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2571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电路板上的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请参照于2007年12月5日公告的大陆实用新型专利第CN200986983Y号,该专利揭示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括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 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主体以及设于插头主体上的若干插头端子,所述插头端子包括第一主体部以及延伸出插头主体的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主体部设有第一接触部以及第二接触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插座主体以及设于插座主体上的若干插座端子,所述插座主体设有用以收容插座端子的端子收容槽,所述插座端子包括收容于端子收容槽内的第二主体部以及延伸出插座主体的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二主体部包括固定在插座主体上的固定部以及可在端子收容槽内变形的弹性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与第一接触部相抵压的第一配合部,所述弹性部上设有与第二接触部相抵压的第二配合部,所述插头端子插入插座端子后, 所述弹性部向外侧变形,并且变形后的弹性部与插座主体内壁仍旧有一定的间隙,此种设计中,没有可以支撑弹性部的地方,如果在插头端子与插座端子频繁插拔的情况下,所述弹性部容易产生永久形变而无法恢复到起始的位置,所述插头端子与插座端子之间的夹持力变小,导致插头端子与插座端子之间的接触可能不稳定。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连接器组件,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保证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接触紧密,信号传输流畅稳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括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主体以及设于插头主体内的若干插头端子,所述插头主体设有凹设的用以收容插头端子的第一收容空间,所述插头端子包括部分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内的第一主体部以及延伸出插头主体的第一焊接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插座主体以及设于插座主体内的若干插座端子, 所述插座主体设有凹设的用以收容插座端子的第二收容空间,所述插座端子包括收容于第二收容空间内的第二主体部以及延伸出插座主体的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主体部设有第一接触部以及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主体部包括固定部以及弹性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与第一接触部相抵压的第一配合部,所述弹性部上设有与第二接触部相抵压的第二配合部,所述插座端子还包括自弹性部末端弯折延伸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包括支撑臂,所述弹性部能变形并带动支撑臂与插座主体的内壁相互抵压。优选的,在上述连接器组件中,所述弯折部还包括与弹性部相连的延伸臂以及圆弧过渡连接延伸臂与支撑臂的弹力圆弧。[0008]优选的,在上述连接器组件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包括第一臂部以及与第一臂部相对的第二臂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第一臂部相连并凸伸出第一臂部,所述第二接触部设于第二臂部上,所述插头端子设有连接第一主体部与第一焊接部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主体部还包括自第二臂部末端沿垂直第二臂部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三臂部,所述第三臂部与第三连接部之间设有导角圆弧,所述第三连接部延伸出插头主体,所述第三臂部位于插头主体内并远离第三连接部。优选的,在上述连接器组件中,所述第一主体部还包括与插座端子接触的第一连接部、圆弧过渡连接第一臂部与第一连接部的第一导引部以及圆弧过渡连接第二臂部与第一连接部的第二导引部。优选的,在上述连接器组件中,所述固定部设有与弹性部圆弧过渡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沿插头连接器插入方向相互接触。优选的,在上述连接器组件中,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圆弧形的第三导引部,所述弹性部上设有圆弧形的第四导引部,所述一导引部与第三导引部的配合以及第二导引部与第四导引部的配合分别从插头端子的两侧导引插头端子插入。优选的,在上述连接器组件中,所述第一配合部相对第三导引部朝插座主体方向凹陷并形成凹陷空间,所述第一接触部越过第三导引部并位于凹陷空间内,所述第一接触部沿垂直插头连接器插入方向与第一配合部抵压。