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盒及其导线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00251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线盒及其导线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线盒及其导线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太阳能模块的接线盒及其导线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光伏太阳能具有许多的优点,而使其成为现今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再生能源之一。基本上,光伏太阳能是可自由免费取得的,它不需要燃料,不会产生废弃物或污染, 且其使用的太阳能产生器仅需花费微力维持,不需特别管理即可以低运作成本持续使用20 至30年。另一方面,太阳能产生器亦可轻易地配设于一般家庭、学校或营业场所中,且在其配设组装设备的地点上并不需要再特别的处理建构或额外的占地面积,其功能运作安全且安静。而在偏远地区更可简便地借由建构所需大小的系统来生产自有供应电力。一般而言,借由太阳光产生电力能源的太阳能或太阳光电模块具有多个太阳能或光伏电池。而在太阳能模块内的太阳能电池则通常通过薄型传导带(亦称导线)而彼此连接。这些薄型传导带由太阳能模块中背离太阳的背面导出。而该薄型传导带几乎都是由铜箔所制成且由太阳能模块(如太阳能面板)的背面延伸出。此类可弯曲的薄型传导带极其敏感且不易于导接。因此,遂而有一种接线盒被应用于太阳能模块中,使得该等薄型传导带能以手工方式与接线盒的电性端子连接。另一方面,该接线盒亦可谓一太阳能或光伏系统的整合部件,因该接线盒可提供各太阳能模块(如太阳能面板)中太阳能电池间的电性连接,以及太阳能模块与其他系统组件(如直流/交流转换器)间的电性连接。一般而言,接线盒设置于太阳能面板的背面,且其内部具有电连接机构用以与太阳能模块的薄型传导带导接,并将太阳能模块产生的电流传送至外部。没有了接线盒,太阳能模块将无法适切地运作。一般而言,多个太阳能模块会串联操作,其中一被称为旁路二极管的组件以反向并联(anti-parallel)的方式连接至每一太阳能模块。该旁路二极管设置于接线盒内,固定且连接至接线盒内的电连接机构。当一太阳能模块被遮蔽或因缺陷无法产生电力时,若没有了旁路二极管,此一太阳能模块将降低整体串联太阳能模块的输出电源,甚而遭受损害。这是因为若在太阳能模块的太阳能电池群组内的一太阳能电池被部分遮蔽时,此一被遮蔽的太阳能电池会成为一阻断二极管或该太阳能电池群组电路的电阻。这将可能导致该被遮蔽的太阳能电池损害,以及太阳能模块的整体太阳能电池群组无法再提供电力。然而前述的状况可借由将一旁路二极管导入接线盒而避免,这是因为其电流可持续地流经该旁路二极管。换句话说,该旁路二极管以一反向并联(anti-parallel)的方式对应连接至太阳能电池群组,且具有将流经太阳能模块的电流导引通过仅提供低功率的太阳能电池群组。亦即该太阳能模块的太阳能电池群组各端子皆因该旁路二极管而呈现短路状态,而其他太阳能电池群组则由此旁路传输电流。借此,该被遮蔽的太阳能电池群组便不再对太阳能模块的整体效能做出贡献,但整体流经太阳能面板的电流在本质上可顺利传输,且对各别太阳能电池的损害亦可避免。
然而,由于机械性构成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对于薄型传导带与旁路二极管的构成, 使得在建构接线盒时会有一些困难产生。此外,由于手工连接、组装及安装薄型传导带,以及安装接线盒内电连接机构与旁路二极管等工艺均使其生产成本过高且耗费人力。因此到目前为止,传统的接线盒在组装上均属复杂难实施;且安装该接线盒亦极其费工。且传统的接线盒并无法提供具可靠度的电性连接;而接线盒的耐用性亦不佳。因此,有鉴于现有技术的限制与缺失,实有必要提出一种接线盒及其导线连接装置,其结构简单、具成本效益、耐用性足够对抗各种环境变量,且更易于安装及维护,进而于太阳能或光伏系统组件间维持一高质量及可靠的电性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接线盒及其导线连接装置,使其能轻易地组装、固定并将太阳能模块的薄型传导线耦接至该接线盒。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接线盒及其导线连接装置,使其能轻易地组装、固定, 且不需使用辅助工具或螺丝起子而可将太阳能模块的薄型传导线耦接至该接线盒。本发明再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应用于太阳能模块的接线盒,其结构简单、具成本效益、耐用性足够对抗各种环境变量,且更易于安装及维护。本发明尚有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应用于太阳能模块的接线盒,可用于太阳能或光伏系统组件间,并维持一高质量及高可靠性的电性连接。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态样为提供一接线盒,包括一壳体,具有一开口,用以由该开口导入多个导线;以及一电连接机构,设置于壳体的一容置槽内。