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发电系统用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6793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发电系统用电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太阳能发电系统用电缆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光伏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太阳能 发电系统用电缆。
背景技术
[0002]能源是人类赖于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资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煤、石 油等常规能源日趋减少,而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环保能源太阳能将成为未来 人类主要使用能源的不二之选。[0003]全球光伏终端市场的强劲增长,使今年成为光伏产业难得的好光景。多家光伏 企业的上半年业绩均实现大幅增长,业内专家表示,除了欧洲光伏市场还将继续平稳发 展之外,美国、日本、印度等新兴市场都将为未来全球光伏市场添加增长上冲力,光伏 市场在未来三四年内都将保持高速增长。[0004]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未来两年我国光伏产业规模将迅速扩 大,我国的太阳能电池产业逐渐走向成熟。国家4万亿元的投资中,节能环保和新能源 行业将扮演重要角色,这些投资将有力带动太阳能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0005]在太阳能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目前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存在以下缺点[0006]1、传统太阳能电缆为单芯结构,因此只能传输直流电;[0007]2、传统的太阳能发电系统采用集中采光发电进入逆变器,由直流转变为交流, 其中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多个太阳能光伏板采用并联或串联,太阳能电池面板局部的阴 影、不同倾斜角度及面向方位、污垢、不同的老化程度、细小的裂缝以及不同温度等容 易造成系统的失配,导致输出效率下降的弊端,进而导致整体的输出功率大幅降低,这 是集中逆变器难以解决的问题。[0008]3、太阳能发电系统只能将光能转化为直流电,再通过直流高压输电线路输送到 集中式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才能输送到电网。安装成本高,不能直接转化 为交流电。[0009]4、现有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不能自动监控每一块太阳能光伏板,而是需要检测维 护人员进行巡视维护,维护成本高。[0010]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近年来出现“微逆变器”和“微型转换器”新架构。它 可以跟踪最佳的局部最大功率点,可挽回超过57%损失的电量。同时,将输入电压/电 流转换为不同的电压/电流,以最大限度提高系统的能量传输。而传统的太阳能电缆只 能传输直流电,无法传输交流电,已经不能满足太阳能系统新架构“微逆变器”和“微 型转换器”以及太阳能系统新架构控制系统的使用要求。太阳能发电系统用电缆不但是 太阳能系统新架构“微逆变器”和“微型转换器”的关键部件,而且是太阳能系统新架 构控制系统的重要部件,随着“微逆变器”和“微型转换器”的出现,适应其应用的电 缆至今无人提出新的结构与方案,已经成为制约“微逆变器”和“微型转换器”发展的 关键瓶颈。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普通太阳能光伏电缆只能传输直流电无法 传输交流电的缺点,提出一种太阳能发电系统用电缆,它不但可以传输交流电,而且还 可以传输通讯信号,具有高电气性能、高阻燃性能、高耐环境性以及低烟无卤等特性。