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6913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致涉及电连接器组件,并且特别涉及子卡到母板上的连接。
背景技术
电系统,例如计算机,可以包括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元件,例如子卡、背板、母板,以及类似元件,它们互相连接以在系统中传输功率和数据信号。传统的电连接器组件可以包括例如附连到母板和子卡中每一个上的相应电背板连接器。背板连接器可以被彼此联接以电连接母板和子卡。在传统的电连接器组件中,子卡可以在大体垂直于、共面或平行于母板的方向上插入模板中和从其上面拆下。在大体垂直的结构中,子卡在大体垂直于母板并且朝向母板的方向上插入直到相应的背板连接器配合,由此电连接子卡和母板。当子卡将要从母板上断开电连接时,沿大体垂直于母板并且远离母板的方向移动子卡,以使背板连接器断开接
I=I O当母板被在水平方向上放入底座中时,大体垂直的子卡在竖直方向上连接至母板,和从其上面拆下。因此,在这些应用中,子卡上方的区域没有电元件,以提供足够的竖直空隙使子卡插入电系统中和从中拆下。在系统中这种结构具有限制了底座内部竖直空间的可用性的确点。因此需要一种克服了与传统电连接器组件相关的缺点的电连接器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了与传统电连接器组件相关的缺点的电连接器组件。根据一个实施例,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电连接器、第二电连接器和第三电连接器。第一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和多个电触点。第二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和多个电触点。第二电连接器被成形成与第一连接器不同,但与第一连接器实体配合,以使第二电连接器的电触点与第一电连接器的电触点电连通。第三电连接器被成形成与第一电连接器和第二电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不同并且被通过挠性线缆电连接至第二电连接器。根据一个实施例,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电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外壳和被所述连接器外壳支撑的多个第一电触点, 每个所述电触点限定出边缘,比所述边缘长的宽边,和被配置成安装到第一基板上的基板安装端;第二电连接器,其被电连接至所述第一电连接器,所述第二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和多个第二电触点,每个所述电触点限定出边缘,比所述边缘长的宽边,和被配置成安装到第二基板上的基板安装端;其中,(i)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电触点的第一宽边被定向成大体垂直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电触点的第二宽边,并且(ii)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不伸出所述第一基板的外周。[0012]根据一个实施例,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电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外壳和多个第一电触点,所述电触点限定出相应边缘,比所述边缘长的宽边,和被配置成实体地和电连接至位于第一平面内的第一基板上的安装端;以及第二电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外壳和多个第二电触点,所述电触点限定出相应边缘,比所述边缘长的宽边,以及被配置成实体并且电连接至位于不同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内的第二基板上的安装端;其中,(i)在所述安装端被实体并且电连接至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状态下,所述第二电连接器的电触点的边缘被定向成面向所述第二平面,( )所述多个第二电触点的宽边被定向成大体垂直于所述多个第一电触点的宽边,并且所述多个第二电触点的边缘被定向成大体垂直于所述多个第一电触点的边缘,并且(iii)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不伸出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

本申请的前述概述以及下面的示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在结合附属图示阅读时会得到更好地理解。为了示意本公开,图中示出了示例实施例。但应理解本申请并不限制于图中示出的特殊布置和工具。