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散热元件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散热元件的固定结构,尤指一种散热元件的固定结构,其设置时不破坏该散热元件,进而可防止该散热元件内部之腔室产生渗漏影响热传效率的散热元件之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现行电子设备逐渐以轻薄作为标榜之诉求,故各项元件皆须随之缩小其尺寸, 但电子设备之尺寸缩小伴随而来产生的热变成电子设备与系统改善性能的主要障碍。无论形成电子元件的半导体尺寸不断地缩小,仍持续地要求增加性能。当半导体尺寸缩小,结果热通量增加,热通量增加所造成将产品冷却的挑战超过仅仅是全部热的增加,因为热通量的增加造成在不同时间和不同长度尺寸会过热,可能导致电子故障或损毁。按,均温板系为一种较大范围面与面之热传导应用,其有别于热管之点对点的热传导方式,并适用于空间较为窄小之处使用。均温板具有一受热面与一冷凝面及一真空腔室并填充有工作流体,该真空腔室内具有多个支撑柱及毛细结构,所述支撑柱连接该均温板之受热面与冷凝面并支撑该真空腔室,均温板系通过该受热面与热源贴设,该均温板另一侧之冷凝面则与另一散热装置连接传导热量,并该工作流体于受热面处吸附热量产生蒸发转换成气态之工作流体,该气态工作流体于该冷凝面处产生冷凝,转换为液态,该液态之工作流体通过腔室内部之毛细结构回流至受热面,工作流体于该腔室内形成气液循环传导热量。公知系将均温板与一基板结合使用并通过均温板传导该基板上之发热元件之热量,公知技术主要系于均温板避开该腔室之部位,即该均温板之四耦处各穿设一具有内螺牙之铜柱,基板相对该均温板设置铜柱之位置系开设至少一孔洞,再通过一螺锁元件以螺锁之方式同时穿设所述铜柱及孔洞将该均温板固定于该基板上,但此一固定方式因铜柱设置于该均温板之四耦处,与该发热元件距离较远,该均温板固定后与发热元件无法紧密贴合,进而产生热阻现象;为改善前述无法紧密贴合之问题,则业者将铜柱直接对应设置于该均温板与发热元件贴设之部位之邻近处,故所述铜柱系直接贯穿均温板具有腔室之部位, 虽可增加组装时紧密度防止热阻现象产生,但该均温板之腔室受所述铜柱贯穿破坏后失去气密性,其腔室内部不再具有真空状态,并且因铜柱贯穿破坏该腔室,则其内部之工作流体之流动路径可能因此受阻碍硬想流体流动造成热传效率降低,甚至严重亦可能产生泄漏, 进而令该均温板失去热传效用;故公知技术具有下列缺点1.易产生热阻现象;2.热传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为此,为解决上述公知技术之缺点,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种可提升组合紧密度防止热阻现象产生的散热元件之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次要目的,系提供一种制造时不破坏散热装置内之真空腔室之真空度的散热元件之固定结构。为达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散热元件之固定结构,系包含一本体、 多个固定元件;所述本体具有一腔室及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腔室具有多个支撑体及工作流体及一毛细结构层,所述支撑体连接前述第一、二侧。所述固定元件具有一孔洞,并一端贯穿前述本体之第一侧及该支撑体与该本体结合。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元件的固定结构,包含一本体,具有一腔室及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腔室具有多个支撑体及工作流体及至少一毛细结构层,所述支撑体连接前述第一、二侧;多个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具有一孔洞,并一端贯穿前述本体的第一侧及该支撑体与该本体结合。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元件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元件的孔洞内具有内螺纹。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元件的固定结构,所述毛细结构层完整附着于前述腔室。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元件的固定结构,所述本体对应与一基板贴设,该本体凸设至少一受热区并与该基板上的至少一热源接触,所述热源周侧设有多个孔洞,所述孔洞与前述固定元件相对应,所述本体相反该受热区一侧连接一散热器。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元件的固定结构,还具有一锁固元件穿设该固定元件的孔洞与所述本体及基板固定。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元件的固定结构,所述本体外部凸设至少一受热区,所述受热区相邻所述连接部。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元件的固定结构,所述本体还具有一第一板体及一第二板体对应盖合并共同界定前述腔室。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元件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元件贯穿前述本体的第一侧,并同时贯穿该支撑体整体,但并不贯穿该本体的第二侧。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元件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元件贯穿前述本体的第一侧及该支撑体主要通过机械加工所完成,所述机械加工为冲压及搪孔及鑽孔等其中任一加工。通过本实用新型之散热元件之固定结构不仅可增加该散热元件与待散热物组合时之紧密贴合效果避免热阻现象产生外,更因为本实用新型之固定元件与该本体组设系贯穿于该支撑体,并未破坏该本体之腔室之气密性,故该腔室仍保有真空度,且内部工作流体不产生泄漏;故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1.结合度佳无热阻现象;2.不产生泄漏;3.使用寿命较长。
