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导微带线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685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波导微带线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用于微波、毫米波等电路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更详细地涉及相互转换在波导进行传输的功率和在微带线进行传输的功率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
背景技术
波导微带线转换器广泛用于连接波导与微带线。作为波导微带线转换器提出了如下结构将由电介质基板形成的电介质填充波导连接到波导剖面,并在该电介质填充波导内设置狭缝、导体图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现有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中,通过调整电介质填充波导、设置在电介质基板内的狭缝、导体图案的尺寸来进行阻抗匹配,所述电介质填充波导在电介质基板内由导体图案和连接各导体图案的连接导体形成。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许第3672241号公报(图1等)

发明内容
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课题。在现有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中,由于由导体图案和连接导体构成柱形壁波导,所以连接导体列大致成一条直线。所以在柱形壁波导剖面大的情况下,不能抑制来自连接微带线与波导的连接部的放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的放射变大。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可以抑制来自连接微带线与波导的连接部的放射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本发明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具有波导;电介质基板,以覆盖所述波导的一端的方式连接;带状导体,设置在所述电介质基板的一个面的端部;导体板,设置在所述电介质基板的一个面的大致中央,与所述带状导体连接;接地导体,设置在除所述波导与所述电介质基板的连接区域以外的所述电介质基板的另一个面;以及多个连接导体,连接除连接所述带状导体与所述导体板的部分以外的所述导体板的周边与所述接地导体,其中,将开口设置于所述波导与所述电介质基板的连接区域的所述接地导体,以经由所述电介质基板覆盖所述开口的方式设置所述导体板,由所述带状导体和所述接地导体形成微带线,以使排列在所述微带线的纵向并且设置在所述导体板的相向的两侧的2列连接导体的列间隔在所述带状导体与所述导体板的连接部附近比所述开口附近窄的方式,配置连接导体。根据本发明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通过以使排列在微带线的纵向并且设置在导体板的相向的两侧的2列连接导体的列间隔在带状导体与导体板的连接部附近比开口附近窄的方式配置连接导体,连接部处的柱形壁波导的剖面变小,所以可以抑制放射量。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A,线的剖面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结构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结构的俯视图。图5是图4中的B-B,线的剖面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结构的俯视图。图7是图6中D-D,线的剖面图。符号说明101电介质基板、102带状导体、103导体板、104接地导体、105连接部、106连接导体、107波导、108开口、109输入输出端、110输入输出端、111柱形壁波导、302、303带状导体、304、305连接部、306、307输入输出端、308、309柱形壁波导、408开口。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利用图对本发明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的优选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对本发明实施例1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结构的俯视图。另外,图2是图1中的A-A’线的剖面图。 另外,下面在各图中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在图1和图2中,本发明实施例1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中设有长方形(矩形)的电介质基板101、形成在电介质基板101的表面的带状导体102、形成在电介质基板101的表面的汉字“凸”字状的导体板103、形成在电介质基板101的整个背面(除了开口 108)的接地导体104、连接除连接带状导体102与导体板103的边以外的导体板103的边(缘)附近的周边与接地导体104的圆柱状的13根(多个)连接导体106、和矩形的波导107,其中, 相互转换在波导107进行传输的功率和在微带线进行传输的功率,所述微带线由设置在电介质基板101的背面的接地导体104以及设置在表面的带状导体102构成。另外,带状导体102和导体板103是通过连接部105连接的。矩形的开口 108在波导107内设置于接地导体104。波导107的输入输出端109表示在图2的下方。由带状导体102和接地导体104形成的微带线的输入输出端110表示在图1的左侧。柱形壁波导 111由导体板103、接地导体104以及连接导体106构成。连接部105附近的连接导体106 的列间隔Dl比开口 108附近的连接导体106的列间隔D2窄(Dl < D2)。下面,参照图对本实施例1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的工作进行说明。从波导107的输入输出端109输入的高频信号经由开口 108输出至柱形壁波导 111。输出至柱形壁波导111的高频信号经由连接部105从微带线的输入输出端110输出。 在这里决定连接导体106的排列方式,以使阻抗匹配。如上所述,本实施例1作为波导微带线转换器工作。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1中,由于连接部105附近的微带线的纵向的2列连接导体 106的列间隔Dl比开口 108附近窄,所以有如下效果从连接部105附近向波导微带线转换器外放射的功率变小。另外,在本实施例1中,开口 108的大小(形状)与波导107的剖面相同,但不限于此,开口 108可以比波导107的剖面配置在更内侧,也可以以覆盖波导107的剖面的方式位于外侧。