优选的,在上述连接器组件中,所述插座端子设有连接第二主体部与第二焊接部的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沿插头连接器插入方向相互接触。优选的,在上述连接器组件中,所述插头主体与插头端子为镶埋成型,所述插座主体与插座端子也为镶埋成型,所述插头端子设有用以收容插头主体的第一缺口,所述插座端子设有用以收容插座主体的第二缺口。优选的,在上述连接器组件中,所述插座主体设有塑胶补墙,所述塑胶补墙与第二焊接部镶埋成型。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通过设置支撑臂提供一个支点,所述支撑臂在插头端子与插座端子对接时可与插座主体的内壁相抵压,防止插座端子过渡变形,保证插头端子与插座端子稳定接触。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组件的插头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组件的插头连接器中插头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组件的插头连接器中插头主体与插头端子配合关系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组件的插座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组件的插座连接器中插座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4[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组件的插座连接器中插座主体与插座端子配合关系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组件的插头端子与插座端子接触过程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组件的插头端子完全与插座端子接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组件,保证插头连接器100与插座连接器200接触紧密,信号传输流畅稳定。请参阅图1所示,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头连接器100及插座连接器200。所述插头连接器100包括插头主体1以及设于插头主体1内的若干插头端子2。所述插头主体 1与插头端子2为镶埋成型。所述插头主体1包括第一基部11以及自第一基部11外表面向内凹设的用以收容插头端子2的第一收容空间12。所述若干插头端子2包括两排且分别设于第一基部11的两侧。所述第一基部11的四周设有用以引导插头主体1插入插座连接器200内的导角13。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所述插头端子2包括部分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12内的第一主体部21以及延伸出插头主体1的第一焊接部22。所述第一主体部21包括第一臂部 211、与第一臂部211相对的第二臂部212以及与第一臂部211及第二臂部212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13。所述第一主体部21设有与插座连接器200接触的第一接触部214以及第二接触部215。所述第一接触部214为一小凸块,所述第一接触部214与第一臂部211相连并凸伸出第一臂部211,所述第二接触部215为第二臂部212的一部分。所述第一主体部21还包括圆弧过渡连接第一臂部211与第一连接部213的第一导引部216以及圆弧过渡连接第二臂部212与第一连接部213的第二导引部217。通过设置圆弧形的第一导引部216与第二导引部217,可以导引插头端子2插入到插座连接器200中。请继续参阅图2所示,所述插头端子2设有连接第一主体部21与第一焊接部22 的第三连接部23,所述第一主体部21还包括自第二臂部212末端沿垂直第二臂部212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三臂部218,所述第三臂部218与第三连接部23之间设有导角圆弧231, 所述第三连接部23向外延伸出插头主体1,所述第三臂部218位于插头主体1内并远离第三连接部23。如此设置,通过设置一个导角圆弧231,使得第三臂部218能够远离第三连接部23,在插头端子2焊接时防止出现爬锡现象,保证端子信号接触的稳定性。所述第二臂部 212与第三臂部218之间设有第一缺口 219,因为插头主体1与插头端子2为镶埋成型,该第一缺口 219在插头主体1与插头端子2镶埋成型过程中,可以收容插头主体1的部分材料,使得插头主体1与插头端子2结合紧密,插头主体1与插头端子2相互之间不会移动。请参阅图4所示,所述插座连接器200包括插座主体3以及设于插座主体3内的若干插座端子4。所述插座主体3与插座端子4镶埋成型,如此设置,保证插座端子4与插座主体3结合紧密,插座端子4不会从插座主体3上脱落。所述插座主体3包括位于外围的第二基部31、位于中间的中间块32以及位于第二基部31与中间块32之间的用以收容插头连接器100的3第二收容空间33。所述若干插座端子4包括两排且分别设于第二基部 31的两侧。所述插头连接器100的第一基部11收容于第二收容空间33内,所述插座连接器200的中间块32收容于插头连接器100的第一收容空间12内。所述插头连接器100嵌在插座连接器200中。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所述第二基部31在第二收容空间33的旁侧设有与插头主体1的导角13配合的导斜面34,所述导角13与导斜面34的配合使得插头连接器100与插座连接器200能够快速且准确的结合在一起。