电连接机构包括多个导线连接装置,分别设置于壳体的一内表面上,用以连接多个导线;以及一电流路径安排模块,具有多个电力传输组件及多个电子组件,其中该电力传输组件分别与多个导线连接装置连接,且每一该电子组件连接至两相邻的电力传输组件。其中每一该导线连接装置包含一接触组件,具有一接触部及至少一第一卡合组件;以及一压合组件,具有一压制部及至少一第二卡合组件,其中该压制部与该接触组件的接触部相配合,用以固定其相对应的该导线,且第二卡合组件与第一卡合组件相组接,用以组合接触组件与压合组件。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样态为提供一种应用于太阳能模块接线盒的导线连接装置,包含一接触组件及一压合组件。其中该接触组件具有一接触部及至少一第一卡合组件。压合组件具有一压制部及至少一第二卡合组件,其中压制部与接触组件的接触部相配合,用以固定其相对应的该导线,且第二卡合组件与第一卡合组件相组接,用以组合接触组件与压合组件。本发明提供一种接线盒,其结构简单、具成本效益、耐用性足够对抗各种环境变量,且更易于安装及维护。再者,本发明接线盒所具有的导线连接装置,能轻易地组装、固定,且不需使用辅助工具或螺丝起子而可将太阳能模块的薄型传导线耦合至该接线盒。而且,本发明的接线盒可用于太阳能或光伏系统组件间,并维持一高质量及高可靠性的电性连接。


图1揭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应用于太阳能模块的接线盒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揭示图1中接线盒的电连接机构示意图。图3A揭示图2中该电连接机构的导线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B揭示图3A中该电连接机构的导线连接装置的结构分解图。图4A及图4B分别揭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电连接机构的电流路径安排模块的结构前视图与后视图。图5A揭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具电流路径安排模块的电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B揭示图5A中电子组件与电力传输组件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6揭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具电流路径安排模块的电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图7A揭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具电流路径安排模块的电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图7B揭示图7A中电子组件与电力传输组件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8揭示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具电流路径安排模块的电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 接线盒10 壳体101 基座IOla:开口IOlb:固定组件102 上盖103:容置槽11:电连接机构12 导线连接装置121 接触组件1211 接触部1212:固定部1212a:穿孔1212b 脚部1213 第一卡合组件1214 突起组件122:压合组件1221 压制部1222 第一延伸臂1223 第二延伸臂1224、1225 第二卡合组件13:电流路径安排模块131 载具132:电力传输组件133 第一连接垫
134 第二连接垫14:电子组件14a、14b、14c 旁路二极管15:电流路径安排模块150:电力传输组件150a、150b、150c、150d 导电轨151 主体部1511 第一侧壁1512 第二侧壁1513 滑动槽1513a:导引段1513b:弧形段1513c 基底段1514 第一连接垫1515 第二连接垫1516 卡合组件152 弹性组件152a、15 :支臂152c 连接部153 载具16 电子组件16a、16b、16c 旁路二极管161 端子17:电流路径安排模块170:电力传输组件170a、170b、170c、170d 导电轨1701 主体部1702 啮合组件1703 第一连接垫1704 第二连接垫1705 延伸臂1706 接收槽1707 基底段171:电子组件171a、171b、171c 旁路二极管1711 端子172 载具1721 啮合组件1722:固定组件
18:电流路径安排模块180:电力传输组件180a、180b、180c 及 180d 导电轨1801 主体部1802 啮合组件1803 第一连接垫1804 第二连接垫181:电子组件181a、181b、181c 旁路二极管1811 端子182 载具1821 啮合组件1822:支撑组件1823:固定组件2 导线2a、2b、2c 及 2d 导线3:电缆
