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55783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阻抗平衡的电连接器。背景技术
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照中国台湾公告第M379899号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具有绝缘体、安装于绝缘体的导电端子及与导电端子相连的线缆,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前端接触部、后端焊接部及连接接触部与焊接部的本体部,焊接部和线缆之间焊接连接,接触部与对接连接器对接连接,由于端子厚度是相对固定的,当焊接部与线缆焊接后,厚度随即相应增加(厚度=导电端子厚度+线缆及焊点厚度),而接触部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子抵接后,厚度亦增加(厚度=导电端子厚度+对接端子厚度),使得导电端子前端、后端的厚度与本体部厚度存在较大差异(前端、后端厚度均大于本体部厚度),从而 导致导电端子的各处特性阻抗不平衡,存在明显的特性阻抗突变现象。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电连接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使阻抗平衡的电连接器。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与对接连接器对接,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体、包覆于绝缘体外的金属壳体及收容于绝缘体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本体部及由本体部一端延伸出的对接部,绝缘体包括第一绝缘体及收容于第一绝缘体的第二绝缘体,导电端子的本体部收容于第二绝缘体,对接部突伸出第二绝缘体且延伸入第一绝缘体,第一绝缘体具有第一介电常数,第二绝缘体具有大于第一介电常数的第二介电常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现有技术由于导电端子的对接部要与对接连接器抵接,使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处的厚度要大于导电端子本体部厚度,从而导电端子的特性阻抗存在突变现象。本发明通过在对应对接部处设置具有第一介电常数的第一绝缘体,而在对应本体部处设置第二绝缘体,第二绝缘体具有大于第一介电常数德第二介电常数,以此抬高对接部的特性阻抗,降低本体部的特性阻抗,从而使得特性阻抗平衡,防止阻抗发生突变。

图I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去除绝缘外模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3的另一视角的视图。图5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与对接端子及线缆焊接部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I至图3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为一种Diiva线缆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100用于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对接,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体I、包覆于绝缘体外的金属壳体2及收容于绝缘体的导电端子3,所述电连接器还具有与导电端子3相连接的线缆4及分隔线缆并供线缆架设的架接块5。请参阅图6所示,所述导电端子3各处厚度保持一致,该导电端子3包括本体部31,所述本体部31的一端延伸出用于与对接连接器对接的对接部32,本体部31相对于对接部32的另一端延伸出与线缆相焊接的焊接部33。所述导电端子的对接部32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子91相抵接,焊接部33通过焊锡与线缆焊接部41连接,此时对接部32处厚度A为对接部厚度加对接端子厚度,焊接部处厚度B为焊接部厚度加线缆焊接部41厚度,此两者厚度均大于本体部处厚度C,导致对接部处为阻抗低点、本体部处为阻抗高点、焊接部处为阻抗低点,故,导电端子存在较为明显的特性阻抗突变现象。进一步地,本创作电连接器中的线缆焊接部41厚度较对接端子91厚度略厚,致使焊接部处厚度B大于对接部处厚度A,进而同样身为低点的焊接部处阻抗略小于对接部处阻抗。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所述导电端子收容于绝缘体I,绝缘体I进一步包括第一绝缘体11、收容于第一绝缘体的第二绝缘体12及贴靠于第二绝缘体的第三绝缘体13,所 述第一绝缘体11具有对接面111及与对接面相对的后端面112,且第一绝缘体贯穿对接面及后端面形成收容腔113,所述收容腔具有相对的两侧壁114,两侧壁114上均凹设有导槽1141,导槽临近后端面112处形成有止挡台阶1142,第二绝缘体12相对的两侧壁121凸伸有导肋1211,导肋临近第二绝缘体后端面处形成有挡部,第二绝缘体通过其导肋1211配合所述的导槽1141从而可导向地装入第一绝缘体,而挡部则抵靠于止挡台阶处以限制第一、第二绝缘体之间的相对移动。结合图5所示,所述第二绝缘体12具有第二端子槽122,导电端子的本体部通过第二端子槽收容于第二绝缘体,对接部32自第二端子槽突伸出第二绝缘体12并延伸入第一绝缘体11,第一绝缘体进一步具有收容对接部32且与第二端子槽相通的第一端子槽115,焊接部33自第二端子槽突伸出第二绝缘体12并延伸向贴靠于第二绝缘体的第三绝缘体13,第三绝缘体13凹设有容置槽131,焊接部架设于容置槽。