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线缆连接器组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指一种用于高速信号传输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于2009年6月3日公告的中国专利公告第CN201252183Y号揭示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设有收容空间的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并分为上下两排的若干端子、收容所述两排端子的隔板、固持于所述隔板的金属板及若干与所述端子电性连接的线缆,所述端子分为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所述金属板分隔所述两排端子于其两侧,所述金属板设有面板部及与所述面板部一端形成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对应接地端子的焊接部位相接触的挟持件,所述隔板于其至少一面设有与所述挟持件配合的槽形结构。然而,上下两排的端子之间容易广生串首,影响广品的闻频性能。因此,鉴于前述的缺陷,我们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良,以弥补其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串音的线缆连接器组件。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设有收容空间的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并分为上下两排的若干端子、组装于绝缘本体后部并收容所述两排端子的隔板及若干与所述端子电性连接的线缆,所述端子都具有对接部、末端部及连接对接部和末端部的主体部,所述两排端子分成若干组,每组包括用以传输差分信号的信号端子对及与其配合设置的接地端子,所述线缆连接器还包括一接地片,同一排接地端子末端部相连并通过接地片共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上下两排接地端子的末端部相连接,再利用上下两排端子之间的接地片共地,从而有效的减少两排端子之间的串音。
图1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 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 图3为图2的另一角度示意 图4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中绝缘本体、隔板及端子的部分组装 图5为图4的另一角度不意 图6为图4的立体分解 图7为图6的另一角度不意 图8为图3中绝缘本体、隔板及端子组装后的前视 图9为图3中绝缘本体、隔板及端子组装后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绝缘本体2、收容于绝缘本体2的若干端子3,组装于绝缘本体2后端并收容若干端子3的隔板4、组装于隔板4的接地片5、封装绝缘本体2的金属壳体1、电性连接端子3的线缆7以及包围部分金属壳体I外部的盖体6。如图2至图4并结合图7所示,绝缘本体2包括顶壁23、底壁21及与顶壁23、底壁21相连接并形成收容空间20的一对侧壁22、24。所述顶壁23及底壁21内表面分别设有若干端子通道25。顶壁23及底壁21的后部都设有两个相间隔的凸块210,每个凸块210的顶部均设有锁固件211。顶壁23两侧设有一对纵长收容槽230。侧壁22、24向后延伸并于其末端形成有延伸凸起231。如图2至图3所示,金属壳体I包第一遮蔽部Ia及第二遮蔽部lb。第一遮蔽部Ia包括封装部11及U型第一盖体部12。封装部11由顶壁111、与该顶壁111相对的底壁113以及一对连接所述顶壁111和底壁113的横壁112、114组成。所述顶壁111、底壁113及一对横壁112、114互连形成收容绝缘本体2的收容空间110。第一盖体部12自封装部11的底壁113后末端向后延伸而形成。封装部11的顶壁111的后部设有四个排成一排的孔1110、顶壁111和底壁113的后部都设有一对孔1131,顶壁111两侧设有一对纵长的扣孔1112。U型第一盖体部12设有一平板部122及一对分别位于所述平板部122两侧并与平板部122的边沿相连接的竖直臂121。此外,该U型第一盖体部12还设有轻微弯曲的延伸片124,该延伸片124自平板部122的中部末端边沿向后延伸而形成且大体呈弧形结构,延伸片124于其末端设有一平板状的止挡部1241。