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太阳能发电系统用电缆,它包括护套与缆芯,缆芯由至少两个线芯绞合而成, 线芯包括导体、导体外的绝缘层以及绝缘层外的护层,绝缘层为交联聚烯烃绝缘层,护 层为交联阻燃聚烯烃护层,护套为交联阻燃聚烯烃护套,每两根相邻接的线芯的绝缘层 的距离L在0.6mm-3.0mm之间,护层的厚度在0.3mm-1.0mm之间,护套将线芯之间的 间隙填实。采用了两芯以上的多芯结构,这样本实用新型就可以传输交流电,“微逆变 器”和“微型转换器”中出来的交流电可以直接应用,尤其是“微逆变器”和“微型 转换器”作为普通建筑或着家庭使用时,效果尤为明显,而且“微逆变器”和“微型转 换器”转换的电能在以后社会发展中,既可以使用,多月的可以输入国家电网,多芯结 构中的某一芯可以作为信号传输的线芯,这样能随时监控每个太阳能光伏板,将太阳能 光伏板的检测情况等通讯信号传输给使用者,其中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性与阻燃 性,绝缘层采用了交联聚烯烃材料,护层与护套采用了交联阻燃聚烯烃材料,为了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柔软性、电气性本实用新型在绝缘层外加了护层,绝缘层与护层形成了两 层绝缘,提高了抗拉伸以及弯曲的性能以及防雷性能,尤其是将相邻接的两根线芯的绝 缘层距离L设置在0.6mm-3.0mm之间,更好的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性能以及绝缘性 能,更能符合德国莱茵TUV公司的技术规范2PfG 1169/08.2007的要求,由于缆芯由线芯 绞合而成,所以相邻两个线芯之间绝缘层的距离L在绞合时由绝缘层外的护层保证,克 服了无护层时,线芯在绞合过程中,绝缘层间的距离无法达到德国莱茵TUV公司的技术 规范2PfG 1169/08.2007的要求,同时护层的厚度有效地保证了线芯直径不会过大。所述的线芯数量为2芯至5芯。将线芯数量设置在2芯到5芯,能保证传输交 流电,同时在3芯以上时既能传输交流电又能传输信号。所述的绝缘层为辐照交联聚烯烃,它的厚度在0.3mm-2.0mm之间。绝缘层采用 辐照交联聚烯烃,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阻燃性能,厚度在0.3mm-2.0mm保证了线芯的直 径不会过大。所述的护套为辐照交联阻燃聚烯烃,它的厚度在0.5mm-2.5mm之间。护套 为辐照交联阻燃聚烯烃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阻燃性能与以及高耐环境性能,它的厚度在 0.5mm-2.5mm之间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直径不会过大,使用方便。所述的线芯截面接在1.5mm2-10.0mm2之间。线芯的截面积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电 气性能。所述的距离L在0.8mm-2.8mm之间。所述的距离L在1.0mm-2.5mm之间。所述的距离L在1.2mm-2.0mm之间。所述的绝缘层为125°C辐照交联聚烯烃的绝缘层。125°C辐照交联聚烯烃的绝缘层的绝缘效果更优。[0023]所述的护层与护套分别为125°C辐照交联阻燃聚烯烃。护层与护套分别为125°C 辐照交联阻燃聚烯烃的绝缘效果与耐环境效果更佳。[002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002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0026]a)本实用新型多芯,可以传输交流电;[0027]b)本实用新型除可以传输交流电外,还可以传输通讯信号。线芯数为2-5芯, 线芯截面积为0.5mm2至10.0mm2。缆芯可以是由不同导体截面积的线芯组成。[0028]c)线芯包括导体、导体外的绝缘层以及绝缘层外的绝缘保护层,绝缘保护层和 绝缘层之间应不粘连,每两根相邻线芯的绝缘层的距离L为0.6至3.0mm,本结构设计不 但有效提高了单根线芯的阻燃料性、折弯性、柔软性和电气性,尤其是使单根线芯能够 满足传统单层绝缘线芯所不能达到的苛刻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阻燃性能;而且减小 了电缆的外径,节约了原材料。[0029]d)电缆具有高阻燃性能,通过IEC 60332-3-M成束阻燃实验。