所述插座主体3还包括塑胶补墙5,所述塑胶补墙5与插座端子4的第二焊接部42 (容后详述)镶埋成型,并将第二焊接部42与插座端子4的其他部分隔离。通过设置该塑胶补墙5,可以防止插座端子4焊接时出现爬锡现象,保证插座端子4与插头端子2之间信号传输的稳定性。请参阅图5至图8所示,所述插座端子4包括收容于第二收容空间33内的第二主体部41以及延伸出插座主体3第二焊接部42。所述第二主体部41呈开口向上的凹形,所述凹形空间用以收容插头端子2。所述第二主体部41包括与插座主体3镶埋在一起的固定部411、可在第二收容空间33内弹动的弹性部412以及与固定部411及弹性部412连接的第二连接部413。所述插头连接器100的第一连接部213与插座端子4的第二连接部413 沿插头连接器100插入方向相互接触。所述第二连接部413与固定部411之间设有圆弧过渡的第一弧接面420,所述第二连接部413与弹性部412之间设有圆弧过渡的第二弧接面 421,所述第一弧接面420与第二弧接面421为插座端子4提供回弹力。所述固定部411上设有与第一接触部214相抵压的第一配合部414,所述弹性部412上设有与第二接触部215 相抵压的第二配合部415。请继续参阅图5至图8所示,所述插座端子4还包括自弹性部412末端弯折延伸的弯折部416。所述弯折部416包括与弹性部412相连的延伸臂4161、自延伸臂4161的末端弯折延伸的支撑臂4162以及圆弧过渡连接延伸臂4161与支撑臂4162的弹力圆弧4163。 所述弹性部412在插头端子2插入插座端子4时能产生变形并带动支撑臂4162与插座主体3的内壁相互抵压。所述支撑臂4162提供一个支点,在插头端子2与插座端子4对接时可与插座主体3的内壁相抵压,防止插座端子4过渡变形,保证插头端子2与插座端子4稳定接触。所述弹力圆弧4163在插头连接器100未插入时与插座主体3的内壁相切,避免在插头连接器100插入插座连接器200时产生向下的应力使插座端子4变形,同时在插座端子4向外变形延伸时,将支撑臂4161作为支点使弹性部412回弹,使得插头连接器100与插座连接器200结合更加紧密。请继续参阅图5至图8所示,所述固定部411上设有圆弧形的第三导引部417,所述弹性部412上设有圆弧形的第四导引部418,所述第一导引部216与第三导引部417的配合以及第二导引部217与第四导引部418的配合分别从插头端子2的两侧导引插头端子2 插入。所述第一配合部414相对第三导引部417朝插座主体3方向凹陷并形成凹陷空间,所述第一接触部214越过第三导引部417并位于凹陷空间内,如此设置,所述第一接触部214 被锁在了凹陷空间内。所述第一接触部214沿垂直插头连接器100插入方向与第一配合部 414抵压。所述凹陷空间上方设有圆弧形的过渡面419,该过渡面419可以防止第一接触部 214向上运动,使得插头端子2与插座端子4接触稳定。[0036]请继续参阅图5至图8所示,所述插座端子4设有连接第二主体部41与第二焊接部42的第四连接部43,所述插头端子2的第三连接部23与插座端子4的第四连接部43沿插头连接器100插入方向相互接触。所述第四连接部43与第二焊接部42之间设有第二缺口 44,因为插座主体3与插座端子4为镶埋成型,该第二缺口 44在插座主体3与插座端子 4镶埋成型过程中,可以收容插座主体3的部分材料,使得插座主体3与插座端子4结合紧密,插座主体3与插座端子4相互之间不会移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通过设置支撑臂4162提供一个支点,所述支撑臂4162在插头端子2与插座端子4对接时可与插座主体3的内壁相抵压,防止插座端子4 过渡变形,保证插头端子2与插座端子4稳定接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通过设置弹力圆弧4163,所述弹力圆弧4163在插头连接器100未插入时与插座主体3的内壁相切,避免在插头连接器100插入插座连接器200时产生向下的应力使插座端子4变形,同时在插座端子4向外变形延伸时,将支撑臂 4162作为支点使弹性部412回弹,使得插头连接器100与插座连接器200结合更加紧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中的插头端子2与插座端子4有四个地方相互接触,分别是第一接触部214与第一配合部接触414、第二接触部215与第二配合部415接触、 第一连接部213与第二连接部413接触以及第三连接部23与第四连接部43接触,通过这四点接触使得信号传输更加流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通过设置第一导引部216与第三导引部217配合以及第二导引部217与第四导引部418配合,以此分别从插头端子2的两侧导引插头端子2 插入,同时,第三导引部217与第四导引部418具有夹紧插头端子2的作用,使得插头端子 2与插座端子4结合更加紧密,不易松脱,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通过在第三臂部218与第三连接部23之间设置导角圆弧231,使得第三臂部218能够远离第三连接部23,在插头端子2焊接时防止出现爬锡现象,保证信号接触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中插头端子2上设有第一缺口 219,在插头主体1 与插头端子2镶埋成型过程中,可以收容插头主体1的部分材料,使得插头主体1与插头端子2结合紧密,插头主体1与插头端子2相互之间不会移动。所述连接器组件中插座端子 4上设有第二缺口 44,在插座主体3与插座端子4镶埋成型过程中,可以收容插座主体3的部分材料,使得插座主体3与插座端子4结合紧密,插座主体3与插座端子4相互之间不会移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通过设置塑胶补墙5,所述塑胶补墙5与第二焊接部42镶埋成型,并将第二焊接部42与插座端子4的其他部分隔离。