图1系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元件之固定结构之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0030]图2系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元件之固定结构之第一实施例立体组合图;图3系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元件之固定结构之第一实施例组合A-A剖视图;图4系为本实用新型之散热元件之固定结构之第二实施例之立体组合图;图5系为本实用新型之散热元件之固定结构之第三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图6系为本实用新型之散热元件之固定结构之第三实施例之立体组合图;图7系为本实用新型之散热元件之固定结构之第四实施例之立体图;图8系为本实用新型之散热元件之固定结构之第四实施例之B-B剖视图;图9系为本实用新型之散热元件之固定结构之第五实施例之组合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本体 1第一板体Ia第二板体Ib腔室11第一侧12第二侧13支撑体14毛细结构层15受热区16固定元件2孔洞21内螺纹211工作流体3基板4热源41孔洞42散热器5锁固元件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之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之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请参阅图1、图2、图3,系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元件之固定结构之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及组合图及A-A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之散热元件之固定结构,系包含一本体 1、多个固定元件2;所述本体1具有一腔室11及一第一侧12及一第二侧13,该腔室11具有多个支撑体14及工作流体3及至少一毛细结构层15,所述支撑体14系连接前述第一、二侧12、13, 所述毛细结构层15系完整附着于前述腔室11所述固定元件2具有一孔洞21,并该固定元件2 —端贯穿前述本体1之第一侧12 及该支撑体14与该本体1结合,所述固定元件2之孔洞21内具有内螺纹211。[0061]所述固定元件2系通过焊接加工及尖端放电加工及机械加工及超音波焊接其中任一与前述本体1及固定元件2结合,其中该固定元件2贯穿前述本体1之第一侧12及该支撑体14主要系通过机械加工所完成,所述机械加工可系以冲压及搪孔及鑽孔等其中任一加工但并不引以为限。由于所述固定元件2系贯穿于该本体1具有支撑体14之部位与该本体1结合,故并不影响该本体1腔室11整体之气密性,令该腔室11内仍呈真空状态,使该腔室11内部之工作流体3亦不向外泄漏。请参阅图4,系为本实用新型之散热元件之固定结构之第二实施例之立体组合图,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部分结构系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之不同处系为所述本体1外部凸设至少一受热区16,所述受热区16相邻所述固定元件2。请参阅图5、图6,系为本实用新型之散热元件之固定结构之第三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及组合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部分结构系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 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之不同处系为所述本体1对应与一基板4贴设,该本体1凸设至少一受热区16并与该基板4上之至少一热源41接触,所述热源41周侧设有多个孔洞 42,所述孔洞42与前述固定元件2相对应,所述本体1相反该受热区16 —侧连接一散热器 5,并且通过至少一锁固元件6穿设前述固定元件2之孔洞42将所述本体1及基板4固定。请参阅图7、图8,系为本实用新型之散热元件之固定结构之第四实施例之立体图及B-B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部分结构系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之不同处系为所述本体1还具有一第一板体Ia及一第二板体Ib对应盖合并共同界定前述腔室11。请参阅图9,系为本实用新型之散热元件之固定结构之第五实施例之组合剖视图,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部分结构系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之不同处系为所述固定元件2系贯穿前述本体1之第一侧12,并同时贯穿该支撑体14整体,但并不贯穿该本体1之第二侧13。
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本体,具有一腔室及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腔室具有多个支撑体及工作流体及至少一毛细结构层,所述支撑体连接前述第一、二侧;多个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具有一孔洞,并一端贯穿前述本体的第一侧及该支撑体与该本体结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的孔洞内具有内螺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结构层完整附着于前述腔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对应与一基板贴设,该本体凸设至少一受热区并与该基板上的至少一热源接触,所述热源周侧设有多个孔洞,所述孔洞与前述固定元件相对应,所述本体相反该受热区一侧连接一散热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一锁固元件穿设该固定元件的孔洞与所述本体及基板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外部凸设至少一受热区,所述受热区相邻所述连接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具有一第一板体及一第二板体对应盖合并共同界定前述腔室。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贯穿前述本体的第一侧,并同时贯穿该支撑体整体,但并不贯穿该本体的第二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贯穿前述本体的第一侧及该支撑体通过机械加工所完成,所述机械加工为冲压及搪孔及鑽孔等其中任一加工。
专利摘要一种散热元件的固定结构,系包含一本体、多个固定元件,所述本体具有一腔室及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腔室具有多个支撑体及工作流体及至少一毛细结构层,所述支撑体连接前述第一、二侧;所述固定元件一端系贯穿前述本体之第一侧及该支撑体与该本体结合;通过此一设置系可防止渗漏确保该散热元件之内部腔室之气密性并可令散热元件与其他元件达到紧密结合。
文档编号H01L23/40GK202269133SQ20112030051
公开日2012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7日
发明者连正男 申请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