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3794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的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尤其涉及可利用接地单元与接地连接件的相互结合,使连接器在进行讯号传输时可有效防止电磁波干扰,而达到结构简单、易于组装以及传输速率较佳的功效的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按,一般惯用的电连接器(如图12及13所示),其包括有壳体5、分别设于壳体5 中并支撑接地端子61的第一与第二针座6、6a、分别设于壳体5中并支撑讯号端子71的第三与第四针座7、7a、多个穿过壳体5且插设各针座6、6a、7、7a间并与各接地端子61导通的插针8、及连接各接地端子61的导通板9 ;由此,可进行高速率的数据传输使用,并利用各插针8与导通板9的配合导通各接地端子61达到防电磁波干扰。然而,由于该连接器的各接地端子61以多个插针8与导通板9进行导通连接,因此,不但会增加各接地端子61与插针8与导通板9组装时的难度,且在各接地端子61的制作与各插针8及导通板9的组装时,都必须要有较高的精密度,才能使各插针8与导通板9 穿过壳体5与各接地端子61导通,而导致有结构复杂以及较不易于组装的缺点;再者,由于各插针8穿过壳体5的两侧与各接地端子61导通,且各接地端61并未全部连接(即前两支端子与后两支端子分别连接),使得连接器的后端形成开口,而无法有效形成较佳的遮蔽, 因此,导致该连接器在进行讯号传输时,并无法有效防止电磁波的干扰,进而影响其使用时的传输速率。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连接器的结构改良,以使其可达到结构简单、易于组装以及传输速率较佳的功效,将是本实用新型所欲积极揭露之处。
发明内容有鉴于上述公知连接器的结构改良的缺憾,设计人有感其未臻于完善,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凭其从事该项产业多年的累积经验,进而研发出一种连接器的结构改良, 以期可达到结构简单、易于组装以及传输速率较佳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借着利用接地单元与接地连接件的相互结合,致使连接器在进行讯号传输时可有效防止电磁波干扰,进而达到结构简单、易于组装以及传输速率较佳的目的。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包含壳体;多个设在壳体中的接地单元,其分别包括有载板、及多个相互连接且与载板结合的接地端子;多个设在壳体中且并接后位于接地单元间的讯号单元,其分别包括有载板、及多个与载板结合的讯号端子; 以及设在各载板上的接地连接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壳体的一端设有插接部,而另一端设有与插接部连通的容置区,使各接地单元与讯号单元以其载板设在容置区内,而让各接地端子与讯号端子的两端分别限位于插接部内与壳体的底部,且使该接地连接件设在壳体的另一端,而该接地连接件包含有长板、及多个设在长板的一面上且分别与各接地端子结合的夹持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壳体一端可设有一个与容置区连通的插接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壳体一端可设有两个上下排列且与容置区连通的插接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各接地端子包覆在载板中,而各接地端子的两端分别延伸出载板的一端面及底面,并在各载板的另一端设有供接地连接件结合的缺口部, 且各接地端子之间以连接部加以串联呈网状,而其中一个连接部延伸出缺口部且供夹持部夹持。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各接地端子包覆在载板中,而各接地端子的两端分别延伸出载板的一端面及底面,并在各载板的另一端设有供接地连接件结合的缺口部, 且各接地端子设在呈片状体的连接部上,而该连接部上设有延伸出缺口部且供夹持部夹持的延伸段。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各讯号端子包覆在载板中,而各讯号端子的两端分别延伸出载板的一端面及底面,并在各载板的另一端设有供接地连接件结合的缺口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各夹持部分别具有两个相互对应的弹片体,各弹片体呈弯折状,且各弹片体的中央处活动接触。由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可利用接地单元与接地连接件的相互结合,使连接器在进行讯号传输时可有效防止电磁波干扰,而达到结构简单、易于组装以及传输速率较佳的功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外观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前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的A-A剖面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外观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前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图9的B-B剖面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图12为惯用的外观图。图13为惯用接地端子、插针及导通板的连接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本实用新型部分)Ula壳体IlUla插接部[0033]12、12a容置区2、2a、2b接地单元21、21a载板211、211a、211b 缺口部22、22a、22b接地端子23、23a、23b连接部231b延伸段3、3a讯号单元31、31a载板311、311a缺口部32、32a讯号端子4、4a接地连接件41、41a长板42、42a夹持部421弹片体(惯用部分)5壳体6、6a第一、二针座61接地端子7、7第三、四针座71讯号端子8插针9导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现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形,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2、3、4、5及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本实用新型图1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外观图、本实用新型图3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前视图及本实用新型图5的A-A剖面图。如图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至少包含有壳体1、多个接地单元2、多个讯号单元3以及接地连接件4。上述所提的壳体1其一端设有插接部11,而另一端设有与插接部11连通的容置区 12。各接地单元2设在壳体1的容置区12中,其分别包括有载板21、及多个相互连接且与载板21结合的接地端子22 (本实施例中设有四个接地端子2 ,其中各接地端子22包覆在载板21中,而各接地端子22的两端分别延伸出载板21的一端面及底面,且使各接地端子22的两端分别限位在插接部11内与壳体1的底部,并在各载板21的另一端设有缺口部211,且各接地端子22之间以连接部23加以串联呈网状,而其中一个连接部23延伸出缺口部 211。