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9278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的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连接器的端子,旨在提供一种可与对应连接器导电片接触稳固的连接器的端子。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广泛应用于电性连接两个电子装置以取得控制讯号的传递。或者应用于一些电子装置,如3C产品,安装有电源连接器以获得电源讯号。该等电连接器通常包括一对相互配合的组件,如插头连接器与插座线缆连接器组件,该插头连接器与电路板相连接, 该插座线缆连接器组件与对应电子装置或电源供应系统相连接用以将控制讯号或电源讯号传输至电路板。插座线缆连接器组件通常包括一体射出成型的绝缘本体、固持于该绝缘本体内的复数插座型端子及复数与对应端子相连接的线缆。该等插座型端子可参考美国专利公告第3,964,815号。藉该等插座型端子与插头连接器的对应插脚型端子相配接,以使该插头连接器与该插座连接器之间达成机械连接与电性连接。然而,在某些存在高程度冲击和震动的特殊环境中,插座型端子与插头连接器的对应插脚型端子间的连接易发生脱离,从而导致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电性接触不良, 或组配时容易未将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插未到定位,致使控制讯号或电源讯号无法正常传递。故出现有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M3943号,如图1所示,专利名称“端子结构”,该端子4包括有一用于与导电片31对接的本体41,其后段为一用于与线缆31相组接的夹持部42,而于其中段处则为一收容槽43,其前段则为一对接部44,该对接部44为由收容槽43 二侧壁的自由端所延伸弯折而成的弹性臂,藉此可与导电片31对接,并使导电片31进入于收容槽43内,此外,于该收容槽43的二侧壁上更设有抵接点431,作为与导电片31的抵接, 以增加端子的导通良率及接触能力。而,该端子仅藉由左、右单一对接部构成弹性夹持作用,其容易因弹性疲乏而无法确实达到弹性夹持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与对应连接器导电片接触稳固的连接器的端子。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接器的端子,该端子包括平板状的基部、自基部后端延伸的尾部、由基部相对侧缘分别向上延伸的一对延长部,以及自每个延长部的端部沿基部纵长方向朝向基部前端延伸的导接部,各导接部末端则朝基部内缩形成接触段,各导接部的接触段内侧设有至少一第一抵接点;该基部前方末端沿该导接部延伸有二间隔配置的夹持部,该夹持部与该导接部间隔设置,且该夹持部由该导接部一侧延伸至前端并朝相对另一侧延伸。其中,该夹持部由该基部前方上侧末端沿该导接部上侧延伸至前端并朝该导接部下侧延伸而成。一种连接器的端子,该端子包括矩形框体的基部、自基部上侧朝后延伸的尾部以及自基部两侧沿基部纵长方向朝向基部前端延的接触段内侧设有至少一第一抵接点;该基部前方末端沿该导接部延伸有二间隔配置的夹持部,该夹持部与该导接部间隔设置,且该夹持部由该导接部一侧延伸至前端并朝相对另一侧延伸。其中,该夹持部由该基部前方下侧末端沿该导接部下侧延伸至前端并朝该导接部上侧延伸而成。该夹持部相对于该第一抵接点下方处形成有第二抵接点。该第二抵接点由该夹持部朝内的凸起所形成。该尾部依次向后设有两对夹持翼。该靠近基部的夹持翼的高度低于另一夹持翼的高度。该基部设有至少一定位片,该定位片由基部向上延伸而成。该第一抵接点由该导接部侧壁凹入所形成的凸点所形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子包括基部、自基部后端延伸的尾部以及自基部前端延伸的导接部,各导接部末端则朝基部内缩形成接触段,各导接部的接触段内侧设有至少一第一抵接点;其中,该基部前方末端沿该导接部延伸有二间隔配置的夹持部,该夹持部与该导接部间隔设置,且该夹持部由该导接部一侧延伸至前端并朝相对另一侧延伸,不仅将该连接器的导电片导正插入于该端子的导接部间,更可提供较佳弹性夹持效果,以有效防止因摇晃或震动而使其发生脱离,可使所述端子与对应连接器的导电片接触稳固。

图1为习有端子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端子与导电片的第一实施例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端子的第一实施例侧面示意图。图4A为本实用新型中端子与较长导电片压接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B为本实用新型中端子与较短导电片压接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端子与导电片的第二实施例结构分解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端子的第二实施例侧面示意图。图7A为本实用新型中端子与较长导电片压接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7B为本实用新型中端子与较短导电片压接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号说明端子1基部11收容槽111定位片112导接部12接触段121第一抵接点122[0035]上侧123[0036]前端1 [0037]下侧125[0038]夹持部13[0039]第二抵接点[0040]尾部14[0041]夹持翼141[0042]延长部15[0043]导电片21[0044]线缆31[0045]端子4[0046]本体41[0047]夹持部42[0048]收容槽43[0049]抵接点431[0050]对接部4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端子”,如图2至图4A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与线缆31连接的端子1,该端子1 一般与连接器的导电片21进行配接。如图2至图4A的第一实施例所示,该端子1由导电材料制成,包括一平板状的基部11、一对位于两侧的导接部12、二间隔配置的夹持部13,以及一尾部14。其中,该基部11的中段处为一收容槽111,而该基部11的相对侧缘的后部向上延伸有一对延长部15,每个延长部15的前端沿基部11纵长方向分别向前延伸有所述的导接部12,各导接部12末端则朝基部11内缩形成接触段121,使得该两个导接部12呈八字状延伸,以与连接器的导电片21达成电性连接,各导接部的接触段121内侧设有至少一第一抵接点122,该第一抵接点122由该导接部12侧壁凹入所形成的凸点所形成,藉由该第一抵接点122凸伸于该基部11内,可以提高端子的接触能力及导通良率。