[0030]e)符合德国莱茵TUV公司的技术规范2PfG 1169/08.2007的要求[0031]f)规格为0.5 10mm2,线芯数2 5条。绝缘层厚度为0.3 2.0mm,护 层厚度为0.3 1.0mm ;护套层厚度为0.5 2.5mm。[0032]g)电缆具有较高机械强度和良好的柔软性,电缆弯曲半径为电缆外径的6倍;[0033]h)成品长期工作温度为-40°C至125°C。电缆的正常使用寿命为25年以上;[0034]i)成品具有无卤特性,满足IEC 60754-1和IEC 60754-2要求,卤含量不大于 5mg/g,pH值不小于4.3,电导率不大于10 μ S/mm ;[0035]j)成品具有环保性,其中铅、汞、六价铬、聚溴联苯和聚溴二苯醚的含量低于 0.1% (IOOOppm),镉含量低于 0.01% (IOOppm), HCL<0.5%, HBr<0.5% ; F<0.1%,所 有部件符合RoHS要求;[0036]k)成品具有高阻燃性能,通过IEC 60332-1单根垂直燃烧要求和UL1581的 VW-I垂直燃烧要求。[0037]⑴成品具有耐酸碱性、耐湿热性、耐臭氧、耐紫外性。

[003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39]图中,1、导体,2、绝缘层,3、护层,4、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40]如图1所示,太阳能发电系统用电缆,它包括护套4与缆芯,缆芯由至少两个线 芯绞合而成,线芯包括导体1、导体1外的绝缘层2以及绝缘层2外的护层3,绝缘层2为 交联聚烯烃绝缘层,护层3为交联阻燃聚烯烃护层,护套4为交联阻燃聚烯烃护套,每两 根相邻接的线芯的绝缘层的距离L在0.6mm-3.0mm之间,护层3的厚度在0.3mm-1.0mm 之间,护套4将线芯之间的间隙填实。[0041]导体1为实心裸铜丝或实心的镀层铜丝或绞合的裸铜丝或绞合的镀层裸铜丝;绝缘层2为交联聚烯烃绝缘料,绝缘层2挤压包覆在导体1,绝缘层2应不粘连导体1; 绝缘保护层3为交联阻燃聚烯烃;绝缘保护层3单独挤压包覆在绝缘表面,绝缘层2和绝 缘保护层3不应粘连。由于线芯由导体1、绝缘层2与绝缘保护层3组成,本实用新型不 但有效提高了单根线芯的阻燃料性、折弯性、柔软性和电气性,尤其是使单根线芯能够 满足传统单层绝缘线芯所不能达到的苛刻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阻燃性能;而且减小 了电缆的外径,节约了原材料。缆芯由2-5条线芯绞合而成,每两根相邻线芯的绝缘层 的距离为0.5至3.0mm,本实用新型不但保证了电缆的圆整度,而且有效提高了电缆的折 弯性、柔软性和电气性;易于在狭小的空间和特殊的场合安装。护套层4采用交联阻燃 聚烯烃,挤出采用特殊的模具,将线芯与线芯之间的间隙填实,保证电缆的圆整度,护 套层厚度为0.5 2.5mm。绝缘保护层3和护套层4共同保证电缆的高阻燃性,通过IEC 60332-3成束阻燃实验。采用了两芯以上的多芯结构,这样本实用新型就可以传输交流电,“微逆变 器”和“微型转换器”中出来的交流电可以直接应用,尤其是“微逆变器”和“微型 转换器”作为普通建筑或着家庭使用时,效果尤为明显,而且“微逆变器”和“微型转 换器”转换的电能在以后社会发展中,既可以使用,多月的可以输入国家电网,多芯结 构中的某一芯可以作为信号传输的线芯,这样能随时监控每个太阳能光伏板,将太阳能 光伏板的检测情况等通讯信号传输给使用者,其中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性与阻燃 性,绝缘层采用了交联聚烯烃材料,护层与护套采用了交联阻燃聚烯烃材料,为了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柔软性、电气性本实用新型在绝缘层外加了护层,绝缘层与护层形成了两 层绝缘,提高了抗拉伸以及弯曲的性能以及防雷性能,尤其是将相邻接的两根线芯的绝 缘层距离L设置在0.6mm-3.0mm之间,更好的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性能以及绝缘性 能,更能符合德国莱茵TUV公司的技术规范2PfG 1169/08.2007的要求,由于缆芯由线芯 绞合而成,所以相邻两个线芯之间绝缘层的距离L在绞合时由绝缘层外的护层保证,克 服了无护层时,线芯在绞合过程中,绝缘层间的距离无法达到德国莱茵TUV公司的技术 规范2PfG 1169/08.2007的要求,同时护层的厚度有效地保证了线芯直径不会过大。作为以上实施事例的优选,所述的线芯数量为2芯至5芯,将线芯数量设置在2 芯到5芯,能保证传输交流电,同时在3芯以上时既能传输交流电又能传输信号,在3芯 以上时两条线芯用来传输逆变器出来的交流电,其他线芯用来传输信号,信号可以为通 讯信号、数字信号以及模拟信号。