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件以及一种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653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连接件以及一种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连接件以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电池除了用作便携电话、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移动通信设备的电源以外,还用作机器人、混合动力车、电动车等的电源,这就要求电池的高容量化。然而,当电池高容量化时,就需要将卷绕极芯做厚,同时为了确保电解液的浸润效果,通常是设置多个厚度相对较小的卷绕极芯,在这种情况下,正极电极极耳(正极集流体露出部)和负极电极极耳(负极集流体露出部)增加,整体厚度增大,从而使得电连接片的焊接难度增大,容易造成脱焊和虚焊的问题,导致电池的倍率性能受损。如图I所示,现有的电池的卷绕极芯20的正极电极极耳(或负极电极极耳)21与盖板上的正极端子(或负极端子)之间采用电连接片22进行连接,由于电池设置多个卷绕极芯20,每个卷绕极芯的正极电极极耳(或负极电极极耳)21均需要采用电连接片22与盖板上的正极端子(或负极端子)进行连接,这种电连接片22仅能焊接单个卷绕极芯20,最多两个卷绕极芯20,卷绕极芯20设置的越多,电连接片22的焊接难度增大,容易造成脱焊和虚焊的问题,导致电池的倍率性能受损;并且,目前的电连接片22与正极电极极耳(或负极电极极耳)21、盖板上的正极端子(或负极端子)的焊接需要采用超声波焊,从侧面进行焊接,形成超声波焊缝23,从而实现卷绕极芯20与电连接片22之间的电连接,但超声波焊接的焊缝较大,占用面积较大,这就要求卷绕极芯20的两端预留较大面积的正极电极极耳(正极集流体露出部)和负极电极极耳(负极集流体露出部)21,导致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减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为了解决现有电池的正极电极极耳和负极电极极耳的厚度增大,使得电连接片的焊接难度增大,容易造成脱焊和虚焊的问题,导致电池的倍率性能受损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包括极芯固定部、以及与所述极芯固定部相连接的延伸部,所述极芯固定部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分别容纳卷绕极芯的电极极耳的容纳部、以及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容纳部之间的连接部。在所述的电连接件中,优选地,所述电连接件包括两个用于分别容纳两个相邻的卷绕极芯的电极极耳的容纳部,所述两个容纳部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在所述的电连接件中,优选地,所述容纳部呈U形,形成有用于容纳卷绕极芯的电极极耳的卡槽。在所述的电连接件中,优选地,所述容纳部包括开口端和顶端,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容纳部的开口端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延伸部由连接部的一端延伸并弯折后与容纳部的顶端位于同一平面上。[0009]在所述的电连接件中,优选地,所述电连接件的厚度为0. 1-3_。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池壳体、与电池壳体密封连接的盖板、以及收容于所述电池壳体与盖板形成的空间内的至少两个卷绕极芯,所述卷绕极芯包括敷料区和未敷料区,所述未敷料区形成电极极耳,所述盖板上设有电极端子,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包括极芯固定部、以及与所述极芯固定部相连接的延伸部,所述极芯固定部包括至少两个容纳部、以及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容纳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容纳部容纳卷绕极芯的电极极耳,所述延伸部与电极端子相连接。在所述的电池中,优选地,所述卷绕极芯两侧分别形成正、负极电极极耳,所述盖板上设有正、负极电极端子;所述至少两个卷绕极芯的正极电极极耳靠近正极电极端子设置,负极电极极耳靠近负极电极端子设置;所述电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正极电极极耳与正极电极端子之间或者连接于所述负极电极极耳与负极电极端子之间。在所述的电池中,优选地,所述电连接件包括两个容纳部,所述两个容纳部分别位 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两个容纳部分别容纳相邻的两个卷绕极芯的电极极耳。在所述的电池中,优选地,所述电连接件的容纳部呈U形,形成有卡槽,所述卷绕极芯的电极极耳插接于所述卡槽内。在所述的电池中,优选地,所述容纳部包括开口端和顶端,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容纳部的开口端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延伸部由连接部的一端延伸并弯折后与容纳部的顶端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容纳部的顶端与所述电极极耳的端部相焊接并形成有第一激光焊缝,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电极端子相焊接并形成有第二激光焊缝。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件的结构合理,能够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焊接两个以上的卷绕极芯,减少了电连接件的占用空间,能够降低电连接片与卷绕极芯、盖板的焊接难度,避免脱焊和虚焊;并且有利于电池整体的结构设置,使得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增加。