图中图IA是根据一个实施例构造的电连接器系统的示意性透视图,其包括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被构造成将第一基板连接至第二基板的过渡组件;图IB是图IA中示意的电连接器系统的另一示意性透视图;图IC是部分被拆除的电连接器系统的透视图;图2A是图IA中示意的过渡组件的过渡模块的透视图;图2B是图2A中示意的过渡模块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2C是图2A中示意的过渡模块的一部分的另一透视图;图2D是图2A中示意的过渡模块的一部分的另一透视图;图2E是图2A中示意的过渡模块的过渡外壳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3是图IA中示意的过渡组件的导引模块的透视图;图4是图IA中示意的电连接器系统的装配图;图5是图IA中示意的电连接器系统和被配置成用于支撑电连接器系统的底座的透视图;图6A是图IA中示意的电连接器系统的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的透视图;图6B是图6A中示意的第一电连接器的其中一个触点的剖面端部立视图;图7A是图IA中示意的电连接器系统的第三和第四电连接器的透视图;图7B是图7A中示意的第三电连接器的其中一个电触点的剖面端部立视图;以及图8是图IA中示意的电连接器系统的辅助电连接器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A-C,电连接器系统20包括可以提供作为印刷电路板的第一基板22,可以提供作为印刷电路板的第二基板M,被配置成电连接第一和第二基板22和M的过渡组件26,以及辅助连接器系统41,其可以包括被配置成将电元件连接至第二基板M的至少一个或多个辅助电连接器42。例如,第一基板22可以是主电路板或母板,第二基板M可以是子卡,并且辅助电连接器42每一个可以被配置成将诸如存储器卡的辅助基板25电连接至子卡。电连接器系统20可以还包括第一电连接器组件33,其被配置成电连接第一基板 22和过渡组件26。第一电连接器组件33可以包括可以被配置成安装到第一基板22上的第一电连接器30,和被配置成与第一电连接器30配合的过渡组件沈的第二电连接器32。 因此,应了解,第一电连接器30可以被称作第一基板电连接器,并且第二电连接器32可以被称作过渡组件26的第一过渡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系统20可以还包括第二电连接器组件35,其被配置成电连接第二基板 24和过渡组件26。第二电连接器组件35可以包括被配置成安装到第二基板M上的第三电连接器34,和被配置成与第三电连接器34配合的过渡组件沈的第四电连接器36。因此, 应了解,第三电连接器34可以被称作过渡组件沈的第二过渡电连接器,并且第四电连接器 36可以被称作第二基板电连接器。另外,电连接器系统20的第三和第四电连接器34和36 可以分别被称作电连接器组件35的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因此,当第一电连接器组件33的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30和32配合,并且第二电连接器组件35的第三和第四电连接器34和36配合时,第一基板22可以被置于与第二基板对电连通。每个辅助电连接器42可以被安装到第二基板对上,并且可以另外被配置成电连接至相应的辅助基板25,例如存储器卡,以将辅助基板25电连接至第二基板M,,并因此将辅助基板25电连接至第一基板22。电连接器系统20被示意为分别沿纵向方向L和大体垂直于纵向方向L的侧向方向A水平地,并且沿大体垂直于纵向和侧向方向L和A的横向方向T竖直地延伸。因此,如图所示,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如图所示地水平延伸,而横向方向T竖直延伸,虽然应了解,这些方向可以例如根据使用时电连接器系统20的方向改变。这里除非以其他方式特别指出,术语“侧向”、“纵向”和“横向”用于描述不同元件的大体垂直的方向分量并且不限制于特殊的差分信号对配置。这里,对指定装置使用的关于特殊方向分量的术语“内侧的”和 “内部的”以及“外侧的”和“外部的”分别是指沿朝向和远离中心装置的方向分量的方向。 通过移动第二基板对,并且因此沿平行于第一基板22的纵向向前插入方向F移动第三电连接器36,从而使第三电连接器34与第四电连接器36配合,可以使第二基板M与第一基板配合。再参考图2A-E,过渡组件沈包括过渡模块51和导引模块52。例如,过渡模块51 可以包括过渡外壳62,被过渡外壳62支撑的一对电连接器,例如第二和第三电连接器32和 34,挠性线缆90,其在第二和第三电连接器32和34之间电连接,以使得第二和第三电连接器32和34彼此电连通。应了解,第三电连接器34可以被成形为与第一电连接器30和第二电连接器32中的任一或两者不同,并且通过挠性线缆90被电连接至第二电连接器32。过渡模块51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构件,其被示意为由过渡外壳支撑的一对支撑构件84。例如,这对支撑构件84可以被配置成可以被称作第一过渡基板的第一支撑基板86 和可以被称为第二过渡基板的第二支撑基板88。第一支撑基板86可以是在大体平行于第一基板22并且大体垂直于第二基板M的被水平定向的平面内伸长。第二支撑基板88可以是在大体垂直于第一和第二基板22和M的被竖直定向的平面内伸长。每个支撑基板86和88限定出面对相应第二和第三电连接器32和34的外表面 87。外表面87支撑挠性线缆90,挠性线缆90通常包括大致彼此平行地间隔开并且被嵌入绝缘材料中的多个导体或电迹。挠性线缆90包括附连到支撑基板86和88上的彼此相反的相应第一和第二端部92和94。挠性线缆90的第一端92被电连接至第二电连接器32的电触点,并且挠性线缆90的第二端94被电连接至第三电连接器34的电触点。在这点上, 挠性线缆90提供电连接第二和第三电连接器32和34的电路径96。再参考图1A-C,第一基板22限定出第一表面2 或上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22b 或下表面,以及外周22c。第一基板22被示意为在可以被称作第一平面Pl并且可以沿纵向方向L伸长的相应平面中定向或伸长。例如,第一平面Pl可以是水平平面。因此,第一表面 22a和第二表面22b的其中一个或两个可以沿水平平面延伸,并且第一电连接器30被安装到第一基板22的第一表面2 上。如图所示,第一电连接器30是夹层或竖直的连接器,虽然应了解,第一电连接器30可以可替代地根据需要被提供为任何形状或形式,例如直角连接器,以使第一电连接器30的电触点与第一基板22的电迹电连通。因此,参考图6A-B,第一电连接器30包括被安装到基板的第一表面2 上的安装部分38,和被配置成与第二电连接器32配合的相反的配合部分40,以使得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30和32的至少一个或两者不突出或伸出第一基板22的外周22c。