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物模压方法以及内部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0232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夹物模压方法以及内部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物模压(insert molding)方法,该方法是用连接器用内部端子装填金属模具,然后所述内部端子被注入到该金属模具中的绝缘物包围并且该绝缘物被固化;并且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夹物模压的内部端子。
背景技术
对于电子电路中的高速信号处理以及装置的小型化的需求显著增加。因而,在连接器领域中,提出了各种方案来满足高速且高密度的信号电路。对于连接器的其中一个重要事项是阻抗的匹配,以满足信号的高速。在阻抗的匹配(阻抗匹配)中,当相互连接的信号电路的阻抗彼此不匹配时,由于在信号电路的连接部分(连接器部分)分别引起信号的反射,所以阻抗要与预定阻抗(例如,75Ω、95Ω等等)匹配。为了实现信号传送速度的加速,通过采用阻抗匹配来抑制高频信号的反射波的发生是重要的。因此,通常,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通过调节端子的主体部分的面积来获得阻抗的匹配的方法。这种方法作为用于获得阻抗匹配的方法是独一无二的。然而,当设计最佳形状时,由于需要通过改变金属模具来进行调节,所以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少量生产。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通过调节相邻触点的对向面积来调节阻抗以使其减小的方法。考虑到结构,这种方法不能满足比规定阻抗低的阻抗。此外,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具有绝缘体和在该绝缘体中并排布置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上连接器部分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绝缘体由树脂组合物形成,该树脂组合物通过在基质树脂中混合5到85%重量的陶瓷介电粉末而获得,该陶瓷介电粉末具有在25°C、lMHz 下测定的30或30以上的相对介电常数。根据这种方法,在不改变连接器的形状的情况下能够改变阻抗。在这种方法中,由于根据所使用的树脂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来确定阻抗,所以引起不便,即不能获得连接器结构方面的灵活性。因而,在具有通过绝缘部件来支撑用于连接芯线的内部端子的结构的同轴电缆用的连接器中,产生屏蔽不足的区域,使得在该区域附近的阻抗高产生上面所述的反射波或者引起传送效率在这部分变差。在这种情况下,调节绝缘部件的形状(厚度)以调节树脂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因此可以调节阻抗。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内部端子压入到具有规定的相对介电常数的绝缘部件的接纳孔的操作。当为了降低阻抗而使绝缘部件形成为薄时,在压入操作期间引起绝缘涂层破损或者内部端子损坏的不便。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内部端子损坏,考虑利用金属模具用树脂材料对内部端子施加夹物模压的一种方法。在该夹物模压中,不需要将内部端子压入到绝缘部件的压入操作。 因而,能够避免绝缘涂层的破损或者内部端子的损坏。此外,尽管绝缘部件形成为薄的以便获得规定阻抗,但也能够确定地一体保持该内部端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公开JP-A-6-96814