作为以上实施事例的优选,其中绝缘层2为辐照交联聚烯烃,它的厚度在 0.3mm-2.0mm之间,绝缘层采用辐照交联聚烯烃,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阻燃性能,厚度 在0.3mm-2.0mm保证了线芯的直径不会过大,从而使得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保证整个电缆 的直径不会太大,控制在客户所需要的范围内。作为以上实施事例的优选,护套4为辐照交联阻燃聚烯烃,它的厚度在 0.5mm-2.5mm之间,护套4为辐照交联阻燃聚烯烃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阻燃性能与以及 高耐环境性能,它的厚度在0.5mm-2.5mm之间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直径不会过大,使 用方便,满足客户的要求以及外国市场的参数认证指标。作为以上实施事例的优选,线芯截面接在1.5mm2-10.0mm2之间。线芯的截面积 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电气性能,还能保证了线芯直径,从而使电缆的直径满足要求。[0047]作为以上实施事例的优选,距离L在0.8mm-2.8mm之间或距离L在 1.0mm-2.5mm之间或距离L在1.2mm-2.0mm之间,均能达到上述效果。[0048]作为以上实施事例的优选,绝缘层为125°C辐照交联聚烯烃的绝缘层,125°C 辐照交联聚烯烃的绝缘层的绝缘效果更优;护层与护套分别为125°C辐照交联阻燃聚烯 烃,护层与护套分别为125°C辐照交联阻燃聚烯烃的绝缘效果与耐环境效果更佳。[0049]以上说到的聚烯烃可以为聚乙烯等材料。[0050]本实用新型,采用两芯以上的多芯结构,可以传输交流电。“微逆变器”或 “微型转换器”中出来的交流电可以直接应用;在未来,每个家庭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或家庭用电量购买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通过“微逆变器”或“微型转换器”将 太阳能转化为适合家用电器使用的交流电直接使用,多余的可以输入国家电网。及节约 了常规能源,又低碳。多芯结构中的某一芯或两芯可以作为信号传输的线芯,这样能随 时监控和测试每个太阳能光伏板,以便维修。[0051]导体为实心裸铜丝或实心的镀层铜丝或绞合的裸铜丝或绞合的镀层裸铜丝;绝 缘层为交联聚烯烃材料,厚度为0.3-2.0mm,绝缘层所采用的材料与厚度保证了绝缘的 电气性能;绝缘保护层为交联阻燃聚烯烃材料,通过挤出机均勻的挤压包覆在绝缘层表 面,厚度为0.3-1.0mm ;绝缘保护层和绝缘层之间应不粘连,绝缘层与绝缘保护层形成 了两层绝缘,提高了抗拉伸以及弯曲的性能以及防雷性能,而且本工艺可以使用目前的 电缆生产设备和工装完成;电缆的技术参数和工艺参数易于控制,可以批量生产。尤 其是在线芯绞合为缆芯时,本技术可以将相邻的两根线芯的绝缘层距离L均勻地控制在 0.6mm-3.0mm之间,不但更好的保证了太阳能光伏多芯电缆的电气性能以及绝缘性能, 而且更能符合德国莱茵TUV公司的技术规范2PfG 1169/08.2007的要求;绝缘保护层与 护套层保证了电缆的电气性能和高阻燃性;护套层采用交联阻燃聚烯烃,通过特殊模具 挤出包覆在线芯组成的缆芯上,将线芯与线芯之间的间隙填实,保证电缆的圆整度,且 护套层的厚度在0.5-2.5mm,保证了电缆具有很高的阻燃性和耐环境性。[0052]实施事例1,太阳能光伏多芯电缆,缆芯由二条线芯绞合而成,导体截面积为 2.5mm2。每条线芯包括导体1、绝缘层2与绝缘保护层3,导体1采用镀锡退火软铜丝, 单丝直径为0.25mm,最小伸长率为20%,多根单丝一次束绞形成导体1,也可以采用镀 锡退火软铜丝,20°C镀锡退火软铜丝最大电阻率;0.01770Ω · mm2/m(本电阻率高与国 家标准),保证了导体的导电效果。绞合导体椭圆度规定为绞合导体同一截面最大外径与 最小外径之差与平均外径比值不得大于15%。[0053]绝缘层2为交联聚烯烃绝缘料,绝缘厚度为0.7mm;护层3为交联阻燃聚烯烃, 为保证相邻线芯的绝缘层2之间的间隔距离在1.0至1.4mm,护层厚度为0.6mm,护层 单独挤压在绝缘表面,绝缘层2和护层3不应粘连;护套层4采用交联阻燃聚烯烃,挤 出采用特殊的模具,将线芯与线芯之间的间隙填实,保证电缆的圆整度,护套层厚度为 0.9mm。