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外壳110和116的至少一个或两者相对于外周22c向内凹进。第一电连接器30可以包括多个电触点112,电触点112限定出边缘112a、宽边112b和被配置成电连接至基板22上的电迹上的基板安装端部114。继续参考图IA-C以及6A-B,如上所述也可以被称作过渡组件沈的第一过渡电连接器的第二电连接器32被示意为夹层或竖直的连接器,其包括被配置成安装到支撑基板 86上的安装部分98和被配置成与第一电连接器30的配合部分40配合的配合部分100,由此使第二电连接器32的电触点与第一基板22的电迹电连通。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电连接器32被成形成与第一电连接器30不同,但与第一电连接器30实体配合。当第一电连接器30被安装到第一基板22上时,通过使第二电连接器32与第一电连接器30配合,而使过渡组件沈电连接至第一基板22。应了解,虽然第一电连接器30是夹层或竖直的连接器,但根据所示意的实施例,第一电连接器30可以可替代地根据需要被提供为任何形状或形式,例如直角连接器,以在挠性线缆90和第二电连接器32之间建立电路径。继续参考图1A-C,第二基板对限定出第一表面2 或内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 24b或外表面,以及外周Mc。第二基板M被示意为在可以被称作不同于第一平面Pl的第二平面P2的相应平面内定向或伸长。例如,第二平面P2被有角度地偏置,例如关于第一基板22的第一平面Pl大体垂直。例如,第二平面P2可以是竖直平面。因此,第一表面2 和第二表面Mb的其中一个或两者可以沿水平平面延伸。第二基板M可以沿纵向方向L伸长。第四电连接器36可以被安装到第二基板M的第一表面24a上。如图所示,第四电连接器36是直角电连接器,虽然应了解,第四电连接器36可以可替代地根据需要被提供为任何形状或形式,例如竖直或夹层连接器,以使第四电连接器36的电触点与第二基板M的电迹电连通。
7[0046]因此,参考图IA-C和7A-B,第四电连接器36包括被安装到基板M的第一表面Ma 上的安装部分43,和大体垂直于安装部分43定向的相反的配合部分44。根据一个实施例, 当第三和第四电连接器34和36配合时,第四电连接器36不伸出或突出第一基板22的外周22c。第二基板对可以限定出向上延伸至基板底部的一部分内的切口 46。切口 46向上延伸足以为过渡组件26提供间隙的距离。配合部分44被置于切口 46内,并且被配置成与第三电连接器34配合,以使得第二基板M悬挂在第一基板22上方。第四电连接器36包括多个电触点124,电触点124限定出边缘IMa、宽边124b,和被配置成电连接至第二基板M的电迹上的基板安装端部126。边缘12 的截面尺寸小于宽边124b。因此,宽边124b比边缘12 长。第四电连接器36的电触点124的宽边124b 沿第一平面或水平平面延伸,并且因此大体平行于第一基板22的平面Pl,而第四电连接器 36的电触点的边缘沿第二平面或竖直平面延伸,大体位于第二基板M的平面P2的平面上。 因此,第四电连接器36的电触点IM中的至少一个直至所有被定向成使电触点124中的至少一个直至所有的边缘12 被定向成面向第二基板M,并且因此面向第二基板的第二平面P2,并且电触点124中的至少一个直至所有的宽边124b被定向成面向第一基板22并且因此面向第一基板22的第一平面Pl。另外,第四电连接器36的电触点124的宽边124b可以被定向成大体垂直于第一电连接器30的电触点112的宽边112b。同样地,第四电连接器36的电触点124的边缘 12 可以被定向成大体垂直于第一电连接器30的电触点112的边缘11加。根据所示意的实施例,第四电连接器36的电触点IM不实体连接到第一基板22上。同样地,第一电连接器30的电触点112不实体连接到第二基板M上。第三电连接器34被示意为夹层或竖直的连接器,其包括被配置成安装到支撑基板88上的安装部分102,和被配置成与第四电连接器36的配合部分44配合的配合部分 104,因此使第三电连接器34的电触点134与第二基板M的电迹电连通。应了解,虽然根据所示意的实施例第三电连接器34是夹层或竖直的连接器,但第三电连接器34可以可替代地根据需要被成形为任何形状或形式,例如直角连接器,以在挠性线缆90和第三电连接器34之间建立电路径。第三电连接器34可以被成形成与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30和32的至少一个或两个不同。现在参考图IA-C和图8,电连接器系统20可以还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可以被安装到第二基板M的任一表面2 或24b上的辅助电连接器42,并且每个辅助电连接器可以被配置成将可以被提供为存储器卡的相应辅助基板25电连接至第二基板24,并且因此以如上所述的方式通过过渡组件26电连接至第一基板22。例如,辅助电连接器42可以包括安装到基板对上的安装部分146,和相反的配合部分148,配合部分148被定向成大体垂直于安装部分146并且被配置成与辅助基板25配合,以使辅助基板25被沿第三平面P3定向或伸长,第三平面P3大体垂直于第二基板M并且大体平行于第一基板22延伸。如图所示, 辅助电连接器42可以在彼此被竖直分隔开的位置安装到第二基板M上。根据所示意的实施例,被安装到表面2 上的辅助电连接器42与被安装到第二表面24b的连接器对正。辅助电连接器42可以根据需要以任何适合的方式构造而成,例如在下面关于图8描述的。现在参考图2A-2E,过渡组件沈包括过渡外壳62以及被过渡外壳62支撑的第二和第三电连接器32和34。因此,过渡组件沈提供被配置成在第一电连接器30和第四电连接器36之间建立电连接的连接装置。过渡外壳62限定出第一安装端部64和第二安装端部66,第一安装端部64可以被水平定向并且被配置成安装到第一基板22上,以使得第二电连接器32与第一电连接器30配合,第二安装端部66被配置成与第四电连接器36连接,以将第三电连接器34电连接至第二基板M。