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公开JP-A-8-162227专利文献3 日本专利公开JP-A-2001-21042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内部端子的上述常用的夹物模压方法包括下述要解决的问题。S卩,可以考虑这样一种情况在内部端子的夹物模压期间,树脂材料流出而在安装于金属模具中的内部端子的前端或后端的外周边或内周边固化,使得阻碍了内部端子与配对侧连接器的内部端子的电气接触和机械接触或者与屏蔽电线的芯线的电连接。通过考虑上述情况而设想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在通过夹物模压将内部端子容纳在薄的树脂材料中以减小阻抗的内部端子的夹物模压方法中,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树脂材料在该夹物模压期间流出到内部端子的前端和后端的夹物模压方法和内部端子。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内部端子的夹物模压方法的特征在于下述的 (1)和⑵。(1) 一种内部端子的夹物模压方法,其中在用用于连接器的内部端子装填金属模具之后,注入树脂材料并且所述内部端子被该树脂材料包围并且该树脂材料被固化,其中, 在通过矩形片的两端部的其中一端部用其中另一端部覆盖而形成的所述内部端子的中空筒状主体部分被所述金属模具保持的状态下,注入所述树脂材料。(2) 一种具有上述(1)的结构的夹物模压方法,其中,在至少所述内部端子的主体部分的后端以及除了该后端之外的任意部分被所述金属模具保持的状态下,注入所述树脂材料。根据具有上述(1)和O)的结构的夹物模压方法,当金属模具保持内部端子的主体部时,通过两个端部的其中一个端部用其中另一个端部覆盖而形成的缝隙被完全闭合, 以防止树脂材料从主体部的外部进入到内部。因此,能够避免中空管状的主体部中的树脂材料通过该主体部的前端和后端而流出到外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内部端子的特征在于下述的(3)。(3)由树脂材料夹物模压的内部端子,其中,该内部端子包括通过矩形片的两端部的其中一端部被其中另一端部覆盖而形成的中空管状的主体部。根据具有上述(3)的结构的内部端子,当金属模具保持内部端子的主体部的时候,通过用两端部分的其中另一端部覆盖其中一端部而形成的缝隙被完全闭合,以防止树脂材料从该主体部的外部进入到内部。因此,能够避免中空管状的主体部中的树脂材料通过该主体部的前端和后端而流出到外部。结果,能够确定地获得配对连接器侧的内部端子与所述内部端子的电气连接和机械连接,并且通过钎焊或压紧(caulk)能够保证与屏蔽电线的芯线的电气连接和机械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根据本发明,在夹物模压期间,能够防止树脂材料流出到内部端子的前端和后端。 结果,能够分别可靠地确保配对侧连接器的内部端子与前端的电气连接和机械连接以及屏蔽电线的芯线与后端的电气连接和机械连接。
如上所述,简要地说明了本发明。此外,当通过参考附图来阅读下述的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时,本发明的细节将更加清楚明确。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部端子的成型方法的成型过程图。图1(a) 至图1(d)分别示出了该成型方法的其中一个过程的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内部端子的成型金属模具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示出了成型金属模具连接于图1所示的内部端子的状态的纵向剖视图。图4是示出了具有载板的夹物模压的内部端子局部剖开的前视图。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部端子的透视图。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部端子的透视图。图7是示出图5所示的内部端子连接于屏蔽电线的芯线的状态的透视图。图8是屏蔽部件的透视图。图9是示出了屏蔽部件连接于图7所示的屏蔽电线和内部端子的状态的透视图。图10是内部端子和屏蔽部件连接于图9所示的屏蔽电线的连接结构的纵向剖视透视图。附图标号11内部端子Ila连接部lib压力接触部Ilc主体部Ild 缝隙12 载板13配合孔14 上模15 下模14a、1 型腔14b、15b 半圆孔16滑动模17注入孔18树脂材料19屏蔽电线20 芯线21内部绝缘涂层22外部导体(屏蔽导体)23外部绝缘涂层24屏蔽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图1至图10在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部端子的夹物模压方法。