具体实施例方式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请参阅图1,其揭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应用于太阳能模块的接线盒外观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接线盒1包含有一由耐用塑料所制成的壳体10,其可承受一切外在天候因素的影响并保用至少二十年,同时也具有绝缘的特性。壳体10包含一基座101及一上盖102, 可拆离的上盖102可固定于基座101上或与之啮合。壳体10具有至少一开口形成于基座 101的底部,用以将太阳能模块的导线导入壳体10的内部。接线盒的外壳10可被固定或贴合于太阳能模块的背面(未揭示于图1中)。图2揭示图1中接线盒的电连接机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接线盒1包括一电连接机构11,其设置于基座101的容置槽103内,且通过基座101开口 IOla与太阳能模块的导线2及两电缆3耦合连接。电连接机构11包括多导线连接装置12及一电流路径安排模块13,其中可拆式的电流路径安排模块13连接至导线连接装置12及电缆3。导线连接装置12彼此分离地设置于基座101的一内部表面上,且构造为导接太阳能模块的导线2,即如图标的四个扁平导线h、2b、2c及2d。导线连接装置12以轨道、嵌设、啮合、锁固或黏合的方式锁固、固定或贴合于基座101的底部表面上,且不以此为限。图3A揭示图2中该电连接机构的导线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B揭示图3A中该电连接机构的导线连接装置的结构分解图。如图2、图3A及图:3B所示,每一导线连接装置12包括一接触组件121及一压合组件122。接触组件121由一金属材质所制成,并包括一接触部1211、一固定部1212及一或多个第一卡合组件1213。接触部1211与太阳能模块的一导线2组配连接。固定部1212与接触部1211连接,并通过固定组件而与其相对应的电流路径安排模块13的电力传输组件组配连接。固定部1212具有一穿孔121 及一向下延伸的脚部1212b。于一较佳的实施态样中,两第一卡合组件1213可排列于接触部1211的两相对侧壁上,并于压合组件122与接触组件121组合时分别与压合组件122的对应卡合组件相组接。压合组件122由一金属材质所构成,包含一压制部1221、一第一延伸臂1222 及一第二延伸臂1223。压合组件122更可为一体成型的弹性体组件。压制部1221构造为与接触组件121的接触部1211相配合,用以固定太阳能模块的导线2。第一延伸臂1222及第二延伸臂1223则与压制部1221连接,并分别由其两相对边缘向下延伸,且每一第一延伸臂1222及第二延伸臂1223具有一第二卡合组件1224、1225,用以与接触组件121的第一卡合组件1213相互组接。接触组件121可包含多个突起组件1214,以于接触部1211上形成一粗糙表面,进而在以导线连接装置12导接一导线2时,增加导线2与接触组件121间的接触面积。第一卡合组件1213构造为与压合组件122两侧的第二卡合组件1224、1225相互组接。较佳者,两侧的第一卡合组件1213可为一孔洞或一凹槽,该第二卡合组件1224、1225可为一凸部。当用户欲将导线2组合至接线盒1时,导线2的末端部分可被放置于接触组件121的接触部1211上。接着,压合组件122与接触组件121组合。压合组件122的第二卡合组件 1224、1225分别与接触组件121的第一卡合组件1213相互组接,且压制部1221可与接触组件121的接触部1211相配合以固定导线2,进而使导线2可以被稳固地固定于导线连接装置12。图4A及图4B则分别揭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电连接机构的电流路径安排模块的结构前视图与后视图。如图1、图4A及图4B所示,电流路径安排模块13可拆卸地连接至导线连接装置12与电缆3,并包括一载具131、多个电力传输组件132及多个电子组件14。电力传输组件132彼此分离地设置于载具131的一表面上,以形成多个电力传输路径。电子组件14设置于载具131上,且每一该电子组件14更连接固定于两相邻的电力传输组件132 间,进而形成一所需的电流路径配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载具131可为一印刷电路板或线路板,电力传输组件132为设置于载具131的该表面上的导电轨,且电子组件14更可为一旁路二极管。较佳者,在载具131的背面上设置四个导电轨132以及三个旁路二极管14a、 14b及14c。电力传输组件132包括一第一连接垫133,设置于载具131的一第一侧壁边缘, 以及一第二连接垫134,设置于载具131的一第二侧壁边缘。其中电力传输组件132的第一连接垫133通过例如螺丝的锁固组件来耦接至该接触组件121的固定部1212,且不以此为限。电力传输组件132中任两个第二连接垫134则通过例如螺丝的锁固组件来耦接至电缆 3的接触部,且不以此为限。使用电流路径安排模块13,则旁路二极管14a、14b及Hc可被轻易地置换及进行维护,因此当任何一个旁路二极管14a、14b及Hc故障或失效时,只要以另一个电流路径安排模块13替换即可。图5A揭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具电流路径安排模块的电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如图5A所示该电连接机构11包括多个导线连接装置12及一电流路径安排模块15。 其中电流路径安排模块15可拆卸地连接至导线连接装置12与电缆3,并包含有多个电力传输组件150及多个电子组件16。该电力传输组件150组配形成多个电力传输路径。