护层3和护套层4共同保证电缆的高阻燃性。[0054]太阳能光伏多芯电缆的导体1、绝缘层2、绝缘保护层3以及护套层4绝缘和护 套材料满足德国莱茵TUV公司的技术规范2PfG 1169/08.2007的要求,保证了电缆特性和使用寿命。[0055]实施事例2,太阳能光伏多芯电缆,缆芯由三条线芯绞合而成,导体截面积为2.5mm2。每条线芯包括导体1、绝缘层2与绝缘保护层3,导体1采用镀锡退火软铜丝, 单丝直径为0.25mm,最小伸长率为20%,多根单丝一次束绞形成导体1,也可以采用镀 锡退火软铜丝,20°C退火软铜丝最大电阻率;0.01707Ω · mm2/m(本电阻率高与国家标 准),保证了导体的导电效果。绞合导体椭圆度规定为绞合导体同一截面最大外径与最小 外径之差与平均外径比值不得大于15%。绝缘层2为交联聚烯烃绝缘料,绝缘厚度为0.7mm;护层3为交联阻燃聚烯烃, 为保证相邻线芯的绝缘层2之间的间隔距离在1.0至1.4mm,护层厚度为0.6mm,护层 单独挤压在绝缘表面,绝缘层2和护层3不应粘连;护套层4采用交联阻燃聚烯烃,挤 出采用特殊的模具,将线芯与线芯之间的间隙填实,保证电缆的圆整度,护套层厚度为 1.0mm。护层3和护套层4共同保证电缆的高阻燃性。太阳能光伏多芯电缆的导体1、绝缘层2、绝缘保护层3以及护套层4绝缘和护 套材料满足德国莱茵TUV公司的技术规范2PfG 1169/08.2007的要求,保证了电缆特性和
使用寿命。实施事例3,太阳能光伏多芯电缆,缆芯由四条线芯绞合而成,导体截面积为 2.5mm2。其中1条线芯为信号线或中性线;每条线芯包括导体1、绝缘层2与绝缘保 护层3,导体1采用镀锡退火软铜丝,单丝直径为0.25mm,最小伸长率为20%,多根 单丝一次束绞形成导体1,也可以采用镀锡退火软铜丝,20°C退火软铜丝最大电阻率; 0.01707 Ω · ·2/ιη(本电阻率高与国家标准),保证了导体的导电效果。绞合导体椭圆 度规定为绞合导体同一截面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之差与平均外径比值不得大于15%。绝缘层2为交联聚烯烃绝缘料,绝缘厚度为0.7mm;护层3为交联阻燃聚烯烃, 为保证相邻线芯的绝缘层2之间的间隔距离在1.0至1.4mm,护层厚度为0.6mm,护层 单独挤压在绝缘表面,绝缘层2和护层3不应粘连;护套层4采用交联阻燃聚烯烃,挤 出采用特殊的模具,将线芯与线芯之间的间隙填实,保证电缆的圆整度,护套层厚度为 1.1mm。护层3和护套层4共同保证电缆的高阻燃性。绝缘和护套材料满足德国莱茵 TUV公司的技术规范2PfG 1169/08.2007的要求,保证了电缆特性和使用寿命。实施事例4,太阳能光伏多芯电缆,缆芯由四条线芯绞合而成,其中3条传输电 力的线芯导体截面积为2.5mm2,1条传输信号的信号线芯导体截面积为0.5mm2,每条线 芯包括导体1、绝缘层2与绝缘保护层3;传输电力的线芯导体1采用镀锡退火软铜丝, 单丝直径为0.25mm,最小伸长率为20%,多根单丝一次束绞形成导体1,绞合导体椭圆 度规定为绞合导体同一截面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之差与平均外径比值不得大于15% ;传 输信号的线芯导体1采用实心镀锡退火软铜丝,单丝直径为0.8mm。绝缘层2为交联聚烯烃绝缘料,绝缘厚度为0.7mm;护层3为交联阻燃聚烯烃, 为保证相邻线芯的绝缘层2之间的间隔距离在1.0至1.4mm,护层厚度为0.6mm,护层 单独挤压在绝缘表面,绝缘层2和护层3不应粘连;护套层4采用交联阻燃聚烯烃,挤 出采用特殊的模具,将线芯与线芯之间的间隙填实,保证电缆的圆整度,护套层厚度为 1.1mm。护层3和护套层4共同保证电缆的高阻燃性。绝缘和护套材料满足德国莱茵 TUV公司的技术规范2PfG 1169/08.2007的要求,保证了电缆特性和使用寿命。实施事例5,太阳能光伏多芯电缆,缆芯由五条线芯绞合而成,其中3条传输电 力的线芯导体截面积为2.5_2,2条传输信号的信号线芯导体截面积为0.75mm2,每条线芯包括导体1、绝缘层2与绝缘保护层3,传输电力的线芯导体1采用镀锡退火软铜丝, 单丝直径为0.25mm,最小伸长率为20%,多根单丝一次束绞形成导体1,绞合导体椭圆 度规定为绞合导体同一截面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之差与平均外径比值不得大于15% ;传 输信号的线芯导体1采用实心镀锡退火软铜丝,单丝直径为0.97_。