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部端子的成型方法的成型过程图。首先,将参考该成型过程图描述内部端子的夹物模压方法。在进行内部端子的夹物模压方法中,准备包括多个内部端子11和一个载板12的链端子A。载板12由长带状的导电金属片形成。在带状部分的一侧中,多个内部端子11沿着横向连续且一体地设置成一排。内部端子31包括连接部11a、压力接部触(桶部)lib和主体部(插入式接头部 11c。它们中的连接部Ila是与载板12连续的短且薄的带状部分,并且压力接触部lib设置成该连接部Ila连续。压力接触部lib形成为大致U形截面的形状。压力接触部lib的以U形形状竖立的两个片用于压紧(caulk)并固定屏蔽电线的芯线。此外,主体部Ilc是通过将矩形片沿着作为中心线的纵向压力加工成细管状而形成的部分,并且其端部具有锥形形状。主体部Ilc是连接于配对侧连接器的内部端子(阴侧端子)的部分。此外,主体部Ilc具有缝隙lld,该缝隙Ild是当使主体部Ilc加工为细管状时所形成的。所述缝隙Ild是在主体部Ilc的纵向上延伸的槽口部分。当主体部Ilc 被压力加工为管状时,矩形片的两个端部的其中一个端部位于另一个端部之上,即,一个端部形成为覆盖另一个端部。利用缝隙lld,由于主体部在下述夹物模压期间的变形,可以提升对金属模具的粘附性,并且柔性地且平稳地进行与配对侧连接器的内部端子的连接。缝隙Ild是微小的间隙。如下所述,在夹物模压期间,所述缝隙被闭合。因而,作为树脂材料的合成树脂液体不会通过缝隙Ild而渗漏到主体部Ilc的内部中。在载板22中,配合孔13在纵向上并排设置,在连接器的装配操作期间使用的诸如机器人臂这样的输送装置的突出部(图中未示出)配合于该配合孔13。当装配连接器时, 在输送装置的突出部配合于所述配合孔13的状态下,可以移动全部链端子A。然后,将金属模具B连接于具有这种结构的链端子A的内部端子11。金属模具B 包括上模14、下模15和滑动模16。如图1 (a)和图3所示,上模14和下模15具有分别从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上覆盖从内部端子11的主体部Ilc的后端到该主体部Ilc的中间部分的规定长度的尺寸和形状(将主体部Ilc被上模14和下模15覆盖的部分称作主体部Ilc 的后端部分)。滑动模16具有能够在主体部Ilc的轴向上插入而覆盖从该主体部Ilc的前端到该主体部Ilc的中间部分的规定长度的尺寸和形状(将主体部Ilc被滑动模16覆盖的部分称作主体部Ilc的前端部分)。如图2所示,当使上模14和下模15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叠置时,该上模和下模在其中具有卷轴状的型腔Ha和15a以及与该型腔1 和1 相连通以形成细圆孔的半圆孔 14b和15b。型腔14a和1 使所述上模14和下模15的一端(附图中的左端)开口并且该上模14和下模15的另一端(附图中的右端)通过所述半圆孔14b和1 而开口。半圆孔14b和15b的内径(上述细圆孔的内径)形成为在下述的夹物模压期间, 当内部端子11的主体部IlC的后端部分被设置在上模14与下模15之间时,在竖直方向上压紧该主体部Ilc的后端(更具体地说,形成为比主体部Ilc的外径略小)。此外,在上模 14中,设置有与上模14的型腔1 相连通的树脂材料(绝缘材料)的注入孔17。滑动模16包括中心孔16a和与该中心孔16a分开且同心设置的环形孔16b。在滑动模16的端面(图2中的右侧端面)中,中心孔16a与环形孔16b可以与上模14和下模15的型腔Ha禾口 1 相连通。滑动模16的中心孔16a具有与被上模14和下模15保持的所述内部端子11的主体部Ilc的前端部分相同的长度,并且其内圆周的直径设计为具有所述内部端子11的主体部Ilc的前端部分能够没有间隙地插入其中的尺寸(更具体地说,略小于主体部Ilc的外径)。此外,环形孔16b用作用于形成下述树脂材料18的罩部18d以保护该内部端子11的区域。上模14、下模15和滑动模16被设置成在夹物模压期间彼此邻接,以使得中心孔16a、 卷轴孔和细圆孔的中心轴线分别对齐。当利用包括上述的上模14、下模15和滑动模16的金属模具B开始夹物模压时, 如图1所示,从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由箭头标记a所示的方向和由箭头标记b所示的方向)上分别用上模14和下模15覆盖端子11的主体部Ilc的规定部分,以覆盖该内部端子 11的主体部Ilc的后端部分。此外,使滑动模16在内部端子11的轴向(由箭头标记c所示的方向)上移动,以覆盖该内部端子11的主体部Ilc的前端部分。