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于二间隔配置的夹持部13由该基部11前方末端沿该导接部12延伸而成,该夹持部13与该导接部12间隔设置,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各夹持部13 由基部11前方上侧末端沿该导接部上侧123延伸至前端124并朝该导接部的下侧125延伸而成,使该夹持部13得以框住该导接部的接触段121外,并提供较佳夹持弹力。再者,如图5至图7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该端子包括矩形框体的基部11、自基部11上侧朝后延伸的尾部14以及自基部11两侧沿基部纵长方向朝向基部11 前端延伸的导接部12,各导接部12末端则朝基部内缩形成接触段121,各导接部12的接触段121内侧设有至少一第一抵接点122,二间隔配置的夹持部13同样由该基部11前方末端沿该导接部12延伸而成,该夹持部13与该导接部12间隔设置,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各夹持部13由该基部前方下侧末端沿该导接部下侧125延伸至前端IM并朝该导接部上侧123 延伸而成,且上述各实施例中,该夹持部13相对于该第一抵接点122下方处形成有第二抵接点131,该第二抵接点131由该夹持部13朝内的凸起所形成。此外,基部11设有至少一定位片112,该定位片112由基部11向上延伸而成,可为端子1在对应绝缘本体中的固定提供保持力。该尾部14由基部11的后端向后延伸而成,以与对应线缆产生电性接触,该尾部14 依次向后设有两对夹持翼141,且靠近基部11的夹持翼141的高度低于另一夹持翼141的高度。两对夹持翼141可借助压接工具(未图示)使其延伸并包覆于对应线缆31上。该端子1的尾部14夹固有线缆31,而该端子1则由一连接器的上方朝下进行压接,该连接器的导电片21经由该导接部12进入于收容槽11时,同时藉由二接触段121以及夹持部13会与该导电片21作抵接,并提供适当的力量,以夹持固定该导电片21,此时该导电片21与该第一抵接点122以及第二抵接点131形成导通,如此一来便可增加端子的导通良率及接触能力,以完全避免接触不良的情形发生,而使讯号的传输更加稳定,且藉由该夹持部13的作用可进一步提供导正及定位效果,增加该导电片21的稳定性而不会因摇晃或震动而使其发生脱离,可使该端子1与对应连接器的导电片21接触稳固,并可进一步提供较佳的弹性夹持力。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相较于习有具有下列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导接部内缩所形成的接触段,可对导电片提供弹性夹持力,并藉由其内侧所形成的第一抵接点,可增加端子的导通良率及接触能力,以完全避免接触不良的情形发生,而使讯号的传输更加稳定。2、由基部朝前方延伸的二夹持部,二挟持部间形成一垂直沟槽,可对应所压接的导电片,以提供一压接路径,具有导正导电片的作用,使该导电片可垂直压入于该端子内不会形成歪斜。3、藉由二夹持部的作用提供定位效果,增加该导电片的稳定性而不会因摇晃或震动而使其发生脱离,可使该端子与对应连接器的导电片接触稳固。4、该第二抵接点低于该第一抵接点,可供不同长度的导电片确实接触,以提供较佳接触行程,如图4A及图7A所示,与长度较长的导电片21插接时,该导电片21可同时与该第一抵接点122以及第二抵接点131形成导通,若插接于长度较长的导电片21时,如图 4B及图7B所示,该第二抵接点131仍可与该导电片21形成导通。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的端子,该端子包括平板状的基部、自基部后端延伸的尾部、由基部相对侧缘分别向上延伸的一对延长部,以及自每个延长部的端部沿基部纵长方向朝向基部前端延伸的导接部,各导接部末端则朝基部内缩形成接触段,各导接部的接触段内侧设有至少一第一抵接点;其特征在于该基部前方末端沿该导接部延伸有二间隔配置的夹持部,该夹持部与该导接部间隔设置,且该夹持部由该导接部一侧延伸至前端并朝相对另一侧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该夹持部由该基部前方上侧末端沿该导接部上侧延伸至前端并朝该导接部下侧延伸而成。
3.一种连接器的端子,该端子包括矩形框体的基部、自基部上侧朝后延伸的尾部以及自基部两侧沿基部纵长方向朝向基部前端延的接触段内侧设有至少一第一抵接点;其特征在于该基部前方末端沿该导接部延伸有二间隔配置的夹持部,该夹持部与该导接部间隔设置,且该夹持部由该导接部一侧延伸至前端并朝相对另一侧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该夹持部由该基部前方下侧末端沿该导接部下侧延伸至前端并朝该导接部上侧延伸而成。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连接器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该夹持部相对于该第一抵接点下方处形成有第二抵接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抵接点由该夹持部朝内的凸起所形成。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该尾部依次向后设有两对夹持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该靠近基部的夹持翼的高度低于另一夹持翼的高度。
9.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连接器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该基部设有至少一定位片,该定位片由基部向上延伸而成。
10.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连接器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抵接点由该导接部侧壁凹入所形成的凸点所形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端子包括基部、自基部后端延伸的尾部以及自基部前端延伸的导接部,各导接部末端则朝基部内缩形成接触段,各导接部的接触段内侧设有至少一第一抵接点;其中,该基部前方末端沿该导接部延伸有二间隔配置的夹持部,该夹持部与该导接部间隔设置,且该夹持部由该导接部一侧延伸至前端并朝相对另一侧延伸,利用该夹持部可使所述端子与对应连接器的导电片接触稳固。
文档编号H01R4/48GK202042663SQ20112016958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5日
发明者黄睦容 申请人:黄睦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