每个竖直臂121设有三个锁孔123,所述三个锁孔123具有不同的尺寸且沿截面方向排成一排。第二遮蔽部Ib包括倒U型的第二盖体部13及与该第二盖体部13相连接的圆柱形的线缆固持部135。倒U型的第二盖体部13包括板体部131、一对与所述板体部131的两边相连接的竖直臂132及自第二盖体部两侧向前延伸的一对卡持臂130。每个竖直臂132形成有与前述第一盖体部12的锁孔123对应的大小不等的三个锁凸部134。板体部131的前边还形成有四个与孔1110配合的小型凸起133。如图4至图9所示,隔板4设有基部40,自基部40向前延伸的板状突出部42及自该基部40向后延伸而成的舌部41。基部40设有贯穿基部40前后表面的上下两排若干端子插槽410,端子插槽410延伸至舌部41的上下表面。一连接槽412与插槽410相互垂直并位于端子插槽410的后部并与三条插槽410相互连通。自舌部41后端面向后凹进形成一与连接槽412连通的凹槽411,凹槽411两侧设有分别向舌部41上表面和下表面延伸的延伸槽4110。如图4至图10所示,端子3分成上下两排,每个端子3都包括平坦的主体部31、自端子主体部31向前弯曲延伸的接触部32及位于主体部后部的末端部33。每个端子末端部33与主体部31位于同一平面,端子末端部33与主体部31错位且通过一弯折部34连接。同一排端子弯折部34相互平行,上下两排端子3弯折部34弯折方向相对,而使上下两排端子末端部33在上下方向 对齐。接地片5为横向延伸的片状,其上下表面分别冲压有垂直于接地片5的伸出部50,接地片5安装于隔板4的凹槽411内并位于上下两排端子3之间,接地片5的伸出部50分别组装于凹槽411的上下延伸槽4110内。上排端子及下排端子3中包括五组端子(SI,Gl ;S2,G2 ;S3,G3 ;S4,G4 ;S5,G5),每组端子包括一对差分信号端子(SI,S2,S3,S4,S5)及与其配合设置的接地端子(Gl,G2,G3,G4,G5)。两排端子3中的接地端子(Gl,G2,G3,G4,G5)的末端部33分别用一连接片35连接,连接片35分别沿垂直于端子3方向延伸并与接地片5的伸出部50接触,从而使得所有接地端子(Gl,G2,G3,G4,G5)与接地片5实现共地。每组端子中,一对信号端子(SI,S2,S3,S4,S5)与接地端子(Gl,G2,G3,G4,G5)位于不同平面,一对信号端子(SI,S2,S3,S4,S5)的接触部33位于同一平面,接地端子(G1,G2,G3,G4,G5)的接触部32位于一对信号端子(SI,S2,S3,S4,S5)接触部32之间形成沿截面方向呈三角形的结构。每组中的接地端子(G1,G2,G3,G4,G5)的末端部33与其对应的一对差分信号端子(SI,S2,S3,S4, S5)的一个信号端子的末端部33在上下方向上对齐,接地端子(Gl,G2,G3,G4,G5)的末端部33和一对信号端子(SI,S2,S3,S4,S5)的末端部33形成沿截面方向的相反方向(参照图9)的直角三角形结构。盖体6分为上盖61和下盖62,上盖61和下盖62前部边缘处都设有安装孔610、620和安装柱611、621,后部都设有定位块612、622和定位孔613、623。上盖61上表面设有控制卡持臂130运动的按钮614。线缆7包括若干与前述端子3具有相同的排布方式的芯线。组装时,首先,端子3与隔板4 一体成型,端子3的主体部31定位于板状突出部42的上下表面,末端部33固定于端子插槽410并延伸至舌部41的上下表面;连接片35安装于绝缘本体2的连接槽412内,同一排接地端子(Gl,G2,G3,G4,G5)的末端部33分别与连接片35焊接;接地片35插接于绝缘本体2的凹槽411,接地片5的伸出部50分别与连接片35接触。其次,端子3和隔板4 一起组装于绝缘本体2直至隔板4的基部40抵靠于所述绝缘本体2的后边,此时,所述端子3的端子主体部31及接触部32收容于绝缘本体2的端子通道25,隔板4的板状突出部42收容于收容空间20,基部40暴露于所述绝缘本体2的后部,绝缘本体2的凸块210收容于隔板4的基部40开口 401。紧接着,线缆7的芯线分别焊接于所述端子3的末端部33及连接片35。然后,绝缘本体2封装于金属壳体I的第一遮蔽部Ia的封装部11内部,该绝缘本体2的两个凸块210上的锁固件211插入所述封装部11顶壁113后部的一对孔1131。同时,隔板4的基部40及芯线均收容于前述金属壳体I的倒U型第一盖体部12的矩形空间(未标号)。接下来,底部的第二遮蔽部Ib装配到第一遮蔽部la,第二遮蔽部Ib的板体部131的四个小型凸起133嵌入底壁111的对应若干孔1110,第二遮蔽部Ib的竖直臂132上的锁凸部134锁扣于前述第一遮蔽部Ia的竖直臂121上的锁孔123,线缆固持部135卷压于前述线缆的一末端及第一遮蔽部Ia的延伸片124,延伸片124的止挡部1241抵靠于该线缆固持部135的后边,第二遮蔽部Ib的扣持臂自绝缘本体2的收容槽延伸入第一遮蔽部Ia内与扣孔相互卡持。