在图1(b)和图3中示出金属模具B连接于内部端子11之后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如上所述半圆孔14b和16b分别压紧内部端子11的后端。另一方面,滑动模16的中心孔16a压紧插入到该中心孔16a中的主体部分Ilc的前端部分的外圆周。这种压紧状态由于如上所述的缝隙Ild通过主体部Ilc自身的弹性变形而获得。然后,如图2和3所示在上模14、下模15和滑动模16相互邻接的所述金属模具中,树脂材料(绝缘材料)从注入孔17注入到型腔14a和15a中。所注入的树脂材料在型腔1 和15a中扩散,而且,滑动模16的环形孔16a逐渐被该树脂材料填充。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由于上模14和下模15的半圆孔14b和1 分别从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压紧内部端子11的主体部Ilc的后端,所以型腔Ha和15a中的树脂材料不能通过该半圆孔14b和1 与该主体部Ilc的后端之间的部分而流向连接部Ila或压力接触部lib。此外,由于滑动模16的中心孔16a压紧插入到该中心孔16a中的主体部Ilc 的前端部分的外圆周,所以树脂材料不能通过该中心孔16a与该主体部Ilc的前端部分之间的部分而流向内部端子11的前端,即,与配对侧连接器的内部端子连接的连接部分。此外,由于内部端子11的主体部Ilc的前端部分被滑动模16压紧,并且所述后端部分分别被上模14和下模15压紧,所以该主体部Ilc的缝隙Ild被闭合,S卩,形成该缝隙 Ild的矩形片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在各端部产生相互紧密接触的状态下叠置。因此,型腔Ha和15a中的树脂材料不会通过缝隙Ild而流向主体部Ilc的内部。结果,树脂材料不能通过主体部Ilc的内部而流向该主体部Ilc的前端以及连接部Ila或压力接触部lib。另一方面,在将树脂材料注入到金属模具B中之后,当过去了规定时间时,所述树脂材料固化。于是,随后,如图1(c)所示,在与上述方向相反的箭头标记d所示的方向上使上模14分离。此外,如图1(d)所示,在由箭头标记e所示的方向上使滑动模16分离。最后,在由箭头标记f所示的方向上使下模15向下分离。以这种方式,当移除了金属模具时, 夹物模压出具有载架12的内部端子11,该内部端子11由卷轴状树脂材料18覆盖,如图4 所示。分别对连续设置在载架12中的多个内部端子11同时施加上述夹物模压。最后, 使内部端子11在连接部Ila与载架12分开。因而,获得了如图5所示的这种单个内部端子组合件(成型品)K。这种内部端子组合件可以用于装配连接于屏蔽电线的连接器。
形成这里得到的内部端子组合件K的树脂材料18如图4所示包括内部端子11 的主体部Ilc所通过的通孔18a ;图5所示的与所述通孔18a连通并且朝树脂材料18的外周侧开口的多个切口部18b ;在在外周中具有一对凸缘的卷轴部18c ;以及通过规定间隙G 覆盖内部端子11的主体部(插入式接头部)Ilc的外周的罩部18d。对切口部分18b,施加所谓的变轻加工来调整主体部11附近的阻抗,以凭借使贯通所述通孔18a的主体部Ilc向外露出使其增大。当希望降低阻抗时,通孔18a是不必要的(参见图6)。当适当地改变切口部18b的形状时,能够自由地调节主体部Ilc附近的阻抗。在能够如上所述来设置切口部18b的背景下,根据利用树脂材料18的内端子11的夹物模压方法,由于不需要内部端子 11对树脂材料18的压入操作,所以能够减小树脂材料18所需要的强度。结果,提高了树脂材料18的形状的灵活性。如图7所示,压紧一体地具有如上所述获得的树脂材料18和内部端子11的内部端子组合件K,以便用内部端子11的压力接触部lib覆盖屏蔽电线19的芯线20的末端。 因而,内部端子11能够电连接且机械连接于芯线20。屏蔽电线19具有内部绝缘涂层21、 外部导体(屏蔽导体)22和外部绝缘涂层23依次层叠在作为中心的内部导体的芯线20上的结构。将外部导体22的端部折回在外部绝缘涂层23的末端上,以重叠在该末端上。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将同轴电缆用作为屏蔽电线19。然后,准备图8所示的屏蔽部件24。该屏蔽部件M通过将导电金属板压力加工成规定形状、将该金属板的一部分卷绕成圆筒形状,并且将其它部分弯曲成圆弧形状而形成。 屏蔽部件M包括在上述一部分的两侧中的圆筒成形部Ma、用于保持内部端子组合件K的一对桶部Mb、用于保持屏蔽电线19的外部导体22的导体保持部Mc,以及用于保持外部导体涂层23的一部分的绝缘被覆保持部Md。