绝缘层2为交联聚烯烃绝缘料,绝缘厚度为0.7mm;护层3为交联阻燃聚烯烃, 为保证相邻线芯的绝缘层2之间的间隔距离在1.0至1.4mm,护层厚度为0.6mm,护层 单独挤压在绝缘表面,绝缘层2和护层3不应粘连;护套层4采用交联阻燃聚烯烃,挤 出采用特殊的模具,将线芯与线芯之间的间隙填实,保证电缆的圆整度,护套层厚度为 1.1mm。护层3和护套层4共同保证电缆的高阻燃性。太阳能光伏多芯电缆,导体可以是实心裸铜丝,可以是实心的镀层铜丝,可以 是绞合的裸铜丝,也可以是绞合的镀层裸铜丝。缆芯可以根据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要求任 意组合为2至5芯,导体截面为0.5mm2至10.0mm2的不同芯数和截面的太阳能光伏多芯电 缆;线芯不但可以传输电力,而且可以传输信号,对太阳能光伏组件进行检测和控制。以上举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其中几个实施事例的枚举,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 限于以上实施事例,任何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进行的改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内 容。
权利要求1.太阳能发电系统用电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护套与缆芯,缆芯由至少两个线芯 绞合而成,线芯包括导体、导体外的绝缘层以及绝缘层外的护层,绝缘层为交联聚烯烃 绝缘层,护层为交联阻燃聚烯烃护层,护套为交联阻燃聚烯烃护套,每两根相邻接的线 芯的绝缘层的距离L在0.6mm-3.0mm之间,护层的厚度在0.3mm-1.0mm之间,护套将 线芯之间的间隙填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芯数量为2 芯至5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为辐 照交联聚烯烃,它的厚度在0.3mm-2.0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套为辐照 交联阻燃聚烯烃,它的厚度在0.5mm-2.5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芯截面接 在 1.5mm2-10.0mm2 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距离L在 0.8mm-2.8mm 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距离L在 1 .Omm-2.5mm 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距离L在 1.2mm-2.0mm 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为 125°C辐照交联聚烯烃的绝缘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层与护套 分别为125°C辐照交联阻燃聚烯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光伏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用电缆。它包括护套与缆芯,缆芯由至少两个线芯绞合而成,线芯包括导体、导体外的绝缘层以及绝缘层外的护层,绝缘层为交联聚烯烃绝缘层,护层为交联阻燃聚烯烃护层,护套为交联阻燃聚烯烃护套,每两根相邻接的线芯的绝缘层的距离L在0.6mm-3.0mm之间,护层的厚度在0.3mm-1.0mm之间,护套将线芯之间的间隙填实。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具备较高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和阻燃性能以及低烟无卤、低毒性能与较高的耐辐照性能、防雷性能、很长的使用寿命等,可以传输交流电以及通讯信号。
文档编号H01B7/04GK201804606SQ20102053565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5日
发明者朱咸林, 朱浩, 王翠, 范沛菁, 郭大利, 陆庭安, 马定烽 申请人:常州八益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