安装端部64包括多个向下突伸的安装桩68,安装桩68被配置成压入延伸到第一基板22的第一表面22a内的孔69 (参考图4)中,或者以其他方式安装到第一表面22a上,以将过渡外壳62紧固到第一基板22上。因此,安装桩 68可以对正第二电连接器32与第一电连接器30,并且当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30和32配合时还可以为过渡组件沈提供机械支撑。过渡外壳62限定出一对间隔开的侧壁70,连接在侧壁70例如侧壁70的上端之间的顶壁72,从顶壁72开始朝向侧壁70的底端延伸的倾斜前壁74。安装桩68从侧壁70的底表面向下突伸。根据所示意的实施例,侧壁70被侧向间隔开,顶壁72大体水平延伸,并且前壁74在其从顶壁72朝向侧壁70的底端向下延伸时纵向向前倾斜。前壁74可以限定出成角度的肘部75和大体竖直定向并且位于肘部75下面的下端77。应了解,过渡外壳62 因此限定出具有敞开的基部78和敞开的纵向后端80的内部空间76。内部空间76可以至少部分由侧壁70、顶壁72和前壁74限定。过渡外壳62限定出面向空间76的内表面71,和背对空间76的相反的外表面73。 过渡外壳62限定出保持组件63,其被配置成直接或间接支撑第二和第三电连接器32和 34。例如,根据所示意的实施例,过渡外壳62限定出第一保持槽81,其在最靠近第一安装端部64的位置延伸到相反的侧壁70的内表面71中。当过渡外壳62被安装到第一基板22上时,第一保持槽81沿大体平行于第一基板22的方向水平伸长。第一保持槽81可以侧向延伸到侧壁70内但不穿透侧壁70,或者可以可替代地延伸穿过侧壁70。第一保持槽81的厚度可以大体等于第一支撑基板86的厚度。过渡外壳62还包括第二保持槽82,其在最靠近第二安装端部66的位置延伸到相反的侧壁70的内表面71内。第二保持槽82竖直伸长, 并且因此可以沿大体平行于第二基板M的方向伸长。第二保持槽82可以侧向延伸到侧壁 70内但不穿过侧壁70,或者可以可替代地延伸穿过侧壁70。第二保持槽82的厚度可以大体等于第二支撑基板88的厚度。第一支撑基板86具有厚度,并且侧向延伸的距离足以使其安装到对置的一对保持槽81内,以使得第一支撑基板86水平地,或者平行于第一基板22定向。第一支撑基板 86限定出背对过渡外壳62的第一外表面86a和面对过渡外壳62的内部空间76的第二对置的内表面86b。第二支撑基板88具有厚度,并且侧向延伸的距离足以使其安装到对置的一对保持槽82内,以使得第二支撑基板88竖直地并且大体垂直于第一基板22并且平行于第四电连接器36的配合部分44定向。第二支撑基板88限定出背对过渡外壳62的第一外表面88a和面对过渡外壳62的内部空间76的第二对置的内表面88b。参考图3-4,电连接器系统20包括导引组件50,其被配置成使第三电连接器34和第四电连接器36对正,以使得第四电连接器36相对于第三电连接器34沿插入方向F的移动导致第三和第四电连接器34和36相配合。导引组件50包括被关于第三电连接器34固定的过渡组件沈的第一导引模块52,和被关于第四电连接器36固定的第二导引模块M。 第一和第二导引模块52和M被配置成,当在第三和第四电连接器34和36配合之前将第三和第四电连接器34和36对正时彼此结合,使第三和第四电连接器34和36配合。[0056]过渡组件沈包括第一导引模块52,第一导引模块52包括导引外壳106,导引外壳106具有安装部(mount),安装部可以被配置为安装桩108和安装孔109,如图所示,安装桩108和安装孔109分别被配置成压入延伸穿过第二支撑基板88的互补孔和接收紧固件 117 (参考图2C),以在关于第三电连接器34的固定位置,例如与第三电连接器34相邻,将导引外壳106安装到基板88上。根据所示意的实施例,导引外壳106可以被放置为直接与第三电连接器34相邻。第一导引模块52包括接合构件53,其被配置成接合可以被配置为导引柱60的第二导引模块M的互补接合构件55,以附接第一和第二导引模块52和M。根据在图2A中示意的实施例,接合构件53被配置为延伸穿过导引外壳106的导引孔1 并且被配置成接收第二导引模块M的导引柱60。导引孔1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构造,并且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限定出可以被制成斜面的口部131和通道133,因此导引孔129 比导引柱60宽,通道133被相对于口部131纵向向后布置,并且其尺寸被设置成与导引柱 60大体相等。因此,口部131可以在向后延伸的同时收缩至通道133。可替代地,如图3中所示,口部131的尺寸可以被设置成大体等于通道133。根据所示意的实施例,导引孔129 可以被加工成键槽,以在预定的方向上接合导引柱60。根据所示意的实施例,导引孔1 可以限定出键特征,例如凹陷111,其被配置成在预定的方向上接收导引柱60,并且被配置成当导引柱60不处于预定方向上时防止通道133接收导引柱60。因此,当导引柱60处于预定方向时,在第三和第四电连接器34和36被松松地对正并且第二基板M和第四电连接器 36被沿插入方向F移动时,导引孔1 可以最初接收导引柱60,以使第三和第四电连接器 34和36配合。继续参考图4,第二导引模块M包括导引外壳58,其具有可以在相对于第四电连接器36的固定位置,例如与第四电连接器36相邻,安装到第二基板M的第一表面2 上去的安装部。根据所示意的实施例,导引外壳58可以被放置成与第四电连接器36直接相邻。第二导引模块M包括接合构件阳,其被配置成接合第一导引模块52的互补接合构件 53,以对正第三和第四电连接器34和36,以使得第四电连接器36沿插入方向F的移动导致第三和第四电连接器34和36配合。如上所述,导引构件55可以被配置为从导引模块主体58向外或向后纵向延伸的导引柱60。导引柱60延伸经过第四电连接器36的配合部分44,足以使导引柱60在第三和第四电连接器34和36配合之前被导引孔1 接收到的距离。根据所示意的实施例,导引柱60延伸经过第四电连接器36的配合部分44,足以使导引柱60在第三和第四电连接器 34和36配合之前被接收到通道133中的距离。应了解,导引组件50可以根据需要根据任何可替代实施例进行构造。