图I是现有的电连接片与卷绕极芯焊接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件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池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池的组合示意图。图5是图4的侧面剖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池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件用于连接卷绕极芯,所述卷绕极芯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参阅图1,所述卷绕极芯包括敷料区和未敷料区,所述未敷料区形成电极极耳。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卷绕极芯由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依次层叠后卷绕而成,所述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分别设置有敷料区和未敷料区,所述正极极片的未敷料区卷绕后形成正极卷绕极耳,所述负极极片的未敷料区卷绕后形成负极卷绕极耳,然后对所述正极卷绕极耳、负极卷绕极耳进行压片,使得各层正极卷绕极耳之间相紧贴得到正极电极极耳,使各层负极卷绕极耳之间相紧贴得到负极电极极耳,所述正极电极极耳、负极电极极耳分别位于卷绕极芯的两侧,用于与电连接件相连接;这种卷绕极芯的结构形式主要用于储能锂离子电池或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中,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做赘述。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件3,包括极芯固定部、以及与所述极芯固定部相连接的延伸部32,所述极芯固定部包括两个容纳部31、以及连接于所述两个容纳部31之间的连接部33,所述两个容纳部31用于分别容纳两个相邻的卷绕极芯I的电极极耳10 (参阅图3);所述延伸部32用于连接盖板6上的电极端子60,通过 所述电连接件3,使两个卷绕极芯I与盖板6之间实现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容纳部31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33的两侧,所述容纳部31呈U形,形成有用于容纳卷绕极芯I的电极极耳10的卡槽34,所述卡槽34的设置使得卷绕极芯I的电极极耳10能够较好的收容于所述卡槽34中,并且便于将容纳部31的顶端和电极极耳10的端部进行激光焊接;所述容纳部31包括开口端35和顶端36,所述连接部33与所述容纳部31的开口端35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延伸部32位于所述连接部33的一端,延伸部32由连接部33的该端延伸并弯折后与容纳部31的顶端36位于同一平面上,延伸部32与连接部33的设置合理,安装后,连接部33位于两个相邻的卷绕极芯I之间,而延伸部32则延伸至盖板6的电极端子60处,便于与盖板6的电极端子60进行激光焊接,延伸部32可将两个卷绕极芯I的电流传导到盖板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件3的厚度为0. I mm 3mm ;电连接件3的材质可以选自铜及其合金、铝及其合金、镍及其合金中的一种,只要保证所述电连接件3具有较佳的电传导性能即可。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极极耳10包括正极电极极耳11和负极电极极耳12,所述电连接件3连接的两个卷绕极芯I的电极极耳10的极性需要相同,即可以分别连接两个卷绕极芯I的正极电极极耳11,也可分别连接两个卷绕极芯I的负极电极极耳12。所述盖板6上的电极端子60包括正极端子61和负极端子62,与电连接件3连接的电极极耳10的极性相对应。即当电连接件3的容纳部31收容卷绕极芯I的正极电极极耳11时,其延伸部32就需要盖板6上的正极端子61相连接,而当电连接件3的容纳部31收容卷绕极芯I的负极电极极耳12时,其延伸部32就需要盖板6上的负极端子62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容纳部31的形状不限于U型,只要能够可靠地容纳卷绕极芯I的电极极耳10的结构形式均可用于本实用新型。如图3-5所不,同时,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池壳体4、与电池壳体4密封连接的盖板6、以及收容于所述电池壳体4与盖板6形成的空间内的两个卷绕极芯1,所述卷绕极芯I包括敷料区和未敷料区,所述敷料区形成极芯本体15,所述未敷料区形成电极极耳11、12,所述卷绕极芯I的两侧分别设有电极极耳11、12,所述盖板6上设有电极端子60 ;所述锂离子电池采用上述的电连接件3,所述电连接件3包括极芯固定部、以及与所述极芯固定部相连接的延伸部32,所述极芯固定部包括两个容纳部31、以及连接于所述两个容纳部31之间的连接部33 ;所述容纳部31容纳卷绕极芯I的电极极耳10,所述延伸部32与电极端子60相连接。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卷绕极芯I的两侧分别设有正、负极电极极耳11、12,所述盖板6上设有正、负极电极端子61、62 ;所述两个卷绕极芯I的正极电极极耳11靠近正极电极端子61设置,负极电极极耳12靠近负极电极端子62设置;所述电池包括两个如上所述的电连接件3,其中,一电连接件3连接两个卷绕极芯I的正极电极极耳11与盖板6的正极电极端子61,另一电连接件3连接两个卷绕极芯I的负极电极极耳12与盖板6的负极电极端子62,从而将两个卷绕极芯I的电量引出到盖板6。