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测高雷达/器天线馈源支撑、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5820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测高雷达/器天线馈源支撑、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高雷达天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测高雷达/器天线馈源支撑、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天线馈源支撑、调整装置一直采用四杆支撑机构,由于行军时要拆收馈源支架,而馈源盒与四杆联接铰链之间有间隙,所以每次装拆馈源位置都不同,馈源喇叭固定是悬臂支撑形式,馈源喇叭长度较大,工作时会不停地颤动,影响天线测试精度。而且四杆支撑稳定性差、重量大、对反射面遮挡面积大,结构形式不理想。因此需要针对这种结构形式的弊端,对其进行全新的结构设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测高雷达/器天线馈源支撑、调整装置,解决了现在天线馈源支撑、调整装置影响天线测试精度、四杆支撑稳定性差、重量大、对反射面遮挡面积大,结构形式不理想等问题。采用以钢管为主体的桁架式结构,馈源支撑、调整装置为全起落、不拆卸,由桁架式结构组成的装置,结构包括两个三角桁架结构的支臂和门式连接平行式桁架结构的馈源支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用于测高雷达/器天线馈源支撑、调整装置,包括反射体1、左支臂桁架2、右支臂桁架3、馈源支架4、极化器5、缓冲限位器6、馈源喇叭7及馈源调整盒8,其中,左支臂桁架 2、右支臂桁架3的一端分别与反射体1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调整钉与馈源支架4连接;馈源支架4上设置馈源喇叭7及与其相连的馈源调整盒8,该馈源喇叭7的前端通过带压靴的顶丝固定在馈源支架4上,馈源喇叭7的边缘设置缓冲限位器6 ;极化器5固定设置在右支臂桁架3上。所述的左、右支臂桁架2、3采用三角桁架结构,左、右对称门式连接。所述的馈源支架4采用平行式桁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使用性上,实现全起落工作模式,缩短了雷达架、 拆时间,提高了雷达的机动性。其在结构受力上,采用两个支臂与馈源支架门式连接的薄管桁架结构,减轻了重量、提高了刚度并减少了对反射面的遮挡,避免了馈源支架四杆铰接形式的刚度差、重量大和馈源精度无法保证的缺点。天线馈源支撑、调整装置组成合理,且重量轻、刚度大、对反射面遮挡小,有非常好的实用性。为全自动高机动雷达的实现提供了素材。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反射体;2、左支臂桁架; 3、右支臂桁架;4、馈源支架;[0011]5、极化器;6、缓冲限位器; 7、馈源喇叭;8、馈源调整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及其具体实施方式
。1、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测高雷达/器天线馈源支撑、调整装置,包括反射体1、左支臂桁架2、右支臂桁架3、馈源支架4、极化器5、缓冲限位器6、馈源喇叭7及馈源调整盒8,其中,左支臂桁架2、右支臂桁架3的一端分别与反射体1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调整钉与馈源支架4连接,可保证两个旋转、一个平移自由度调整,连接牢固调整方便;馈源支架4上设置馈源喇叭7及与其相连的馈源调整盒8,馈源喇叭7通过馈源调整盒8调整,可保证两个平移、一个旋转自由度调整,调整盒体积小、重量轻、调整方便;该馈源喇叭 7的前端通过带压靴的顶丝固定在馈源支架4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工作时喇叭颤动问题;馈源喇叭 的边缘设置缓冲限位器6,保证了线极化时极化器5与喇叭口面的距离,消除了极化器90度旋转冲击力,同时可作为极化器的支点,增强了极化器工作时的稳定性;极化器5固定设置在右支臂桁架3上。所述的左、右支臂桁架2、3采用三角桁架结构,左、右对称门式连接,结构刚度大、 重量轻、不遮挡反射体接收信号。所述的馈源支架4采用平行式桁架结构,结构重量轻、遮挡面小。本实用新型左、右支臂桁架2、3投影在反射体1外部,不遮挡反射面,馈源支架4 对反射面的遮挡面积较小。馈源支架4采用整体起落工作模式,这样即保证了所调精度不变,还缩短了架设、拆收时间。由于桁架结构刚度好、重量轻,在提高馈源支架刚度的同时, 还降低了天线的转动惯量和馈源支架对反射面的遮挡。原结构支腿重32. 159842Kg,现结构重23. 721166Kg,减轻重量8. 438676Kg,减