例如,接合构件阳可以可替代地被配置成可以如上面关于导引孔1 所述地构造的导引孔,而接合构件53可以被配置为导引柱,如上所述地可以配置为导引柱60。参考图4-5,应了解,第二基板M被沿平行于第一基板22的第一表面22a的纵向插入方向F插入,以使第四电连接器36与第三电连接器34配合,由此使相应的电触点124 和134彼此电连通。因此,当过渡组件沈被安装到第一基板22上以使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30和32配合时,配合的第三和第四电连接器34和36将使第一和第二基板22和M彼此电连通。同样地,当希望断开第二基板M与第一基板22的电连通时,沿平行于第一基板22 的第一表面22a的与插入方向F相反的纵向方向L移开第二基板M和第四电连接器36。[0061]因此,电系统101可以包括底座103和被配置成由底座103支撑的电连接器系统 20。底座103可以限定出上壁103a、下壁10 和至少一个侧壁103c,例如在上和下壁103a 和10 之间延伸的多个侧壁103c。例如,可以以如上所述的方式配置为母板的第一基板 22和过渡组件沈可以被置于底座内,以使第一基板22被水平定向在底座103内,大体平行于下壁103b,并且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30和32配合。在操作过程中,可以以如上所述的方式配置为存储器卡的至少一个或多个选择的辅助基板25 (参考图8)可以与相应的辅助电连接器42配合,以使辅助基板25与第二基板M电连通。通过沿可以大体平行于下壁10 并且另外大体平行于第一基板22的上表面22a 的插入方向F移动第二基板M并因此移动对应的第四电连接器36穿过延伸穿过其中一个侧壁103c的多个开口 105中的一个,直至第三和第四电连接器34和36配合,可以以如上所述的方式配置为子卡的第二基板M可以被置于与第一基板22电连通。开口 105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容纳第二基板和存储器卡。应了解,一旦第三和第四电连接器34和36 配合,辅助基板25即被置于与第一基板22电连通。根据所示意的实施例,第三电连接器34被安装在第二支撑基板88上,以使第三电连接器34和第二基板M悬在第一基板22上方的缝隙135处(参考图1C)。当第三和第四电连接器;34和36配合时,在第一基板22和过渡组件沈,并且特别和第二电连接器32,之间建立电路径。过渡组件沈,并且特别是柔性电路90,在第二电连接器32和第三电连接器 34之间建立电路径。当第三和第四电连接器34和36配合时还在过渡组件沈和第二基板 24之间建立电路径。当辅助基板25与辅助电连接器42配合时还在第二基板M和每个辅助基板25之间建立电路径。当希望断开辅助基板25和第一基板22之间的电连通时,例如,当用另一辅助基板 25替换辅助基板25的其中一个或多个时,可以通过沿与插入方向F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第二基板M并且因此移动对应的第四电连接器36,而断开第二基板M与第一基板22的电连通。当第二基板M以及对应的第四电连接器36被沿该第二方向移动时,第三和第四电连接器34和36被断开连接,由此断开了第二和辅助基板M和25与过渡组件沈的电连接, 并且因此断开了第二和辅助基板M和25与第一基板22的电连接。如果需要,可以大体沿第二方向将第二基板M和第四电连接器36从第三电连接器34移开,直到它们被置于底座103外面。辅助基板25的其中一个或多个可以被从相应的辅助电连接器42移开,并且辅助基板25的其中一个或多个可以被与辅助电连接器42配合,并且第三和第四电连接器 34和36可以以如上所述的方式再次在底座103内配合。另外应了解,电系统101可以包括多个电连接器系统20,它们可以通过相应开口 105被电连接至第一基板M或与其脱开,或者以如上所述的方式被电连接至相应基板M或与其脱开。因此,可以提供一种替换电连接器组件22内的子卡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下述步骤1)提供或教导能够被附连到基板22上的第一电连接器30的用法,第一电连接器30 被定向于第一平面Pl内,幻提供或教导能够被放置成与第一电连接器30电连通并且能够被附连到第二基板M上的另一电连接器(例如,第四电连接器36)的用法,第二基板对被定向在大体垂直于第一平面Pl的平面P2内,以及幻当该另一电连接器36被置于与第一电连接器30电连通或断开电连通时,允许或教导在平行于第一基板22,例如第一平面P1, 的方向上移动第二基板对。[0066]如上所述,第一电连接器30、第二电连接器32、第三电连接器;34、第四电连接器36 和辅助电连接器42可以根据需要被构造成具有任何适合的结构。因此,虽然在下面关于某些实施例对电连接器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应了解,电连接器可以根据任何可替代实施例进行构造,以便它们能够使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电元件彼此电连通。因此,应了解,电连接器组件20可以包括具有第一电触点(例如,电触点112)的第一电连接器(例如,第一电连接器30),每个第一电触点包括第一边缘112a、第一宽边 112b和被配置成安装到第一基板22上的第一基板安装端124(参考图6A-B)。电连接器组件20可以还包括被电连接至第一电连接器30的第二电连接器(例如,第三电连接器34), 第二电连接器包括第二电触点124,每个电触点IM包括第二边缘12 、第二宽边124b和第二基板安装端126(参考图7A-B)。其中一个第一电触点的宽边被定向成大体垂直于其中一个第二电触点的第二宽边,并且第二电连接器不伸出第一基板的边缘。参考图6A-B,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30和32可以大体如U. S.专利No. 6,042, 389 中所述地进行构造,其整体公开内容被以引用方式并入。例如,根据所示意的实施例,第一电连接器30可以被配置为插塞式连接器,其具有绝缘的或介电性的连接器外壳110,支撑可以被配置为插塞式触点的多个第一电触点112。