参阅图3-图5,所述两个容纳部31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33的两侧,所述容纳部 31呈U形,形成有用于容纳卷绕极芯I的电极极耳10的卡槽34,所述卡槽34的设置使得卷绕极芯I的电极极耳10能够较好的收容于所述容纳部31中,并且便于将容纳部31的顶端36与电极极耳10的端部进行激光焊接;所述容纳部31包括开口端35和顶端36,所述连接部33与所述容纳部31的开口端35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延伸部32位于所述连接部33的一端,并由连接部33的一端延伸并弯折后与容纳部31的顶端36位于同一平面上,延伸部32与连接部33的设置合理,安装后,连接部33位于两个相邻的卷绕极芯I之间,而延伸部32则延伸至盖板6的电极端子60处,便于与盖板6的电极端子60进行激光焊接,通过延伸部32将两个卷绕极芯I的电流传导到盖板6。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采用激光焊接将电连接件3与卷绕极芯I、盖板6的电极端子60焊接在一起。如图5所示,所述容纳部31的顶端36与所述电极极耳10的端部相焊接并形成有第一激光焊缝81,所述延伸部32与所述电极端子60相焊接并形成有第二激光焊缝。具体来说,如图5所示,将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件3安装在两个卷绕极芯I的电极极耳10上,所述两个卷绕极芯I的电极极耳10分别插接于所述电连接件3的两个容纳部31的卡槽34中,然后在电连接件3的容纳部31的顶端36采用激光焊接与电极极耳10的端部相焊接,形成第一激光焊缝81,实现电连接件3与两个卷绕极芯I的电连接。如图4所示,再将电连接件3的延伸部32与盖板6上的电极端子60通过激光焊接在一起,形成第二激光焊缝,实现电连接件3与盖板6的电连接。并且,在卷绕极芯I、电连接件3的外侧放置绝缘件4,使所述绝缘件4位于电连接件3、电极端子60与电池壳体4之间,以避免电连接件3与电池壳体4接触导致短路。如图4-5所示,安装本实施例的电池时I、先焊接电连接件3和电极极耳10,在电连接件3与电极极耳10焊接时,先将电极极耳10的容纳部31套设于电极极耳10上,将内部顶紧夹安装于电连接件3的两个容纳部31之间,然后安装外部压紧夹具,使外部夹紧夹具从外侧压紧电连接件3的容纳部31,使得电极极耳10处于压紧状态,这样在电极极耳10的顶部进行激光焊接时,能够防止激光进入卷绕极芯I内部,实现可靠焊接;2、焊接电连接件3和盖板6上的电极端子60,通过激光焊接将电连接件3的延伸部32与盖板6的电极端子60进行激光焊接;3、将电连接件3与两个卷绕极芯I、盖板6的电极端子60进行焊接后,将整体放置到外壳5中,然后将盖板6与外壳5进行焊接,即可得到电池。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池与第一实施例的电池相似,区别在于,第二实施例的电池包括四个卷绕极芯1,相应地,其采用的电连接件3'包括极芯固定部、以及与所述极芯固定部相连接的两个延伸部32,所述两个延伸部连接至盖板6'上的电极端子60';所述极芯固定部包括四个用于分别容纳所述四个卷绕极芯I的电极极耳10的容纳部31、以及连接于相邻的两个容纳部31之间的三个连接部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纳部31为四个,延伸部32为两个,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延伸部32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还可以为一个、三个,设置两个延伸部32相较于三个延伸部32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而相较于设置一个延伸部32,四个容纳部31与盖板6'上的电极端子60'的距离相等,便于四个卷绕极芯I的电流通过连接件3'到达盖板6'。安装时,将电连接件3'的四个容纳部31分别安装在四个卷绕极芯I的电极极耳10上,采用激光焊接将电连接件3'的容纳部31的顶端36与电连接件3的顶部焊接在一起,形成第一激光焊缝,实现电连接件3与四个卷绕极芯I的电连接;然后将电连接件3'的两个延伸部32与盖板6'的电极端子60'通过激光焊接在一起,形成第二激光焊缝,实现电连接件3'与电极端子60'的电连接。然后在卷绕极芯I、电连接件3的外侧放置绝缘件,然后整体放置于壳体中,之后将盖板与外壳进行焊接,得到本实施例的电池,所述电池包括四个卷绕极芯1,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的电池具有更高的容量。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件可以将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卷绕极芯与盖板的电 极端子进行电连接,实现电池容量的扩展,并且结构合理,节约占用空间,焊接方便,有利于使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增加。值得一提的是,可以在盖板上设置连接片,通过连接片与电连接件进行连接,所述盖板的连接片与电极端子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分开设置,然后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实现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当电池包括四个卷绕极芯时,既可以采用两个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件3进行连接,也可以相应的采用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件3'进行连接,当电池包括更多个卷绕极芯时,也可以采用相应数量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件3进行连接,或者设置相应数量的电连接件的容纳部、延伸部以及连接部,具体根据需要进行选择,采用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件3,在实际加工中,可以做成标准件,并且结构更为简单,焊接更可靠,而采用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件,则占用空间更小,有利于使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增加。