各讯号单元3设在壳体1的容置区12中且并接后位于接地单元2之间,其分别包括有载板31、及多个与载板31结合的讯号端子32 (本实施例中设有四个讯号端子32),其中各讯号端子32包覆在载板31中,而各讯号端子32的两端分别延伸出载板31的一端面及底面,且使各讯号端子32的两端分别限位在插接部11内与壳体1的底部,并在各载板31 的另一端设有缺口部311。该接地连接件4设在各接地单元2及讯号单元3所设的各载板21、31上,并与各接地端子22连接,且该接地连接件4包含有长板41、及多个设在长板41 一面上的夹持部 42,其中各夹持部42分别具有两个相互对应的弹片体421,各弹片体421呈弯折状,且各弹片体421的中央处活动接触,而该长板41嵌设在各载板21、31的缺口部211、311中,另外各夹持部42分别利用各弹片体421与各接地单元2上延伸出缺口部21的连接部23相互夹持结合。当组装时,将各接地单元2与各讯号单元3以载板21、31设在壳体1的容置区12 中,使各接地单元2与各讯号单元3相互并接,且使本实施例中在两个接地单元2之间夹设有两个讯号单元3 (然而,此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而实际夹设个数依实际状况而定),且让各接地端子22及讯号端子32的一端分别限位在插接部11内,另一端则位于壳体1的底部,之后再将接地连接件4的长板41嵌设在各载板21、31的缺口部211、311中, 且使其各夹持部42的弹片体421分别与延伸出缺口部211的连接部23相互夹持结合,如此,可构成连接器,而达到结构简单、易于组装的功效;而在使用时可将各接地端子22及各讯号端子32限位在壳体1底部的一端连接在电路板(图未示)上,且使电子设备的连接头与插接部11对接,并与插接部11内的各接地端子22及各讯号端子32 —端形成电性导通, 以作为高速率的数据传输使用,而当使用时以各接地端子22配合呈网状的连接部23 (形成网状防电磁波结构)、以及各接地端子22与接地连接件4的相互结合,在进行讯号传输时可有效防止电磁波的干扰,进而达到具有较佳传输速率的功效。请参阅『图7、8、9及10』,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外观图、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前视图及本实用新型图9的B-B剖面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除上述第一实施例所提结构型态之外,也可为本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型态,而其所不同之处在于,该壳体Ia —端可设有两个上下排列且与容置区1 连通的插接部11a,且各接地单元加与讯号单元3a的载板21a、31a为较大的尺寸,而各载板21a、31a 中可分别设置有上方四个及下方四个(共八个)接地端子2 及讯号端子32a,且使上、下方的各接地端子2 及讯号端子3 的一端分别限位在插接部11内,而另一端则限位在壳体Ia的底部,之后再将该接地连接件如的长板41a设在各接地单元加及讯号单元3a的缺口部211a、311a中,且使其各夹持部4 分别与延伸出缺口部211a的连接部23a相互夹持结合;如此,即可构成双层式连接器,且同样可达到上述第一实施例所提的功效。请参阅『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除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例所提结构型态之外,也可为本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型态,而其所不同之处在于,各接地单元2b的各接地端子22b设在呈片状体的连接部2 上,而该连接部23b 上具有延伸出缺口部211b且供夹持部夹持的延伸段231b;如此,可利用呈片状体的连接部 23b在进行讯号传输时可有效防止电磁波干扰。[0065]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完全符合专利三要件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以新颖性和创造性而言,本实用新型借着利用接地单元与接地连接件的相互结合,致使连接器在进行讯号传输时可有效防止电磁波干扰,进而达到结构简单、易于组装以及传输速率较佳的效用;就实用性而言,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衍生的产品,应当可充分满足目前市场的需求。本实用新型在上文中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然而熟知本项技术者应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注意的是,凡是与该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设为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下文的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壳体;多个接地单元,设在壳体中,其分别包括有载板、及多个相互连接且与载板结合的接地端子;多个讯号单元,设在壳体中且并接后位于接地单元之间,其分别包括有载板、及多个与载板结合的讯号端子;以及接地连接件,设在各接地单元及讯号单元的载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一端设有插接部,另一端设有与插接部连通的容置区,使各接地单元与讯号单元以其载板设在容置区内,而让各接地端子与讯号端子的两端分别限位在插接部内与壳体的底部,且使该接地连接件设在壳体的另一端,而该接地连接件包含有长板、及多个设在长板一面上且分别与各接地端子结合的夹持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壳体一端可设有与容置区连通的插接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壳体一端可设有两个上下排列且与容置区连通的插接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各接地端子包覆在载板中,而各接地端子的两端分别延伸出载板的一端面及底面,并在各载板的另一端设有供接地连接件结合的缺口部,且各接地端子之间以连接部加以串联呈网状,而其中一个连接部延伸出缺口部且供夹持部夹持。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各接地端子包覆在载板中,而各接地端子的两端分别延伸出载板的一端面及底面,并在各载板的另一端设有供接地连接件结合的缺口部,且各接地端子设在呈片状体的连接部上,而该连接部上设有延伸出缺口部且供夹持部夹持的延伸段。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各讯号端子包覆在载板中,而各讯号端子的两端分别延伸出载板的一端面及底面,并在各载板的另一端设有供接地连接件结合的缺口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各夹持部分别具有两个相互对应的弹片体,各弹片体呈弯折状,且各弹片体的中央处活动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包含壳体;多个设在壳体中的接地单元,其分别包括有载板、及多个相互连接且与载板结合的接地端子;多个设在壳体中且并接后位于接地单元间的讯号单元,其分别包括有载板、及多个与载板结合的讯号端子;以及设于各载板上的接地连接件。由此,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可利用接地单元与接地连接件的相互结合,使连接器在进行讯号传输时可有效防止电磁波干扰,而达到结构简单、易于组装以及传输速率较佳的功效。
文档编号H01R13/46GK202259957SQ20112032910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日
发明者杨静芬 申请人:至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