电触点112可以包括多个信号触点和被放置成与信号触点中所选择的那些相邻的多个接地触点。例如,接地触点可以被放置成与电触点112的差分信号对相邻。第一电连接器30限定出如上所述被安装到基板的第一表面2 上的安装部分38 和被配置成与第二电连接器32配合的相反的配合部分40。电触点112可以限定出相应的相反边缘11 和在相反边缘11 之间延伸的相反宽边112b。根据所示意的实施例,边缘 11 和宽边112b大体垂直于彼此延伸。另外,边缘11 的截面尺寸Dl小于宽边112b的截面尺寸D2。因此,宽边112b比边缘11 长。电触点112还限定出被配置成电连接至第一基板22的电迹上的相应基板安装端114和被配置成电连接至第二电连接器32上的相反的相应配合端113。根据所示意的实施例,基板安装端114可以包括被配置成表面安装(surface mounted)到第一基板22的对应触点焊垫上的焊料球115。可替代地,基板安装端114的每一个可以包括被配置成延伸到第一基板22的镀孔内的压接尾部(press-fit tail)。因此,第一电连接器30可以被电地并且实体地连接至第一基板22。第二电连接器32可以被配置为插孔式连接器,其具有绝缘的或介电性的连接器外壳116,支撑可以被配置为插孔式触点的多个第二电触点118。电触点118可以包括多个信号触点和被放置成与信号触点中所选择的那些相邻的多个接地触点。例如,接地触点可以被放置成与电触点118的差分信号对相邻。第二电连接器32可以限定出被配置成安装到第一支撑基板86上的安装部分98和被配置成与第一电连接器30的配合部分40配合的配合部分100,由此使第二电连接器32的电触点118与第一基板22的电迹电连通。例如, 第二电连接器32的电触点118限定出配合端119,其被配置成当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30和 32配合时接收第一电连接器30的电触点112的配合端113,由此使电触点112和118彼此电连通。电触点118还限定出相应的安装端120,其被配置成电连接到挠性线缆90的电导体上。电触点118可以还限定出如上面关于电触点112所述地配置和定向的相应的边缘和宽边。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电连接器32被成形成与第一电连接器30不同,但与第一电连接器30实体配合。连接器外壳110和112可以被配置成使第二电连接器32的连接器外壳112被第一电连接器30的连接器外壳110接收。可替代地,第一电连接器30的连接器外壳110可以被第二电连接器32的连接器外壳112接收。第一电连接器30的安装部分38和配合部分40被大体平行于彼此定向,同样地, 第二电连接器32的安装部分98和配合部分100被大体平行于彼此定向。因此,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30和32可以被称为竖直或夹层连接器。可替代地,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30和 32可以被称为直角电连接器,由此安装部分38和配合部分40被大体垂直于彼此定向,并且同样地,安装部分98和配合部分100被大体垂直于彼此定向。另外,因为电触点118接收电触点112,第二电连接器32可以被称作插孔式连接器而第一电连接器30可以被称作插头式连接器。可替代地,第一电连接器30可以被配置为插孔式连接器而第二电连接器32可以被配置为插头式连接器,由此电触点112接收电触点118。还应了解,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30和32可以根据需要根据任何适当的可替代实施例构造。例如,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 30和32可以如U. S.专利No. 6,869,292中所述地进行构造,其整体公开内容被以引用方式并入。现在参考图7A-B,第三和第四电连接器;34和36可以如U. S.专利No. 6,994,569 中所述地进行构造,其整体公开内容被以引用方式并入。但应了解,第三和第四电连接器34 和36可以根据需要根据任何适当的可替代实施例进行构造。例如,第三和第四电连接器34 和36可以如U. S.专利No. 7,497,736中所述地进行构造,其整体公开内容被以引用方式并入。根据所示意的实施例,第四电连接器36可以被配置为直角插孔式连接器,其具有绝缘的或介电性的连接器外壳122,支撑可以被配置为插孔式触点的多个电触点124。电触点IM可以包括多个信号触点和被放置成与信号触点中所选择的那些相邻的多个接地触点。例如,接地触点可以被放置成与电触点124的差分信号对相邻。第四电连接器36可以包括多个引线框组件125,其包括支撑电触点124的相应引线框外壳127。引线框外壳127可以被包覆成型到电触点IM上,或者可以根据需要以任何可替代方式支撑电触点124。第四电连接器36可以限定出安装部分43,其被配置成安装到第二基板M的第一表面2 上,以使其与第二基板的电迹电连接,以及相反的配合部分 44,其被定向成大体垂直于安装部分43并且被配置成与互补的第三电连接器34配合。电触点1 可以限定出相应的相反边缘12 和在相反边缘12 之间延伸的相反宽边124b。 根据所示意的实施例,边缘12 和宽边124b大体垂直于彼此延伸。另外,边缘12 的截面尺寸D3小于宽边124b的截面尺寸D4。因此,宽边124b比边缘12 长。截面尺寸D3禾口 D4可以大于、小于或大体等于上面关于第一电连接器30所述的截面尺寸Dl和D2。电触点 IM还限定出被配置成电连接至第二基板M的电迹上的相应基板安装端1 和被配置成电连接至第三电连接器34的相反的相应配合端。根据所示意的实施例,基板安装端1 可以被提供为压入尾部130,它们被配置成延伸到第二基板22的镀孔内。可替代地,基板安装端 126可以包括被配置成表面安装到第一基板22的对应触点焊垫上的焊料球。因此,第四电连接器36可以被电地或实体地连接至第二基板M。第三电连接器34可以被配置为夹层或竖直的连接器,其具有绝缘的或介电性的连接器外壳132,支撑多个电触点134。电触点134可以包括多个信号触点和被放置成与信