最后,上盖61与下盖62将金属壳体I及线缆7收容其中,前部安装柱611、621和安装孔610、620配合,后部定位块612、622和定位孔613、623配合。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100,每组信号端子对与接地端子的接触部三角形排布,接地端子接触部位于信号端子对之间可改善高频性能,同时接地端子与信号端子对末端部弯折形成直角三角形排布,上下两排端子沿竖直方向一一对齐无偏离,可缩短两排端子的横向宽度,增加过沿信号焊锡和成型空间,从而防止过过沿信号对焊锡短路及内模成型不饱模现象,同时增加连接片将同一排接地端子末端部相连并通过接地片共地,最大程度改善了串音(crosstalk)性能,并且与接地端子连接的芯线可直接焊接于连接片上,使焊接简便。
权利要求
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设有收容空间的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并分为上下两排的若干端子、组装于绝缘本体后部并收容所述两排端子的隔板及若干与所述端子电性连接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都具有对接部、末端部及连接对接部和末端部的主体部,所述两排端子分成若干组,每组包括用以传输差分信号的信号端子及与其配合设置的接地端子,所述线缆连接器还包括一接地片,同一排接地端子末端部相连并与接地片接触实现共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基部自端子主体部向前弯曲延伸,端子末端部与主体部位于同一平面,端子末端部与主体部错位且通过一弯折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接地端子与信号端子对位于不同平面,信号端子对的对接部位于同一平面,接地端子的对接部位于两信号端子之间并与两信号端子位于不同的平面,形成沿截面方向呈三角形的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排端子弯折部平行,所述上下两排端子弯折部弯折方向相反,所述上下两排端子末端部沿竖直方向一一对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端子对与接地端子的末端部位于不同平面且与接地端自末端部形成沿截面方向的直角三角形结构。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位于上下排的两连接片,所述两连接片分别沿垂直于端子方向延伸,并连接所述接地端子的末端部,所述接地片并分别与两连接片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顶壁两侧设有一对纵长收容槽,绝缘本体内设有收容所述端子的上下两排端子通道,所述端子主体部及接触部收容于端子通道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组装于绝缘本体,隔板设有基部,自基部向前延伸的板状突出部及自该基部向后延伸而成的舌部,所述基部设有贯穿基部前后表面的上下两排端子插槽,所述舌部设有固持上下两排端子固持槽,所述端子主体部定位于板状突出部的上下表面,末端部固定于端子插槽并延伸至舌部上下表面固持于端子固持槽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由呈U形的第一遮蔽部及第二遮蔽部组成,所述的第一遮蔽部设有一对扣持臂,第二遮蔽部设扣孔,所述扣持臂自绝缘本体的收容槽延伸入第二遮蔽部内与扣孔相互卡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收容所述绝缘本体、金属壳体、隔板及线缆的盖体,所述盖体包括可相互盖合定位的上盖与下至JHL 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设有收容空间的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并分为上下两排的若干端子、组装于绝缘本体后部并收容所述两排端子的隔板及若干与所述端子电性连接的线缆,所述端子都具有对接部、末端部及连接对接部和末端部的主体部,所述两排端子分成若干组,每组包括用以传输差分信号的信号端子对及与其配合设置的接地端子,所述线缆连接器还包括一接地片,同一排接地端子末端部相连并通过接地片共地。
文档编号H01R13/648GK103138116SQ20111037263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2日
发明者吴荣发, 陈钧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