而每一个电子组件16则连接固定于两相邻的电力传输组件150间,进而形成一所需的电流路径配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力传输组件150为导电轨,且电子组件16为一旁路二极管。 较佳者,其结构内具有四个导电轨150a、150b、150c、150d以及三个旁路二极管16a、16b及 16c。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旁路二极管16a、16b及16c均具有两个端子,连接并固定于电流路径安排模块15中任两相邻的导电轨150a、150b、150c及150d间。图5B揭示图5A中电子组件与电力传输组件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A及图5B 所示,每一电力传输组件150均具有一主体部151及一弹性组件152。主体部151包含一第一侧壁1511及一相对于第一侧壁1511的第二侧壁1512。每一该第一侧壁1511及第二侧壁1512更具有至少一滑动槽1513,其中滑动槽1513包含多个导引段1513a、一弧形段 1513b及一基底段1513c (可为一定位区段)。弹性组件152具有两支臂15 及152b,以及一连接部152c,且具有至少一对应卡合组件152d自该连接部152c向外延伸,并固定于电力传输组件150的主体部151内部表面的卡合组件1516,进而使弹性组件152设置于电力传输组件150的内部,且该两支臂15 及152b则邻近于主体部151的滑动槽1513。电力传输组件150的主体部151包含一第一连接垫1514及一第二连接垫1515,其中电力传输组件 150的第一连接垫1514通过如螺丝等固定组件与导线连接装置12的接触组件121的固定部1212连接并锁固,且不以此为限。电力传输组件150的第二连接垫1515通过如螺丝等固定组件与其对应的电缆3连接并锁固,且不以此为限。当电子组件16 (即旁路二极管16)的一端子161插置入电力传输组件150的主体部151中所对应的滑动槽1513,并由导引段1513a所导引时,该旁路二极管16的端子161 在滑动期间会推压反制该弹性组件152的支臂15 或152b。当旁路二极管16的端子161 被推压并导引行经弧形段151 而进至滑动槽1513的基底段1513c时,旁路二极管16的端子161将因弹性组件152作用的弹性回复力及推压力而被定位于滑动槽1513的基底段 1513c。也就是说,旁路二极管16的端子161可借由夹压或箝制的方法而定位于滑动槽1513 内。利用如图5A及图5B中所示的电力传输组件150,在设置旁路二极管16或当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旁路二极管16故障或失效时,可轻易地对该旁路二极管16进行插置或替换。图6揭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具电流路径安排模块的电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电连接机构11包括多个导线连接装置12及一电流路径安排模块15。电流路径安排模块15可拆卸地连接至导线连接装置12及电缆3,且包含多个电力传输组件150、 多个电子组件16,以及一载具153。电力传输组件150个别设置于载具153的一表面上,以形成多个电力传输路径。电子组件16设置于载具153上,且每一该电子组件16更连接固定于两相邻的电力传输组件150间,进而形成一所需的电流路径配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载具153为一支撑平板,用以支撑并设置电力传输组件150与电子组件16于其上,电力传输组件150为设置于载具153的该表面上的导电轨,且电子组件16更可为一旁路二极管。 电力传输组件150可以轨道、嵌设、啮合、锁固或黏合等方式设置于载具153的一表面上,且不以此为限。载具153可以螺丝固定、锁固或啮合等方式设置于壳体10的基座101的底面上,且不以此为限。使用电流路径安排模块15,则旁路二极管16可被轻易地置换及进行维护,因此当任何一个旁路二极管16故障或失效时,只要以另一个电流路径安排模块15替换即可。图7A揭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具电流路径安排模块的电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图7B揭示图7A中电子组件与电力传输组件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A及图7B所示,电连接机构11包含多导线连接装置12及一电流路径安排模块17。电流路径安排模块17可拆卸地连接至导线连接装置12及电缆3,且具有多个电力传输组件170、多个电子组件171 及一载具172。电力传输组件170彼此分离地设置于载具172的一表面上,以形成多个电力传输路径。多个电子组件171设置于载具172上,且每一该电子组件171更连接固定于两相邻的电力传输组件170间,进而形成一所需的电流路径配置。在实际应用时,载具172为一支撑平板,用以支撑并设置电力传输组件170与电子组件171于其上,电力传输组件170 则为设置于载具172的一表面的导电轨,电子组件171则可为一旁路二极管。更佳的应用实施例如图所示,在载具172的一表面上设有四个导电轨170a、170b、170c及170d,并设置三个旁路二极管171a、171b及171c。