13号触点中所选择的那些相邻的多个接地触点。例如,接地触点可以被放置成与电触点134 的差分信号对相邻。第三电连接器34包括被配置成安装到第二支撑基板88上的安装部分 102和配合部分104,配合部分104被配置成与第四电连接器36的配合部分44配合,由此使第三电连接器34的电触点134与第二基板M的电迹电连通。例如,第三电连接器34的电触点134限定出配合端140,其被配置成当第三和第四电连接器34和36配合时被第四电连接器36的电触点124的配合端接收,由此,使电触点134和124彼此电连通。电触点 134还限定出被配置成电连接至挠性线缆90的电导体的相应安装端142。电触点可以还限定出边缘139和宽边141,它们被如上面关于第四电连接器36的电触点124的边缘12 和 124b所述的进行配置和定向。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三电连接器34被成形成第四电连接器36不同,但与第四电连接器36实体地配合。连接器外壳122和132可以被配置成使第三电连接器34的连接器外壳132接收第四电连接器36的连接器外壳122。可替代地,第四电连接器36的连接器外壳 122可以被配置成接收第三电连接器34的连接器外壳132。第四电连接器36的安装部分43和配合部分44被大体垂直于彼此定向,以使得第四电连接器36可以被称作直角连接器。可替代地,第四电连接器36可以被配置为竖直或夹层连接器,由此安装部分43和配合部分44被大体平行于彼此定向。第三电连接器34的安装部分102和配合部分104被示意为大体平行于彼此定向。因此,第三电连接器34可以被称作竖直或夹层连接器。可替代地,第三电连接器34可以被配置为直角电连接器,由此安装部分102和配合部分104被大体垂直于彼此定向。另外,因为电触点134接收电触点 124,第四电连接器36可以被称作插孔式连接器而第三电连接器34可以被称作插头式连接器。可替代地,第三电连接器34可以被配置为插孔式连接器而第四电连接器36可以被配置为插头式连接器,由此电触点134接收电触点124。现在参考图8,辅助电连接器42可以大体如U. S.专利No. 7,677,900中所述地进行构造,其整体公开内容被以引用方式并入本实用新型。但应了解,第三和第四电连接器34 和36可以根据需要根据任何适当的可替代实施例进行构造。根据所示意的实施例,每个辅助电连接器42可以被配置为存储器连接器,其具有绝缘的或介电性的连接器壳体150,连接器外壳150可以纵向伸长并且支撑可以被配置为插孔式触点的多个电触点152,连接器外壳150被配置成接收辅助基板25的相应一个的边缘27。虽然辅助电连接器42中的一个被示意为安装到第一表面2 上,但应了解,辅助连接器42可以被安装到第二基板M的第二表面24b上与安装在第一表面2 上的辅助连接器42对正的位置。电触点152可以包括多个信号触点和被放置成与信号触点中所选择的那些相邻的多个接地触点。例如,接地触点可以被放置成与电触点152的差分信号对相邻。辅助电连接器42可以限定出安装部分146,其被配置成安装到第二基板M的第一和第二表面Ma 或24b的任一个上以使其与第二基板24的电迹电连通,以及相反的配合部分148,其被定向成大体垂直于安装部分43并且被配置成与辅助基板25配合。电触点152限定出被配置成电连接至第二基板M的电迹上的相应基板安装端巧4和被配置成电连接至辅助基板25上的相反的相应配合端156。因此,辅助电连接器42的每一个可以被电地并且实体地连接至第二和第三基板M和25。辅助电连接器4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锁闩158,例如一对纵向对置的锁闩158,它们被配置成将辅助基板25可松开地紧固到辅助电连接器42上。应了解,已经根据一个实施例示意并描述了电连接器系统20,并且这里设想了许多可替代实施例,允许第二基板M以这里描述的方式沿平行于第一基板22的方向被与第一基板22进行电连接或断开电连接。例如,第一和第四电连接器30和36都可以被配置为直角连接器,它们被配置成彼此直接配合而不是通过过渡组件26配合。因此,可以说,电连接器系统20包括附连到第一基板22上的电连接器和被配置成与第一基板22的电连接器电连通的被附连到第二基板M上的电连接器,以使第一和第二基板22和M彼此电连通。前述描述被提供用于解释目的并且不被解释为限制本实用新型。虽然已经关于优选实施例或优选方法描述了不同实施例,但应理解,这里使用的语句是描述性和示意性的语句,而不是限制性语句。另外,虽然这里已经关于特殊结构、方法和实施例描述了实施例, 但本实用新型并不意于被限制于这里公开的特殊示例。从本说明书的教导中获益的相关领域内的那些技术人员可以对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制造很多修改,并且在不偏离例如由附属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修改。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壳体和多个电触点;第二电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外壳和多个电触点,其中所述第二电连接器被成形成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不同,但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实体配合,以使所述第二电连接器的电触点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的电触点电连通;以及第三电连接器,其被成形成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不同并且通过挠性线缆电连接至所述第二电连接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被配置成安装到第一基板上,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被配置成安装到第二基板上并且与第三电连接器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