即,开口 108的大小(形状)可以比波导107的剖面小,也可以大。另外,在本实施例1中,对导体板103是矩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圆形、多角形等其他形状。进而,在本实施例1中,对开口 108是矩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圆形、多角形等其他形状。对连接导体106是圆柱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四角柱状、多角柱状等其他形状。如上,根据本实施例1,通过以使连接部105附近的微带线的纵向的2列连接导体 106的列间隔Dl在微带线与波导107的连接部105附近比波导107的开口 108附近窄的方式配置连接导体106,从而连接部105处的柱形壁波导111的剖面变小,所以可以抑制放射量。实施例2参照图3对本发明实施例2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的结构的俯视图。图3中,2个缺口 201设置于导体板103。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下面,对本实施例2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的工作进行说明。本实施例2的工作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但是,由于可以通过调整缺口 201的位置以及形状来进行阻抗匹配,所以有阻抗匹配变得容易的效果。实施例3参照图4和图5对本发明实施例3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结构的俯视图。另外,图5是图4中的B-B’线的剖面图。在图4和图5中,2个带状导体302、303与导体板103分别通过连接部304、305连接。该波导微带线转换器有如下3个输入输出端波导107的输入输出端109、微带线的输入输出端306、307。柱形壁波导308、309由连接导体106、接地导体104以及导体板103构成。下面,对本实施例3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的工作进行说明。从波导107的输入输出端109输入的高频信号经由开口 108输出至柱形壁波导 308、309。但是,本实施例3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由于是以图4中的C-C’线的剖面相对称的结构所以可以在C-C’线的剖面假设电壁,因此,高频信号相互反相地向柱形壁波导308、 309输出。然后,输出至柱形壁波导308、309的高频信号经由连接部304、305分别输出至微带线的输入输出端306、307。在这里,决定连接导体106的排列方式以及缺口 201的尺寸, 以使阻抗匹配。如上所述,本实施例3中,有如下效果可以实现从2个微带线以反相输出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S卩,本实施例3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对如下剖面(C-C’线的剖面)成对称结构,该剖面通过波导107内的信号传输方向的中心以及与管壁并行的面、通过对电介质基板101 垂直的面、通过对微带线的纵向垂直的面。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对从波导107的输入输出端109输入高频信号并向微带线的输入输出端306、307输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从微带线的输入输出端306、307输入反相的高频信号,并向波导107的输入输出端109输出的情况也同样。另外,在本实施例3中示出了开口 108是矩形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圆形、多角形等其他形状。实施例4参照图6和图7对本发明实施例4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结构的俯视图。另外,图7是图6中的D-D’线的剖面图。图6和图7中,开口 408以比波导107的与高频信号的传输方向垂直的剖面更内侧的方式设置于接地导体104。下面,对本实施例4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的工作进行说明。本实施例4的工作与上述实施例3同样。但是,由于开口 408以比波导107的剖面更内侧的方式设置,所以即使电介质基板101和波导107在制作时与设计的位置有偏差地连接,也由于开口 408在波导107的剖面内,所以有特性恶化小这样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波导微带线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波导;电介质基板,以覆盖所述波导的一端的方式连接; 带状导体,设置在所述电介质基板的一个面的端部; 导体板,设置在所述电介质基板的一个面的大致中央,与所述带状导体连接; 接地导体,设置在除所述波导与所述电介质基板的连接区域以外的所述电介质基板的另一个面;以及多个连接导体,连接除连接所述带状导体与所述导体板的部分以外的所述导体板的周边与所述接地导体,将开口设置于所述波导与所述电介质基板的连接区域的所述接地导体, 以经由所述电介质基板覆盖所述开口的方式设置所述导体板, 由所述带状导体和所述接地导体形成微带线,以使排列在所述微带线的纵向并且设置在所述导体板的相向的两侧的2列连接导体的列间隔在所述带状导体与所述导体板的连接部附近比所述开口附近窄的方式,配置连接导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状导体与所述导体板的连接部附近的所述导体板上设置有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关于如下剖面成对称结构,该剖面通过所述波导内的信号传输方向的中心以及与管壁并行的面、通过对所述电介质基板垂直的面、通过对所述微带线的纵向垂直的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波导微带线转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配置在比所述波导的与信号传输方向垂直的剖面更内侧。
全文摘要
具有波导;电介质基板,以覆盖波导的一端的方式连接;带状导体,设置在电介质基板的表面;导体板,设置在电介质基板的表面,与带状导体连接;接地导体,设置在电介质基板的背面;多个连接导体,连接导体板的周边与接地导体,将开口设置于连接区域的接地导体,由带状导体和接地导体形成微带线,以使排列在所述微带线的纵向并且设置在导体板的相向的两侧的2列连接导体的列间隔在连接部附近比开口附近窄的方式配置连接导体。
文档编号H01P5/107GK102318134SQ20108000714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7日
发明者广田明道, 田原志浩, 米田尚史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