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件及采用所述电连接件的电池具有如下特点一、现有的电连接件通过超声波焊接只能焊接单个卷绕极芯,最多两个卷绕极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件可以焊接两个以上的卷绕极芯,结构合理,减少了电连接件的占用空间,能够降低电连接件与卷绕极芯、盖板的焊接难度,避免脱焊和虚焊;并且有利于电池整体的设置,允许将电池容量做的更大,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二、现有的电连接件的结构使得电连接件与卷绕极芯的电极极耳只能采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进行焊接,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件的结构,使得电连接件与卷绕极芯的电极极耳之间可以采用激光焊接,能够有效的减少超声波焊接时导致的掉料、金属粉尘;并且在电连接件的容纳部的顶端与卷绕极芯的电极极耳的端部进行焊接,焊接更可靠,并且占用卷绕极芯的电极极耳的面积较小,从而可将卷绕极芯的电极极耳的面积减小,使得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增加。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包括极芯固定部、以及与所述极芯固定部相连接的延伸部,所述极芯固定部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分别容纳卷绕极芯的电极极耳的容纳部、以及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容纳部之间的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包括两个用于分别容纳两个相邻的卷绕极芯的电极极耳的容纳部,所述两个容纳部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侦牝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呈U形,形成有用于容纳卷绕极芯的电极极耳的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包括开口端和顶端,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容纳部的开口端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延伸部由连接部的一端延伸并弯折后与容纳部的顶端位于同一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的厚度为0.l-3mm。
6.一种电池,包括电池壳体、与电池壳体密封连接的盖板、以及收容于所述电池壳体与盖板形成的空间内的至少两个卷绕极芯,所述卷绕极芯包括敷料区和未敷料区,所述未敷料区形成电极极耳,所述盖板上设有电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包括极芯固定部、以及与所述极芯固定部相连接的延伸部,所述极芯固定部包括至少两个容纳部、以及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容纳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容纳部容纳卷绕极芯的电极极耳,所述延伸部与电极端子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极芯两侧分别形成正、负极电极极耳,所述盖板上设有正、负极电极端子;所述至少两个卷绕极芯的正极电极极耳靠近正极电极端子设置,负极电极极耳靠近负极电极端子设置;所述电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正极电极极耳与正极电极端子之间或者连接于所述负极电极极耳与负极电极端子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包括两个容纳部,所述两个容纳部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两个容纳部分别容纳相邻的两个卷绕极芯的电极极耳。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的容纳部呈U形,形成有卡槽,所述卷绕极芯的电极极耳插接于所述卡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包括开口端和顶端,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容纳部的开口端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延伸部由连接部的一端延伸并弯折后与容纳部的顶端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容纳部的顶端与所述电极极耳的端部相焊接并形成有第一激光焊缝,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电极端子相焊接并形成有第二激光焊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分别容纳至少两个相邻的卷绕极芯的电极极耳的容纳部、用于连接盖板上的电极端子的延伸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容纳部和所述延伸部之间的连接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采用上述电连接件的电池。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件的结构合理,能够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焊接两个以上的卷绕极芯,减少了电连接件的占用空间,能够降低电连接片与卷绕极芯、盖板的焊接难度,避免脱焊和虚焊;并且有利于电池整体的结构设置,使得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增加。
文档编号H01M2/26GK202495505SQ20112047650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5日
发明者何元元, 郑卫鑫 申请人: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