彼此电连通的第四电连接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过渡组件,所述过渡组件包括支撑所述第二和第三电连接器的过渡外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组件包括第一导引模块,其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三和第四电连接器配合之前接合与所述第四电连接器关联的互补第二导引模块以对正所述第三和第四电连接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被配置成将辅助电连接器电连接至所述第二基板上的辅助电连接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母板,并且所述辅助基板包括存储器卡。
7.—种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外壳和被所述连接器外壳支撑的多个第一电触点,每个所述电触点限定出边缘,比所述边缘长的宽边,和被配置成安装到第一基板上的基板安装端;第二电连接器,其被电连接至所述第一电连接器,所述第二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和多个第二电触点,每个所述电触点限定出边缘,比所述边缘长的宽边,和被配置成安装到第二基板上的基板安装端;其中,(i)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电触点的第一宽边被定向成大体垂直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电触点的第二宽边,并且(ii)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不伸出所述第一基板的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被配置成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电连通的过渡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组件包括过渡外壳和被所述过渡外壳支撑并且被配置成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以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彼此电连通的一对电连接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组件还包括被配置成使所述一对电连接器彼此电连通的柔性电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被配置成安装到所述第二基板上并且还被配置成与第三基板电连通的辅助电连接器。
12.—种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外壳和多个第一电触点,所述电触点限定出相应边缘,比所述边缘长的宽边,和被配置成实体地和电连接至位于第一平面内的第一基板上的安装端;以及第二电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外壳和多个第二电触点,所述电触点限定出相应边缘,比所述边缘长的宽边,以及被配置成实体并且电连接至位于不同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内的第二基板上的安装端;其中,(i)在所述安装端被实体并且电连接至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状态下,所述第二电连接器的电触点的边缘被定向成面向所述第二平面,( )所述多个第二电触点的宽边被定向成大体垂直于所述多个第一电触点的宽边,并且所述多个第二电触点的边缘被定向成大体垂直于所述多个第一电触点的边缘,并且(iii)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不伸出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被配置成电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的过渡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被配置成安装到所述第二基板上并且电连接至辅助基板以使所述辅助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电连通的辅助电连接器。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壳体和多个电触点;第二电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外壳和多个电触点,其中所述第二电连接器被成形成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不同,但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实体配合,以使所述第二电连接器的电触点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的电触点电连通;以及第三电连接器,其被成形成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不同并且通过挠性线缆电连接至所述第二电连接器。
文档编号H01R12/70GK202231177SQ20112010437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8日
发明者A·D·克赖顿 申请人:Fci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