如图9所示,具有上述结构的屏蔽部件M连接于与屏蔽电线19的芯线20连接的内部端子组合件K。首先,将形成内部端子组合件K的树脂材料18的前端插入到预先加工成圆筒状的圆筒形成部Ma中,并且将桶部24b压紧在卷轴部18c上。此外,将导体保持部 24c压紧在屏蔽电线19末端的外部导体(屏蔽导体)22的折回部分上。然后,进一步地,将绝缘涂层保持部24d压紧在屏蔽电线19的外部绝缘涂层23上。从而,屏蔽部件M固定于内部端子组合件K。在这种情况下,在连接器连接于屏蔽电线19的连接部分中,为了确保用于连接芯线的区域,如图9和图10所示,形成没有被屏蔽部件M屏蔽的区域H。在该区域H中,连接器中的高频阻抗高,这导致包含屏蔽电线19的传送路径的高频性能变差。因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被桶部24b压紧的树脂材料18的卷轴部18c颈部的厚度减小。可以通过如上所述的内部端子11的夹物模压来减小卷轴部18C的厚度。与其相比,由于通常所进行的用于将内部端子11压入到卷轴18c的方法具有卷轴部18c很可能破损或者内部端子11很可能损坏的事故的忧虑,所以不希望使用小厚度的卷轴部18c。另一方面,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上述夹物模压极其容易减小卷轴部18c的厚度。尽管卷轴部18c是薄的,但也可以在不损坏该卷轴部18c或者损害内部端子的情况下使该内部端子连接(一体地形成)于包括该卷轴部18c的内部端子组合件K。结果,由于减小了卷轴部18c的厚度,所以能够调节形成所述卷轴部的树脂材料的介电常数。因此,可以使高频阻抗降低为最佳值。
因此,可以将内部端子组合件K附近的阻抗抑制为薄部中的低阻抗与未施加屏蔽部件的区域中存在的高阻抗的平均值。因此,能够改进内部端子组合件K附近的高频特性。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了在卷轴部18c中设置切口部18b的实例。切口部 18b用于使芯线20暴露与于外部空气,以便增大在这部分中的阻抗。因此,当并未被屏蔽部件M覆盖的区域的阻抗高时,使用在树脂材料中并未设置切口部18b的内部端子组合件 K。当需要调节阻抗时,可以适当地设置切口部18b。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夹物模压方法和内部端子,当金属模具保持内部端子11 的主体部Ilc时,通过两个端部的其中一个端部用另一个端部覆盖而形成的缝隙Ild完全闭合,以防止树脂材从主体部Ilc的外部进入内部。结果,能够确定地获得配对连接器侧的内部端子与所述内部端子的电气连接和机械连接,并且能够保证通过钎焊或压紧对屏蔽电线的芯线的电气连接和机械连接。通过参考特定示例性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修改和改进。本申请基于2009年9月1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 ANo. 2009-215919),并且其内容合并于此作为参考。
权利要求
1.一种内部端子的夹物模压方法,其中,在用用于连接器的内部端子装填金属模具之后,注入树脂材料并且所述内部端子被该树脂材料包围并且该树脂材料被固化,其中,在通过矩形片的两端部的其中一端部用另一端部覆盖而形成的所述内部端子的中空筒状主体部分被所述金属模具保持的状态下,注入所述树脂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物模压方法,其中,在至少所述内部端子的主体部分的后端以及除了该后端之外的任意部分被所述金属模具保持的状态下,注入所述树脂材料。
3.一种由树脂材料夹物模压的内部端子,其中,该内部端子包括通过矩形片的两端部的其中一端部用另一端部覆盖而形成的中空管状的主体部分。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夹物模压方法和内部端子。该夹物模压方法能够防止树脂材料在夹物模压期间流向内部端子的前端和后端。在通过矩形片的两端部的其中一端部用另一端部覆盖而形成的内部端子(11)的中空筒状主体部(11c)被所述金属模具(14)、(15)和(16)保持的状态下,注入所述树脂材料。
文档编号H01R43/24GK102498622SQ201080041168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7日
发明者森川大史, 神田秀典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