轻的重量是原结构支腿重量的26. 249L原结构支腿遮挡面积1185. 467cm2,现结构支腿遮挡面积713. 68cm2,减少遮挡面积471. 787cm2,减少的遮挡面积是原结构支腿遮挡面积的39. 8%。而且整体稳定性好、馈源调整精度高,保证了天线的电性能及结构性能。本实用新型馈源支架4、左支臂桁架2和右支臂桁架3是由018mm壁厚分别为 tl. 5mm、t2mm的钢管与钢板镶嵌组合而成。两端支臂桁架为保证支臂刚度,减轻重量,采用0l8mm壁厚分别为tl. 5mm、t2mm钢管与厚钢板相结合的桁架结构。其桁架受拉管件采用0l8mm壁厚为tl. 5mm的钢管,桁架受压管件采用0l8mm壁厚为t2mm的钢管。左、右支臂桁架2、3采用三角桁架,整体刚度大、稳定性好,桁架上、下两端连接厚钢板用于法兰连接,便于连接调整。考虑桁架构造时合理分布各管件,使大多数管件受拉力,这样可最大化减轻重量、提升整体刚度。馈源支架桁架采用三角平行桁架,即两个由管组成的三角架上下平行用管连接, 两端与左、右支臂连接处用钢板连接组成的桁架,尽量做到管与管投影最大重合,可有效地减少其对反射面的遮挡。因其在最上端受力主要来源于自身重力、波导和其产生的惯性力, 自身受力不大,但由于其处于装置的最前端对整体产生的重力矩、惯性力矩大,所以设计思想是尽量减轻其整体重量,简化桁架组成。馈源支架与左、右支臂采用调整钉连接,可保证两个旋转、一个平移调整,馈源支架上馈源喇叭与波导连接处,采用馈源调整盒连接,馈源调整盒可保证两个平移、一个旋转调整。馈源调整好后,馈源喇叭前端用上、下顶丝固定,可解决馈源喇叭悬臂连接,喇叭颤动问题,馈源喇叭口边设置缓冲限位器,可保证固定在右支臂上的极化器,线极化时极化器与喇叭口面的距离和消除极化器90度旋转冲击力,极化器装在反射体与右支臂之间反射体口面外右支臂上,可保证圆极化时不遮挡反射体口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测高雷达/器天线馈源支撑、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左支臂桁架(2)、右支臂桁架(3)的一端分别与反射体(1)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调整钉与馈源支架(4)连接;馈源支架(4)上设置馈源喇叭(7)及与其相连的馈源调整盒(8),该馈源喇叭(7)的前端通过带压靴的顶丝固定在馈源支架(4)上,馈源喇叭(7)的边缘设置缓冲限位器(6);极化器(5) 固定设置在右支臂桁架(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高雷达/器天线馈源支撑、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支臂桁架(2)、(3)采用三角桁架结构,左、右对称门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高雷达/器天线馈源支撑、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馈源支架(4)采用平行式桁架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测高雷达/器天线馈源支撑、调整装置,属于测高雷达天线领域。由馈源支架、左支臂桁架和右支臂桁架组成,左支臂桁架、右支臂桁架的一端分别与反射体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调整钉与馈源支架连接;馈源支架上设置馈源喇叭及与其相连的馈源调整盒,该馈源喇叭的前端通过带压靴的顶丝固定在馈源支架上,馈源喇叭的边缘设置缓冲限位器;极化器固定设置在右支臂桁架上。优点在于重量轻、刚度好、制作精度易保证、馈源遮挡面小、馈源六个自由度调整操作简单,馈源调整好后可保持精度不变。
文档编号H01Q1/12GK202205880SQ20112035379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1日
发明者徐殿海, 王静静 申请人:长春泰豪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