在实际应用时,每一旁路二极管171a、171b及171c均具有两个端子,连接至电流路径安排模块17中任两相邻的导电轨170a、170b、170c及170d 间。导电轨170a、170b、170c及170d可以轨道、嵌设、啮合、锁固或黏合等方式设置于载具 172的一表面上,且不以此为限。载具172可以螺丝固定、锁固或啮合等方式设置于壳体10 的基座101的容置槽103的底面上,且不以此为限。使用电流路径安排模块17,则旁路二极管171a、171b及171c可被轻易地置换及进行维护,因此当任何一个旁路二极管171a、171b 及171c故障或失效时,只要以另一个电流路径安排模块17替换即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一电力传输组件170均具有一主体部1701,且主体部1701 具有多个卡合组件1702。载具172具有多个卡合组件1721,用以与电力传输组件170的多个卡合组件1702相组接。其中载具172的卡合组件1721可为一卡勾,电力传输组件170 的卡合组件1702可为一凹槽,且不以此为限。载体172可被固定于基座101的容置槽103 的底面,载具172更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固定组件1722,基座101则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对应固定组件101b,用以与载具172的固定组件1722相配合,进而使载具172得以固定于基座101的容置槽103的底面。电力传输组件170的主体部1701更包含一第一连接垫 1703及一第二连接垫1704。其中电力传输组件170的第一连接垫1703通过如螺丝等固定组件与该导线连接装置12的接触组件121的固定部1212连接并锁固,且不以此为限。电力传输组件170的第二连接垫1704通过如螺丝等固定组件与其对应的电缆3连接并锁固, 且不以此为限。如图7A及图7B所示,电力传输组件170的主体部1701更包含多个延伸臂1705 及多个接收槽1706。每一接收槽1706更包含一基底段1707 (即为定位区段),用以承接电子组件171的一端子1711。当电子组件171的端子1711受压制并导引至接收槽1706的基底段1707时,电子组件171的端子1711可借由向下推压支臂1705而将端子1711夹压于接收槽1706的基底段1707内,进而使其定位于接收槽1706的基底段1707。也就是说,电子组件171的端子1711可借由夹压的方式而定位于接收槽1706的基底段1707内。图8揭示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具电流路径安排模块的电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电连接机构11包含多个导线连接装置12及一电流路径安排模块18。电流路径安排模块18可拆卸地连接至导线连接装置12及电缆3,且包含多个电力传输组件180、 多个电子组件181,以及一载具182。电力传输组件180彼此分离地设置于载具182的一表面上,以形成多个电力传输路径。电子组件181设置于载具182上,且每一该电子组件181 更连接固定于两相邻的电力传输组件180间,进而形成一所需的电流路径配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载具182为一支撑平板,用以支撑并设置电力传输组件180与电子组件181于其上,电力传输组件180为设置于载具182的该表面上的导电轨,且电子组件181更可为一旁路二极管。较佳者,在载具182的一表面上可设置四个导电轨180a、180b、180c及180d以及三个旁路二极管181a、181b及181c。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旁路二极管181a、181b及181c均具有两个端子,连接并固定于电流路径安排模块18中两相邻的导电轨180a、180b、180c及 180d间。导电轨180a、180b、180c及180d可以轨道、嵌设、啮合、锁固或黏合等方式设置于载具182的一表面上,且不以此为限。载具182可以螺丝固定、锁固或啮合等方式设置于壳体10的基座101的容置槽103的底面上,且不以此为限。借由使用电流路径安排模块18, 则旁路二极管181a、181b及181c可被轻易地置换及进行维护,因此当任何一个旁路二极管 181a、181b及181c故障或失效时,只要以另一个电流路径安排模块18替换即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一该电力传输组件180均具有一主体部1801,且主体部 1801具有至少一啮合组件1802。载具182具有多个对应啮合组件1821,用以与电力传输组件180的该啮合组件1802相啮合。其中载具182的该对应啮合组件1821可为一卡勾,电力传输组件180的该啮合组件1802可为一沟槽,但不以此为限。载具182更可包含多个支撑组件1822,用以支撑并固定电子组件181的端子1811,进而使电子组件181的端子1811 可耦接至电力传输组件180。其中支撑组件1822可为一具夹臂的突柱。载具182可被固定于基座101的容置槽103的底面上。载具182更可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固定组件1823, 基座101可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对应固定组件101b,用以与载具182的固定组件1823相配合,进而使载具182可被固定于基座101的容置槽103的底面上。