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绝缘体设置为不同材质,第一绝缘体具有第一介电常数,第三绝缘体具有第三介电常数,第二绝缘体具有大于第一、第三介电常数的第二介电常数,进一步界定第一介电常数大于第三介电常数,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小介电常数的绝缘体可以拉高导电端子的特性阻抗而大介电常数的绝缘体可以压低导电端子的特性阻抗,据此,第一绝缘体设置于对接部处可以相应地拉高此处的特性阻抗,同样地,第三绝缘体设置于焊接部处可以相应地拉高该处的特性阻抗,而第二绝缘体设置于本体部处可以相应地压低本体部31处的特性阻抗,从而使得导电端子各处的特性阻抗大小得到最大的平衡,使得信号传输平稳。请继续参阅图3、图4所示,所述包覆于绝缘体外的金属壳体2进一步包括与对接连接器对接的对接壳体21及与对接壳体卡扣配合且位于对接壳体后端的主壳体22,对接壳体21具有相对上、下两表面,其中一表面于后端向外冲设有槽口 211,并且对接壳体在冲设处形成有扣片212,主壳体22包括相互拼接配合的第一壳体221及第二壳体222,第一壳体221的一表面于前端垂直向下弯折出垂直部2211且第一壳体进一步由垂直部垂直延伸出水平部2212,水平部上开设有与所述扣片212相卡扣配合的扣槽2213。下面介绍绝缘体和金属壳体的组装关系,所述第一、第二壳体拼合形成主壳体,对接壳体通过扣片212与主壳体的扣槽2213扣合被固定于主壳体,对接壳体21突伸于主壳体22前端,第一绝缘体11的前端收容于对接壳体21,而后端则抵靠于对接壳体且收容于主壳体22,第二绝缘体12滑插固定于第一绝缘体,第二绝缘体后端表面凸设有与对接壳体的槽口 211配合的凸块123,以使第二绝缘体及第一绝缘体可稳固地扣接于对接壳体21,贴靠第二绝缘体的第三绝缘体13及邻接第三绝缘体的架接块5收容于主壳体内,线缆4架设于架接块以使线缆可稳固的焊接于导电端子的焊接部33。参阅图2所示,所述主壳体的水平部与垂直部之间构成陷入部2214,金属壳体外烧注有绝缘外模6,绝缘外模可进入陷入部并附着于扣片与扣槽,可有效地防止绝缘外模脱胶开裂,同时可有效地限位对接壳体于主壳体之间的相对移动。综上所述,本创作通过于导电端子厚度突变处设置具有不同介电常数的绝缘体,在低特性阻抗处对应设置小介电常数的绝缘体以抬高特性阻抗,而在高特性阻抗处对应设 置大介电常数的绝缘体以拉低特性阻抗,使得导电端子各处的特性阻抗得到平衡,从而有利于信号的稳定传输,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与对接连接器对接,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体、包覆于绝缘体外的金属壳体及收容于绝缘体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本体部及由本体部一端延伸出的对接部,其特征在于绝缘体包括第一绝缘体及收容于第一绝缘体的第二绝缘体,导电端子的本体部收容于第二绝缘体,对接部突伸出第二绝缘体且延伸入第一绝缘体,第一绝缘体具有第一介电常数,第二绝缘体具有大于第一介电常数的第二介电常数。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体具有收容本体部的第二端子槽,第一绝缘体具有收容对接部且与第二端子槽相通第一端子槽,对接部自第二端子槽突伸出第二绝缘体并延伸入第一绝缘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相对于对接部的另一端延伸出焊接部,焊接部突伸出第二绝缘体,绝缘体进一步包括具有第三介电常数的第三绝缘体,焊接部收容于第三绝缘体,第三介电常数小于第二介电常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具有对接面及与对接面相对的后端面,第一绝缘体贯穿对接面及后端面形成收容腔,收容腔的相对两侧壁凹设有导槽,导槽临近后端面形成止挡台阶,第二绝缘体相对两侧壁凸伸有与导槽配合使第二绝缘体装入的导肋,导肋临近第二绝缘体后端面形成有抵靠于止挡台阶的挡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绝缘体凹设有容置槽,焊接部架设于容置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与对接连接器对接的对接壳体及与对接壳体卡扣配合且位于对接壳体后端的主壳体,第一绝缘体的前端收容于对接壳体,而后端则抵靠于对接壳体且收容于主壳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壳体具有相对的两表面,其中一表面于后端向外冲设有槽口,对接壳体在冲设处形成扣片,第二绝缘体后端凸设有与槽口配合的凸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包括相互拼合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的一表面于前端垂直向下弯折出垂直部,第一壳体进一步由垂直部垂直延伸出水平部,水平部开设有与扣片卡扣配的扣槽。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厚度保持一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介电常数小于第一介电常数。
全文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与对接连接器对接,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体、包覆于绝缘体外的金属壳体及收容于绝缘体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本体部及由本体部一端延伸出的对接部,绝缘体包括第一绝缘体及收容于第一绝缘体的第二绝缘体,导电端子的本体部收容于第二绝缘体,对接部突伸出第二绝缘体且延伸入第一绝缘体,第一绝缘体具有第一介电常数,第二绝缘体具有大于第一介电常数的第二介电常数,从而避免阻抗突变现象发生。
文档编号H01R13/502GK102916286SQ20111021969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日
发明者吴荣发, 陈钧, 范红蕾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