通过设置该塑胶补墙5,可以防止插座端子4焊接时出现爬锡现象,保证插座端子4与插头端子2之间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括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主体以及设于插头主体内的若干插头端子,所述插头主体设有凹设的用以收容插头端子的第一收容空间,所述插头端子包括部分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内的第一主体部以及延伸出插头主体的第一焊接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插座主体以及设于插座主体内的若干插座端子,所述插座主体设有凹设的用以收容插座端子的第二收容空间,所述插座端子包括收容于第二收容空间内的第二主体部以及延伸出插座主体的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主体部设有第一接触部以及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主体部包括固定部以及弹性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与第一接触部相抵压的第一配合部,所述弹性部上设有与第二接触部相抵压的第二配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端子还包括自弹性部末端弯折延伸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包括支撑臂,所述弹性部能变形并带动支撑臂与插座主体的内壁相互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还包括与弹性部相连的延伸臂以及圆弧过渡连接延伸臂与支撑臂的弹力圆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包括第一臂部以及与第一臂部相对的第二臂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第一臂部相连并凸伸出第一臂部,所述第二接触部设于第二臂部上,所述插头端子设有连接第一主体部与第一焊接部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主体部还包括自第二臂部末端沿垂直第二臂部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三臂部, 所述第三臂部与第三连接部之间设有导角圆弧,所述第三连接部延伸出插头主体,所述第三臂部位于插头主体内并远离第三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还包括与插座端子接触的第一连接部、圆弧过渡连接第一臂部与第一连接部的第一导引部以及圆弧过渡连接第二臂部与第一连接部的第二导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设有与弹性部圆弧过渡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沿插头连接器插入方向相互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圆弧形的第三导引部,所述弹性部上设有圆弧形的第四导引部,所述一导引部与第三导引部的配合以及第二导引部与第四导引部的配合分别从插头端子的两侧导引插头端子插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相对第三导引部朝插座主体方向凹陷并形成凹陷空间,所述第一接触部越过第三导引部并位于凹陷空间内,所述第一接触部沿垂直插头连接器插入方向与第一配合部抵压。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端子设有连接第二主体部与第二焊接部的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沿插头连接器插入方向相互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主体与插头端子为镶埋成型,所述插座主体与插座端子也为镶埋成型,所述插头端子设有用以收容插头主体的第一缺口,所述插座端子设有用以收容插座主体的第二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主体设有塑胶补墙,所述塑胶补墙与第二焊接部镶埋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括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主体及插头端子,所述插头端子包括第一接触部以及第二接触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插座主体及插座端子,所述插座端子包括固定部以及弹性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与第一接触部相抵压的第一配合部,所述弹性部上设有与第二接触部相抵压的第二配合部,所述插座端子还包括自弹性部末端弯折延伸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包括支撑臂,所述弹性部能变形并带动支撑臂与插座主体的内壁相互抵压。如此设置,通过设置支撑臂提供一个支点,所述支撑臂在插头端子与插座端子对接时可与插座主体的内壁相抵压,防止插座端子过渡变形,保证插头端子与插座端子稳定接触。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2167643SQ20112024404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2日
发明者吴劲东 申请人:吴劲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