电力传输组件180的主体部1801更包含一第一连接垫1803及一第二连接垫1804,其中电力传输组件180的第一连接垫1803通过如螺丝等固定组件与导线连接装置12的接触组件121的固定部1212 连接并锁固,且不以此为限。电力传输组件180的第二连接垫1804亦通过如螺丝等固定组件与其对应的电缆3连接并锁固,且不以此为限。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接线盒,其结构简单、具成本效益、耐用性足够对抗各种环境变量,且更易于安装及维护。再者,本发明接线盒所具有的导线连接装置,能轻易地组装、固定,且不需使用辅助工具或螺丝起子而可将太阳能模块的薄型传导线耦合至该接线盒。而且,本发明的接线盒可用于太阳能或光伏系统组件间,并维持一高质量及高可靠性的电性连接。本发明已由上述的实施例详细叙述而可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任施匠思而为诸般修饰,然皆不脱所附权利要求范围所欲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具有一开口,用以由该开口导入多个导线;以及一电连接机构,设置于该壳体的一容置槽内,且该电连接机构包括多个导线连接装置,分别设置于该壳体的一内表面上,用以连接该多个导线;以及一电流路径安排模块,具有多个电力传输组件及多个电子组件,其中该电力传输组件分别与所述多个导线连接装置连接,且每一该电子组件连接至两相邻的该电力传输组件;其中,每一该导线连接装置包括一接触组件,具有一接触部及至少一第一卡合组件;以及一压合组件,具有一压制部及至少一第二卡合组件,其中该压制部与该接触组件的接触部相配合,用以固定相对应的该导线,且该第二卡合组件与该第一卡合组件相组接,用以组合该接触组件与该压合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该接触组件还包含一固定部,与该接触部相连接,且构造为与一相对应的该电流路径安排模块的电力传输组件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该接触组件还包含多个第一卡合组件,排列于该接触部的两相对侧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该接触组件还包含多个突起组件,以于该接触部上形成一粗糙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该接触组件由一金属材质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该压合组件还包含一第一延伸臂及一第二延伸臂,与该压制部连接,并分别自该压制部的两侧相对边缘向下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每一该第一延伸壁及第二延伸壁包含该第二卡合组件,用以与该接触组件的该第一卡合组件相组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该压合组件由一金属材质构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该压合组件为一体成型的弹性组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合组件为一孔洞或一凹槽,该第二卡合组件为一凸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该电子组件为一旁路二极管。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该电流路径安排模块还包含一载具,用以支撑并设置该电力传输组件与该电子组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该电力传输组件为设置于该载具的一表面上的导电轨。
14.一种应用于太阳能模块接线盒的导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接触组件,具有一接触部与一导线相连接,以及至少一第一卡合组件;以及一压合组件,具有一压制部以及至少一第二卡合组件,其中该压制部与该接触组件的接触部相配合,用以固定相对应的该导线,且该第二卡合组件与该第一卡合组件相组接,用以组合该接触组件与该压合组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太阳能模块的接线盒及其导线连接装置,该导线连接装置包括一接触组件及一压合组件。其中,接触组件具有一接触部与一导线相连接,以及至少一第一卡合组件。压合组件具有一压制部以及至少一第二卡合组件,其中压制部与接触组件的接触部相配合,用以固定相对应的导线,且第二卡合组件与第一卡合组件相组接,用以组合接触组件与压合组件。本发明的接线盒及导线连接装置结构简单、具成本效益、耐用性足够对抗各种环境变量,且更易于安装及维护,且不需使用辅助工具或螺丝起子而可将太阳能模块的薄型传导线耦合至接线盒。
文档编号H01L31/048GK102412326SQ20111011492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7日
发明者周彦奇, 游承谕, 黄仁德, 黄金柱 申请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