工艺直接实现了对接部11与主体部12的结合,简单且快捷,有利于提高产品制造的效 率。如果采用现有方法,除了需要分别注塑得到对接部11和主体部12外,还需要增加组装 工序将两者组装在一起。并且,由于对接部11体积较小,组装过程将比较困难,产品品质也 难于保证。所述上壁122于其后侧形成一近似“T”形的开口 124,在开口 IM两侧形成有朝 向收容腔14的突起125。所述侧壁121于主体部12后侧上端自突起125下方设有凸伸入 收容腔14内的呈倒“L”形的挡臂126,该挡臂1 和侧壁121之间形成一收容空间15,突 起125位于收容空间15的上方。所述主体部12还设有自两侧壁121下侧向后延伸的两翼 部127,该翼部127于其内侧凹设有卡持槽129,在卡持槽1 下侧设有凹设于下壁123的 配合孔130,所述翼部127还设有自端面1 水平向前延伸并与收容腔14相通的导槽131。 在单色注塑过程中,可以凭借主体部12前端形成的开口实现脱模,这样主体部12的后部 可以制作成封闭状态。但在本创作双色注塑过程中,需要自主体部12的后部脱模,这样就 需要将主体部12后部打开,采用分体设计,分离出的后盖13再组装到主体部12上。如图6 所示,收容腔14在其上侧靠前位置两边各设有一卡持块1220,当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插 入时,插头将与卡持块1220相扣合,从而防止对接连接器意外被拔出。后盖13包括基部131及自基部131向上延伸的扣持部132,所述基部131于其两 侧设有长方形凸块1311及位于凸块1311下侧的支撑块1313,在基部131下侧中间位置设 有贯穿前后侧的若干间隔槽1312。所述扣持部132设有“T”形上表面1321、两斜侧面1322 及连接两斜侧面1322的后底面1323。所述斜侧面1322在其接近上表面1321处中断并形 成一与上表面1321平行的台面1324,上表面1321与台面13M呈阶梯状且于两者之间形 成一侧面1325。所述后底面1323自两端上部向后延伸有卡块13 ,即卡块13 位于后盖 13的两侧,该卡块13 —侧与侧面1325相连接,于连接处附近设有自台面13M末端向下 倾斜突伸并与卡块13 结合为一体的卡钩1327。在两卡块13 之间夹有自上表面1321 向下延伸并于后盖13后侧形成的一扣体13 ,所述卡块13 与扣体13 之间形成有凹部 133。如图3和图4所示,端子模组2包括导电端子21及与导电端子一体成型的固持件 22。其中,导电端子21设有水平方向延伸的固持部212、自固持部212 —端反向倾斜向上 延伸的接触部211及自固持部212另一端垂直向上延伸并弯折的焊接部213。所述固持件 22大致呈扁平状,其设有斜坡状的上侧面221及位于上侧面221两侧的凸条222,该固持件 22在上侧面221上设有若干第一槽道223,当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插入时,端子21的接 触部211受到挤压向下运动,第一槽道223可对接触部21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固持件22 还设有贯通前后的第二槽道224,端子21的固持部212固持于其中。如图5所示,装配过程中,固持件22沿自后向前方向安装于绝缘本体1内,固持件22两侧的凸条222沿主体部12的导槽131进入收容腔14内,导电端子21对应收容于端子 槽1230。后盖13自上向下安装于主体部12上,后盖13上的凸块1311、支撑块1313对应 收容于主体部12上的卡持槽129、配合孔130内,后盖13上的卡块13 对应收容于收容 空间15,与卡块13 相连的卡钩1327也收容于收容空间15且位于主体部12的突起125 的下方并进一步抵持在突起125的下侧面1250上,以防止后盖13脱离主体部12。与此同 时,主体部12的挡臂1 伸入凹部133,后盖13上的“T”形上表面1321与主体部12上的 “T”形开口 IM相吻合。导电端子21的焊接部213对应卡持于后盖13下侧的间隔槽1312 中,以更好的定位端子21。
权利要求1.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 设有主体部及位于主体部前端的对接部,绝缘本体于其内部形成有收容腔,所述导电端子 设有水平方向延伸的固持部及自固持部一端反向倾斜向上延伸的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 述主体部与对接部相互一体成型且两者颜色不同,插座连接器还包括一后盖,该后盖扣合 于主体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设有两侧壁及连接两侧 壁的上壁,所述对接部围设于收容腔前侧的周围,该对接部设有上侧壁且向后延伸至主体 部的上壁,所述上侧壁在竖直方向上高出上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后侧上端设有凸伸入收 容腔的挡臂,该挡臂与侧壁之间形成有收容空间,所述后盖两侧设有卡块,对应收容于收容 空间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于收容空间上方设有突 起;所述卡块突伸出卡钩,该卡钩位于收容空间内且位于突起下方以防止后盖脱离主体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自两侧壁下侧向后延伸 有翼部,该翼部于其内侧凹设有卡持槽,在卡持槽下侧还设有配合孔;所述后盖于下部两侧 设有凸块及位于凸块下侧的支撑块,该后盖自上向下组装入主体部,凸块及支撑块对应收 容于卡持槽及配合孔。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连接器还包 括一固持件,该固持件与端子一体成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件于两侧设有凸条,主体部 设有与凸条对应的导槽,固持件通过凸条沿导槽进入收容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于下侧设有间隔槽,所述端 子设有于一侧弯折延伸的焊接部,该焊接部对应卡持在间隔槽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件于上侧设有若干第一槽 道,所述端子设有接触部,第一槽道对接触部有支撑作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主体部及位于主体部前端的对接部,绝缘本体于其内部形成有收容腔,所述导电端子设有水平方向延伸的固持部及自固持部一端反向倾斜向上延伸的接触部,所述主体部与对接部相互一体成型且两者颜色不同,插座连接器还包括一后盖,该后盖扣合于主体部。通过对主体部和后盖采用分体设计,可方便主体部与对接部双色注塑成型。
文档编号H01R13/502GK201887243SQ20102052341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8日
发明者张立至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